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Sesame to raise up to $140 million in IPO

這家芯片製造商是越來越多旨在進軍香港和美國金融市場的自動駕駛概念股中的最新一家

重點:

  • 黑芝麻智能正準備在香港上市,募資逾1億美元,報告稱其虧損從2021年的24億元增至去年的49億元,增長了一倍多
  • 公司在自動駕駛芯片市場面臨來自英偉達和海思,以及地平線機器人等初創公司的激烈競爭

陳竹

中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最近引起了公眾及投資者的興趣,街道上到處都是自動駕駛私家車、機器人出租車甚至機器人環衛車。雖然實際技術可能與大肆宣傳並不完全相符,但外界興趣激增有助於促進行業發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通過IPO來測試資本市場。

在此背景下,黑芝麻智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533.HK)看似有望擊敗縱目科技等公司,成為行業中首批在香港上市的概念股之一。作為一家領先的自動駕駛汽車關鍵芯片供應商,公司在一年多前首次申請上市,但未能在1月申請到期前完成上市流程。

但它沒有放棄,於3月重新申請。隨著6月通過上市聆訊,為IPO鋪平了道路,公司終於接近終點線了。在上周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中,公司宣布計劃發行3,700萬股,發行價格區間為每股28至30.30港元。

該股將於週四首次上市交易,如果股價為區間上限,則此次上市可募集高達11.2億港元的資金。這筆交易意義重大,不僅是因為它是香港首批上市的公司之一,還因為在低迷的香港IPO市場,它籌集的資金數額相對較大。

香港通常是全球最大的IPO市場之一,中國很多頂級民營企業都在這裡上市。但最近這個市場比較冷清,今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新上市企業是一家茶飲連鎖店,其股價在首個交易日就下跌了。但分析機構表示,在黑芝麻智能等大型IPO的推動下,今年晚些時候上市步伐應該會加快。

黑芝麻智能成立於2016年,創始人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單記章和劉偉宏,兩人均擁有芯片製造和汽車行業背景。公司專注於開發集成了CPU和內存等自動駕駛汽車關鍵部件的系統級芯片(SoC)產品。

公司供應兩個系列的產品:華山系列和最近推出的武當系列SoC,直接為汽車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提供服務。黑芝麻智能的SoC主要用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屬於自動駕駛等級中的3級,這個等級中的0級表示無自動駕駛,5級表示完全自動駕駛。3級仍需要駕駛員在場並隨時準備接手。

虧損加劇

與大多數有計劃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一樣,黑芝麻智能仍在虧損,截至2023年的三年累計虧損100億元。在此期間,虧損一直在增長,從2021年的24億元升級到去年的49億元。

隨著各公司紛紛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這種虧損不斷增長的現象在該行業很常見。對於芯片開發企業來說,成本尤其高,黑芝麻智能報告稱,其研發投資從2021年的5.95億元增加到去年的14億元,翻了一番多。

加速虧損的另一因素是公司商業化步伐相對緩慢,黑芝麻智能在2020年才開始創收,儘管2023年的收入達3.12億元,較2021年增長了兩倍,但這種增長勢頭可能正在減弱。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收入只有2,750萬元,低於上年同期的2,930萬元。

黑芝麻智能重視ADAS市場,而非完全自動駕駛,反映了更廣泛的行業趨勢。許多公司最近都轉向了更加務實的做法,意識到與其追求仍在開發中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專注於市場就緒的領域更有可能從大規模訂單中獲得更大的收入。

其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顯示,全球面向ADAS應用的自動駕駛SoC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275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925億元。中國預計將成為這一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市場份額預計將在此期間從141億元增長至496億元。

儘管市場潛力誘人,但競爭也很激烈。雖然黑芝麻智能沒有披露其在ADAS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但它在整個中國自動駕駛SoC市場的份額只有2.2%。

中國市場是黑芝麻智能目前的重點,在這裡公司面臨激烈的競爭。不僅要面對美國巨頭英偉達(NVDA.US),以及國內巨頭、華為旗下的芯片製造公司海思等業界大腕,還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地平線就是這類競爭對手之一,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也提出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請。

此外,一個新興趨勢可能會給黑芝麻智能這樣的公司帶來額外的挑戰。這個趨勢就是,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多地自己開發芯片,這可能會降低它們對外部合作夥伴的依賴。據國內科技媒體36氪報道,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商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最近都加大了芯片研發的投資,此舉可能會導致獨立芯片供應商的市場萎縮。

從其他類似的芯片初創公司來看,黑芝麻智能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盈利。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專注於人工智能系統加速器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寒武紀(688256.SH),公司上市四年後仍未盈利。

雖然黑芝麻智能正朝著更現實的目標邁進,以賺取更多收入,但它可能也會吸引那些相信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願景的投資者。最近圍繞武漢自動駕駛出租車鋪天蓋地的宣傳,就體現了這種樂觀情緒。上個月,人們對這方面進展的興奮推動百度(9888.HK; BIDU.US)股價飆升13%,百度是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領導者,也是武漢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幕後推手。

儘管經歷了股價飆升,但此後百度股票已回吐大部分漲幅,回到多年來的低點。不過,短暫的上漲表明,那些能夠找到快車道,將自動駕駛技術變成大生意的公司,股價仍有上漲潛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AI機器人開發商雲迹科技公開招股 集資6.6億

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開招股,全球發售690萬股,發售價為每股95.6港元,預計集資約6.6億港元,下周四掛牌上市。 雲迹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其產品可應用於多類場景,目前收入主要來自酒店,去年收入為2億元,按年升47%,佔比達83%。去年公司收入2.4億元,按年升68.6%,淨虧損1.8億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過去已完成八輪融資,引入聯想基金、阿里巴巴、騰訊、攜程等投資者。申請文件顯示,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聯想基金、阿里、騰訊及攜程預料會於雲迹上市後分別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稱,集資所得淨額約5.9億港元,其中約60%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約30%用於提高中國境內外商業化能力,拓展與醫療機構、工廠及商業樓宇場景的潛在客戶,餘下10%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6,700倍 長風藥業午收升181%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掛牌,開市即升219%報47元,之後股略回軟,中午收報41.5元,升181%。 公司發售近4,12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6,697倍,認購一手的中籤率只有1%;國際配售超額11.7倍,集資淨額5.25億元。 長風藥業主要專注於吸入技術及吸入藥物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專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億元;期內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