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ss-making developer of cancer immunotherapies raised just enough financing last year to cross the valuation threshold for a Hong Kong listing.

盛禾生物將上市 傳聞籌資額大減

這家2018年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5月引入唯一一輪融資,投後估值剛好達到在港交所上市的最低要求 重點︰ 盛禾生物的產品仍在研發或臨床階段,並末有任何產品及授權收入,去年虧損1.3億元 市傳盛禾生物將集資5,000萬美元,比去年傳出的1.5億美元的集資額大減66.7%   裴梓龍 香港股市近年持續疲弱,新股市場更陷入寒冬,今年首季成功在港上市的新股只有12隻,總集資額僅47億港元,創2009年同期以來新低,全球排名更跌至第10位,跑輸印度和沙地阿拉伯等新興市場。 這兩年來,在美國持續加息的大環境下,市場「便宜錢」不再,導致靠燒錢發展的初創科技企業,尤其是創新藥企,比以往更難以在市場融資,只能靠消耗自有資本艱難維生。不過,內地開發免疫療法、包括用於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的抗體細胞因數的創新藥企業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正正在去年8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前獲得融資,引入生物醫藥專業投資機構倚鋒資本,以2.1億元購入14.89%股份,投後估值達到14.1億元,折合約15.3億港元。 正正是因為這筆「救命錢」,令盛禾生物剛好跨過港交所對未盈利生物公司申請上市的門檻。根據港股《上市規則》第18A章的要求,申請公司上市時的市值至少達到15億港元,同時其營運資金足以應付集團由上市檔刊發日期起至少12個月所需開支的至少125%。 雖然如此,盛禾生物首次上市申請卻無功而回,今年2月捲土重來,直到4月15日,終於成功闖關。 事實上,盛禾生物去年8月首次申請上市時,市場傳聞公司會集資1.5億美元,然而這次捲土重來後,市傳的集資金額大幅縮減至5,000萬美元。雖然最終集資額仍要公司正式啟動招股時才公佈,但這個消息也側面反映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企業集資並不容易。 創新藥這個賽道曾獲資本力捧,雖然前期要靠燒錢研發,但如果有一兩款產品能夠成功商業化,因為有專利,就會成為「印鈔機」。但這也伴隨極高風險,萬一全部失敗,那投資就化為烏有。盛禾生物在招股文件首頁就有這麼一句︰「無法保證我們最終能夠成功開發和銷售我們的核心產品或我們的任何管線產品。」 根據盛禾生物的介紹,公司正在開發的9個管線中,有6個已經處於臨床階段,其中有三個屬於核心產品,包括兩個抗體細胞因數和一個ADCC增強抗體。據招股書引述的研究機構資料,盛禾生物旗下的三款抗體細胞因數,是全球治療癌症患者臨床進展最快的抗體細胞因數。 所謂抗體細胞因數,是由腫瘤相關抗原識別部分和細胞因數有效載荷組成的融合蛋白亞群,是近年較為新興的生物製藥方向。抗體細胞因數可為腫瘤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如T細胞和NK細胞)搭橋,類似於雙特異性抗體的功能。通過啟動免疫系統的各種成分,細胞因數分子以高密度固定在腫瘤病變處,抗體細胞因數進而顯示出強大的腫瘤殺傷作用。 集資用於臨床試驗 目前盛禾生物所有的產品都在研發或臨床階段,過去兩年的收入大多來自政府補助向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還有合約生產服務銷售收入,去年共錄得2,100萬元收入,但單單計算研發費用,過去兩年分別花了5,317萬元及4,304萬元,兩年用了約9,600萬元。根據時間表,盛禾生物有6款產品已進入臨床一期或二期,這也意味需要更多資金應付高額花費,這也正是急於上市的主因之一,公司也直言集資所得將全部用於三款核心產品的臨床試驗。 由於欠缺收入來源,盛禾生物過去兩年分別虧損約5,200萬元和1.33億元。事實上,在2022年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182萬元,根本無法應付開支,幸好去年獲得倚鋒資本2.1億元融資,才有足夠資金繼續營運。而截至去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剩下1.25億元,到了今年2月底,再降至約1.02億元,流動負債總額高達3.98億元,當中有3.17億元是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今年以來,暫時只有專注於針對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生物療法的荃信生物(2509.HK)這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時的市值近44億港元,上市首天股價大漲23.7%,表現相當不錯。不過,統計去年成功在港上市的7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只有科倫博泰生物(6990.HK)的股價目前仍錄得超過一倍升幅,其餘已全數跌穿招股價,跌幅達37%至69%,反映投資市場在目前高利率的大環境下,對生物科技板塊的前景不太看好。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rovider of cancer-screening products issued a positive profit alert in January, but the full earnings report has yet to appear after auditor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company’s revenues.

諾輝銷售真實性再遭質疑 核數師倡獨立委員會調查

諾輝健康今年1月曾發出盈喜,但這份利好財報遲遲未現蹤影,原因竟然是審計機構德勤質疑其收入表現 重點: 為回應質疑,諾輝健康新增了兩名資深會計師作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成立獨立特別委員會監督調查 該公司的業績爭議主要在於特殊的收入確認方式有虛增收入的可能性,過高的應收帳款可能與經銷商壓貨有關   莫莉 作為中國的「癌症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6606.HK)的業績曾讓許多同行眼熱,三年收入增長超過25倍,毛利率過去三年從52%擴大到90%。可是,2023年下半年的一份沽空報告,讓諾輝光鮮亮麗的財報出現裂痕,市場開始質疑,「一路高歌」的財務表現背後,究竟是數字遊戲還是真材實料。 近期,諾輝再陷風波,原因仍然與財務資料有關,只是這一次質疑其銷售真實性的變成了「友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 早在今年1月,諾輝就曾向市場透露業績的正面資訊。公司在盈利預喜中預告,2023年收入將按年增長158.9%至168.2%,最高達到20.49億元,其中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更是成為年銷售額破10億元的超級單品。可是到了3月,這份備受期待的年報卻遲遲未能見全貌,在預計發佈年報的日期,公司宣佈年報延期到3月28日再公佈,接近港股年報業績披露期的尾聲。 3月28日,投資者不僅未能等到業績大漲的年報,還等到一枚重磅炸彈——自諾輝上市以來就與其合作的審計機構德勤提出,需關注核心產品常衛清、噗噗管、幽幽管的交易有效性,以及相關銷售模式的商業實質和商業合理性、銷售及行銷開支的有效性。德勤甚至認為「進行獨立調查乃屬必要」。換句話說,德勤作為給諾輝的年報簽字背書的審計機構,對公司收入真實性產生了嚴重懷疑,導致這份年報無法發出。 市場似乎早已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在諾輝宣佈消息的前一個交易日,其股價在休市前突然大幅跳水,當日下跌19.8%,算上再之前一日的跌幅,其股價在停牌前兩個交易日已大跌25%,創17個月新低。 面對審計機構質疑,諾輝在11天后宣佈新增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二人均為資深會計師,在財務報告、企業內部調查及內部控制方面擁有豐富知識及經驗,而且兩人曾在德勤工作,其中一位更曾擔任合夥人17年。同時,諾輝成立了僅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內的董事會獨立特別委員會,根據之前德勤的強烈建議,公司已聘用第三方專家進行獨立調查,這次成立的獨立特別委員會專門負責監督調查等各類事項。 獨立特別委員會往往出現在上市公司出現企業管治問題、監管調查危機等情況,由多名獨立董事所組成,大多為高年資且具備一定聲望的法律和會計專家,且與調查所涉事項無利害關係。 爭論焦點何在? 雖然德勤對於諾輝產品的交易有效性、銷售模式等質疑的細節尚未明確,但是從去年8月的美國財經媒體Capitalwatch對諾輝的調查報告中或可一探究竟。 Capitalwatch當時聲稱,根據其歷時16個月在全國各地的跟蹤調查,認為諾輝通過不斷壓貨的方式,營造虛高的銷售收入。以核心產品常衛清為例,調查報告聲稱2022年常衛清在公立醫院的銷售量約為6,000份,以每份500 元供貨價計算,該部分的銷售確認收入僅為300萬元。但諾輝回應稱,常衛清來自醫院管道的收入約為2.6億元,已確認收入的銷量約為17.2萬份,每份約為1,483元,該單價遠高於調查報告中聲稱的500元,也高於常衛清在部分醫院的銷售價。 不過,諾輝的收入確認方式的確獨特,是樣本寄回實驗室且公司完成檢測服務,或採樣盒到達消費者手中超過12個月的服務有效期,這可能導致部分產品是以過期產品的形式被確認收入。2022年,常衛清出貨量80.6萬份,收入確認量為36.1萬份;2023年上半年,出貨量53.9萬份,收入確認量42.9萬份。這意味著,公司可能在財務報告中誇大出貨量或者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入虛增。 此外,諾輝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例也不斷攀升,從2019年的31%上漲到2023年上半年的117%。Capitalwatch認為,應收帳款過高的原因是公司向經銷商壓貨,公司回應這是因為業務的服務確認方式,導致當期收入大部分需要等到下一期才能收回。 諾輝的獨立調查報告需時準備,但長遠來看,公司手握常衛清、噗噗管和幽幽管三款已上市的癌症早篩產品,針對的是中國最高發的消化道癌症中的結直腸癌和胃癌,隨著居家健康篩查的普及,諾輝的市場前景仍然相當廣闊,且看這次調查能能否給市場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enQ Hospital has stable business growth but lacks growth bright spots

明基醫院業務穩健 前景獨欠增長亮點

明基醫院是內地華東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計劃集資擴大發展,正向港交所申請上市 重點: 明基醫院去年收入26.9億元,按年增長15% 上市集資所得,將用於擴建及升級現有醫院   劉智恒 今年初,專注治療腫瘤的民營醫院美中嘉和(2453.HK)在港上市,由於股份背後的投資者星光熠熠,有中金、中信及石藥(1093.HK)等,市場寄望甚殷,想不到上市首天即跌破定價超過三成,令市場大跌眼鏡。可幸後來陸續收復失地,股價拾級而上,上周五更報23港元,較上市價升逾六成。 在市場對民營醫院股的印像稍為復修下,台灣資金背境的明基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本地首家掛牌的綜合民營醫院股。 持兩家三級醫院 根據申請文件,明基醫院旗下有兩間醫院,分別是2008年開始營運的南京明基醫院,屬三級甲等醫院,另外是2013年開始營運的蘇州明基醫院,屬三級醫院。兩家醫院總運營面積合計約38萬平方米,註冊床位1,850張,擁有超900人的醫生團隊,去年門診次數超過200萬,住院手術逾 20,000宗。 明基醫院背後大股東是台灣上市企業佳世達科技(2352.TW),公司成立於1984年,主要從事信息技術、醫療事業、智能解決方案及網絡通訊事業。在液晶顯示器和投影機等領域,佳世達更居全球領先地位。另外,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交易的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盛弘(8403. TWO),亦持有少量股份。 過去三年,明基醫院的業績均有增長,2021至2023年收入分別是22.2億元、23.4億元及26.9億元;盈利6,908萬元、8,955萬元及1.67億元。 過去多年,明基醫院在華東建立了一定的名聲,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醫療服務產生的收入計,2022年明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在全國排名第五。以每張登記床位的平均收入計,在內地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中排名第一。 醫療市場持續增長 對於內地民營醫院的前景,仍然在上升態勢。內地整體醫療市場整體穩中向好,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預計內地醫療總支出在2026年達到12萬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1%,並於2030年增至16.2萬億元 民營醫院的收入則由2017年的3,191億元增至2022年的6,07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7%。估計於2026年達到1.09萬億元,2022年至 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5.9%。 無可否認,醫療市場及民營醫院正處於穩定增長中,明基醫院亦在華東區站穩一席位,有相當知名度,業績也在穩步向上;但明基醫院缺乏一個增長亮點,能吸引投資者在現時疫弱的港股市場投下信心一票。 特別在資本市場,相比於醫藥或生物科技股份,民營醫療機構相關的股份相對乏爆炸點,前者有無限想像空間,後者的業務穩打穩紮,正所謂收入有數得計。強如海吉亞醫療(2453.HK),市值也不過179億元,市盈率在23倍水平。 缺乏擴張大計 明基醫院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住院服務,另外是門診服務,來自患者的每次住院平均支出,由2021年的19,142元跌至去年的17,042元,門診平均支出也出現飽和之態,過去三年分別是571元、599元及584元。公司去年整體收入能上升,全賴住院及門診人數提升所致。 然而,醫院目前的處理量已達到一定水平下,除非興建新醫院,否則不容易再有大幅增加,過去三年的床位數是1,600張、1,700張及1,850張,增長平穩,未來要大幅增長不易,因要考慮醫院是否有充足空間。至於平均床位周轉天數,分別是9.4天、9.2及8.2天,要增加周轉天數相信也不容易。 事實上,集團的毛利率也非吸引,經過之前努力,已由2021年的15.3%,提升至去年的18.9%,能否再有一個理想升幅,暫時很難說。若以現時看,毛利率較康寧醫院(2120.HK)的25.8%低,更遠遠及不上海吉亞的31.6%。 明基醫院表示,上市集資將用作擴建及升級現有醫院,部份或用於投資併購,另外是升級現時的「智慧醫院」。看見其未來發展,都只是在原有規模上構想,未見有新增醫院大計,亦乏在其它地區拓展的藍圖。 當然我們明白在內地要再建一家具規模醫院,除了涉及資金外,專業醫護人員也不易招聘,各地又有不同規限及要求;但若沒有一個更具前景的計劃,明基醫院的吸引力未夠強,特別在目前差勁的港股市場。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drug developer has raised around $400 million in seven rounds of financing. But after burning through cash, the company needs fresh capital to sustain its work on AI-assisted drugs.

AI製藥燒錢迅速 英矽智能再衝港股

這家AI製藥企業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合計集資約4億美元,但其燒錢速度亦十分驚人,急需在更大的資本市場融資「續命」 重點: 英矽智能去年收入按年增長70%,達到了5,118萬美元,其中有3,900萬美元來自藥物開發項目的對外授權 該公司目前還未有任何一種人工智能輔助開發藥物通過三期臨床試驗,若研發進展不順,將大幅影響公司市值   莫莉 在去年6月遞交的招股書失效之後,AI製藥企業英矽智能近期更新招股文件,將與2023年底赴港申請上市的同行晶泰科技爭奪「亞太AI製藥第一股」的名號。 英矽智能成立於2014年,是一間AI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最新的招股書中,英矽智能透露,2023年的收入按年增長了70%,達到了5,118萬美元,其中有3,900萬美元來自藥物開發項目的對外授權。在2023年9月和2024年1月,英矽智能接連完成兩項對外授權交易,合同金額總額最高可達15億美元,其中與Exelixis(EXEL.US)的合作,讓英矽智能可以獲得8,000萬美元的首付款,這也是亞太地區的第一個AI新藥的專利授權合作。 英矽智能的業務主要包括管線藥物開發、藥物發現服務,以及軟件解決方案服務三大領域。其中,管線藥物開發服務是支柱業務,公司通過研發內部管線候選藥物,在其對外授權或實現商業化後產生收入,該分部去年貢獻收入3,902萬美元。 藥物發現服務是與藥企等第三方合作,利用英矽智能研發的Pharma.AI平台發現與疾病有關的靶點,識別並進一步研發,從中收取服務費。軟件解決方案服務則是客戶使用Pharma.AI平台時,就該平台的存取權限收取的預付訂閱費。2023年,藥物發現服務以及軟件解決方案服務分別貢獻879.6萬美元和336.2萬美元,期間簽訂軟件客戶達50個,新增禮來(LLY.US)、諾和諾德(NVO.US)等大型藥企客戶。 在大額對外授權合作的加持下,英矽智能去年財務表現稍為好轉,除了收入上升,淨虧損也按年減少1,019萬美元至2.11億美元。不過,儘管通過多種管道獲取收入,這間技術驅動公司燒錢速度仍然十分驚人,過去三年累計虧損達到5.6億美元。 在過去生物醫藥融資活躍的時期,英矽智能依靠「人工智能+醫藥」的概念頗受資本青睞。自2014年成立以來,英矽智能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合計集資約4億美元,股東名單星光熠熠,包括啟明創投、創新工場、高瓴資本、藥明康德(2359.HK; 603259.SH)及復星醫藥(2196.HK; 600196.SH)等。2022年8月,英矽智能完成了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更獲沙特阿美旗下的多元化風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領投,公司的投後估值高達8.95億美元。 截至去年底,英矽智能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77億美元,這個金額與不少通過港股《上市規則》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比較,其實已為數不少,但以英矽智能的資金消耗速度來看,可能無法維持一年的營運開支。2023年,英矽智能的研發開支為9,734萬美元,按年增長24.5%,行政開支亦高達1,734萬美元,當中包括勞工成本、股份薪酬開支等項目。 此外,公司的負債水平較高,截至2024年1月31日,流動負債總額達到8.47億美元。由此可見,管理層或急於登上港股市場,獲得更為通暢的融資管道,為眾多管線的下一步研發提供資金。 AI製藥前路未知 招股文件披露,公司旗下擁有涵蓋纖維化、腫瘤學、免疫學和其他治療領域的15款候選藥物管線,其中6種已取得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批准。其中,小分子候選藥物ISM001-055是英矽智能的核心產品,也是研發進展最快的管線。對於AI製藥行業來說,這款候選藥物也有重要意義,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ISM001-055是全球首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發現靶點、並設計化合物的候選藥物。 過去兩年,由AI輔助研發並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不斷增加,但是目前還未有任何一種人工智能輔助開發的藥物通過了三期臨床試驗。部分AI設計的小分子藥物臨床研發進展不順,導致研發企業的市場估值一落千丈。2022年上市的英國AI製藥企業BenevolentAI(BAI.AS)曾備受矚目,但是其核心管線BEN-2293在II期試驗中未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公司隨後裁減一半員工,股價亦下跌超過90%。 英矽智能的ISM001-055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臨床項目,在中國和美國近40個研究中心同步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中美國2a期臨床試驗已於 2024 年2月完成首批患者給藥,在中國2a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完成,該候選藥物的研發情況,或對公司業務前景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港股和A股市場尚未有AI製藥企業上市,另一間衝刺港股上市的晶泰科技在2021年的最後一輪融資中,投後估值高達19.7億美元,比英矽智能高出一倍有餘。與其他AI製藥公司相比,英矽智能不僅擁有自我造血能力,通過管線授權持續產生營收,還擁有進展較快的自研管線,值得投資者長期留意。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rofoundBio to be bougth by Genmab

普方生物賣盤 中國藥企的出路?

最近多家中國相關的創新藥企被大型外國買家收購,該公司是其中最新一員 重點: 抗癌藥物製造商普方生物宣佈,丹麥公司Genmab將以18億美元收購它 這是過去四個月里第四家被外國公司收購的中國相關創新藥企       陽歌 在單打獨鬥多年後,中國創新藥企可能終於開始意識到,有個富裕的金主來料理自己的財務會輕鬆得多。普方生物成為其中最新一員,該公司上周宣布,丹麥公司Genmab A/S(GMAB.US)將以18億美元現金收購它。 過去四個月里,突然出現了一連串涉及中國創新藥企的類似交易,這是其中的最新一筆。一開始是英國巨頭阿斯利康(AZN.L)去年12月,宣布將以高達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亙喜生物。此後,至少又出現了三筆涉及收購中國藥企的交易,包括普方生物這筆交易在內,總交易數量已達到四筆。 今年才過去幾個月,意味著在今年剩下的時間里,我們很可能還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交易。我們稍後再來細說每一筆交易,它們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但首先,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推動了這一新趨勢,以及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這個趨勢才開始出現。 之前中國創新藥企基本上不會出現在外國股票市場上,直到2018年香港修改規則,允許此類公司上市(現在這類公司多數在香港上市)。在改變規則之前,香港要求大部分公司必須實現盈利才能在主板上市,而這個條件幾乎所有初創藥企都達不到。 規則變化推動大量公司在香港上市,也帶動了少量公司在美國上市,比如亙喜生物。這些公司大部分是研發前沿藥物的,其中很多藥物使用新一代高度靶向性療法來治療癌症。 在西方,此類公司通常會通過私人渠道獲取資金,直到研發的藥物進入後期臨床試驗階段。到那時,如果結果看上去很有希望,像阿斯利康這樣財力雄厚的大藥企,通常會介入並收購這些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這些初創公司的投資者則會獲得可觀的利潤。 但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很多旗下藥物前景明朗的中國公司不是把自己賣給大公司,而是選擇自己上市,為耗資巨大的藥物研發提供資金。它們之所以能這麼做,是因為股市投資者願意以高估值購買它們的股票,即便大部分公司還需要數年才能盈利。 香港改變規則後不久,投資者對這些公司興趣濃厚,但過去三年里,濃厚興趣轉變成了悲觀情緒,導致許多上市藥企的股價暴跌。最初看好它們部分源於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很多公司都計劃在中國銷售自己的藥物。 事實證明,這些希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中國通常要求提供大幅折扣,才會將藥物納入多數中國民眾的醫保。這一現實,加上新藥研發耗資巨大,導致很多公司的盈利被推遲數年。與此同時,股票買家對這些公司的耐心和興趣都在迅速減弱。 中美混血 瞭解了這個背景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Genmab計劃收購普方生物的交易。儘管普方生物自稱總部在西雅圖,但它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是一個中美混血兒。公司把它的研發中心放在了蘇州。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趙柏騰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他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在得克薩斯大學獲博士學位。 公司有三款藥物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其中,最先進的藥物是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這是一款用於治療卵巢癌和其他實體瘤的尖端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該藥目前處於二期臨床試驗階段,並在今年1月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資格,這將有助於更快地將其推向市場。 就在兩個月前,普方生物宣佈完成了1.12億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的投資者包括奧博資本和禮來亞洲基金,後者是美國制藥巨頭禮來(LLY.US)在亞洲的風險投資公司,最近宣佈的幾家中國公司收購交易中都能看到這兩家公司的名字。 另外兩筆收購都是上個月宣佈的,全是非上市公司。腎臟藥物製造商信瑞諾表示,將被瑞士制藥巨頭諾華 (NOVN.SW)收購,但沒有透露收購條件。在另一筆交易中,精准癌症治療藥物製造商葆元醫藥表示,將以全股票交易方式被Nuvation Bio Inc. (NUVB.US) 收購。葆元醫藥表示,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它將持有Nuvation約33%的股份,按照Nuvation目前的市值計算,葆元醫藥的估值為2.4億美元。 這些交易涉及的金額各不相同,從葆元醫藥的2.4億美元到普方生物的18億美元,範圍涵蓋了大多數上市中國藥企的估值。四筆交易中有三筆涉及非上市公司,這一事實似乎表明,IPO前的制藥商可能是更受歡迎的收購目標,這可能是因為它們更需要現金。 但上市公司也可能越來越多地成為收購目標,因為許多公司發現,要讓股市投資者繼續拿錢為它們的虧損業務埋單變得越來越困難。這類被收購的目標,可能包括與禮來等外國公司有關聯的藥企,例如1月在美國上市的博悅生物(AVBP.US)和去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宜明昂科(1541.HK)。 這些公司大多擁有前景不錯的藥物,對於現金充裕的大型買家來說,這些藥物將成為其產品組合中的重要補充。現在,這些中國初創藥企終於意識到,單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家新的制藥公司是相當困難,而把自己賣給一個有錢的支持者往往會容易得多,因為後者可以為它們的虧損運營埋單。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oyed by bumper earnings, the biotech has announced a share placement to raise HK$1.17 billion to invest in developing its portfolio of anti-cancer drugs.

康方生物首次年度獲利 配股再融資12億港元

康方生物對這次財報表現相當有信心,公佈第三日即宣佈再次配股融資,集資所得款項淨額將達到11.7億港元 重點: 本年度確認的技術合作收入為29.23億元,協助康方生物實現盈利19.42億元 該公司下一代值得期待的是產品是依沃西,是全球首個進入三期臨床的PD-1/VEGF雙抗   莫莉 在國產創新藥最「內捲」的PD-1賽道中,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9926.HK)卻依靠差異化競爭成功突圍。受惠於授權收入的巨大貢獻和產品銷售的強勁表現,在2023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該公司上週一公佈2023年業績,全年實現收入45.26億元,按年增長440%。 康方生物的收入主要來自產品銷售以及技術授權,其中兩大獲批產品PD-1/CTLA-4 雙抗卡度尼利以及PD-1單抗派安普利帶來的銷售額為16.31億元,按年增長48%。另一部分則來自與美國藥企Summit Therapeutics(SMMT.US)達成的對外授權合作收入,本年度確認的技術合作收入為29.23億元。 在大額技術授權收入的加持下,康方生物實現盈利19.42億元。即使剔除技術授權及合作收入,其年度淨虧損也從2022年的14.26億元,大幅收窄至7.88億元,可見商業化道路已邁出堅實一步。 但是,財報公佈翌日,適逢生物醫藥板塊下跌,康方生物的股價單日下跌3.7%至49.95港元。投行花旗銀行的最新研報稱,為了反映最新的銷售趨勢,將康方生物2024和2025財年收入預測分別上調10%和6%,並看好PD-1/VEGF雙抗依沃西即將於二季度公佈的臨床資料和商業化前景。 康方生物顯然也對這次財報表現相當有信心。財報公佈後的第三天,康方生物宣佈再次配股融資,以每股47.65港元的價格,向至少六名承配人配售總計2,480萬股股份,該價格較前一交易日的收市價50.70港元低6.02%,預計所得款項淨額為11.7億港元。 對於這次集資,康方生物稱65%的款項將直接投入到研發中,包括推動多個臨床前項目進入新藥申請階段,開發先進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平台,以及加速卡度尼利等藥物的全球臨床試驗,另有25%的資金將用於卡度尼利和依沃西的商業化進程。 事實上,康方生物並不缺錢。截至2023年底,公司的流動資產總值為56.8億元,而全年的研發總投入為12.54億元,行銷費用為8.9億元。換言之,公司手頭資金至少可以支持未來兩到三年的營運。選擇此刻配股融資,或許是公司希望在股價位於相對高位時,及時將扭虧為盈的利好兌現,為之後更多的研發管線儲備「彈藥」。 自2020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以來,這已經是康方生物的第三次配股融資,加上上市集資所得,累計集資總額已超過50億元。在上市時,康方生物籌集了23.1億元資金,此後在2021年1月和2022年7月,通過配售股份的分別集資10.7億元和5.2億元。 盈利能否持久? 目前,康方生物的王牌產品卡度尼利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腫瘤免疫雙抗藥物,「單藥雙靶點」的特性,使其在療效上顯著優於PD-1單抗或PD-1+CTLA-4單抗聯用療法,同時不良反應又低於聯用療法。2023年實現銷售額13.6億元,按年增長149%。不過,這款藥物是2022年6月才獲批用於復發/轉移性宮頸癌的二線和三線治療,半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46億元,2023年上半年實現銷售6.06億元,下半年7.5億元。銷售額的增速約20%,這可能與產品未進醫保,銷量未能快速上升。 另一項已上市產品是PD-1單抗派安普利,由正大天晴代為銷售。去年該藥物的銷售額僅有約2.73億元,按年下降56%,而2022年這個品種的增速是164%,在極為內捲的PD-1單抗賽道,派安普利的競爭力或已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康方生物下一代值得期待的是產品是依沃西,其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已授權給Summit  Therapeutics。依沃西是全球首個進入三期臨床的PD-1/VEGF雙抗,康方生物已經為其佈局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等16個適應症,正在進行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三期臨床試驗,並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三項突破性療法認定。 已經上市的卡度尼利,也在開展多項單藥及聯合用藥的臨床試驗研究,涵蓋胃癌、肺癌、肝癌、宮頸癌、胰腺癌等多個適應症,有6項研究處在三期臨床階段,未來如果有更多大適應症獲批,卡度尼利的銷量有望進一步拉升。 康方生物的這份收入暴漲440%的業績顯然足夠亮眼,但實現扭虧為盈離不開一次性的技術授權付款。從估值來看,康方生物的市盈率約為17.3倍,高於同樣深耕PD-1領域的復宏漢霖(2696.HK)的市盈率12.8倍。康方生物今年能否維持盈利狀態,還需產品銷售能否給予足夠支援。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is B2B drug distributor posted higher annual revenues and swung to an adjusted profit, but disappointed investors still sent the firm’s stock down 9% on the day after the earnings.

藥師幫上市後首份年報 營收增速放緩股價受累

藥師幫去年營收繼續穩步增長,經調整利潤亦已扭虧為盈,但是這份看似穩健的財報並未得到投資者認可,財報公佈次日,其股價下跌逾9% 重點: 自營業務是藥師幫收入支柱,但利潤空間卻有限,去年該業務的毛利率再降至6.1% 隨著市場規模見頂,多間傳統醫藥流通巨頭湧入下沉市場,與藥師幫分一杯羹   莫莉 醫藥流通行業不僅誕生了阿里健康(241.HK)、京東健康(6618.HK)等知名互聯網平台,也有深耕細分領域的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9885.HK)。作為中國院外醫藥流通行業最大的數位化綜合服務平台,藥師幫在上週一晚間交出了港股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營收繼續穩步增長,經調整利潤亦已扭虧為盈。 財報顯示,2023年,藥師幫實現總商品交易總額(GMV)達469億元,按年增長18.9%;營業收入169.7億元,增長18.9%。不過,由於IPO後的優先股轉換帶來的虧損,年度淨虧損額從2022年15億元擴大至32.1億元。這項虧損為一次性衝擊,而較為反映業務實況的經調整利潤達到了1.31億元,遠勝2022年的經調整虧損1.25億元。期內,公司毛利達17.41億元,增長21.3%,毛利率由10.1%增至10.3%。 這份看似穩健的財報,卻並未得到投資者認可,財報公佈翌日,藥師幫股價下跌9.1%,之後幾日雖略有回升,但四個交易日累計仍跌4.6%,上週五收市報9.98港元,相比於2023年6月在港股IPO時的發行價20港元已經「腰斬」。 在過去半年,藥師幫如同坐上過山車。在上市初期,藥師幫曾與港股投資者有過兩個月的「蜜月期」,股價最高曾漲至64.5港元。可是,到了上市六個月後的股東解禁期前後,股價便開始大幅插水,解禁當天更是斷崖式下跌,單日跌幅高達46%,顯示部分IPO前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也沒有充足信心。雖然公司創辦人、主席張步鎮宣佈將自己的股票延長禁售期180天,也未能挽救下行的股價。 藥師幫的業務邏輯,是協助醫藥產業鏈的上游藥廠和下游藥店與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對接,讓雙方在藥師幫搭建的電商交易平台進行註冊藥品交易,類似於藥店界的「京東」。截至2023年底,公司擁有約8,100個上游賣家及超過65萬個下游買家的平台使用記錄。 與大多數醫藥電商平台一樣,藥師幫為第三方提供平台服務,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去年這部分平台業務為公司貢獻了GMV 284.7億元,佔總GMV的60.7%,增長25.8%。但由於佣金比例有限,平台業務帶來的收入僅有8.7億元。 自營業務是藥師幫的收入支柱,這部分業務是由藥師幫自採藥品、自建倉庫直接向下游藥店進行分銷,並提供送貨服務。去年自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0.4億元,增長18.6%。公司表示,現已搭建了由21城合共22倉組成的自營倉智慧供應鏈體系,通過自建物流平台,將試點城市的訂單提升至半日達或當日達,讓下游買家能夠進一步降低庫存壓力,提升營運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營業務的規模較大,但利潤空間卻有限,去年該業務的毛利率下降0.1個百分點至6.1%。 行業內競爭加劇 雖然藥師幫的業績仍然呈增長狀態,但近年來的營收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在2021年至2023年,其營收按年增速分別為63.7%、41.4%與18.9%,看來已逐漸見頂。其中,作為收入支柱的自營業務營收增速降至18.6%,而2022年同期的營收增速為41%;平台業務營收增速也下降至25.8%,2022年同期為41.9%。 營收增速放緩一方面或與藥師幫提高佣金、降低業務補貼有關。在2021年至2023年,藥師幫的平台業務收取的平均佣金率(收到的佣金除以相應的GMV)分別為2.9%、3.1%和3.2%,佣金率逐年上升,平台業務補貼率(向平台買家提供的補貼除以相應的GMV)則不斷降低,分別為0.8%、07%和0.6%。 另一方面,這也與公司所在的B2B醫藥流通行業內競爭加劇不無關係。過去,院外市場規模不大、且較為分散,是傳統醫藥流通企業較少涉足的下沉市場。但是,隨著醫藥流通市場競爭加劇,巨頭們紛紛擠入下沉市場,與藥師幫分一杯羹。互聯網醫藥平台京東健康推出了醫藥B2B平台「藥京採」,傳統醫藥流通巨頭九州通(600998.SH)和上海醫藥(601607.SH)則分別成立了B2B平台「藥九九」和「益藥購」。去年9月,九州通表示已在全國成立17家「藥九九」公司,專門為小連鎖、單體藥店、診所等客戶提供B2B電商業務服務。 過去,市場相信互聯網平台可以改造傳統醫藥流通管道,帶來巨大收益。但時間證明,即使是在互聯網醫藥平台中相對成功的京東健康,也只是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實現盈利,可見醫藥流通始終仍是一筆利潤不高的生意。 藥師幫目前的市銷率僅約0.34倍,比傳統醫藥流通企業國藥控股(1099.HK)的市銷率0.78倍更低,可能與前者尚未實現盈利有關。在愈發激烈的院外醫藥市場競爭中,藥師幫能否維持市場第一的地位,還需投資者觀察。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