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交易佔了公司四季度收入的三分之二,而較早開展的汽車金融業務萎縮至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重點:

  • 燦谷集團四季度收入環比增長,但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與此同時,較新的汽車交易服務佔據收入更大份額
  • 公司面臨諸多宏觀經濟不利因素,包括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抑制了全世界新車銷售的芯片短缺

陽歌

當你無法掌控的宏觀經濟因素抑制了你的業務時,你該怎麽辦?風物長宜放眼量,你要爲情况好轉時做準備。

這似乎正是汽車交易專家燦谷集團(CANG.US)採取的策略。該公司最新財報反映出,面對重大的經濟不利因素,它正在努力調整方向。燦谷起步時是一家汽車金融機構,但目前正在把重點放在汽車交易和保險等相關服務。它還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廣闊前景,在上周四發布業績公告之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詳細說明了這一點。

公告發布第二天,燦谷集團股價下跌11%,此後繼續下挫——說明投資者對它當前的轉型故事反應一般。

但實際上,投資者可能根本沒注意到公司的業績,而是在無差別地拋售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導致更廣泛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當天大跌17%。在此之前,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醒所有人,如果美中兩國政府在2023年12月前無法達成一項關於如何分享在美上市中國公司審計記錄的協議,根據美國法律,這些股票可能被迫退市。

燦谷在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簡要提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就像許多其他公司一樣,它更多是採取觀望策略,看中美證券監管機構之間的談判如何進展。

同理,我們也可以認爲燦谷股票上周的大跌與它無法控制的外部環境有關。但即使沒有這些監管方面的阻礙,公司也面臨著自2018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放緩的不利因素。由於近期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市場困難重重。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努力消除高風險的借貸操作之際,燦谷最初的汽車助貸業務也受到嚴厲審視。

但同樣重要的是,不要忘記還有頻繁造成干擾的全球疫情,當本土疫情暴發時,企業被迫暫時關閉,人們也不得不待在家裏。

“由於芯片和電力短缺,以及新冠疫情成爲新常態的一部分導致供應鏈持續中斷,汽車業經受了多重考驗,”CEO林佳元在燦谷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展望未來,我們對於近期前景仍然保持謹慎,其中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的持續爆發,全球芯片短缺,以及其他宏觀環境方面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燦谷四季度錄得收入10.5億元,高於三季度的8億元,但略低於上年同期的11億元。就本案而言,環比的情况或許比同比數據更能說明公司的發展情况,因爲燦谷去年四季度的業務看起來與一年前有很大不同。

汽車交易和新能源汽車

說了這麽多,我們接下來在文章後半部分看看燦谷正在進行的轉型,以及相關進展情况。

除了從汽車金融轉向汽車交易及相關服務,該公司的業務重點不僅放在了新能源汽車上,還有中國三四綫及以下城市,這些市場由於消費能力相對較低和價格敏感度高,往往不受許多汽車品牌的重視。

在最高層面上,燦谷從汽車金融服務轉向交易領域,這一點可以從兩個類別的此消彼長中一窺究竟。第四季度汽車交易收入爲7.04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67%。這個數字較上一季度大幅上升,當時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爲53.6%。

與此同時,該公司第四季度的汽車金融收入只有2.52億元,遠低於上年同期的3.98億元,目前僅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該公司明確表示,它沒有退出汽車金融領域的計劃,但這項業務將只是其圍繞核心汽車交易服務提供的一系列服務中的組成部分。

此外,在中國爲了改善空氣質量而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汽車,並且努力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之際,燦谷推動新能源汽車的舉動顯得尤其經過了周密考慮。政府的舉措加上配套的相關刺激措施,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去年增長160%,達到創紀錄的352萬輛。這一大幅增長與汽車銷量的整體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今年,汽車整體銷量小幅增長3.8%,至2,630萬輛,這是自2018年銷量開始萎縮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增長。

燦谷指出,在去年售出的約2.3萬輛汽車中,有5,742輛是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佔其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它指出,已經與小鵬汽車(XPEV.US; 9868.HK)、極狐理想汽車(LI.US; 2015.HK)等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展開緊密合作,並在高合汽車和理想汽車的車主APP中嵌入其服務,來努力建立這部分業務。

燦谷在第四季度實現利潤1.24億元,儘管其中大部分是由於出售持有的理想汽車股份而産生的一次性收益。該公司的營業虧損錄得1.57億元,這主要是由擔保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和信貸損失撥備,以及部分業務的毛利潤率下降所致。

坎坷的道路上,燦谷並非唯一的前行者。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早些時候公布了慘淡的第四季度業績,包括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利潤的跌幅更大,從去年同期的11億元下降到2.68億元。這表明,中國所有的汽車經銷商眼下日子都不好過。至少對燦谷來說,這樣的環境提供了一個調整業務方向的好時機,待最終出現復甦的時候,它能够迅速踩下油門。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361度第三季主品牌零售額增長10%

運動服裝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主品牌線下零售額按年增長約10%,童裝品牌亦錄得約10%升幅,而電商平台整體銷售額則同比上升約20%。 公司稱,通過產品科技創新、專業賽事贊助及多元化合作活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公司戰略性攜手斯坦德機器人( 無錫)股份有限公司,為品牌注入智能基因。 渠道發展方面,361度與美團閃購及團購平台合作,構建「線上引流+線下核銷」閉環,平均配送時間可達30分鐘。品牌同時加速開設體驗型門店,包括女子運動概念店及芬蘭戶外品牌ONEWAY新店,截至9月底,公司已在全國設立「超品店」93家。 361度股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5.76港元,跌2.54%。過去半年仍升約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MTC prepares for IPO

完成股改為上市鋪路 長江存儲估值逾千六億

中國頭號存儲芯片製造商在近期股改後估值達230億美元,未來可能在上海或深圳上市 重點: 長江存儲已完成股改,預期上市前引入16家機構投資者 儘管美國制裁迫使其依賴國產設備,這家存儲芯片製造商全球市佔率仍實現翻倍增長,從4%升至8.3%   陳竹 過去十年,中國已向半導體產業注入巨資,力圖實現供應鏈本土化以抵御美國日趨嚴厲的技術封鎖。該戰略已培育出大批進入成熟期的企業,為股市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半導體投資目標。 長江存儲科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存儲)有望成為該陣營新成員。作為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核心部件的閃存領域,這家企業在全球激烈競爭中突圍,成為中國自主領軍企業。長江存儲成立於2016年,距美國打響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持久戰僅兩年,並在此後逐步突破層層升級的封鎖。 創立近十年之際,公司正將戰略重心從技術市場轉向資本市場,向上市的重大里程碑推進。據國內財經媒體財新報道,長江存儲於上月末召開股份公司成立大會並選舉首屆董事會,完成股份制改革,距上市更近一步,但未透露具體時間表。 人工智能熱潮推升存儲需求,疊加中國對美光科技(MU.US)等外企實施反制,長江存儲對本土乃至海外市場銷路大可高枕無憂。只要其產品具備競爭力,訂單自會紛至沓來。 儘管如此,企業長遠發展仍取決於國內芯片產業,尤其是提供關鍵生產設備的裝備製造業的進階速度,這恰恰是美國力圖封鎖中國獲取尖端芯片核心技術的領域。 鑒於企業戰略地位,長存存儲極有可能選擇上海或深圳作為上市地。據國內媒體報道,公司曾考慮赴中國香港上市,該市場已匯聚中芯國際(0981.HK; 688981.SH)等頭部廠商,以及英諾賽科(2577.HK)、峰岹科技(1304.HK; 688279.SH)等新銳力量。 據媒體報道,長江存儲因應監管要求已調整策略,本土芯片巨頭需在內地上市,此舉便於政府掌控對戰略核心企業的投資准入。 引入16家投資機構 除董事會選舉外,近期完成的股改引入16家機構投資者,多為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頭部國有銀行旗下投資機構組成的國有實體。投資者認購新股使長江存儲註冊資本從1,050億元增至1,120億元(約合147.6億美元)。 一家投資機構以16億元獲持股平台0.99%股權,據此推算長江存儲估值已達1,616億元。 交易完成後,長江存儲總部所在地武漢市政府仍保持控股地位。湖北長晟發展、武漢芯飛科技,兩家湖北本土機構繼續位居前兩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分別稀釋至26.89%及25.69%。 長江存儲主營應用於智能手機、計算機及數據存儲設備的3D NAND閃存存儲器。據彭博去年報道,其重要客戶包括中國智能手機龍頭華為。 2022年10月,美國實施包括禁售可生產128層及以上NAND閃存芯片的美制設備等出口管制,長江存儲遭受重創。當年末,該公司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進一步限制其獲取美制芯片設備、材料及軟件的渠道。 去年9月,據彭博援引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研報稱,雖受制裁掣肘,該公司通過國產替代持續突破。當前合作的本土設備商包括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這些企業正是美方制裁後長江存儲才深化合作的夥伴。 長江存儲成功迭代存儲單元堆疊技術「Xtacking」,使NAND芯片性能比肩國際龍頭。但需注意,採用Xtacking 4.0技術的新品堆疊層數,較前代232層芯片減少70層,儘管公司宣稱其性能相當。 層數縮減折射出美國設備禁令導致的客觀制約,迫使長江存儲在國產設備局限範圍內實現性能優化。 交銀國際上個月的研報估算,長江存儲全球NAND市場份額近期顯著提升,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4%躍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3%,該行將市佔激增歸因於本土客戶需求擴張。 需要指出,全球NAND市場仍由美韓企業主導,三星(005930.KS)、SK海力士(000660.KS)與美光三大巨頭在今年第一季度合計佔據64%市場份額。 長江存儲未披露詳細經營數據,但據投資人早期公示文件,公司2023年實現淨利潤5.31億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轉虧8,421萬元。 考慮企業需持續投入尚未實現高良率的國產設備,業績轉虧實屬意料之中。存儲芯片行業素有強周期性特徵,在歷經2022至2023年下行周期後,價格去年企穩回升。伴隨AI需求增長,此輪復蘇預計持續數年,或為臨近上市的長江存儲創造利好條件。…

簡訊:聚水潭招股集資近21億元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一在港公開招股,發售6,816.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30.6元,一手100股,入場費3,090.85元,集資20.9億元。公司於本周四截止認購,下周二掛牌。 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是次集資所得,55%用於強化研發能力,以豐富未來5年的產品矩陣;25%用於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約10%用於戰略投資,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力永磁首三季盈利年增最多1.8倍

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金力永磁(6680.HK; 300748.SZ)周四公告,預計截至9月底的前三季度,淨利潤將達5.05億(6,500萬美元)至5.5億元,按年增長157%至179%。 單計第三季,盈利預計介乎2億至2.45億,增長159%至217%。 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在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層堅持穩健、組織優化及精益管理,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同時,靈活調整原材料庫存策略等措施,積極應對稀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保障交付能力獲得國內外客戶的充分肯定。目前,第四季度在手訂單充足。 另外,金力永磁此前已成立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事業部,首三季度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及磁材產品均有小批量交付;低空飛行器領域公司亦有小批量產品交付。 金力永磁港股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XX港元,升X%。今年以來股價已升2.4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