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aline

劉智恒

     

香港

寬待中原嚴懲美聯

中原及美聯(1200.HK)等兩大香港地產代理集團,涉嫌協助發展商出售新盤時操控佣金,將協議實收佣金限定2%,合謀定價,違反《競爭條例》。但兩家代理的命運迥異,中原及旗下利嘉閣得以全身而退。相反美聯及旗下的香港置業,五名高層均被檢控。

整件事最弔詭的地方在於兩大集團都違規,為何只有美聯受控?關鍵全在於現行條例下的《寬待政策》,若多位涉事人或機構中,第一個先向競委會申請寬待,主動提供資料協助調查,可獲保障不被提告。

一直以來,市場都說中原在代理行業領先美聯,想不到這次事件上,中原都跑在美聯之前,在競委會進行調查時,率先申請寬待,與競委會簽訂寬待協議,並提供高度合作,大幅減少競委會的搜證工作。美聯則要被罰,包括支付罰金及五名涉案高層或要被取消董事資格。

郭老太擊敗楊惠妍登女首富

內地房地產市場疲弱,上市房企市值大縮水,中國女首富出現大執位。胡潤研究院的《2023紅顏會·潤女企業家榜》中,香港新鴻基地產(0016.HK)的大股東郭鄺肖卿,以720億元首次登上中國女首富的寶座,排第二位的是龍湖集團(0960.HK)創始人吳亞軍,財富達665億元,而富華國際主席陳麗華,則以580億元位列第三。

過去多次當上女首富的碧桂園(2007.HK)主席楊惠妍,竟然都以480億元財富而名列第五位。看到這裡,不知大家有沒有疑問,碧桂園有多筆境外債已違約,集團總負債超過兩千億元,負債纍纍,而主席還這樣富有。當然,上市公司負債是公司問題,主席或大股東沒責任要為公司掏腰包,不過小股東看了這個富豪排名,肯定滿不是味兒。   

明年商廈租金或跌5%

香港經濟持續不振,加上部份外資流走,本地寫字樓的租務情況並不樂觀。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表的2023年第三季寫字樓租賃報告指出,本港甲級商廈第三季租金按年下跌2%。不過。空置率不升反跌0.4%,主因是位於九龍灣的國際展貿中心將重建,租戶開始要覓新辦公地點,導致出現一定需求。

甲級商廈的租金持續受壓,全球經濟不景,中美爭拗等,令到少有新企業到港設公司;與此同時,多家投資銀行裁員,部份基金及企業又遷離香港,兩方面夾擊下,相信商廈租金要持續往下行。第一太平預計,明年香港的寫字樓租金將持平,甚至下跌5%。

   

內地

     

新樓價格連跌四月

國家統計局剛公布內地十月份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住宅價格按月跌0.3%,按年跌0.1%,均是連續四個月下跌。在70大中城市,有56個城市下跌,較九月增加兩個;上漲的只有11個,較九月時少3個。

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只有上海按月上漲2%,北京、廣州及深圳,分別按月下跌0.4%、0.7%及0.5%。二手住宅情況也不樂觀,按月下跌0.8%,但九月時是上升0.2%。四大城市二手價格同步下降,北京跌1.1%、上海及廣州均跌0.8%,深圳跌幅較細,下降0.5%。從最新數據顯示,似乎九月份推出的樓市寬鬆措施,效果只屬曇花一現,十月已有點後勁不繼,未來情況或許仍需時間觀察。  

內房走勢「前高、中低、後穩」

內地樓市暫時仍未見起色,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長倪虹在接受新華社訪問時透露,自從今年8月推出「認房不認貸」措施、降低首付比例及調低利率後,對樓市起到積極作用。他認為今年整體樓市走勢是「前高、中低、後穩」,意味樓市在靠近年底時,將會逐漸平穩。

倪虹也透露,中央所提的三大工程已啟動,包括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改造城中村,以及「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不過,我們看內房企業公布的十月份數據,按月銷量雖然有所回穩,但按年比較就出現較大跌幅,部份房企如合景泰富(1813.HK)、遠洋(3377.HK)等,跌幅都超過七成。因此,即使樓市穩定下來,按目前銷售進度,房企要靠賣樓套垷還債就較困難,若情況續不理想,問題將會惡化。

咏竹坊

     

蜜雪冰城登陸香港

香港疫後復常進展並不太理想,內地到港自由行的數量未如預期,商鋪的租務情況也難復舊觀,即使傳統旺區的旺角也受影響。上周咏竹坊的文章報道,旺角銀行中心有鋪位租出,裝修工作進展如火如荼,原來租用的是內地經營茶飲的龍頭蜜雪冰城

市場有消息,蜜雪冰城已委任高盛等投資銀行為保薦人,準備在香港上市,集資金額約10億美元。內地茶飲業近年發展迅猛,茶飲店五步一門,十步一閣,當中以蜜雪冰城規模最龐大,集團以平價為賣點,配合特許經營模式,成立廿多年,分店超過25,000間,分布內地,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等。

撐萬科穩樓市

另外,咏竹坊又提及萬科的債務情況,公司部分債券評級被惠譽從「BBB+」下調至「BBB」,觸發債價下跌。深圳國資委及深鐵集團都為萬科說話,一方面強調萬科沒財務風險,另外又力撐隨時可出資收購萬科項目,為集團提供流動性。

萬科是內地主要的龍頭房企,多年以來為市場認同,財務情況亦相對健康。但目前市場對房企特別敏感,一有風吹草動,都可能動搖信心,影響資金融信貸,到時連沒事的房企也疲拖累,再而影響整個市場。因此,政府部門為穩健房企,為萬科護航以重建市場信心,確實是無可厚非。

     

新聞

簡訊:藥師幫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兩倍

醫藥電商平台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000萬元(975.2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80萬元增長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長主要因收入持續保持穩健增長;自有品牌產品的下游需求持續保持旺盛,該高毛利率的業 務規模持續增長,不斷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過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帶動核心的平台和自營業務的運營效率提升。 藥師幫股價周五高開低走,至中午休市報10.02港元,跌2.3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升6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規模效應扭虧為盈 正力新能最多賺2.4億

鋰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預計上半年成功扭虧,淨利潤1.98億至2.43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3億元。 公司將盈利能力歸因於銷量攀升,其電池產品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持續擴大。公司特別指出,生產效率提升帶動毛利率向上。隨著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盤交易中,正力新能高開,早盤報價10.66港元,漲幅0.76%。該股目前較4月上市定價8.27港元累計上漲2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擴張門店 綠茶中期料賺2.3億

經營餐飲的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發盈喜,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錄得盈利介乎2.3億元至2.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於門店網絡持續擴張,同時提升經營效率。不過,部份利潤被上半年的上市開支所抵銷,該部份的開支約1,500元至2,000萬元。若扣除此,以及減去權益結算的股份開支,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介乎2.47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升38%至42%。 綠茶周五開市升8.8%報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價格戰迭加廣告大減 汽車之家季度收入四連跌

這家汽車交易服務商二季度毛利率驟降逾10個百分點,營收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重點: 在慘烈的價格戰下,中國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大幅削減廣告預算,汽車之家二季度營收下滑約6% 公司6月上線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國全球汽車出口榜首的發展勢頭   陽歌 面對去年下半年開始失速的業績,中國最大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正將目光轉向海外尋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營收連續四季萎縮的同時,公司宣布已於6月上線網站海外版。 汽車之家核心客戶群——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在持續逾年的慘烈價格戰中大幅削減營銷預算,致其廣告服務收入遭受重創,當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緩和價格戰,樂觀預測下半年形勢可能好轉。 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成為三大主營業務板塊中,當季唯一實現增長的亮點。結合線索服務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後者,躍升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實事求是地說,汽車之家當下仍是中國低迷車市中少數具備潛力公司。主要源於其堅守輕資產商業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擔庫存風險,有效規避中國車市劇烈波動的影響。 公司收益主要源於交易及廣告衍生的服務費用。從交易維度看,汽車之家應具有相對優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約1,560萬輛,同比增幅超10%。 儘管中汽協未公布汽車均價數據,但價格戰導致上半年車價下行已是不爭事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五月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下滑12%。價格下行或通過拉低單輛車交易傭金衝擊汽車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潤大跌也導致眾多車企大幅削減廣告開支。 投資者對財報反應相對積極,周四汽車之家的美股收漲0.26%。公司股價年內3.5%的漲幅看似平淡,卻顯著優於通用、大眾的合資夥伴上汽集團(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豐田、本田的合資夥伴廣汽集團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雖處境不穩,汽車之家15倍的遠期市盈率仍顯堅挺,與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當。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分析師群體,對汽車之家持相對謹慎態度。在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13位分析師中,有9位給予該公司「持有」評級。 出海新舉措 下文將聚焦汽車之家業務底層邏輯,首先看似乎未獲投資者熱捧的出海新舉措。公司CEO楊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網站已覆蓋52個中國出海汽車品牌的1,900餘款車型數據,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 汽車之家正試圖搭乘中國車企海外銷售提速的東風,這股推動中國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浪潮,部分源於二十年產能擴張積累的嚴重過剩。 「當前業務覆蓋六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泰國、沙特阿拉伯、英國、澳大利亞和巴西,」 楊嵩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認為此類海外佈局將成為我們業務新的增長曲線。」 在本土市場,汽車之家持續承壓,二季度營收同比下跌5.9%至17.6億元(約合2.4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8.7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驟降逾三分之一至2.79億元,僅佔總營收的16%;線索服務收入下滑11%至7.33億元;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增長21%至7.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個百分點至71.4%,去年同期為81.5%。公司管理層將之歸因於「在下沈市場推廣創新業務引發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詳述細節。未來幾個季度該指標能否企穩,勢必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 14%的運營開支降幅,部分對衝了毛利率下滑。僱員規模縮減或是重要因素,汽車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員工總數4,360人,較上年同期的5,078人減少14%。但最終淨利潤仍同比萎縮22%至3.99億元,上年同期則為5.10億元。 展望後市,汽車之家預期下半年價格戰趨緩,有助提振廣告及線索服務業務。然而,當前價格戰本質是中國經濟疲軟抑制消費信心。儘管低價能刺激部分消費,唯有經濟企穩與消費主導型增長動能回歸,方能推動國內車市重歸健康發展軌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