6862.HK

這家中國連鎖火鍋店在疫情下改變策略,狠心大規模關店兼裁員,最終成功扭虧為盈

重點:

  • 海底撈預告去年扭虧為盈,錄得至少13億元淨利潤,主要受惠於大規劃關店並提升營運效率的「啄木鳥計劃」
  • 從海底撈、九毛九及呷哺呷哺等中國餐飲企業的營運數據,反應中國餐飲市場已快速復甦

 

裴梓龍

對於一眾中國餐飲業營運商來說,去年絕對是痛苦的一年,在官方嚴密的新冠疫情封控措施下,不少餐廳掙扎求存,但更多的是關門止蝕,但有公司竟然能在「疫市」中扭虧為盈,讓市場眼前一亮。

這裏說的,是中國知名火鍋連鎖集團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862.HK)。

2月底,海底撈公布正面盈利預告,預告去年總收入不低於346億元,按年減少不多於15.8%,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下,部分餐廳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令客量減少,以及在「啄木鳥計劃」下,減少了門店數量。

然而,公司去年竟然扭虧為盈,預計淨利潤不低於13億元,主要歸功於「啄木鳥計劃」提高餐廳的營運效率,以及去年下半年經營明顯改善。

消息公布後的交易日,海底撈股價飆升13.7%,全周更大漲逾兩成。不只海底撈受到投資者熱捧,去年由海底撈分拆上市、負責海外業務的特海國際(9658.HK)全周也上升10%以上,主要因為去年受惠於多個國家取消因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堂食限制令,令旗下餐廳逐步恢復正常營運,因此預告去年收入大增78.6%至3.12億美元(21.6億元),令虧損大幅縮小70.2%至76.2%。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表示,市場對餐飲企業去年的成績本來不寄厚望,但海底撈最終扭虧為盈,的確出乎市場預料:「從股價反應來看,看來投資者認同『啄木鳥計劃』的成效,同時相信隨着中國全面重啟經濟,對該公司今年的表現更有信心。」

狠心關店裁員

以往海底撈的成功,是靠不斷開店搶佔市場份額。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其新增門店就達到308家,刺激當年營收高達265.6億元,創下23.5億元淨利潤的歷史新高。

這一年出色的表現,令創始人兼主席張勇信心滿滿,即使翌年經歷新冠疫情,由於認為疫情不會長期維持,公司決定「豪賭」一把,在2020年狂開544家分店,到2021年上半年再新增299家,意味在疫情反覆的一年半期間,海底撈平均每天便新增1.5家分店。

據海底撈上市時的招股文件顯示,開一家新店的前期成本在100萬至200萬元不等。除了全速擴張導致成本急升,影響更大的是不少新店因為疫情而做不了生意。

伴隨新冠疫情反覆持續三年,加上嚴密封控措施,其大幅擴張措施堪稱「時不我與」。在2020年,海底撈的營收增速只有7.8%,比2019年的59.5%相去甚遠,淨利潤更大減86.8%至3.1億元;到了2021年,甚至錄得41.6億巨虧。

事實上,張勇在2021年6月已公開承認錯判趨勢,直言2020年的擴店計劃是「盲目自信」,並在年底啟動大規模關店的「啄木鳥計劃」。在2021年底,海底撈共關閉了260家餐廳,32家停業休整,並在去年上半年再關閉26家分店。

啄木鳥計劃還包括重建並強化部分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說穿了就是裁員。截至去年6月末,海底撈共有約10.1萬名員工,按年大幅減少約4萬人,成功令員工成本下降17.6%。

把握疫後商機

連串省錢計劃,成功為海底撈「省出個奇蹟」,成為扭虧為盈的關鍵。伴隨店舖營運效率提升,加上新冠疫情紓緩,海底撈緊接啟動「硬骨頭計劃」,重開部分因啄木鳥計劃而關閉或休業的餐廳。據國信證券統計,截至去年底,硬骨頭預計將重開60至70家門店。

海底撈重開門店,反映公司希望把握餐飲業復甦的商機。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數據,今年春節假期期間,中國重點餐飲企業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4.7%,甚至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多了1.9%。

不只海底撈,九毛九(9922.HK)和呷哺呷哺(0520.HK)這些餐飲同業也在快速復甦。雖然九毛九去年淨利潤大挫86.2%,但下半年收入已改善,從上半年的19億元增長到21億元。至於呷哺呷哺雖然未公布去年業績,但據媒體報道,公司今年春節假期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126%,並計劃今年在國內及海外新增超過240家門店,搶佔經濟復甦的機遇。

「可以肯定的是,隨着各大城市全面解封,在消費環境改善下,像海底撈、九毛九及呷哺呷哺這類餐飲企業,今年的業績肯定會大幅改善,」溫傑說。

海底撈目前的預測市盈率高達156倍,至於九毛九也達到120倍,兩者都屬於偏高水平,可能反映市場對這類餐飲股的盈利前景較為樂觀。

一眾投行也看好海底撈的前景,其中國泰君安維持其「增持」評級,認為公司的後端治理架構,已重新和前端提效增質的戰略匹配,支撐業績反彈,有助推動未來業績增長,目標價26.89港元,比現水平約有16%潛在升幅。大和也把海底撈的評級從「跑贏大市」上調至「買入」,目標價提升25%至25港元,認為海底撈是中國重新開放的主要受益者,有助收入和利潤強勁回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盈收下滑 汽車之家大裁員

汽車交易服務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國車市持續低迷影響,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臨市場持續疲軟,公司過去一年間已裁減約五分之一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車之家實現營收14.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6.1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億元,線索服務收入下降11%至6.45億元。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0%,從3.8億元跌至3.41億元。 業務承壓之際,汽車之家持續通過人員優化控製成本。截至3月底員工總數為4,345人,較上年同期的5,420人減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內累計跌幅約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度Apollo攜手神州租車 將推出自駕車出租服務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台,與中國最大租車平台神州租車(Car Inc.)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 這項新服務將允許用戶按需求透過神州租車平台,預約Apollo自駕車,靈活安排時間,覆蓋城市地標及旅遊熱點,特別針對長者、無駕照旅客及行動不便人士設計。 百度指,雙方將在多個城市文旅場景中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形成應用模型。另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起,雙方將根據特定場景共同定義產品,根據用戶反饋迭代升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八大基石投資者力撐 綠茶招股集資12億

內地餐廳營運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68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招股價每股7.19元,集資約12.1億元,本月13日截止認購,16日掛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無鍚紫鮮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認購6.73億元股份。 綠茶起源於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廳數目達493家,覆蓋28個省市地區,去年收入為38.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億元人民幣。 是次集資所得,約63.3%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6.3%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5.4%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5%則撥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產項目降風險 復星國際續瘦身

葡萄牙曾是復星國際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據點,隨著「瘦身健體」策略的推進,公司正持續出售葡萄牙資產 重點: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產項目中的部分單位,代價約1.9億歐元 去年還債111億元    李世達 十幾年前,葡萄牙曾經是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話。不過,隨著復星逐步「瘦身健體」,遂行輕資產戰略,近年已陸續出售不少葡萄牙資產。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銀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於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項目中除M單元外的A2及A3幢大樓未來單元,包括作為其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車位,基礎代價約1.92億歐元(約15.8億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區域,正進行「Entrecampos 綜合開發計劃」的大型城市再生項目,交易中的兩幢大樓屬於該計劃六幢大樓中的兩幢。項目由葡萄牙保險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導,而復星國際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東。根據公告,這兩幢資產所涉及的建築面積,約佔Entrecampos整個項目預期總建築面積的19%。 降低地產項目風險 2018年,Fidelidade以約2.74億歐元的價格從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購得 Entrecampos區域的多塊地皮,總開發面積約為25公頃。開發計劃預計總投資額在7.5億至8億歐元之間,將建設約900套住宅單位,其中279套為市場銷售,其餘為可負擔租賃住房,並包括辦公室、零售商業、餐飲、綠地和社區設施等多元用途。整個項目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稱,出售葡萄牙項目可降低房地產風險敞口、通過引入信譽優良之首批進駐機構提升項目聲譽,以及減少可出租辦公空間以降低租賃風險,有助於最小化與空置率相關的不確定性並符合風險緩釋目標。公司表示,交易成立後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葡萄牙一直是復星國際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2014年,復星國際以10億歐元代價獲得Fidelidade控股權,其後又以8.6億歐元持有光明醫療,也以1.75億歐元成為葡萄牙商業銀行BCP的大股東。這三大核心業務建立起復星在葡萄牙的「保險+醫療+銀行」企業協同體系,葡萄牙也成為其國際化經營路線的代表性地區。 不過,隨著從2022年開始,復星進入所謂的「瘦身健體」階段,陸續出售非核心、非主營資產,以減低負債壓力,一些海外資產也陸續脫手。 2024年1月,復星國際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復星將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國私人銀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給荷蘭銀行,交易金額約為6.7億歐元。7月,再以約408億日圓將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給日本不動產投資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億元資產 根據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報,僅2024年一年,復星在集團層面簽約退出資產達175億元,合併報表層面則約為300億元。2022年至2024年,累計完成資產退出約750億元。2024年,公司兌付境內外公開債務合計111億元。 根據年報,雖然截至去年底總債務增長約1%至2,141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 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為52%,但公司手頭現金較2023年底增加138.8億元至1,063.4億元,資金流動性仍然強勁。公司管理層則喊話,要在一至兩年內將歸屬集團的有息債務降至約500億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總收入達1,921.4億元,同比略減3.1%,產業運營利潤則達到49億元。合併報表後股東應佔虧損達43.5億元,但主要由於去年阿里巴巴低價回購菜鳥股權導致賬面減值51億元所致,剔除該因素後,股東應佔溢利達7.5億元,反映實際經營狀況優於表面數據。 另外,去年復星國際完成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復宏漢霖(2696)的私有化則遭小股東否決。董事長郭廣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小股東對復宏漢霖充滿信心。他將復宏漢霖稱為復星最具未來想像力的企業,是復星未來的「珠穆朗瑪峰」。 郭廣昌說:「我們講『有進有退』,退的是重資產項目和一些非核心產業,進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廣闊成長空間的創新產業。」話音未落,旗下復星醫藥(2196.HK)便於4月中增持復宏漢霖約3.9%股份,總持股來到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