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到中國嚴格防疫措施的嚴重影響,該公司首季度收入下降30%,預計本季度降幅會更大

重點:

  • 燦谷集團首季度收入下降30%,主要原因是其傳統的汽車金融業務收入下降74%。公司正在弱化該業務,轉向更廣泛的汽車交易服務
  • 去年推出微信小程式之後,該公司本月發佈了燦谷好車的手機應用程式(App)版本,作為其最新業務模式的核心

陽歌

沒有什麼比猛烈的宏觀經濟逆風更能助推你實現目標的了。

這是汽車交易公司燦谷集團(CANG.US)最新業績報告的關鍵主題。該公司首季財務資料跟其他許多面向消費者的中國公司如出一轍,它們正在堪稱數十年來最艱難的營商環境中苦苦掙扎。困難來自於多種因素,包括全球晶片短缺影響汽車生產,以及通貨膨脹促使各國央行將利率提高到幾十年未見的高水平。

但在中國,目前為止最大的挑戰是今年3月以來,按照“清零”政策,在地區和城市範圍內實施沒完沒了的封鎖和其他限制措施。

由於許多人被關在家裡,有時連續數周如此,消費需求大幅下降。許多人消費情緒不高,因為他們的就業前景面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疫情限制措施讓國內的貨物運輸變得困難,為了防止病毒在城市間傳播,許多高速公路仍然關閉,交通受到嚴格限制。

燦谷集團首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它預測第二季降幅會更大,因為中國的商業之都上海在4月和5月遭到全面封控。燦谷和其他公司都用較大篇幅談論了面臨的挑戰,其中多數公司正在控制成本,試圖在這樣的艱難時期節省現金。

與此同時,除疫情之外,燦谷集團及其同行也在談論最新的舉措,以及一旦情況恢復正常,它們將處在何種位置。

就燦谷集團而言,面對大量宏觀不利因素,實際上幫它加快了從汽車金融商到更廣泛的汽車交易服務商的轉型。該公司還在積極進軍新能源汽車交易,抓住這個中國汽車市場唯一表現亮眼的板塊帶來的機遇。雖然經濟不景氣,新能源汽車交易仍然實現了三位元數的增長。

投資者似乎更關注燦谷集團的具體信號,6月9日業績宣佈當天,其股價下跌了4%,但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收復了全部失地。重要的是,該股票目前的價格跟年初相差無幾——這是許多在美國交易的中概股在當前的艱難環境中做不到的。

該股票的韌性可能一定程度上要歸因於其當前估值與同行相比明顯偏低。燦谷目前的市賬率僅為0.4倍,相比之下,國內競爭對手汽車之家(ATHM.US; 2518.US)為1.1倍,美國二手汽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則高達30倍左右。

穿越風暴

說了這麼多,我們接下來看看燦谷集團最新的財務狀況,上半年的慘淡體現在了那些數字中;之後我們再看看該公司的長期計畫,這些計畫是前面提到的業務轉型的一部分。該公司首季度的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1.2億元下降30%至7.88 億元。該公司表示,第二季的情況會更糟,預計收入只有2.5億元至3億元。這一區間的中值將較上年同期的9.47億元下降71%。

該公司本季度非美國通用公認會計準則(GAAP)調整後的淨虧損(不包括基於股票的薪酬的影響)實際上收窄至1.133億元,不及去年同期2.54億元虧損的一半。

“本輪疫情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跨越2022年前兩個季度,”燦谷集團CEO林佳元說。“雖然疫情正在慢慢得到控制,生產也在逐步恢復,但我們認為,疫情對需求端的影響將長期持續。”

收入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燦谷的汽車貸款促成業務在當季下滑74%至1.06億元。這一大幅下滑意味著汽車金融業務僅佔該公司當季收入的13%,低於上一季度的約四分之一。對金融業務的淡化,可以追溯到中國早先出於風險管理的考慮而對金融科技公司的打壓。但現在,面對最近所有的經濟逆風,該公司剝離這部分業務的步伐似乎正在加速。

相比之下,燦谷基於業務轉型建立的車交易服務業務收入為5.99億元,增幅達4.9%。這意味著該部分的業務在本季佔到燦谷收入的約四分之三,高於上一季度的三分之二。

為了專注汽車交易服務,該公司本月大張旗鼓地推出新的燦谷好車應用程式來支援這一核心業務。燦谷去年在人氣極高的社交網路平台微信推出了該應用的小程式,並表示截至3月底,累計流覽量突破276萬。

在更廣泛的汽車交易業務中,燦谷將加速器放在了新能源車上,它試圖向這個細分市場轉向,由於技術進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這個細分市場正在迅速增長。當季在燦谷好車小程式上售出的6,827輛車中,有5,193輛是新能源汽車。相較而言,該公司去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交易總數僅為5,742輛。燦谷還試圖通過與中國許多規模較小的製造商合作,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保險提供商開拓出一個利基市場。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燦谷的管理層正在採取與許多中國同行類似的策略,收緊開支,並在投資方面採取保守立場。今年首季,該公司的營運成本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它還將很大一部分短期投資轉為現金,因此截至3月底,其現金從三個月前的14億元增至21億元。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Since ceasing its K-12 online tutoring business last year following a government crackdown, East Buy has transformed into a livestream e-commerce platform.

快訊:東方甄選獲新東方四度增持

最新:據港交所網頁顯示,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1797.HK)獲母公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EDU.US; 9901.HK)在4月24日增持約100萬股,每股平均價約17.39港元。 利好:在2024年,新東方已累計四度增持東方甄選,持股量由54.98%增至57.04%。 值得關注:以新東方買入的每股平均價,與今日的中午收市股價比較,這宗交易已暫時錄得2.1%帳面虧損。 深度:由於中國官方對義務教育階段課外培訓實施嚴格監管,東方甄選已於2021年底終止K-12的學科網上培訓業務,轉攻直播帶貨業務。為了更明確地劃分其業務線,該公司去年底向母公司新東方出售餘下的教育業務,成為一家專門的自營產品及直播業務營運商。由於該公司去年的日均總銷售額(GMV)及日均總觀看人數呈下滑迹象,因此試圖擺脫對抖音的依賴,轉攻淘寶及自營平台直播。 市場反應:東方甄選的股價周五上升,中午收市漲6.6%至17.02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loss-making developer of cancer immunotherapies raised just enough financing last year to cross the valuation threshold for a Hong Kong listing.

盛禾生物將上市 傳聞籌資額大減

這家2018年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5月引入唯一一輪融資,投後估值剛好達到在港交所上市的最低要求 重點︰ 盛禾生物的產品仍在研發或臨床階段,並末有任何產品及授權收入,去年虧損1.3億元 市傳盛禾生物將集資5,000萬美元,比去年傳出的1.5億美元的集資額大減66.7%   裴梓龍 香港股市近年持續疲弱,新股市場更陷入寒冬,今年首季成功在港上市的新股只有12隻,總集資額僅47億港元,創2009年同期以來新低,全球排名更跌至第10位,跑輸印度和沙地阿拉伯等新興市場。 這兩年來,在美國持續加息的大環境下,市場「便宜錢」不再,導致靠燒錢發展的初創科技企業,尤其是創新藥企,比以往更難以在市場融資,只能靠消耗自有資本艱難維生。不過,內地開發免疫療法、包括用於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的抗體細胞因數的創新藥企業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正正在去年8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前獲得融資,引入生物醫藥專業投資機構倚鋒資本,以2.1億元購入14.89%股份,投後估值達到14.1億元,折合約15.3億港元。 正正是因為這筆「救命錢」,令盛禾生物剛好跨過港交所對未盈利生物公司申請上市的門檻。根據港股《上市規則》第18A章的要求,申請公司上市時的市值至少達到15億港元,同時其營運資金足以應付集團由上市檔刊發日期起至少12個月所需開支的至少125%。 雖然如此,盛禾生物首次上市申請卻無功而回,今年2月捲土重來,直到4月15日,終於成功闖關。 事實上,盛禾生物去年8月首次申請上市時,市場傳聞公司會集資1.5億美元,然而這次捲土重來後,市傳的集資金額大幅縮減至5,000萬美元。雖然最終集資額仍要公司正式啟動招股時才公佈,但這個消息也側面反映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企業集資並不容易。 創新藥這個賽道曾獲資本力捧,雖然前期要靠燒錢研發,但如果有一兩款產品能夠成功商業化,因為有專利,就會成為「印鈔機」。但這也伴隨極高風險,萬一全部失敗,那投資就化為烏有。盛禾生物在招股文件首頁就有這麼一句︰「無法保證我們最終能夠成功開發和銷售我們的核心產品或我們的任何管線產品。」 根據盛禾生物的介紹,公司正在開發的9個管線中,有6個已經處於臨床階段,其中有三個屬於核心產品,包括兩個抗體細胞因數和一個ADCC增強抗體。據招股書引述的研究機構資料,盛禾生物旗下的三款抗體細胞因數,是全球治療癌症患者臨床進展最快的抗體細胞因數。 所謂抗體細胞因數,是由腫瘤相關抗原識別部分和細胞因數有效載荷組成的融合蛋白亞群,是近年較為新興的生物製藥方向。抗體細胞因數可為腫瘤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如T細胞和NK細胞)搭橋,類似於雙特異性抗體的功能。通過啟動免疫系統的各種成分,細胞因數分子以高密度固定在腫瘤病變處,抗體細胞因數進而顯示出強大的腫瘤殺傷作用。 集資用於臨床試驗 目前盛禾生物所有的產品都在研發或臨床階段,過去兩年的收入大多來自政府補助向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還有合約生產服務銷售收入,去年共錄得2,100萬元收入,但單單計算研發費用,過去兩年分別花了5,317萬元及4,304萬元,兩年用了約9,600萬元。根據時間表,盛禾生物有6款產品已進入臨床一期或二期,這也意味需要更多資金應付高額花費,這也正是急於上市的主因之一,公司也直言集資所得將全部用於三款核心產品的臨床試驗。 由於欠缺收入來源,盛禾生物過去兩年分別虧損約5,200萬元和1.33億元。事實上,在2022年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182萬元,根本無法應付開支,幸好去年獲得倚鋒資本2.1億元融資,才有足夠資金繼續營運。而截至去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剩下1.25億元,到了今年2月底,再降至約1.02億元,流動負債總額高達3.98億元,當中有3.17億元是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今年以來,暫時只有專注於針對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生物療法的荃信生物(2509.HK)這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時的市值近44億港元,上市首天股價大漲23.7%,表現相當不錯。不過,統計去年成功在港上市的7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只有科倫博泰生物(6990.HK)的股價目前仍錄得超過一倍升幅,其餘已全數跌穿招股價,跌幅達37%至69%,反映投資市場在目前高利率的大環境下,對生物科技板塊的前景不太看好。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illhouse fined for selling down Longi stake without disclosure

高瓴資本正將重心轉向全球市場 公司被調查後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這家私募股權公司在沒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應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要求,高瓴資本需要回購這些股份。 重點 高瓴因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調查後,已將隆基綠能股份的持股比例恢復至5% 儘管高瓴力圖轉型全球並刻意擺脫與中國的關聯,但它向中國監管機構承諾,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並增加在當地的資產配置 余特莉 陽歌 在中國龐大的私募股權界這個複雜的行業中,即使是最熟練的操盤手也偶爾百密一疏。高瓴資本就是這種情況。高瓴是一家中國私募股權公司,目前正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違規減持太陽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厲批評。 根據隆基上週五提交給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購了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將其持股比例從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舉是回應中國證監會去年 11 月對其“間接減持”隆基股份但未進行適當披露的立案調查。 像高瓴這樣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犯下這樣的錯誤並不常見,或許可以解釋監管機構為何展開調查。尤其是在當前中國股市疲軟的情況下,任何此類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視為對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現。 一家植根中國的基金在當前環境下向全球轉型 高瓴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因投資了一批消費、醫療保健和科技領域的中國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為中國頂級遊戲公司的騰訊控股 (0700.HK) 和與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競爭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請在香港上市的百麗時尚以及抗癌藥物製造商百濟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資組合中。 高瓴的失誤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尤其是該基金正謀求從中國本土轉向成為立足亞洲區域的基金管理公司,並向全球其它市場擴張,以此對衝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轉型對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別是其擁有龐大的美國LP基礎,其中大部分是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他們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擔憂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網站目前幾乎沒有提及其在中國的成功投資案例,而只是強調其在美國、新加坡、韓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等地已有佈局。…
Founded in 1999 and headquartered in Beijing, New Higher Education is a leading provider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in Southwest China.

快訊:中國新高教盈利 受惠業務多元化

最新:民辦高等職業教育企業中國新高教集團有限公司(2001.HK)周三公布截至2月底的中期業績,期內淨利潤按年增長10.6%至4.32億元。 利好:受惠於學費收入及住宿費收入穩步增長,該公司期內總收入增加13.8%至13.1億元。 值得關注:由於持續進行校園環境升級改造,加上優化師資成本結構,以及加強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其主營成本增加12.9%至7.9億元。 深度:中國新高教創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北京,是大陸西南地區領先的高等教育服務提供商。受惠於官方持續支持職業教育,該公司於2021年開設了八大新專業,其中智能製造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等,正好迎合科技發展趨勢;同時,它也加强了民生緊缺的專業培訓,新增社區康復、嬰幼兒托育服務和早期教育等新專業,培育專業人才以填補行業空缺。因此即使面對新冠疫情,其收入及盈利自2021年持續上升。 市場反應:中國新高教周四股價下跌,中午收市軟1.3%至2.26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