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50.SHE
CATL eyes second IPO in Hong Kong

據報道,已在深圳上市的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正在研究通過在香港第二上市,籌集不少於50億美元

重點:

  • 據報道,寧德時代已聘請顧問研究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它或會成為香港三年多來規模最大的上市企業
  • 儘管近來電動汽車行業動蕩不安,但寧德時代仍能保持盈利,這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

陽歌

經過了兩年的寒冬,香港的IPO市場終於升溫,2024年最後幾個月,中國民營企業源源不斷地在該市場上市。現在,隨著越來越多在中國內地A股上市的公司,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這個市場似乎很快就會再次熱鬧起來。

據報道,最新一家在考慮第二上市的公司是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EV)電池製造商。彭博新聞社的一篇報道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話稱,這家巨頭正與顧問探討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進行,募集資金不少於50億美元。

據彭博新聞社稱,如此規模的上市,將是自2021年快手(1024.HK)在港上市集資62億美元以來,集資規模最大的企業。更重要的是,最終的融資金額很容易超過快手,因為50億美元僅相當於寧德時代目前1,600億美元市值的3.1%。

似乎有多個因素推動內地大公司尋求赴港上市。這些公司希望擴大投資者群體,將外國投資者納入其中,這或許部分是為了對衝中國國內A股市場潛在的疲軟。儘管近期有所回升,但國內A股市場情緒總體上仍然疲軟。

同樣重要的是,寧德時代等公司可以通過在香港上市,為其全球擴張籌集資金。特別是隨著中國為了提振國內經濟,企業要將大量資金轉到國外擴展的難度增加,在港集資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通過香港融資還可以避免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過去三個月,人民幣迅速貶值,而隨著西方和發展中市場保護主義關稅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要維持出口競爭力,人民幣貶值的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

雖然在香港和中國A股市場雙重上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類公司大多是大型國有巨頭,比如中國的四大銀行、能源公司和電信運營商。家電巨頭美的電器(0300.HK;000333.SZ)打破了這一傳統,本已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之余,於9月在香港上市並籌集資金46億美元。

此後,該股表現相當不錯,自開始交易以來上漲了約40%。更重要的是,其在香港交易的股票目前的市盈率為13倍,和其在深圳上市的13.7倍幾乎一樣。對於這群雙重上市的公司來說,這種情況相當少見,因為它們的A股股票和港股股票相比往往有大幅溢價。這似乎表明,香港的外國投資者願意對美的和寧德時代等更具開創精神的公司,給予比大型國有企業更高的估值,這可能會促使更多這類民營公司考慮類似的雙重上市。

目前考慮在香港上市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包括創新藥製造商恒瑞醫藥(600276.SH)和領先的調味品製造商海天味業(603288.SH)。

放棄瑞士

瞭解了整個背景後,我們再來對寧德時代進行更仔細的分析,包括它最新的財務狀況和在香港上市的動機。事實上,香港並非它海外上市首選的目的地。

最初的選擇其實是瑞士,公司本計劃在2023年初通過在瑞士證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上市,籌集至少50億美元。這計劃是合理的,因為它可以籌集到歐元,資助在當地的擴張,包括在德國圖林根州耗資18億歐元建廠,以及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資73億歐元修建一處更大的工廠。    

但該計劃在那年3月前後意外夭折,可能是因為中國擔心該公司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寧德時代目前控制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約37%的份額,是緊隨其後的兩大廠商,中國的比亞迪(1211.HK;002594.SZ)和韓國的LG能源(373220.KS)各佔15%份額的一倍多。

所有中國公司在海外上市,都必須得到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而該機構已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它是不會放行的。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北京對寧德時代的瑞士上市計劃的擔憂,是否也適用於赴港上市,甚至存在阻撓的可能。

除了歐洲的工廠,寧德時代也正在美國密歇根州建廠,為當地巨頭福特汽車(F.US)供貨,但由於美國的電動汽車需求低於預期,該項目已於去年縮減。另據報道,寧德時代還考慮在墨西哥建廠,但該計劃似乎被擱置,至少目前是這樣。

在過去的兩年里,電動車電池製造商總體上都過得很艱難,因為它們不得不應對去年鋰價格飆升的問題。鋰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成分之一。與此同時,它們的許多電動汽車車企客戶出現巨額虧損,並索要大幅折扣以控製成本。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前幾年強勁的收入增長勢頭在今年出現逆轉,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2%至922億元。但由於鋰價大幅下跌,該公司的收入成本下降了19%,足以抵消這一影響。因此,寧德時代三季度利潤增長26%,至131億元。

公司在最近的行業動蕩中,始終保持盈利的能力是其最大的賣點,將其與大多數同行區別開來。如果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該交易,將有助吸引投資者參與其在香港的IPO計劃,並讓50億美元的融資目標輕鬆實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藥師幫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兩倍

醫藥電商平台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000萬元(975.2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80萬元增長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長主要因收入持續保持穩健增長;自有品牌產品的下游需求持續保持旺盛,該高毛利率的業 務規模持續增長,不斷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過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帶動核心的平台和自營業務的運營效率提升。 藥師幫股價周五高開低走,至中午休市報10.02港元,跌2.3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升6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規模效應扭虧為盈 正力新能最多賺2.4億

鋰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預計上半年成功扭虧,淨利潤1.98億至2.43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3億元。 公司將盈利能力歸因於銷量攀升,其電池產品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持續擴大。公司特別指出,生產效率提升帶動毛利率向上。隨著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盤交易中,正力新能高開,早盤報價10.66港元,漲幅0.76%。該股目前較4月上市定價8.27港元累計上漲2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擴張門店 綠茶中期料賺2.3億

經營餐飲的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發盈喜,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錄得盈利介乎2.3億元至2.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於門店網絡持續擴張,同時提升經營效率。不過,部份利潤被上半年的上市開支所抵銷,該部份的開支約1,500元至2,000萬元。若扣除此,以及減去權益結算的股份開支,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介乎2.47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升38%至42%。 綠茶周五開市升8.8%報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價格戰迭加廣告大減 汽車之家季度收入四連跌

這家汽車交易服務商二季度毛利率驟降逾10個百分點,營收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重點: 在慘烈的價格戰下,中國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大幅削減廣告預算,汽車之家二季度營收下滑約6% 公司6月上線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國全球汽車出口榜首的發展勢頭   陽歌 面對去年下半年開始失速的業績,中國最大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正將目光轉向海外尋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營收連續四季萎縮的同時,公司宣布已於6月上線網站海外版。 汽車之家核心客戶群——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在持續逾年的慘烈價格戰中大幅削減營銷預算,致其廣告服務收入遭受重創,當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緩和價格戰,樂觀預測下半年形勢可能好轉。 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成為三大主營業務板塊中,當季唯一實現增長的亮點。結合線索服務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後者,躍升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實事求是地說,汽車之家當下仍是中國低迷車市中少數具備潛力公司。主要源於其堅守輕資產商業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擔庫存風險,有效規避中國車市劇烈波動的影響。 公司收益主要源於交易及廣告衍生的服務費用。從交易維度看,汽車之家應具有相對優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約1,560萬輛,同比增幅超10%。 儘管中汽協未公布汽車均價數據,但價格戰導致上半年車價下行已是不爭事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五月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下滑12%。價格下行或通過拉低單輛車交易傭金衝擊汽車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潤大跌也導致眾多車企大幅削減廣告開支。 投資者對財報反應相對積極,周四汽車之家的美股收漲0.26%。公司股價年內3.5%的漲幅看似平淡,卻顯著優於通用、大眾的合資夥伴上汽集團(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豐田、本田的合資夥伴廣汽集團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雖處境不穩,汽車之家15倍的遠期市盈率仍顯堅挺,與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當。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分析師群體,對汽車之家持相對謹慎態度。在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13位分析師中,有9位給予該公司「持有」評級。 出海新舉措 下文將聚焦汽車之家業務底層邏輯,首先看似乎未獲投資者熱捧的出海新舉措。公司CEO楊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網站已覆蓋52個中國出海汽車品牌的1,900餘款車型數據,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 汽車之家正試圖搭乘中國車企海外銷售提速的東風,這股推動中國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浪潮,部分源於二十年產能擴張積累的嚴重過剩。 「當前業務覆蓋六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泰國、沙特阿拉伯、英國、澳大利亞和巴西,」 楊嵩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認為此類海外佈局將成為我們業務新的增長曲線。」 在本土市場,汽車之家持續承壓,二季度營收同比下跌5.9%至17.6億元(約合2.4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8.7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驟降逾三分之一至2.79億元,僅佔總營收的16%;線索服務收入下滑11%至7.33億元;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增長21%至7.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個百分點至71.4%,去年同期為81.5%。公司管理層將之歸因於「在下沈市場推廣創新業務引發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詳述細節。未來幾個季度該指標能否企穩,勢必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 14%的運營開支降幅,部分對衝了毛利率下滑。僱員規模縮減或是重要因素,汽車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員工總數4,360人,較上年同期的5,078人減少14%。但最終淨利潤仍同比萎縮22%至3.99億元,上年同期則為5.10億元。 展望後市,汽車之家預期下半年價格戰趨緩,有助提振廣告及線索服務業務。然而,當前價格戰本質是中國經濟疲軟抑制消費信心。儘管低價能刺激部分消費,唯有經濟企穩與消費主導型增長動能回歸,方能推動國內車市重歸健康發展軌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