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60.SHE

這家憑藉銷售盲盒潮流玩具而大獲成功的公司公布,第三季收入下降5%10%,終結了連續數年的爆炸式增長

重點:

  • 泡泡瑪特稱,第三季收入按年下降5%到10%,較本已低迷的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惡化
  • 該公司實施了一系列刺激增長的措施,包括加大海外市場開發力度,但目前尚未取得重大成功 

西一羊

好景不會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這句流行歌詞,正好用來形容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9992.HK)的最新處境,因為它的可收藏時尚玩具已經風光不再。

過去兩年,隨著增長放緩,泡泡瑪特越來越令投資者失望。該公司的最新季度更新顯示,這種趨勢仍在延續,這加深了關於它可能退出流行名單,進入長期下行軌道的擔憂。對於處在最新趨勢前線的公司來說,這個重大危險一直存在,因為它們終有一天會發現,最炙手可熱的當紅新星已經換成了別人。

上週二,泡泡瑪特宣佈了截至9月的季度一些令人失望的營運資料,其中整體收入按年下降了5%到10%,是2020年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該公司向港交所提交的公告顯示,它預測其最大的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額降幅更大,為10%到15%。

對於最近幾年習慣了強勁三位數收入增長的泡泡瑪特來說,這些業績意味著與之前的表現嚴重背離。我們稍後將探討泡泡瑪特快速下滑背後的因素,以及它為了阻止下滑採取的新業務措施。但首先,讓我們簡單了解一點背景資訊。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最初是一家比較普通的玩具和文具銷售商,在傳統的實體店兜售商品。直到五年後,它才實現了真正的跨越,採取了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銷售玩具「盲盒」。盲盒把限量版的玩具,比如1980年代在美國風靡一時的豆豆娃,裝在不透明的盒子裡,買家在買後才能拆開看到裏面的驚喜。這項業務十分賺錢,因為人們願意為最新的潮流玩具和公仔支付溢價。

隨著玩具吸引大量粉絲,該公司的收入從2017年的的1.58億元增長到2019年龐大的17億元,在此期間淨利潤激增了300倍。該公司在2020年底進行了高調的上市大計,成為那一年在香港股市表現最佳的內地公司IPO之一。

但泡泡瑪特未能保持這個強勢。2020年,其收入增長放緩至49%,但去年又上升到79%。最新的第三季數據是近期的最差業績,較本已低迷的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惡化。2022年上半年,其收入增長了33%,至24億元,淨利潤首次下降,減少7.2%至3.32億元。

公告後的兩個交易日,該公司的股價基本上沒有變化,表明投資者對令人失望的業績已經有所準備。上週五的收市價為10.2港元,約為38.5港元IPO價格的四分之一,比去年初90港元的高位下跌了約90%。

泡泡瑪特目前的市盈率僅為17倍,低於同樣陷入困境的時尚零售競爭對手名創優品(MNSO.US; 9896.HK)的18倍。傳統的美國玩具巨頭美泰(MAT.US)的市盈率更低,僅為11倍。

推出新措施

多個原因導致泡泡瑪特近期業績快速下滑。或許其中最關鍵的是,與疫情相關的頻繁封鎖和其他防疫措施極大地抑制了消費活動,尤其是休閒消費,這是其業務的主要推動因素。在過去幾年,該公司通過與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US; 9618.HK)在內的電商平台合作,將產品銷售轉移到線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它。

但泡泡瑪特仍然嚴重依賴實體零售店和自動售貨機的銷售。因此,當成都和深圳在第三季實行全城封鎖時,它在這兩個主要城市的門店遭受了重創。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經濟的放緩降低了許多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華興資本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這樣的環境下,整個盲盒業務可能會失去增勢。報告指出,它的產品沒有實際用途,只是「為了好玩」,這個性質給泡泡瑪特帶來了壓力,因為「顧客現在不太可能為了炫耀性消費而購買產品」。

長期以來,泡泡瑪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關鍵競爭優勢是,基於其龐大的智慧財產權庫開發產品的能力。該公司從一位香港藝術家設計的旗艦產品Molly,在2018年一推出就取得驚人成功,使公司走上了上升軌道。

自那次以後,它通過內部開發和收購逐步擴大自己的IP庫。財通證券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泡泡瑪特號稱擁有21個這樣的IP設計,其中大部分乃自主開發。但它的新設計都無法複製Molly的成功。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一直在嘗試一系列其他新措施來提振業務。當中包括擴大產品陣容,加大海外開發力度,甚至涉足主題公園業務。

除了用盲盒銷售產品外,該公司還試圖以更傳統的方式銷售玩具,瞄準高端市場。例如,其在2021年推出的體積更大的MEGA珍藏系列,平均高度至少28厘米,起售價為799元。

至少自 2017 年開始,泡泡瑪特也一直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擴張,並在今年加大了擴張力度,它在紐西蘭、美國、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開設了新店。截至8月,其海外門店數已達到24家,該公司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增至40家。

海外計畫已初見成效。它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裏,包括港澳台在內的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115%到120%之間。不過,現在判斷海外市場是否會成為該公司的重要增長動力還為時過早,因為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對整體營收的貢獻僅為6.6%。

歸根結底,泡泡瑪特還需要拿出證據,表明它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發展業務,以贏回投資者信心。雖然較新的措施對未來發展很重要,但它們大多處於早期階段,需要假以時日才可以證明它們的價值。就目前而言,最大的挑戰將是尋找新的熱門產品,讓使用者繼續購買盲盒玩具,正是這個產品助推了它早期的崛起。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CTG Duty Free is a leader in China’s duty-free market with roughly 200 shops.

快訊:中國中免獲摩根大通增持

最新:據港交所網頁顯示,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獲摩根大通在4月10日增持約12.6萬股,持股比例由7.89%增至8%。 利好:對於一家上市公司而言,獲得主要股東增持股份是利好信號,意味其可能對公司前景存在正面看法。 值得關注:由於摩根大通增持的每股平均價約為72.94港元,若以今日的股價水平計算,這宗交易已暫時錄得帳面虧損。 深度:2009年已在上海掛牌的中國中免,是中國唯一覆蓋全免稅銷售管道的零售營運商,公司經營近200家零售店鋪,是中國免稅市場的龍頭企業。該公司去年8月在港股上市,成功籌集184億港元,成為全年「集資王」。雖然其盈利去年重拾升軌,但其管理層近年頻繁變動,加上董事長李剛上任不到9個月後,去年10月突然離世,難免會引起市場憂慮,對其股價可能添上一層陰霾。 市場反應:中國中免的港股周二下挫,中午收市軟1.6%至66.95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ongmu files for IPO

增長緩慢虧損持續 縱目科技乏上市亮點

這家自動泊車解決方案研發商,去年虧損嚴重且收入增長乏力,僅錄得6%,不太可能給投資者留下深刻印象 重點: 縱目科技已申請在香港上市,但因研發投入巨大,公司收入增長緩慢,虧損嚴重 如果能夠加快ADAS駕駛解決方案的商業化,這家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或許能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陳竹 在過去的一年里,自動駕駛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曾經被炒作得沸沸揚揚但隨後就被遺忘。但相關技術終於開始成熟,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等全球有遠見卓識的人提出了大膽的主張,並為推出全自動汽車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時間表。在中國,隨著新一代電動汽車在這個擁擠的市場中爭奪注意力,採用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賣點。 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月末申請在港交所上市,希望這股重新燃起的樂觀情緒能夠吸引投資者。在上周修訂的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最初的兩家承銷商華泰金融和法國巴黎的基礎上,增加中信里昂為承銷商,這三家二級公司構成了一個相對穩固的組合,為公司的第三次上市嘗試護航。 縱目科技早在2017年就在新三板上市,新三板是中國一個面向中小企業的場外交易市場,交易清冷。但不到一年,它就退出了新三板。2022年,公司申請在類似於納斯達克的上海科創板上市,但最後又主動撤回了申請。 縱目科技由唐銳在2013年創立,主要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主攻軟件。這讓它有別於業內一眾公司,如計劃打造自己的自動駕駛車隊的小馬智行,和聚焦自動駕駛車輛傳感器的禾賽(HSAI.US)。 招股說明書顯示,縱目科技自成立以來已通過九輪融資,籌集資金22億元。它最有名的支持者是小米集團(1810.HK),小米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堅定支持者,並於上月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NEV)。縱目科技的上一輪融資是在2022年3月,籌集資金近10億元。在那一輪融資中,公司估值超過90億元,躋身“獨角獸”俱樂部,獨角獸是指估值在10億美元或以上的初創企業。 如果能完成首次公開募股,能不能保持這麼高的估值則是另一回事,因為股市投資者最近對新上市的科技股估值,遠沒有那麼慷慨了。禾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去年2月上市時,它的估值在25億美元左右,但上市後估值已跌至約5.5億美元。 縱目科技自稱是一家全自動駕駛技術的供應商,但其主要關注點是自動泊車,這是一種專門的自動駕駛應用,通常用於停車場或車庫等嚴格控制的封閉環境中。 在中國的乘用車自動泊車解決方案(APS)市場,按2022年的銷售額計算,縱目科技在供應商中排名第五。公司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顯示,2022年中國APS整體市場規模達81億,縱目科技佔4.9%。 公司還強調自己在APS的一個細分市場,即它所說的自動泊車輔助(APA)領域領先國內同行,市場份額達5.6%。 增長乏善可陳 在包括泊車和駕駛解決方案在內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市場,縱目科技僅佔1%的份額。中國ADAS市場經歷了大幅增長,從2018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13億元。 2022年,縱目科技的泊車解決方案銷售收入為4億元,佔其全年總收入4.695億元的85%以上。駕駛解決方案業務則貢獻了剩餘的7,000萬元,表明這部分業務仍然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不過,縱目科技把一大部分研發費用都花在駕駛解決方案上,這似乎表明它對這部分業務成為未來的增長引擎寄予了厚望。 縱目科技去年的營收僅錄得6%的增幅,達到4.98億元,這令人難免質疑它能否有效實現技術的商業化並擴大業務規模,尤其是考慮到它在該行業已有十多年的歷史。 雖然增長緩慢可能會引起一些投資者的擔憂,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研發支出巨大,該公司虧損嚴重。縱目科技報告稱,在截至2023年底的三年里,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其中去年虧損5.64億元。同期,該公司的研發支出總額接近10億元。 投資者應該注意的另一個重大風險,是它嚴重依賴少數關鍵客戶。2021 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72.5%,到去年這一比例已上升到93%。在此期間,最大客戶在公司收入中的份額從28.5%增至43.8%。 雖然許多公司都面臨類似情況,但在中國迅速變化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這種風險可能尤其需要警惕,在這個行業,今天的超級明星可能明天就出局了。 儘管存在這些風險,縱目科技也有自己的優勢。其中之一是與商業夥伴的合作關係密切,這使它能夠不斷改進產品。公司表示,2022年與中國十大汽車製造商全都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這些製造商佔中國乘用車總銷量的72.1%。 投資者是否看好縱目科技的IPO,可能取決於該公司是否有能力加快商業化步伐,特別是其ADAS駕駛解決方案,尤其是在該公司表示短期內盈利無望的情況下。 類似的邏輯可能也適用於越來越多嘗試赴港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包括地平線機器人和黑芝麻智能。這些公司的表現將證明,投資者究竟是認為這類公司將在不久的將來加速增長,還是認為它們的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himao Group was put into liquidation by CCB

建行入稟清盤世茂 中資行開展房企追債潮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世茂遭國有銀行入稟清盤。國有銀行對本國房企採取法律行動,或許意味著這波房地產調整期已進入新階段 重點: 截至去年底,世茂淨負債率高達473.2% 建行亞洲今年已對三家香港上市的中國地產商採取法律行動      李世達 中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階段,自今年1月中國恒大(3333.HK)遭香港法院頒布強制清盤令後,陸續有中國房企債權人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其中,中國國有銀行也加入這個行列。國有銀行一方面透過白名單給予項目融資支持,一方面似乎也正以法律手段收回資金。 曾在中國房地產企業名列前茅的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813.HK)近日公布,債權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行亞洲,中國建設銀行全資附屬公司)已向法院提交清盤呈請,涉及債務金額達15.8億港元(14.6億元)。公告一出,世茂股價當天即時狂瀉18.7%,寫下歷史最低的0.37港元。 世茂表示,公司將在稍後階段結合其境外重組的進度,考慮是否需要向高等法院申請「認可令」。 對於遭國有銀行興訟,世茂表示將「極力反對這項呈請,並持續推進境外債務重組」,為其利益相關方創造最大價值。世茂認為,這項清盤呈請「並不代表公司境外債權人及其他相關方的共同利益」。 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擁有寫字樓、住宅樓、酒店、商場的世茂,是自2021年中國監管機構收緊房企監管後,眾多出現境外債務違約的公司之一。2022年7月,世茂未能支付10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利息和本金,至今累計已有高達117億美元債務違約。 建行續起訴房企 經歷18個月的談判,世茂於2023年12月向債權人提交了離岸債務重組條款。世茂今年3月在其擬議的境外債務重組條款中,為債權人提供了多種選擇,包括將債務轉換爲六年或九年期的票據或貸款,或零息強制可轉換債券等。 其中可轉債方案年期為一年,按每股8.5港元的轉股價格將其持有債券轉換為公司股份。不過,該轉股價格是目前世茂股價的20多倍,債權人認為條件較差。持有該公司25%以上未償海外債券的主要債權人團體表示,這些條款「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漫長的協商過程,難以令人滿意的條件,都讓債權人漸漸失去耐心。債權人之一的德意志銀行,就曾表示方案不可接受,預告準備在香港採取法律行動,沒想到被建行亞洲搶先。 事實上,這不是近期建行亞洲第一次對中國房企採取法律行動。今年2月26日,建行亞洲對大發地產(6111.HK)就3.6億美元未償還債務向法院提出清盤呈請;不到一個月的3月20日,建行亞洲又對德信中國(2019.HK)提出清盤呈請,涉及2022年12月到期的9.95%優先票據及應計利息共3.5億美元。加上4月的世茂,建行亞洲三個月內已將三間本國房企告上法院。 世茂16項目入白名單 中國監管機構今年1月推出專案融資「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俗稱「白名單」)措施,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1398.HK;601398.SH)、中國農業銀行(1288.HK;601288.SH)、中國銀行(3988.HK;601988.SH)、中國建設銀行(0939.HK;601939.SH)與中國交通銀行 (3328.HK;601328.SH)。預計將承接逾8,200個住宅項目,貸款總額將高達3.2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白名單」措施關注的是「保交樓」,而非「救房企」。即使國有銀行對房企旗下項目發放貸款,也不代表放棄對其債務採取法律行動。例如世茂在「白名單」試點城市就申報了40個房地產項目,有16個獲得入圍,其中對接的銀行團中就包括了建設銀行。 一手借錢給你保交樓,另一手入稟法院,即使是國有銀行也沒得商量。 隨著近年房地產下行嚴重不景氣,房地產行業的不良貸款快速增加。根據日經新聞統計27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大型銀行財報發現,去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不良貸款總額按年上升了27%。而在四大國有銀行中,房地產不良貸款增幅最大的,就是建設銀行。 根據建設銀行3月底公布的年報,2023房地產相關不良貸款為482億元,較2022年的336億元大增43%,增幅在四大國有銀行中居冠。房地產不良貸款率也從4.4%增加到5.6%。 核數師無法表示意見 所謂天助自助者,陷入債務危機的房企,唯有積極自救才能抓住一線生機。世茂除進行債務重組外,也在甩賣優質資產、提升銷售以盡快回籠資金,但這條路並不順遂。 據世茂去年財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594.6億元,同比下降5.7%;股東應佔虧損約為210.3億元,與2022年相若。截至2023年末,世茂總資產5,432.5億元,總負債4,919.9億元,資產負債率約為88.7%,淨負債率則從2022年的302.2%升至473.2%。 值得一提的是,核數師審核業績公告披露,對於財報「無法表示意見」,原因是公司「可能無法在正常經營過程中變現資產和償債」。 隨著政策逐漸明朗,各個房企的命運似乎也一一揭曉,各家銀行也開始維護自身權益,相信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房企遭入稟清盤。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調整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itFuFu completes SPAC merger, starts trading

快訊:隨著總算力翻倍 BitFuFu用戶成長強勁

最新:數字資產算力服務供應商BitFuFu Inc. (FUFU.US) 周四表示,去年收入增長43.3%至2.84億美元(17.44億元),淨利潤從2022年的240萬美元增長三倍多至1,050萬美元。 利好:公司作出戰略轉變,向雲算力解決方案業務發展,讓來自該業務的收入增長79%至1.78億美元,佔去年的總營收的63%。另外,去年其雲算力用戶也成長了61.5%,達到30萬以上。 值得關注:BitFuFu去年沒有從挖礦設備採購、租賃和銷售相關的服務中產生任何收入,而2022年在此三項業務的收入為3,050萬美元。此轉變是公司為更好應對當前加密貨幣市場情況,而作出調整及優化其業務組合。 深度:BitFuFu於2020年在新加坡成立,提供數字資產算力服務,並於3月透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而在納斯達克上市。自去年10月以來,比特幣價格上漲近兩倍,BitFuFu的總算力從2022年的11.1 EH/s,倍翻至去年底的22.9 EH/s,同時,為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其托管能力擴展至三大洲24個站點。去年,客戶使用其雲算力解決方案生產的比特幣達到6,756個,幾乎翻了一番。BitFuFu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Leo Lu表示:”根據對市場動態的評估和策略預測,我們在自挖礦和雲算力服務之間,以及在租賃礦機和自有礦機之間靈活分配算力,推動雲算力業務在2023 年快速成長。” 市場反應:周四業績公布後,BitFuFu 股價在紐約下跌 1.4%。 記者:陽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