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any has applied to list its shares in Hong Kong after unsuccessfully shopping around mainland exchanges.

電商傲基科技求上市 漸降第三方平台依賴

這家曾多次申請在A股掛牌的跨境電商企業,最近轉戰港交所爭取集資上市 重點︰ 傲基科技去年盈利達5.2億元,按年增長133% 該公司近年持續降低對亞馬遜的倚賴,相關平台的收入佔比由2021年的83.9%,降至去年的53.8%   歐美美 中國跨境電商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從2019年從內地新三板退市後,曾先後衝刺上交所科創枝及深交所創業板,最終都無功而回。最近,這家主要通過亞馬遜(AMZN.US)等第三方平台從事跨境企業對客戶(B2C)業務,專注於提供Allewie、Ironck、Likimio、Shacerlin、Hostack和Fotosok等傢俱家居類產品的企業,毅然決定轉戰港交所,並找來華泰國際作為獨家保薦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銷售收入計,傲基科技的6個產品品類(包括床架、食品櫃、梳妝枱和梳妝椅等)在亞馬遜美國網站排名第一,去年旗下11個品牌的商品交易總額(GMV)超過1億元;其包括床架、床、冰箱、衣櫃及抽屜櫃等10個產品品類,在亞馬遜美國網站的市場份額也佔10%以上,而其產品在第三方電商平台的平均退貨率只有3.5%,處於行業最低水平。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傲基科技過去三年的收入比較不穩,2021年達90.72億元,2022年跌至71億元,到去年再增至86.83億元;至於盈利方面,2021年虧損5.9億元,2022年成功轉盈,賺了2.23億元,去年再增長133%至5.2億元,主要因為毛利率持續改善,由2021年的20.9%,升至去年的34.5%。 公司在2021年虧損,主要與亞馬遜的封殺事件相關。當年正值中國跨境電商快速崛起之時,中國多家知名亞馬遜「大賣商」接連被亞馬遜封號,當中便包括傲基科技,另外還有帕拓遜、通拓、有棵樹等,所有熱銷產品都無法出售,嚴重影響這些電商的現金流,部份更不得不變賣資產套現保命。 亞馬遜當時解釋,封號是因為發現有賣家濫用評論,出現嚴重違規行為。亞馬遜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意思上就是有賣家涉嫌參與俗稱「刷單刷好評」的虛假產品評論等。經過亞馬遜一連串調查後,各大電商平台的帳號也陸續解封,但也足以嚇怕一眾在亞馬遜平台做生意的中國商家。 傲基科技在招股文件中也提及,當時在發現員工參與與亞馬遜事件有關的非官方推廣評分或評價的情況後,已立即要求所有相關員工於2021年5月停止使用非官方推廣評分或評價,同時開展內部審查,並對網店進行了檢查,以及實施相關補救措施。 經歷了亞馬遜事件之後,傲基科技也深明不得再過度依賴單一平台,通過亞馬遜銷售商品的佔比由2021年的83.9%,下降至去年的53.8%;而通過沃爾瑪(WMT.US)的佔比就由2021年的3%,增至去年的9.8%;Wayfair的佔比則由1.7%,增至去年的10%,至於包括eBay在內的其他平台的佔比就由2.2%,增至3.1%,公司也開始推進自營網站的銷售。 但從數據上看,傲基科技仍然十分依賴亞馬遜平台。 除了電商業務外,公司近年也加強物流解決方案業務,目前與超過700家電商公司提供物流解決方案,更設立了全球多級倉儲物流網路,截至去年底,在美國主要港口城市及歐洲營運27個海外倉儲設施。 加強物流業務 2021年,傲基科技物流解決方案的收入只有4.9億元,佔總收入5.4%,到2022年收入已增至7.75億元,佔總收入升至10.9%,去年該業務的佔比更大由提升至19%,收入比2022年增長1.13倍,達16.53億元。 傲基科技在招股文件中提到,這次上市集資將用於擴張業務,以提升業務規模,包括建立全球打樣中心,以實現快速打樣及標準化;優化產品開發及減少產品開發開支,以及升級倉儲及物流系統等;其次是用於加強數位化,進一步完善資訊管理系統;另外就是用於潛在投資或併購,剩下的用於一般營運。 不過在目前中美關係仍然緊張的大局下,中國企業在美國做生意並不容易,不知何時會再受到制裁,高度依賴亞馬遜、沃爾瑪及Wayfair的傲基科技在招股文件中也提醒投資者,如果中美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我們無法向閣下保證日後我們的業務將不受影響。」公司也明言,美國政府可能不時實施可能對公司行業造成不利影響,或導致第三方電商平台政策出現變更,甚至影響公司的產品進入美國。 2012年至今,傲基科技完成4輪融資及8輪股權轉讓,當中投資者包括景林、深圳創投及紅杉等,每股代價從0.66元一直增至16.8元,翻了24.5倍,而按最後一輪融資每股售價16.8元計算,估值高達64.68億元。不過,港股今年表現疲軟,包括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京東(9618.HK; JD.US)等電商巨頭股價今年均錄得跌幅,如果傲基科技如果希望以理想估值登陸港交所,估計要花費一番功夫來說服投資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DD delivers triple digit growth

新聞概要:季度收入增長三位數 拼多多贏在一個「平」字

消費降級的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對價格特別敏感,令折扣電子商務巨頭拼多多得以受惠 余特莉 在國內本土市場需求的復蘇和海外業務的穩定增長下,中國折扣電子商務公司拼多多控股公司(PDD.US)週三公佈了三位數的季度收入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公司在中國經營電子商務網站拼多多,主要直接從製造商向小城市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提供實惠且便宜的商品。自 2022 年底在美國推出以來,公司憑借其 Temu 電子商務網站的強勁表現而享譽全球,該網站同樣以超低價格銷售商品,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公司報告稱,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123%,至 889 億元人民幣(125.2 億美元),淨利潤更大幅增長 146%至 233 億元。 其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增長了 57%,而交易服務收入(主要是來自其平台上商家的費用)增長三倍多,達到 400 億元。這些數字可以理解為中國越來越精打細算的消費者,蜂擁而至購買其大折扣商品,令網站上的訂單出現反彈,尤其是在 11 月和 12 月的大型促銷期間。 拼多多的強勁表現與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和京東 (JD.US; 9618.HK)…
Tuya's stock price still rings alert

塗鴉智能虧損收窄 股價仍存一定風險

塗鴉智能上季毛利率創新高,虧損亦大幅收窄,但公司估值並不算便宜 重點: 塗鴉智能去年第四季總收入升42.2%,佔比最大PaaS收入增長44.6% 騰訊持股去向與中美關係,將左右股價未來表現關鍵       白芯蕊 物聯網(IoT)雲端平台塗鴉智能(TUYA.US;2391.HK),去年股價飆升33.5%,為少數能夠跑贏恒指兼錄得升幅的中概股,但踏入2024年後表現不濟,迄今為止已回吐逾一成。 塗鴉智能背景絶不失禮,集團是全球最大物聯網平台式服務商(PaaS),市佔率達16%,業務覆蓋物聯網、網絡層、平台層、應用層等,其核心IoTPaaS能提供雲平台、手機應用程式(App)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以「讓設備聰明起來」為使命,輔助傳統OEM及品牌商,完成產品智能化轉型,向客戶提供簡單易用的物聯網化服務。 由於塗鴉智能底層架構為物聯網雲平台,透過採用混合雲架構,部署不單止在亞馬遜(AMZN.US)旗下AWS及微軟(MSFT.US)的Azure,還有廣泛應用在騰訊雲等平台,故能夠幫助客戶在數碼化產品在雲上快速開發。 據IoT Analytics研究稱,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超越113億個,估計2021至2025年複合增長達21.8%,在物聯網連接數規模持續提升下,作為物聯網雲端平台龍頭的塗鴉智能將會受惠。 創辦人第二次創業 由王學集於2014年創辦的塗鴉智能,是他個人第二次創業。塗鴉智能背景與內地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BABA.US;9988.HK)關係密切。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的王學集。大學時期開發內地最受歡迎的通用型論壇程序PHPWind,隨後被阿里巴巴在2008年5月收購,王學集被納入阿里巴巴體系,成為阿里雲第一任總經理,更將阿里雲打造成中國雲計算行業標的。 王學集在2014年與PHPWind聯合創辦人,即當時已是阿里巴巴員工的陳燎罕及周瑞鑫先後離職阿里,並著手創立塗鴉智能。王學集出任行政總裁,陳燎罕任總裁,周瑞鑫則出任首席技術官。 由於塗鴉智能將消費與物聯網領域場景結合,降低產品智能化轉型的門檻,同時塗鸦推出物業、酒店及線下商業等垂直式軟件即服務(SaaS),推動傳統行業管理模式、服務方式的轉型升級,令產品在市場上深受歡迎,更在2017年成為Google Home全球核心戰略合作伙伴之一。 除創辦人出身自阿里體系外,塗鴉智能與騰訊(0700.HK)關係也緊密,因為騰訊作為塗鴉智能重要股東之一,雙方在雲業務上深度合作,騰訊雲更為塗鴉智能提供IaaS(基礎結構即服務)支持,塗鴉則作為IoTPaaS與SaaS供應商,同時亦豐富騰訊在互聯網產業生態,可為一舉兩得。 平台適用性高 華泰證券去年便曾發表報告,相對小米(1810.HK)、華為、海爾智家(6690.HK;600690.SH;690D.DE)等終端設備IoT平台,塗鴉品牌中立性高,具有全品牌、全方位接入能力,加上擁有足夠開放兼容技術架構,令塗鴉平台在海內與海外均能適用,為集團最大競爭優勢。 塗鴉智能最近發表季度及年度業績,整體虧損均收窄逾五成。第四季淨虧損按年大幅收窄52.4%至1,082萬美元(7,774萬元),總收入則有6,440美元,按年增長約42.2%,當中佔比最大的PaaS收入按年增長約44.6%,達4,720萬美元(佔集團總收入的73%);SaaS業務表現也不俗,按年升19.3%至950萬美元。 值得留意是塗鴉智能上季毛利率創新高,按年升2.7個百分點至47.3%;其中PaaS毛利率升3.3個百分點至44.8%,主要是受惠產品組合變化及產品價值提升,以及物聯網芯片和原材料撥備亦減少推動。 不過,市場認為塗鴉智能毛利率短期內難進一步擴張。據彭博資料顯示,投行估計塗鴉智能今年第一及第二季毛利率會回落至46.9%,下半年才會回升至47.3%。 另一方面,雖然市場推算塗鴉智能今年收入增長達14%,但始終仍未能扭轉虧損局面,繼2023年淨虧損6,032萬美元後,市場預計2024淨虧損達3,397萬美元,明年則縮至淨虧損2,693萬美元。 估值貴難撐股價 塗鴉智能在香港上市後,至今股價仍未返回當年水平,目前比2022年7月招股價19.3港元低逾兩成。雖然如此,但估值絕對不平。參考未有出現盈利的科網企業估值慣例都是以市銷率(P/S)評估,目前塗鴉智能市銷率為4.7倍,對比商湯(0020.HK)及金蝶(0268.HK)分別4.5和3.8倍高,意味股價不便宜,隨時有調整空間。 還有兩點要留意,騰訊為塗鴉智能股東之一,持股超過一成,但騰訊過往減持京東(9618.HK)、美團(3690.HK)等股份後,都觸發股價調整,因此其投資去向會是關鍵之一。此外,塗鴉智能2022年被美國證交會列入暫時性除牌名單,中美關係變化也會影響股價變化,投資者宜留意。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ixin surges on strong profit, revenue gains

快訊:易鑫業績理想股價爆升

最新:易鑫集團(02858.HK)周四公布全年業績,收入66.9億元(9.3億美元),按年升29%,淨利潤按年升50%至5.55億元。 利好:去年公司擴大了市場份額,因而各項業務收入增長理想,其中SaaS服務更錄得280%的可觀升幅。 值得關注:每股末期息3港仙,較2022年高53.8%,但因2022年有派發1.3港仙特別股息,因此去年派息實際少7.7%。 深度:成立於2013年,投資者包括騰訊(0700.HK)、京東(9618.HK, JD.US)及百度(9888.HK, BIDU.US)等,主要於中國從事汽車交易平台業務及自營汽車融資業務。去年受惠乘用車交易量增長,以及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業務得以有可觀增長。不過,市場預計今年中國經濟有所放緩,汽車產業競爭愈趨激烈,車企開始布局海外,易鑫亦開始關注海外市場,重點是東南亞及中東市場,希望將國內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更多海外市場。 市場反應:易鑫開市股價已急升逾10%,至中午收市報0.69港元,升19%,現股價處於52周的中游位置。 記者: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ill China shedding strategies work?

捨棄中國戰略的困境

全球投資巨頭在亞洲建立獨立業務時面臨著高風險的平衡行為   楊方曦 隨著幾家全球性中國公司的總部遷出中國,高瓴投資和GGV等領先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紛紛擴大其亞洲業務。它們進行這一戰略轉移的目的,似乎是為了降低北京與華盛頓之間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所帶來的風險。 但這也引發了一個關鍵問題:由於這些公司在中國仍有大量資產和投資,這種「捨棄中國戰略」能否充分應對它們所面臨的複雜挑戰,抑或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過去一年,受政府政策指令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在美國備受矚目的中國公司,紛紛向中國以外的地區擴張,並積極重塑品牌,以擺脫與中國的聯繫。這些公司在傳統上由美國公司主導的領域展開競爭,並吸引了媒體的關注和監管機構的審查。為了更好地與全球市場接軌,減少與中國的聯繫,這些公司在試圖解決國家安全問題的同時,也重新定義自己的註冊地,提高自己的聲譽。 網上零售商拼多多(PDD.US)旗下成功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司Temu,已經刪除了母公司的字樣,現在自稱成立於波士頓。其競爭對手Shein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並收購了Forever 21等公司的股份,並期待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TikTok在得克薩斯州的項目(Project Texas)等計劃中投入巨資,在美國建設基礎設施,以確保其數據存儲和管理獨立於北京的母公司字節跳動。 現在,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的大型基金,也開始尋找其中國業務以外的機會。多年來,這些基金在幫助美國股東進入中國最成功的新晉「全球公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它們也在重新考慮中國戰略。 中國基金 在字節跳動的投資者名單中,紅杉資本、GGV和高瓴投資等巨頭,在過去二十年通過對中國科技和電子商務公司的投資,利用中國顯著的經濟增長實現了蓬勃發展。去年紅杉資本將三個地區業務分離完全獨立運營後,紅杉中國公開承諾將繼續專注於中國國內投資,支持中國創始人,包括他們走向世界的努力。 與此同時,以投資京東(9618.HK)、騰訊(0700.HK)和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等公司而聞名的GGV和高瓴投資,也重新審視了它們以中國為中心的投資理念。GGV於2023年9月重組為獨立的GGV Capital U.S.(專注於在美國的投資)和GGV Capital Asia(專注於該地區,總部設在新加坡)。自 2022 年以來,高瓴投資的HH Capital Investment也在新加坡註冊了基金,遷移了高級管理人員,並擴大了在新加坡的辦事處。 這一轉變反映了他們的目標,即應對地緣政治格局以及美國對投資中國科技公司日益增長的擔憂,特別是考慮到GGV和高瓴投資龐大而重要的美國有限合伙企業基礎,其中包括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公共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高瓴投資,自從2005年從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獲得 2,0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開始,至今已發展成為市值1,000億美元的巨頭。 「撤出中國」戰略 GGV和高瓴投資都對亞洲業務進行了重組。 高瓴投資和GGV的大多數有限合伙人是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這些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正在重新考慮中國的風險敞口,並停止在中國進行新的投資,以降低風險,化解經濟不確定性造成的影響。拜登政府對美國在華先進技術產業的投資採取新的限制,進一步強化了大型投資者撤離中國的理由。 GGV一直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積極投資者,投資了曠視科技等中國企業,曠視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軟件公司,現已列入美國實體名單。包括GGV在內的幾家基金公司收到了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信函,要求它們提供在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和量子計算領域投資的詳細信息。再加上拜登政府的新規,GGV重組成了兩家獨立公司,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另一家總部在亞洲。 高瓴投資重新定位的時機與其融資週期相吻合。自四年前創紀錄的私募股權融資以來,其公共股權表現一直受到更廣泛的宏觀和市場因素的影響。由於IPO流程的演變,以及從公共資本向私人資本的根本性轉變,公開市場作為主要退出策略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來自美國監管機構的文件顯示,去年高瓴投資的公共投資部門HHLR Advisors資產暴跌三分之一。專注於流動性較低投資的高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資產同期僅增長2.2%,至447億美元。投資活動也有所放緩:2022年高瓴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交易下降至61筆,較前一年的238筆大幅減少。 聲譽潛在風險 不過,當這些中國企業試圖改變自己在美國的形象時,由於嘗試跟中國身份劃清界限,它們在中國政府那裡可能也會面臨危及長期聲譽的潛在風險。 高瓴投資正在採取防範措施。在將兩家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的公司遷往新加坡之前,它完成了一隻以人民幣計價的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的首次關賬,基金總規模逾40億元。這可以視作其為了與中國更廣泛的目標保持一致,並表明對中國的持續承諾而做出的努力。…
Big shakeup at Dada Nexus

達達的下一步  融入京東物流

這家同城配送公司任命了新任董事會主席和首席財務官,兩人均與京東物流關係密切 重點: 達達集團任命京東物流兩名老兵擔任新一任董事會主席和首席財務官,兩家公司似將進行更緊密的融合 自去年京東將其在達達集團的持股比例從之前的47%增至52%以來,這家同城配送公司與京東的融合變得更加緊密      陽歌 本周,本地配送公司達達集團(DADA.US)宣布重大人事變動,董事會主席和首席財務官雙雙離任,情況都和個人有關。我們說這些變化和「個人」有關有些開玩笑,但公司週一髮布的公告顯示,董事會主席辛利軍和首席財務官陳兆明均因「個人」原因離任。 這種情況下,兩人的離開很可能都並非自願,尤其是對上任董事會主席才一年多的辛利軍來說。前首席財務官陳兆明在達達集團任職的時間要長一些,2018年加入公司。但他的離開似乎也是安排好,為的是給來自電子商務巨頭京東(JD.US;9618.HK)家族的繼任者鋪平道路。京東掌握著達達集團的控股權。 安排兩名京東老兵擔任新任董事會主席和首席財務官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自去年以來,京東就持有達達的多數股份。更重要的是,董事會主席單甦和首席財務官茆俊這兩位新高管,都與京東在香港上市的京東物流(2618.HK)關係密切。 因此,這次重組似乎讓達達集團離京東更近了,尤其是更緊密地融入京東物流的軌道。因此,如果京東物流最終提出全面收購達達,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按達達的最新市值計算,全面收購達達只需要大約4億美元。相比之下,京東物流的市值要高得多,約為78億美元。 這樣的合併是說得通的,因為兩家公司都主要從事物流業務。不過京東物流是一家更傳統的全國性快遞公司,類似於美國的聯合包裹服務(UPS.US)或者中國的中通快遞(ZTO.US; 2057.HK),而達達主打同城配送,將食品等物品從附近的雜貨店送到顧客家中。 為了理解現在的情況,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達達集團是如何發展到當前狀態。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由一家名為「達達」的獨立同城配送公司與京東旗下的 「京東到家」合併而成。京東獲得新公司46%的股權,達達原創始人蒯佳祺擔任合併後新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達達集團於2020年上市,之後情況基本保持不變,直到2022年京東向該公司追加投資5.46億美元,將持股比例提升到目前的52%。此後,京東一直在努力將京東到家更緊密地融入到自己的服務中,導致京東到家在收入貢獻上與達達原來的達達快送服務拉開了距離。雖然過去這兩者大致相當,但在最新的三季度財報中,京東到家貢獻了公司收入的62%,而達達則佔到剩下的38%。 去年8月蒯佳祺離開達達集團,是京東發出的迄今為止最強烈的信號,希望自己在達達集團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蒯佳祺的董事會主席職務由現已離任的辛利軍接替,而他的首席執行官職位一直空缺。 總裁一直懸空 達達沒有任命新的首席執行官,而是任命了另一位京東資深員工何輝劍為新總裁。在集團官網上的管理團隊頁面,只列出了兩個人。除了何輝劍,另一位是公司的首席財務官茆俊,後者接替了現已離任的陳兆明,我們稍後再來介紹他的履歷情況。 何輝劍看起來是在達達集團掌握決策權的大佬,從履歷來看,他有著強大京東到家背景,被稱為該公司的「核心創始成員」。 與此同時,新任董事會主席單甦和新任首席財務官茆俊也與京東,與京東物流有著密切的聯繫。新任董事會主席單甦於今年5月被任命為京東首席財務官,但在2021年從投行加入京東後,曾擔任京東物流的首席財務官。新任首席財務官茆俊過去三年一直在京東物流工作,最近的職務是投資者關係主管。 我們需要指出的是,離任的董事會主席辛利軍也是京東的老員工,包括2012年加入京東後擔任京東零售和京東健康(6618.HK)部門的負責人。但他似乎在11月失寵,在一份公告中,他被突然撤換了京東零售負責人的職位,公告僅簡單地稱辛利軍將「在公司另有他任」。 最重要的一點是,現在達達的兩個最高管理職位和非執行董事會主席職位全部由京東的資深人士擔任,他們都與京東到家或京東物流有著密切關係。這也解釋了我們之前的所說,即為什麼現在合併京東物流和達達是一件較容易的事,特別後者目前的價格相當划算。 雖然公司的管理層進行了洗牌,但投資者似乎沒有對這些重大變化感到興奮或不安。達達集團的股價在消息公佈後的四個交易日里起伏不定,目前較消息公佈前的水平高出約4.6%。 由於對中國經濟和中美緊張局勢的悲觀情緒,該股今年已下跌54%,這在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中相當常見。目前,公司的市銷率(P/S)只有0.52倍,落後於國內同業順豐同城(9699.HK)的0.74倍,也遠遠落後於美國同業Workhorse Group(WKHS.US)的5.55倍。但這個數字其實高於潛在買家京東物流0.33倍的市銷率。 雖然我們無法獲得任何內部消息,但這幾天來自達達集團的所有信號,加上該公司最近的歷史,似乎都表明它與京東家族的融合會更加緊密。在虧損多年後,達達集團預計明年也將實現盈利,這將使其有望成為京東物流更具吸引力的新舞伴。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DD passes Alibaba in market value

超越阿里拋離京東 拼多多暫成電商之王

在國際平台Temu的推動下,拼多多三季度取得強勁增長,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重點: 拼多多的國際平台Temu自2022年9月推出以來增長迅速,有分析機構估計,它貢獻了拼多多三季度收入的28% 這家主打優惠的電子商務公司比阿里巴巴更具優勢,因為它與供應商關係更加密切,從而對採購、定價和庫存擁有更大控制權      陳竹 在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京東(JD.US;9618.HK)雙雄稱霸多年後,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突然多出了一頭領頭羊。 上周,拼多多(PDD.US)的估值超越大幅下滑的阿里巴巴,成為競爭激烈的電商新寵。截至週四收盤,拼多多以1,860億美元(13,282億元)的市值位居榜首,雖然僅僅超越阿里巴巴的1,850億美元,但卻遙遙領先京東的420億美元。這一分水嶺標誌著拼多多持續多年的出色表現迎來高潮。 在公佈強勁的三季度業績,包括收入大增逾90%、利潤增長45%之後,這家成立僅八年的初創公司,成功超越行業老兵阿里巴巴。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得益於其主打廉價商品以及創新的團購模式,這種模式引起了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的共鳴,尤其是在中國不那麼富裕的小城市。儘管拼多多成功的背後有多種因素,但強有力的國際擴張,是其最近市值飆升的主要推動因素。這與阿里巴巴在中國之外取得成功的曲折歷史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更詳細地解讀拼多多的海外增長之前,我們應該注意到,阿里巴巴地位下滑,很大程度要歸因於中國對互聯網行業的打壓,這也讓拼多多的故事更加引人注目。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2020年發表演講,批評中國監管機構,這普遍視為該公司成為打壓的起點,後來因為反競爭行為,這場打壓蔓延至其他主要互聯網企業。 此後,阿里巴巴基本上一直在勉力前行,不過在它3月份宣佈將分拆成六個部分後,投資者興奮不已,很多人表示此舉一定程度上是為瞭解決有關反壟斷的擔憂。但上個月,就連這一計劃也陷入了困境,阿里巴巴表示由於市場變化,將不再分拆雲業務。 儘管阿里巴巴已式微,拼多多卻正好相反,盡量避免爭議,只專注於核心的電商業務。該公司三季度營收總計688億元,大約相當於阿里巴巴2,248億元的三分之一。但是,相比於阿里巴巴營收同比僅小幅增長9%,拼多多卻近乎翻了一番,營收增幅達94%。 拼多多在公告發佈當天的股價飆升了17%,並在之後保持住漲幅,導致市值超過阿里巴巴。這輪上漲使拼多多的市銷率(P/S)達到7.48倍,遠高於阿里巴巴的1.45倍。在市盈率(P/E)方面,雅虎財經的數據顯示,拼多多也達到了32倍,是阿里巴巴10倍市盈率的三倍。 國際業務大獲成功 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推動拼多多超過了阿里巴巴,可能與其國際業務Temu的成功有關。據移動應用追蹤機構Sensor Tower的數據,自去年9月推出以來,Temu迅速擴張,僅在美國就獲得了逾5,200萬的月活躍用戶。目前全球有48個國家和地區可以使用這項服務。 雖然拼多多在最新財報中沒有提供Temu的具體財務數據,但據高盛估計,該服務在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收入中佔28%左右。它在國際上的成功與阿里巴巴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的海外業務歷史更為悠久,但在其整體業務中所佔比例仍然相對較小。 拼多多在海外的成功,直接借鑒了它在國內的做法,針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在當前環境下,隨著全球購物者努力應對高物價和通貨膨脹,這種重視價格的策略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坦白說,誰不愛便宜貨呢。 Temu以極低的價格向消費者銷售各種商品,比如耳機4美元,帽衫15美元。這些商品從中國發貨,利用了拼多多在短時間建立起來的廣泛商家網絡。該公司對這個網絡的把控極為嚴格,有助於它把價格壓到最低,使其擁有比阿里巴巴更大的優勢。 阿里巴巴運營得更像是一個市場,為商家提供支持,但基本上讓它們經營自己的店鋪。相比之下,拼多多投入了大量資金與供應商建立直接關係,使其在採購、定價和庫存方面擁有更大的控制權。 看起來,拼多多在海外採用的策略與推動它當初在中國取得增長的策略相同,就是積極利用營銷和折扣來推動擴張,優先考慮營收增長而非短期利潤。在2021年實現盈利之前,拼多多曾處於虧損狀態多年。 這並不是說,拼多多的國際擴張沒有挑戰。隨著它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由於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尤其是在數據安全問題上的關切,它已經招致不必要的政治審查。今年4月,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概述了對Temu等中國快時尚平台在貿易實踐、勞工問題、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擔憂。 在快時尚電子商務領域,拼多多還面臨著來自Shein等公司的激烈競爭。Shein同樣來自中國,而且同樣專注於超低成本產品,並在美國市場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去年,這兩家公司曾因詆毀性言論和壟斷指控等問題打起了官司。今年10月,雙方達成和解,但此番糾紛表明,拼多多在海外擴張時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最近,就連亞馬遜(AMZN.US)似乎也加入了戰局,為那些銷售價格低於20美元服裝的商家提供異常低廉的收費標準,此舉似乎直接針對的是Shein和Temu。 總而言之,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拼多多若要取得持續性的成功,將取決於國際業務的增長。這讓它明顯領先於阿里巴巴,但並不能確保它的成功,因為拼多多在全球舞台上面臨著來自其他市場的老牌公司,以及中國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