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冀合併開心汽車赴美上市 (下篇)
儘管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痛苦的大洗牌,這兩家陷入困境的公司,上周簽署並購意向書, 重點: 即使新能源車企正在進行洗牌,開心汽車計劃通過收購威馬汽車和另一家新能源車企,轉型為新能源車製造商, 自宣佈收購威馬汽車以來,開心汽車的股價已下跌44%,雖然之前進行合股,但現時股價已重返1美元大關 欲閱讀本文上篇,點擊這裡 譚英 希望借殼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0860.HK)在港上市的計劃落空數天後,四面楚歌的新能源車製造商威馬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上周宣布,找到了白武士——開心汽車控股(KXIN.US)。至於市值只有區區5700萬美元的開心汽車,究竟是何方神聖? 威馬汽車需要人來拯救這艘正在下沈的巨輪,包括因缺乏資金而在今年停擺的業務,但坦率地說,開心汽車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威馬汽車需要的那種大救星。開心汽車曾有抱持機會主義的態度進行變身,包括最近進軍新能源汽車。最新這次轉型的時機似乎也不太好,在經歷了2018年至2020年的新能源車繁榮期(中國三分之二的新能源汽車是在這期間登記的)後,過熱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了大洗牌的跡象。 繁榮正在迅速成為歷史,而擁有百度(BIDU.US; 9888.HK)和騰訊(0700.Hk)等重量級投資者支持的威馬汽車,是昔日「電車四小龍」中,首家陷入掙扎求存境況的企業。 最初的救世主Apollo出行並沒有給威馬汽車帶來多少收入。但該公司擁有超級富豪的持者,包括李澤楷的電訊盈科(0008.HK)和已故賭王何鴻燊的信德集團(0242.HK)。相比之下,開心汽車的現金流不足以支撐它的雄心壯志。開心汽車通過發行新股收購了兩家新能源車企,即晨星汽車和現在的威馬汽車,這稀釋了現有股東的股份,他們長期以來一直遭受著煎熬。 在9月11日宣佈與威馬汽車簽訂非約束性並購意向書三天後,開心汽車宣布將股份15合1,以使股票達到納斯達克交易價格不低於1美元的要求。合股令每股股價提升,並可給投資者帶來精神上的振奮,不過它們不會改變公司市值。 但開心汽車這次合股並沒有帶來積極情緒,反之合股生效以來,該股在五個交易日內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市值。自宣佈與威馬汽車合併以來,開心汽車股價已下跌44%,哪裡是投資者有信心的表現。 開心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明軍表示,威馬汽車時尚的產品和強大的品牌與開心汽車是「絕配」。「通過本次並購合作,威馬汽車將擁有更大的資本舞台,更好地推動智慧出行產業的發展,」他說。 開心汽車現在的首要任務之一——也是最大的任務,就是找到啓動威馬汽車今年暫停業務所需的資金。該公司是中國少數幾家自建工廠的新能源汽車初創企業,這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努力,當時看起來令人欽佩,但現在再看似乎是狂妄的表現。中國其他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初創企業,都依賴第三方製造商。 迂迴的旅程 開心汽車進軍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20年8月,公司就宣佈將關閉二手車經銷業務,並預計收入將出現暫時下降。當時,開心汽車與進口汽車電商平台海淘車網合併,後者的創始人林明軍出任新CEO。一年後,公司宣佈與北京步甲運車簽署了1萬輛新能源物流車的供貨訂單,為期五年。 在協議簽訂前幾個月,沒有任何新能源車製造經驗的開心汽車,於2021年8月收購了河南御捷時代,並表示已在華東城市蘇州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總部。接著,該公司又通過發行新股,收購了御捷時代的母公司晨星汽車,交易是在宣佈收購威馬幾周前完成。 據開心汽車稱,晨星生產的朋克牌迷你電動車,在中國生活水平較低的小城市很受歡迎。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宣佈訂單數已經達到5萬輛,並準備把新能源車作為公司的「首要事項」。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說,威馬的高端新能源車,將擴大開心汽車的產品系列。後者還將獲得威馬汽車在溫州和黃岡的兩個生產基地(年產可達25萬輛),以及由621家實體店組成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因此,現在的問題是,開心汽車真的能拯救威馬汽車及其CEO沈暉嗎?這位吉利汽車的前高管,因在2010年策劃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海外並購案——收購富豪,而讓人刮目相看。 當然,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但開心汽車的財務狀況看起來並不太令人鼓舞。到2022年底,公司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有710萬美元(5186萬元),與威馬汽車重啓運營所需的資金相比,這個數字微不足道,而就在今年1月,威馬汽車的估值還高達20億美元。 開心汽車2022年的營收只有區區8,280萬美元,比2021年下降了67%,淨虧損8,470萬美元。該公司於2017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但自2019年以來一直沒有盈利,2020年虧損530萬美元,2021年虧損1.96億美元。它仍然欠著前母公司人人網(現已更名為Moatable,MTBL.US)的貸款。 開心汽車加速推出新能源汽車的時機,可謂生不逢時。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迅速整合,隨著政府補貼的削減,車企紛紛大幅降價。專家認為,最終可能只有5到10家企業能活下來——與2017年估計的300家企業相比,只剩零頭。在那段時間湧現的眾多初創企業中,只有少數幾家取得了相對穩定的銷量,比如蔚來(NIO.US; 9866.HK)、小鵬(XPEV.US; 9868.HK)、理想汽車(LI.US; 2015.HK)、零跑汽車(9863.HK)和合眾汽車。曇花一現才是常態,比如自游家,它已於去年12月停止了運營;還有雷丁汽車和拜騰,它們分別在今年5月和7月提出了破產申請。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KXIN.US
借助新能源車及二手車 汽車之家轉入光明大道
在中國汽車市場兩個最有前景的領域——電動車和二手車銷售的助力下,這家線上汽車交易商第二季度利潤增長16% 重點: 汽車之家公布最新季度業績,期內利潤連續第二個季度增長,營收增長6% 收入增長由其連接汽車買家和賣家的平台推動,反映出中國低迷的汽車市場復蘇緩慢且坎坷 梁武仁 隨著幾年來因疫情導致的經濟放緩成為過去,線上汽車交易商汽車之家(ATHM.US;2518.HK)正在慢慢告別該公司的黑暗時期。儘管該公司有望從北京通過刺激汽車銷售來提振經濟的努力中受益,但中國經濟與日俱增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顛簸。 根據該公司上週四發佈的最新季度業績,它在第二季度收入按年增長約6%,至18億元,實現連續第四個季度銷售增長。這家互聯網汽車交易商設法實現了營運費用幾乎保持不變,推動4至6月淨利潤同比增長16%,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利潤增長。 該公司最新的收入增長是由其連接汽車買家和賣家的平台服務推動的。這一塊業務的收入增長了20% 以上,令其面向汽車製造商的營銷服務基本持平的增長,以及讓汽車經銷商自己創建網店服務的小幅個位數增長相形見絀。 這些業績可能標誌著中國汽車市場開始復蘇。在經歷了二十年的爆炸性增長之後,中國汽車市場在過去幾年裏大幅下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汽車總銷量按年增長近10%,其中6月增長4.8%。但值得指出的是,去年同期的銷售特別疲弱,尤其是4月和5月,當時為了控制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整個上海都處於封控狀態。 由於消費者總體上還沒有準備好掏腰包,中國汽車市場依然不穩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8.8%,其中6月按年增長2.1%,落後於所有類型車輛的整體銷量增幅。更糟糕的是,另一家行業機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CPCA)追蹤的乘用車銷量6月其實同比下降了2.9%,整個上半年僅增長2.5%。 來自這兩家機構的數據有差別是因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面向經銷商的發貨計入銷售量,而全國乘聯會的數據只收錄向消費者的實際零售銷量。零售銷量落後於批發交付量的事實表明庫存正在增加,而在年初的後疫情時代大幅反彈之後,汽車市場還遠未擺脫困境。 面對這些相互矛盾的訊號,政策制定者再次捲起袖子,為汽車銷售和其他被認為對中國經濟復蘇至關重要的行業注入更多動力。為此,他們上周推出了一系列廣泛措施,包括鼓勵地方政府增加年度汽車採購額度、促進二手車銷售以及降低新能源車的購買和使用成本。 新能源車熱潮 由於最近出現了消費者日益謹慎的跡象,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振興汽車銷售仍有待觀察。話雖如此,汽車之家將受益於任何促進二手車和新能源車銷售的新措施,這兩個領域近期都是該公司的亮點。 公司首席財務官曾岩在討論二季度盈利情況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汽車之家第二季度新能源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0%。 這遠遠領先於全行業新能源車零售額的增長。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零售額按年增長37%,6月份增長25%。雖然汽車之家沒有提供同期的直接可比數據,但似乎可以肯定,該公司新能源車相關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整體市場。 去年,中國的新能源車銷量翻了一番,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車市場,汽車之家正全力以赴抓住這個機遇。上個月,該公司舉辦了「2023汽車之家未來之城新能源科技節」,並推出了中國首個移動全息艙大篷車體驗空間,以便在服務不足的農村地區促進新能源車的銷售。 在二手車交易方面,今年4至6月,汽車之家在交易市場的份額按年增長約2個百分點,佔到近四分之一。 「我們認為這個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尤其是在這兩個領域,」汽車之家首席執行官龍泉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說。「第一個是新能源車。第二個是二手車。」 隨著政府努力發展低碳經濟,這並非其第一次採取提振新能源車銷售的措施。政策制定者還試圖說服傳統上偏愛購買新車的消費者考慮二手車,通過重複使用二手產品來減少浪費。 政府推動這兩種產品的努力包括對電動車免稅(已延長至今年年底),以及降低二手車購置稅。 然而,在許多潛在買家的財務狀況仍不穩定的情況下,此類政策推高需求的程度有限。更糟糕的是,一些措施適得其反。今年早些時候,地方政府開始為購買本土品牌新能源車提供補貼之後,特斯拉(TSLA.US) 引發的價格戰進一步加劇。這抑制了二手車銷售,因為新車變得便宜了。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儘管疫情已經過去,但中國的車市遠未恢復正常。但如果汽車之家能夠從政府支持新能源車和二手車的政策中獲益,使其收入和利潤繼續增長,它或許能夠安然度過未來的任何低迷時期。 投資者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業績公佈後的兩個交易日裏,公司股價最初上漲了近7%,不過後來又大幅回落。儘管如此,該股的市盈率仍相對較高,超過14倍。它的市銷率也不錯,約為4倍,高於規模較小的汽車交易競爭對手燦谷(CANG.US)的0.77倍。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THM.US
2518.HK
零跑科技燒錢迅速 藉全新車型尋增長
這家新能源車製造商在第一季燒掉了26億元現金,截至3月底,其庫房裡僅餘89億元 重點: 零跑科技在第一季交付了10,509輛汽車,按年下降51.3%,因為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增長急劇放緩 由於車輛價格上漲,該公司的毛利率在本季度明顯改善 陽歌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二線品牌是如何在中國快速增長但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中,迅速失去地位。 也許最令人擔憂的是,該公司的銷售表現滑落──包括第一季汽車交付量減半,正在對其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隨著銷售量急劇下降,該公司正依賴其迅速減少的現金來支持營運。如果零跑科技的銷售不能很快回升,它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燒錢,其現金可能只夠維持到今年底。 在回顧零跑科技的最新季度業績時,我們首先要從最宏觀的層面了解一些背景。這包括中國在過去兩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因為中國政府通過廣泛的政策來積極推動該行業。但是這種支持現在已經結束,迫使那些靠政府慷慨解囊的車廠,需重新利用自己的資源來自給自足。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對新能源車買家的大部分補貼在去年底結束,因此,其銷售從2022年接近三位數的增長,大降到今年第一季的22%。隨著數字的下降,頂級的新能源車製造商和像零跑科技這樣的小型參與者之間,出現了越來越大的鴻溝。 其中兩個最大的新能源車品牌,本土巨頭比亞迪(1211.HK; 002594.SZ)和來自美國的特斯拉(TSLA.US),在第一季仍能保持按年增長,前者的銷量幾乎翻倍,後者增長27%。但零跑科技的發展方向相反,報告稱其今年第一季交付量按年下滑51.3%,至10,509輛。 該公司將其歸咎於一些因素,包括政府補貼的終止。 在業績公佈後翌日,零跑科技的股價在週二下跌了3.6%。但是,在去年9月上市後的首兩個星期裏,該股最初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市值,其後稍為回升,本週三收市報33.8港元,仍比其IPO價格48港元低約30%。 有趣的是,該公司的市銷率為3倍,高於許多同行。比亞迪的市銷率低得多,為1.3倍,而國內競爭對手蔚來汽車(NIO.US; 9866.HK)的市銷率為2.1倍,其第一季交付量按年增長21%。反觀特斯拉的市銷率較高,為6.2倍;而小鵬汽車(XPEV.US; 9868.HK)在公佈第一季汽車出貨量下降47%後,其市盈率仍維持4.6倍的較高水準。 如此大的差異,反映在業務倒退掙扎中的行業玩家,估值反而比表現較好的龍頭企業為高,似乎表明投資者仍然希望它們能找辦法度過目前的低谷。零跑科技正試圖讓投資者相信這一點,指出它在3月推出了2023年的全新車型,應該有助於刺激其銷售。 加速燒錢 全新車型的推出,幾乎可以肯定會幫助零跑科技第二季的出貨量。但更緊迫的問題是銷售量將提高多少,因為該公司正在迅速消耗其現金。 該公司表示,它在第一季為其經營活動燃燒26億元現金,高於去年第四季的16億元,以及去年第一季相對溫和的3.85億元。 同時,該公司表示,截至3月底,它的庫房裏餘下88.8億元現金,這包括它在首次公開招股中籌集的63億港元(55億元)。因此,如果該公司繼續以第一季的速度燃燒現金,其目前的現金仍足以資助未來三個季度的營運。 雖然隨著全新車型的推出,燒錢情況可能有所紓緩,但零跑科技今年稍後也可能需要籌集更多資金,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為其股價帶來壓力,因為這種集資很可能是通過折讓價出售新股來實現。 由國防科技公司大華技術股份(002236.SZ)及其主要創辦人在2015年成立的零跑科技,在去年秋天上市時已推出四款車型,並計畫在2025年底前推出7款新車型,涵蓋轎車、SUV和MPV的所有尺寸,但其創辦人兼董事長朱江明看來對未來一年的前景並不十分樂觀。 他在評論第一季業績時表示:「基於對新能源車行業的理解,我們認為2023年市場仍將高速發展並充滿挑戰。」 儘管前景蒙上陰影,零跑科技的最新業績,確實包含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該公司的收入按年下降28%至14.4億元,這比其銷售的車輛數量下降51.3%要溫和得多。這似乎意味著公司已調高今年的平均售價,表明它在高價位車型的銷售或有所增長。 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該公司的毛利率從去年第一季的-26.6%,明顯改善到最新季度的-7.8%。其第一季淨虧損為11.3億元,僅比一年前公佈的10.4億元虧損輕微擴大。 最後,我們不會在零跑科技這種奮力掙扎的二線車廠下大賭注,因為在該行業的未來整合中,它可能會成為典型的潛在受害者。但是,如果該公司在第二季推出全新車型能帶來一些增長動力,那麼對於一些風險胃納較高的投資者來說,其股票仍然值得一看。 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9863.HK
告別增長慢線 小鵬醞釀加速
這家電動車製造商預測第一季交付量將下降46%,但預計下半年會隨著不斷推出新產品而出現反彈 重點: 曾經風光無限的小鵬汽車去年電動車交付量僅增長23%,不及此前兩年的三位數增幅 管理層表示今年情況會好轉,但首先,該公司必須在扼殺中國電動車行業的血腥價格戰中存活下來 西一羊 對於電動車行業曾經的佼佼者小鵬汽車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來說,去年是艱難的一年。由於出現一系列重大失誤,它在去年下半年遭遇嚴重挫折。但投資者似乎看好它最新的復甦故事,在其最新財報發佈後的幾天裏,推動其估值比率超過了兩大競爭對手。 在經歷了2022年的慘淡之後,小鵬可能希望它不曾有過這樣的壞年頭,只有時間能夠證明這樣的反彈是不是有道理。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在爭奪買家的過程中,小鵬去年落在了兩個主要競爭對手:理想汽車(LI.US; 2015.HK)和蔚來汽車(NIO.US; 9866.HK)的後面,而且它的虧損也在不斷擴大。 根據其本月較早前發表的最新財報,小鵬去年收入小幅增長28%,達到269億元。其全年的汽車交付量增長23%,達到120,757輛,與前兩年的三位數增長相比大幅放緩。該公司的淨虧損幾乎翻了一番,達到91.4億元,儘管銷售、行銷以及研發費用都有所下降。 年度增長放緩掩蓋了它在第四季的業績,它們看起來要糟糕得多,因為該公司在下半年迅速失去了增長勢頭。該季度營收按年下降40%至51.4億元,汽車銷量跌幅為更大的46.8%。 小鵬的交付量落後於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根據後者的最新年報,它們在2022年的數字分別為133,246輛和122,486輛。在這三家由風投投資的汽車初創企業當中,小鵬跌至第三位,在2021年,它本來還是居於領先位置,當年交付了98,155輛新車,理想汽車為90,500輛,而蔚來汽車為91,400輛。 小鵬的運勢逆轉是一系列失誤所致,最大的問題出在它的旗艦產品身上,其去年9月推出的中型G9 SUV出現了某種「身份危機」。G9系列根據續航里程和軟件功能等不同配置,價格從31萬元到47萬元不等。 這樣的戰略旨在通過提供廣泛的選擇來打動客戶。但它未能引起轟動,去年第四季G9的銷量僅為6,189輛,與小鵬計畫在2022年底之前交付3.5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分析師王存表示,小鵬正努力解決其營銷策略不一致的問題。「G9車型瞄準的是高端用戶,劍指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但它肯定還沒有在客戶中建立起高端品牌的聲譽,」王存說。 醞釀捲土重來? 儘管業績不佳,但投資者對於小鵬的最新財報,還是給予了熱烈反應。財報出來當天,它的股價上漲了6%,並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繼續保持漲勢。上週五,它的港股收市價為9.62港元,較3月17日財報發佈前上漲了15%。 這一浪升勢令小鵬的市銷率升至略高於4倍的水平,高於蔚來汽車的2倍和理想汽車的3.37倍。在經歷了2022年的困難之後,小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對於2023年的樂觀展望,可能令投資者感到鼓舞。 「我相信小鵬正在接近一個拐點,」何小鵬說道,並預測今年業績將會捲土重來。「由於我們已經明確了目標,並且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現在正在打造銷售和市場份額擴張的恢復勢頭。」 他說,公司實施了一系列戰略調整,以幫助恢復之前的勢頭。其核心是正在進行的公司重組,這一重組始於去年10月,在G9車型表現未如預期之後。重組的目的是讓小鵬擁有一個「更扁平、更集中的結構」,他說。這個說法往往意味著削減中層管理崗位。 但是,即使小鵬能夠打造一個更精簡、更高效的公司,它的復甦之路也將受外部市場因素阻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幾年的快速擴張之後,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開始大幅放緩。今年首兩個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為93.3萬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在2022年底國家對新能源車購買的補貼到期後,其銷量按年僅增長 20.8%,與去年全年幾乎翻倍的銷量相比大幅放緩。 銷量急劇放緩引發了一場迅速升溫的價格戰。去年底特斯拉(TSLA.US)率先開始降價,隨後中國幾乎所有的主要品牌都迅速跟進。分析人士警告,這場價格戰可能引發人們期待已久的中國電動車行業整合,淘汰一些競爭力較弱、規模較小的車企。 小鵬也未能獨善其身,它在1月下旬宣佈,其部分車型的折扣最高可達3.6萬元。但減價尚未轉化為銷量的增長,何小鵬表示,公司預計本季度的汽車交付量將在1.8萬輛至1.9萬輛之間,按年減少約45%至47.9%,與第第四季的降幅相當。 他還表示,預計隨著新車型的推出,小鵬交付量將在下半年逐漸回升。其中,新一代轎車P7i是之前P7車型的升級版,已於本月開始交付。該公司還將於6月開始銷售一款G6緊湊型SUV,並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銷售一款七座多功能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王存認為,小鵬可能有機會趕上競爭對手,但前提是它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糾正一些失誤。儘管前路艱難,但王存表示,在2022年底擁有超過380億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的小鵬相對具備優勢,能夠在這場價格戰笑到最後。…
9868.HK
XPEV.US
金力永磁增長放緩 加大研發投入應對
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表示,去年下半年營收和利潤增長雙雙放緩,面向一個關鍵客戶群體的銷售額也出現了放緩
高端還是大眾市場? 小鵬陷入身份尷尬
這家電動車製造商11月銷量暴跌63%,最新車型G9自9月發佈以來銷量持續疲弱
快訊:零跑汽車納入滬深港通合資格股份
最新消息:電動汽車製造商零跑汽車(9863.HK)週一宣佈,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獲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合資格股份名單,可容許中國內地投資者參與買賣。利好:零跑汽車的股份向內地投資者開放或有助增加交易量,也可能會提升投資者購買其股票的興趣。值得關注:自 9 月下旬上市以來,該股的交易量一直處於平穩狀態,其股價除在上市後的很短時間之外,其餘時間都一直低於48 港元的招股價。該公司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長五倍,但虧損擴大至13.4 億元。深度:零跑由其創始團隊和國防科技公司浙江大華技術股份(002236.SZ)於2015年成立。該公司自 2019 年以來推出了四款車型,瞄準中國新能源汽車(NEV)的高端市場。作為走向全球的第一步,該公司在第三季向以色列交付了第一批車輛。不過,與其他同行一樣,由於銷售成本高,該公司至今尚未扭虧。市場反應:零跑汽車股價週二上升6.3%,延續前一日14%的漲幅。翻譯: 陳嘉寶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