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OB fines PwC $7 million

因成百上千名員工線上培訓考試作弊,普華永道香港和上海分公司,被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會計部門處以700萬美元罰款

重點:

  • 因行為不當,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會計部門,對普華永道的兩家中國分公司和另一家中國的會計事務所,共處以近800萬美元的罰款  
  • 這些行動表明,按照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達成的一項長達一年的合作,美國對查閱中國公司的相關資料方面感到滿意

     

陽歌

就像我哥哥的一位小學老師常說的:「騙人發不了財。」

全球會計巨頭普華永道的香港和內地分公司,為這個教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於在線培訓考試中作弊,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會計部門共處以700萬美元的罰款。在同一份罰款公告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還表示,對中國內地的另一家會計公司浩信,處以近100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公司未能與其審計的一家美國上市公司保持獨立。

這是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其中一宗最大罰單,美國證監會處以大額罰款,目的是希望警剔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遵守與其他在美上市公司相同的標準。美國證監會此前曾威脅要讓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退市,除非它能夠獲得這些公司存放在中國的審計文件。去年,它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簽署了一項有里程碑的信息共享協議,使問題得到解決。

我們稍後再來詳細看看最新的罰款情況。現在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上週四發佈的最新聲明中,關於中美信息共享協議的一些更廣泛的最新進展。

該機構透露,自2022年底在香港進行第一輪核查以來,今年一直在忙著進行更多核查。它表示,按200多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市值計算,目前已經對99%的公司進行了核查。它還補充說,預計到明年年底,將完成對所有這些公司的核查。

在這裡,我們應該注意到,目前在美國上市的大部分中國公司規模都相當小,它們中排名前30或40的公司,很容易就能佔到總市值的99%。因此,PCAOB明年可能會非常忙碌,因為它要核查大量規模較小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問題,可能比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 US; 9618.HK)等每家市值都高達成百上千億美元的巨頭更多。

最新公告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依然對與中國證監會達成的信息共享協議感到滿意,意味著至少從目前來看,此前可能會導致所有中國公司被逐出華爾街的一個主要監管障礙已經消除。

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今年面向所有尋求境外上市的內地公司,推出的備案新規則已啓動並投入運行,消除了另一個重大監管障礙。中國證監會在11月份,審查了12家公司的申請,10月份審查了16家,這表明它正在盡力讓計劃在海外(主要是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繼續推進。

目前獲批的大多是小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至少包括一家大型公司,即吉利支持的電動汽車極氪,它的上市可能籌集高達10億美元的資金,反映中國公司赴美大規模上市最終可能會在2024年捲土重來。

市場不配合

現在,市場需要大環境的配合。過去兩年,中國企業在紐約的IPO表現慘淡,起初是因為我們前文提到的兩個監管障礙。但現在是投資者情緒低迷拖累了市場。這可能解決的難度更大,因為中國經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爆炸式增長後,在過去兩年里大幅放緩。

不過,出口導向型企業受經濟放緩的影響應該較小。相對不受經濟衰退影響的公司也應如此,如低檔餐館和人們永遠需要的低價日用品銷售商。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的企業,可能獲得出色表現並提交IPO申請。

儘管有廣泛的積極跡象表明,監管障礙已被清除,但投資者對PCAOB的最新聲明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消息公佈當天,中國ETF-iShares MSCI(MCHI.US)小幅上漲,與大盤走勢基本一致。但該指數今年已下跌逾10%,與標準普爾500指數13%的漲幅形成鮮明對比。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來看看普華永道香港和上海分公司,以及山東浩信會計師事務所遭受處罰的情況。普華永道的兩家分公司共被罰款700萬美元,其中香港分公司被罰款400萬美元,上海分公司被罰款300萬美元。PCAOB表示,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普華永道香港分公司的1,000多人,以及上海分公司數百人,參與了與在線培訓考試有關的「不當信息共享」。

與此同時,山東浩信會計師事務所,因為給一家名為國雙控股的公司(已於2021年私有化)所做的審計工作,而被處以94萬美元的罰款。PCAOB發現,浩信未能保持對客戶的獨立性。「甚至在被委任為國雙控股的審計機構之前,該事務所就告訴國雙,它準備對其三年的財務報表發表無保留審計意見,」PCAOB表示。除了罰款,浩信會計師事務所不得接受尋求赴美上市的新客戶,並被勒令自費聘請一名獨立監督員。

這並不是PCAOB第一次發現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審計機構存在問題。今年5月,該機構表示,它發現普華永道和畢馬威的中國分支機構,為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的一些獨立審計工作存在重大問題。不過它也指出,此類問題在首次檢查中相對常見。

總而言之,這一最新公告,加上中國證監會對新海外上市申請的穩步審批,表明過去兩年嚴重阻礙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監管障礙似乎已基本解決。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在明年開始看到一些大型IPO在紐約重現,比如極氪的IPO。但除非看到中國經濟出現更強勁的改善跡象,否則這種海外上市可能會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諾亞控股上季純利大增62.6%

財富管理公司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億元(約8,890萬美元),按年下跌7.4%,淨利潤達2.18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6%,經營利潤1.719億元,則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註冊客戶數為466 ,153人,同比增長1.3%;活躍交易客戶數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產品分銷規模達170億元,年增19.1%,其中海外產品分銷86億元,增11.2%。資產管理規模維持穩定,截至9月30 日合約管理資產為1,435億元。關聯公司投資權益變動的公允價值增加,則帶動公司淨利潤增長。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減少、保險產品分銷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亦開始在各業務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術,以改善獲客能力、提高效率,進一步強化全球布局與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強健的資產負債表為未來投資提供堅實基礎。 諾亞控股港股周三早盤無漲跌,至中午休市報17.99港元,該股過去6個月累升約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萬國數據押注AI新周期 在擴張與去槓桿之間找平衡

人工智能點燃中國數據中心新一輪建設潮,萬國數據一邊把資產注入REITs回血、一邊搶搭AI算力快車,但這樣的平衡能否持續 重點: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億元,按年增長10.2% 資產注入C-REIT帶來13.69億元終止合併收益,期內錄得淨利潤7.29億元   李世達 對中國數據中心產業而言,2025 年很可能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一方面,人工智能訓練與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輪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國首批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讓這個向來高槓桿、重資產的行業出現新的財務工具。 這就是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 Holdings Ltd.(GDS.US; 9698.HK)的寫照,既受惠於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設,也受制於多年積累的財務壓力。 根據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報,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萬國數據錄得28.87億元(4.06億美元)收入,按年增長10.2%,連續第二季維持雙位數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個月新簽訂單達7.5萬平方米,相當於約240兆瓦的新增裝機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約65%與人工智能相關。 新訂單增速放緩 這顯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驅動新一輪算力投資,但企業本身其實並未完全掌控節奏。管理層在說明會中坦言,第二季之後的新訂單步伐較前期緩慢,這意味著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會延續今年的強度。此外,續約談判仍令單位收入每月下降約3%至4%,反映出人工智能需求雖強,但傳統互聯網業務的降價壓力並未消失。 儘管萬國數據享受到人工智能點燃的需求紅利,但供給側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使得承載人工智能的空間不再稀缺,談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轉折,是萬國數據今年將一批項目注入中國首批數據中心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資產總額約24億元。交易帶來約13.69億元的終止合併收益,使公司期內錄得淨利潤達7.29億元,實現由虧轉盈。 生存模式改變 但REITs的意義不在於一次性盈利,而在於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萬國數據過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貸、買地、建機房進行高速擴張,當信貸環境寬鬆時,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國信貸收緊之後,重資產模式不再具備可持續性,槓桿開始反向壓縮公司空間。REITs提供的,是一條能讓萬國數據既擴張、又不必完全依賴舉債的現金流管道,維持規模循環。 這也為公司帶來了財務結構的改善,財報顯示,淨負債與年化調整後EBITDA的比率,已從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貸成本下降到3.3%。在中國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同時降低槓桿與利息成本並不容易,這更突顯REITs對公司運作的重要性。 萬國數據的業務模式高度依賴電力供應。公司目前擁有約900兆瓦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儲備,這讓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發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項目。管理層也在說明會中點出:「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正變得極度稀缺。」人工智能確實帶來增量需求,但供給端——土地、電力、審批、建設速度,正在變得更競爭、更受政策影響。 海外數據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來伏筆。該平台在亞太與歐洲雖具潛力,但今年第三季仍錄得4.61億元虧損,短期內仍會拖累整體利潤。公司需要持續證明其開發、運營與出售資產的能力,而不僅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萬國數據市銷率(P/S)約為4.15倍,大幅低於Equinix(EQIX.US)的8.42 倍與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於仍處於重組期的世紀互聯(VNET.US)的1.99倍。這顯示儘管中國市場更為波動,但萬國數據的規模、客戶質量與資本循環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來,萬國數據在港股累升約30%,與大市相若,但過去一個月有約 7%回調,股價30.1港元較52周高位48.9港元有約四成折讓。在估值仍具折價、AI驅動需求未減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區間。作為熱門的AI基建標的,當人工智能需求維持強勁、REITs資產注入順利時,相信市場願意提高估值< 但仍須留意政策面的變化。簡而言之,萬國數據正在穿越一個全新的算力周期,隨著估值與市場預期的提升,意味著已沒有太多犯錯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