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轉‘雙重上市’ 力吸北水兼規避風險

在中美雙方監管壓力下,阿里巴巴宣佈申請把香港加入為主要上市地,即採取“雙重主要上市”模式,同時把美國與香港兩個資本市場列為第一上市地
重點:
- 阿里巴巴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後,將以“港股+美股”的“雙重主要上市”模式交易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上週五把阿里巴巴列入“預定摘牌名單”,反映管理這個決定確有其必要
羅小芹
繼小鵬汽車(XPEV.US; 9868.HK)、理想汽車(LI.US; 2015.HK)及嗶哩嗶哩(BILI.US; 9626.HK)後,中國科網頭部企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上週三發表公告,預告向港交所申請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第一上市),預期年底前完成相關程式。
阿里巴巴表示,完成審查程式後,其港股將符合港股通資格,為中國內地投資者直接投資該股提供便利。公司解釋,鑑於公司在大中華區營運大量業務,雙重主要上市地位有助擴大其投資者基礎及帶來流動性,尤其是覆蓋更多位於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
事實上,阿里巴巴宣佈上述計畫後兩天,隨即在上週五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入“預定摘牌名單”,如果被列入名單的公司連續三年沒有提交財務文件、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理論上將會被退市。由此可見,阿里巴巴計畫雙重主要上市的計畫確實有其必要。
列入預定除牌名單
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在紐約的股票大挫11.1%,報89.37美元。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美股的日均成交額約32億美元(216億元),同期阿里港股的日均成交額約7億美元,僅為前者的22%。隨著阿里港股實現第一上市地位,預計更多資本將轉移到港股交易,有助啟動阿里以及其他在港上市的中概股交投。
去年7月,小鵬汽車選擇以第一上市模式回港掛牌,成為首只港美雙重主要上市、而且具備“同股不同權”結構的中概股;到了8月,理想汽車以同樣方式登陸港股。另外,最初以第二上市身份在港股掛牌的嗶哩嗶哩,今年3月也宣佈啟動程式,把其港股轉為第一上市,預期雙重主要上市地位最快10月落實。
發行人申請在港第一上市,必須滿足上市規則對新上市公司較嚴格的要求;在港第二上市則可獲豁免部分上市規則,但並不符合港股通股份納入要求,所以無法吸納“北水”。
凱基證券亞洲估計,港股通目前持有6.91億股騰訊(700.HK)和6億股美團(3690.HK),市值分別為2,280億港元(2,650億元)及1,130億港元,相當於兩者的股權比例約7.2%及9.7%。一旦阿里被納入港股通,估計南向資金可能持有阿里約5至10%,按目前阿里約2.2萬億港元市值作為參考,可望吸引1,100至2,200億港元北水買入。
中概股或現退市潮
市場普遍認為,實現港美雙重主要上市,是順應當前政治形勢和市場預期,以確保投資者利益的最佳選擇。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表示,幾乎所有中概股都涉及大數據處理,並陷入網路安全問題爭議,如果美方堅持查看中概股審計底稿,而中方因害怕敏感性資料外泄而不作讓步,或招股大量中概股退市。
中美雙方圍繞中概股的審計爭拗至今仍未化解,令中概股股價表現長期受壓。據《路透》最新報導,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審查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審計底稿方面,將不會接受設置任何存取權限的限制,而審查亦具追溯性,包括被除牌的中概股,反映美方無意為達成協議讓步。
近日有傳中國政府正準備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按所持的資料敏感程度設“三級制”,讓部分低風險行業的中概股符合美國審計監管要求,避免逾百家中概股被迫除牌。但中證監最新澄清沒進行相關研究,並重申所有企業都需要遵守資料安全和上市規則,意味中美監管分歧或難以調和。
阿里去年4月遭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罰,股價表現一直落後同業。據雅虎財經資料顯示,阿里最新市盈率約11.5倍,低於騰訊及京東(JD.US; 9618.HK)的25.5倍與34.5倍;至於阿里的市銷率為2.17倍,也低於拼多多(PDD.US)的5.66倍。由此可見,市場對阿里的看法趨向保守,且看該公司申請“雙重主要上市”的利好消息,能否在未來幾個月內為該股修補估值。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