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酒店運營商第三季度收入增長16%,但由於新開了酒店以及現有酒店業績疲軟,其利潤下降了近一半  

重點:

  • 格林酒店集團第三季度的收入因新酒店開業而增長16%,但現有酒店的平均客房收益同比下降1.8%
  • 與國內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的價值似乎被低估了,但仍然高於國際同行雅高集團

陽歌

距離酒店運營商格林酒店集團(GHG.US)公佈去年第三季度的最新業績才過去了兩個交易日,然而,不知何故,在這個不可預測的新冠疫情時代,它們似乎已經過時了。

其最新財報的關鍵字出現在“展望”部分,格林酒店給出了第四季度及之後的業績指引,條件是“假設未來幾個季度疫情在中國得到控制”。

任何過去一周身處中國的人,都應該明白這個假設已經錯了,在我們進入十分重要的春運季時作出這種錯誤假設,對酒店經營者來說很難看。如果最新一輪疫情持續下去,春運基本就不會出現,因為中央和各地政府都會敦促大家今年假期不要返鄉。

在我們寫這篇文章時,西安、鄭州和天津這三個大城市都處於部分或完全封鎖狀態,這意味著人們即使想去,也無法往返。然後還有越來越多像上海般發現了少量確診個案的“中等風險”城市,結果是來自這些地方的人也被強烈建議不要出行。

而這個名單還沒完,因此對於像格林這樣的酒店經營者來說,即將到來的春運肯定將再度令人失望。

察覺到這一點,投資者一直在拋售該公司的股票,以至於在業績公佈後的兩個交易日裡,該公司的股票下跌了5.5%。格林與國內同行相比已經被低估,而年初至今它更是下跌了16%。最近的疲軟與一年前形成強烈對比,當時全球酒店和旅遊業表現相當好,因為許多人預計一旦新冠疫情在2021年消退,這些行業將大幅反彈。

很明顯,那並沒有發生。格林酒店指出,該行業最近一直仿佛坐過山車,在總體反彈的情況下,出現越來越多由新疫情暴發帶來的“中斷”。其中第一次發生在去年七八月的南京,儘管自那以後業務相對快速地反彈,並在9月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但是在11月的第一周,由於一些城市報告了新病例,情況出現了下滑。格林酒店表示,這輪疫情導致它11月第一周的業務量下降到疫情前水準的81.3%。到12月底,情況再次幾乎要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然後就到了最新的困難時期,並且這種形勢看來至少要維持到2月中旬北京冬奧會落幕。

 “這是一個異常艱難的時期,但這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格林酒店首席執行官徐曙光在一份聲明中說。“至於我們自己,鑒於商業模式的韌性以及團隊和加盟商在對抗新冠疫情時積累的經驗,我們十分確定,我們能夠度過當前的疫情。”

為未來投資

儘管目前存在種種麻煩,但有一件事是相對確定的,那就是疫情終將結束,即使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時間。因此,像格林酒店這樣的公司,會繼續為了情況正常的未來投資。在這方面,該公司在第三季度繼續推進專注于中高端市場特許經營酒店的戰略。

該公司在最近一個季度新開了182家酒店,截至9月底,酒店總數達到4,626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0%。它的絕大多數物業都是特許經營,只有62家是自租自營。這順應了一個更廣泛的行業趨勢,即世界各地的酒店運營商都將重點放在了利潤更高、成本更低的業務上,也就是為協力廠商業主提供品牌管理服務。

雖然格林酒店堅持不懈,繼續為後疫情時代打造酒店網路,這是值得點贊的,但從目前來看,情況肯定不那麼樂觀。

實際上,該公司在上一財季取得了一定的增長,當季收入同比增長16.3%,至3.104億元(4,900萬美元)。這一增長是由格林網路中新增酒店所推動的,而不是現有酒店業績提高的結果。反映這一點的是,該公司的平均客房收益(RevPAR)實際上同比下降了1.8%,至118元。這是一個廣受關注的行業指標,根據客房入住率和房價得出。與2019年疫情前的第三季度相比,它的平均客房收益降幅達21%。

由於個別酒店業績不佳,加上新酒店開業,成本上升近50%,公司利潤下降近一半至5,020萬元。該公司預計全年收入將增長25%到30%,從表面上看還是不錯的。但考慮到今年前三個季度收入增長了40.4%,這一數字實際上相當低。

分析師們依然看好格林酒店,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7位分析師給出的平均目標價為13.84美元,幾乎是該公司最後收盤價7.21美元的兩倍。在今年1月迄今為止給出評級的兩名分析師中,一名對它的評級為“強力買入”,另一名則為“買入”。或許是由於圍繞該行業的種種不確定性,相比前幾個月通常會有大概六位左右分析師給該公司做評級,現在的評級分析師人數要少。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市淨率(P/B)可能是投資者眼下如何看待該集團的最佳衡量標準,因為它的收入和利潤相當不穩定。按照這個指標,格林豪市淨率為2.4倍,與國內同行華住酒店集團(HTHT.US;1179.HK)的7.3倍市淨率、首旅酒店(600258.SH)的3倍市淨率相比,格林酒店的數字相對較低。但它的估值仍然高於法國雅高集團(AC.PA),後者是索菲特和諾富特連鎖酒店的運營商,市淨率為1.7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文遠知行港股首掛破發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掛低開7.8%,隨後跌幅擴大,全日收報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國上市的文遠知行公布,此次發行8,825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72.44倍超購,觸發回補機制,最終配發佔比增至20%,國際發售佔80%,獲8.85倍超購。最終發售價爲每股27.1港元,淨籌約22.64億港元(2.91億美元)。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約40%用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另外40%用於加快L4級車隊的商業化量產或運營,約10%用於建立營銷團隊和分支機構,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兩億元,同比增長32.8%,虧損達7.92億元,按年收窄約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定價遠低目標 小馬知行午收仍跌13%

自動駕駛出租車營運商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2026.HK, PONY.US)周四首在香港掛牌,開市報124港元,較招股定價139港元低近11%,中午收市報121港元,跌13%。 自小馬智行在上月28日在港公開招股後,其在美上市的存託股份持續受壓,周三收市報16.25美元(126.75港元),過去一周下跌23%。 小馬智行經調整後的發售量為4,824.9萬股,招股價最高不超過180港元,是次定價遠低於目標價近23%。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近15倍,國際配售超額6.7倍,集資總額67億港元 公司在中國4座一線城市提供L4自動駕駛服務,現時擁有自動駕駛的士超過720輛,另有170輛自動駕駛貨車。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升43.3%至3,543.4萬美元,但虧損按年擴大87.2%至9,608.6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iducation provides vocational education

收入下滑虧損擴大 嗨學網光環何在?

為追尋難盈利之路,中國第四大線上職業教育機構嗨學網,冀藉人工智能(AI),為業務注入成長動力 重點: 嗨學網已在香港申請上市,但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與虧損擴大,恐削弱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中國房地產持續低迷,作為中國建築行業技能培訓的龍頭企業之一,亦面對一定負面因素   譚英 北京嗨學網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藉上周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請,讓投資者了解中國職業教育培訓的市場潛力。然而,公司本身也可能從投資者那裡上到一課——由於業務與中國低迷的房地產市場關聯密切,投資者或許會選擇觀望。 嗨學網此舉或意在試探市場對其投資興趣,公司是中國建築行業最大的線上職業能力培訓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應急安全領域的第二大線上職業能力培訓機構。 截至2025年上半年,嗨學網毛利率達85.8%,這一數據顯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現亮眼。公司希望能追隨中國職業教育龍頭——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的腳步。後者於2019年在港上市,籌資6.25億美元,當時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類IPO。 不過,投資者對中國東方教育的態度並不友善。自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已下跌約一半。話雖如此,中國東方教育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僅為59%,遠低於嗨學網,但其收入與盈利表現明顯更為健康,同期分別增長10%與48%。相比之下,嗨學網在同一期間仍處於虧損狀態,收入亦出現下滑。 嗨學網自2010年推出首個職業學習品牌「嗨學課堂」以來迅速成長,並於2018年推出高端職業資格培訓品牌「精進學堂」。然而,公司自2022年起便持續錄得虧損。正如前文所述,其核心產品集中於建築領域相關職業,而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數年陷入低迷,對其業務構成壓力。 嗨學網旗下第三個品牌「數培通」主打企業客戶培訓服務,但表現相對疲弱。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多數企業不願投入資金培訓建築工人——在新建工程活動低迷的情況下,勞動力供給已相當充足。 雪上加霜的是,嗨學網近年屢成消費者投訴焦點。據中國媒體近期統計,公司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共有8,414宗投訴。就在公司提交上市申請的同一天,仍有人投訴被誘導購買高價課程,之後退款遭拒。類似的投訴早在2020年便已出現在央視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調查節目,成為公司長期面臨的負面問題之一。 根據申請文件,嗨學網的市場推廣支出佔收入比例超過60%,這不僅可能解釋公司長期虧損的原因,也反映其激進的銷售策略或與投訴潮相關。文件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嗨學網的銷售與行銷團隊人數佔其員工總數的八成。 業績反轉 直到最近,嗨學網的虧損仍在收窄,收入似乎也走在穩健成長的軌道上。公司所處的中國職業教育市場,在北京政策大力支持下,一度被看好將迎來高速增長。根據申請文件引用的研究數據,中國線上職業技能與資格教育市場規模,已從2020年的375億元(約52億美元)增至去年的469億元。嗨學網在該產業中排名第四,市場佔有率約1.1%,並在細分的建築類職業資格培訓市場位居第一。 2022年至2024年間,嗨學網收入增長約28%,由4億元升至5.1億元,同期虧損減半,從1.8億元降至9,070萬元。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計付費用戶達430萬名。 然而,這些正面趨勢在今年急轉直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下滑5.5%至2.3億元,虧損則倍增至1.58億元。唯一持續改善的指標是毛利率,從2022年的78.6%提升至2024年的81.6%,並於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升至85.8%。 由於嗨學網近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嗨學課堂」與「精進學堂」兩大品牌下的建築類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因此不難看出,公司業績近來下滑的主因,正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其建築行業培訓與資格服務收入佔比,已從2022年的68.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5%。 那麼,在業績乏力、難以激起投資興趣的情況下,嗨學網為何仍認為此刻是推動卜市的時機?公司給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AI)。嗨學網相信,AI技術的導入,將有助於改善公司表現。公司於2024年開始探索大模型AI的應用,並在2025年成立獨立的AI創新團隊,在隨後六個月內推出逾30個AI智能體。 根據申請文件,公司已測試一款AI助教工具,自2024年9月上線以來,已協助批改超過13,000份作業;而於2025年8月推出的AI行銷助理,已協助分析超過10萬個商機。此外,公司於2025年5月試運行的會員制產品,短短數月內便吸引了21,000名付費用戶。 嗨學網的另一項利好因素,是其近年業務正逐步擴展至建築領域以外,包括應急安全、財會金融、法律資格與醫療衛生等新板塊。 公司主要業務來自「嗨學課堂」與「精進學堂」兩大品牌,收入由2022年的3.8億元增至2024年的4.8億元。「數培通」品牌下的企業服務,於2022年貢獻收入2,100萬元,但收入佔比已從當年總收入的5.3%,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僅1.8%。 按行業劃分,今年上半年建築相關的個人培訓服務收入為1.4億元,佔總收入的60.9%;應急安全培訓佔21.6%;其餘則來自「其他」類別的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其中,應急安全資格考試業務成為公司最具潛力的成長引擎,其收入佔比由2022年的13.3%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1.6%。 嗨學網計劃將集資款項用於升級其建築與應急安全類課程,並擴展至醫療健康、銀髮經濟及新能源等新領域,同時打造終身學習服務體系。集資款項中,最大部分將投向AI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收集與研發等項目——這些領域潛力可期,但也需要進一步審視其實際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營運效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