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ks files for IPO

這家中國頂級玩具製造商已申請在香港上市,公司從幼兒益智產品轉向兒童和青少年的收藏品,實現了爆炸性增長

重點:

  • 不久前轉向廉價拼搭角色類玩具後收入飆升,總部位於上海的布魯可希望以此吸引投資者參與它在香港的IPO
  • 2023年GMV增長170%、今年一季度收入增長兩倍多,布魯可自詡為“全球增速最快的規模化玩具企業”

譚英

中國曾是它們的最愛,不過近來,由於擔心成本上升和中美緊張局勢加劇,跨國玩具製造商一直縮減在中國的生產規模。但對中國國內的玩具市場來說,現在的時機似乎更好,隨著消費者在不確定性日益加劇之際尋找價格便宜的娛樂,角色類玩具和收藏品迎來了春天。

總部位於上海的布魯可集團有限公司正試圖借助國內玩具市場崛起這股東風在香港上市,並於5月17日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據財經雜誌IFR報道,公司在上一輪股權交易中估值約為72億元,可能會上市籌集超過3億美元的資金。對持有公司近60%股份的創始人朱偉松來說,這不僅僅是娛樂和遊戲。

這個金額可能會讓公司成為香港IPO市場的“佼佼者”。今年,香港IPO市場低迷,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IPO是珍珠奶茶製造商茶百道(2555.HK),它上個月集資3.32億美元。

布魯可將成為自2020年12月泡泡瑪特(9992.HK)在香港上市集資6.76億美元以來(當時市場一片繁榮),最大的玩具企業IPO。從收入來看,布魯可要比泡泡瑪特小得多,其2023年收入僅為8.77億元,而泡泡瑪特的收入達63億元。但就增長而言,布魯可堪稱王者,去年收入增長兩倍,相比之下泡泡瑪特的增長幅度要小一些,但也達到了可觀的37%。

布魯可現在基本是一個“中國產、中國銷”的故事,不過直到2028年,公司都握有孩之寶(HAS.US)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變形金剛玩具的許可。出口僅佔其業務的一小部分,2023年僅為830萬元,不到總收入的1%。公司希望用IPO募集到的資金擴大全球業務,2024年前三個月公司海外收入增長76.5%,至590萬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取得上市申請文件所涵蓋的三年時間里的首次盈利,達到4,67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1.25億元。過去三年,公司每年都錄得巨額虧損。一季度營收從上年同期的1.44億元躍升至4.66億元。去年,布魯可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了170%,達到17億元,這讓布魯可自詡為“全球增速最快的規模化玩具企業”。

拼搭角色類玩具巨頭

根據上市申請文件內的第三方研究,GMV的增長使布魯可成為中國最大的玩具製造商,以及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這個包括奧特曼和變形金剛等拼裝模型手辦在內的玩具細分市場的規模,從2019年到2023年增長了52%,去年的GMV達到1,765億元。全球玩具市場的GMV增至7,730億元,增速為22%,不到前者的一半。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30.3%,超過了擁有“吃豆人”系列特許經營權的萬代南夢宮娛樂(7832.J)的20%,也高於丹麥玩具製造商樂高的18%。

那麼,布魯可如何看待中國國內的玩具市場,以及是什麼推動了這個市場的發展?

朱偉松於2014年創立布魯可。在此之前,他在2009年創立了在深圳上市的游族網絡(002174.SZ),這是一家手機和網頁遊戲綜合平台,去年的收入達16億元。布魯可創辦之初,他對公司的定位是製造類似樂高的益智玩具,主要針對溺愛孩子的母親,或許是因為產品與著名的樂高積木相似,他在業內被稱為“積木人”。

2022年的時候,朱偉松發現了一個新機遇,開始將重心轉而面向6至16歲兒童和青少年的玩具。他取得了奧特曼、精靈寶可夢、漫威蜘蛛俠、三麗鷗Hello Kitty和變形金剛等經典IP的授權,用於拼搭角色類玩具。截至2023年,布魯可擁有130款面向6歲以下兒童的玩具、243款面向6至16歲群體的玩具、18款面向16歲以上人群的玩具,大部分來自變形金剛和奧特曼系列。布魯可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授權IP玩具,2024年前三個月,這類產品佔其總收入的84.2%。

就營收而言,其最初類似樂高積木的玩具系列已經縮水,從2021年的3.22億元(當時佔該公司收入的大部分)降至2023年的1.06億元,僅佔公司收入的12%。與此同時,它的拼搭角色類玩具迅速增長。它們產生的收入從2023年前三個月佔總收入的74.7%增加到2024年同期的97.4%,銷量的增長甚至更快,同期從480萬件增加到2,400萬件。

對於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市場迅速壯大的原因,眾說紛紜。廉價的娛樂可能是其中一種解釋,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勒緊褲腰帶,減少為自己和孩子購買玩具的情況。據中國媒體報道,布魯可版的奧特曼在天貓上的售價是萬代南夢宮娛樂版奧特曼的一半。布魯可的招股書也指出其產品“極具性價比”,大眾價格的產品,平均售價為39元,而“平價”價格的產品,均價更低至19.9元。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布魯可在推出拼搭角色類玩具的同時,放棄了電子商務。其線上渠道銷售額從2021年佔總收入的52%,下降至2024年前三個月的6.7%。而對線下分銷商的利用則相反,2021年這一比例為34.2%,今年前三個月上升至91%。這似乎表明,人們在傳統實體玩具店仍然有大量消費。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業之路仍漫長 重塑能源業績暫難突破

這家氫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續萎縮,但降幅小於去年 重點: 重塑能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約10%,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財務審慎,資產負債率僅為0.52,現金儲備達10億元   陽歌 若政策紅利能確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將成為中國較成功的企業之一。 上周五發布的財報最大亮點是冗長的政策清單,羅列了中國政府扶持氫能的最新舉措。作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2,700萬元(約3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1,450萬元增長近一倍。 然而,投資者正對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這些企業當前幾乎僅依賴中國對氫能的宏大願景維繫經營。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陸港交所後備受追捧,其股價曾於今年3月飆升至283港元,較147港元發行價近乎翻倍。此後,股價大跌,但仍高於發行價約10%。氫能裝備商國富氫能(2582.HK)同樣經歷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後股價暴漲逾倍,隨後價值回歸,現略高於發行價。 投資者對重塑能源的最新財報及其中詳盡的氫能扶持政策,幾乎無動於衷,周一僅推高股價1.2%,這折射出市場對該企業及同業的信任危機加劇。投資者渴望更具實質性的業績回報,期待強勁營收增長及未來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財報未見上述積極信號,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去年同期的1.19億元降至1.07億元。收縮態勢與行業高速發展預期雖背道而馳,但需指出,營收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顯改善。 分業務看,核心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逾倍,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增至7,680萬元,佔總營收72%。但需重申,增長基於2024年該品類銷售額近腰斬的基礎實現,反映諸多產品尚處實驗階段,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公司當前主攻氫能重卡領域,此舉頗具前瞻性,因為氫能乘用車量產仍需數年。近期公司聯合製造商及旅遊企業,完成氫能旅遊巴士測試,並宣布兩台內地至香港跨境往返運輸巴士,已獲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原則性審批。 這意味著若推進順利(不確定性很高),未來一兩年或開展更大規模試運行。不過,距離商業運營仍有數年之遙,這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對這項存在數十年的技術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戶結構多元化 業務規模不足的現狀,導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銷售成本達1.2億元,形成成本倒掛。儘管前述政府補助可緩衝部分壓力,但一家企業終難永續依賴政策「輸血」。 略呈積極信號的是,重塑能源營收佔比超10%的核心客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戶渠道,未來或將增強收入穩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現高度財務審慎性,0.52的超低資產負債率即是明證。截至今年6月底,現金儲備約1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斬,研發費用因股權激勵減少亦下降50%,令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66億元收窄至3.53億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長前景,預示未來一兩年難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復增長也非重大利好,因為目前營收規模仍然有限。 財報用大量篇幅贅述上半年國家政策動向,包括國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 重塑能源還提及國家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新增6個城市,並披露國家層面設立瞄准氫儲能等前沿科技的創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佈將遴選部分項目和區域,開展氫能試點工作的計劃。 公司在財報中稱:「隨著中國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將進入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階段。」 儘管許多投資者對此類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場對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觀望態度。公司市銷率達18.6倍,相對較高(部分原因是營收基數小),高於國富氫能15.9倍,但二者均低於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氫能卡車企業司凱奇(SCAG.US)的27.9倍。 未來,上述公司的股價走向,或取決於商業化進程而非新政發布。若未來數季度無法實現兩位數實質增長,可能顯著減弱投資者熱情,進一步影響重塑能源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