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華為入股支持 賽目科技啟上市
這家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的公司,已申請到港交所上市
重點︰
- 賽目科技最近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但其近年業績表現不穩,或引起投資者憂慮
- 該公司與電訊設備商華為共同研發中國首個自主可控的自動駕駛功能雲平台,並獲對方斥資入股
裴梓龍
隨着物聯網(IoT)逐漸普及,自動駕駛時代悄悄降臨。不過,自動駕駛技術正式落地前,必須經過大量測試,搜集各項數據以改善系統,務求萬無一失,否則將危害乘客及道路使用者性命。
要搜集數據,總不能每次都到人來人往的街道實地測試,因此仿真測試場景便應運而生,通過減低成本、提升測試效率、發現問題並持續改善,協助智能網聯汽車(ICV)通過驗證及評核。最近就有一家相關科技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賽目科技是技術自主創新的技術驅動型公司,主要從事ICV仿真測試產品和研發,簡單來說就是提供仿真場景,並結合自主研發的安全分析工具,為ICV作測試、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
2014年成立的賽目科技,最初主營移動應用程式網絡漏洞檢測業務,到2017年中開始發展ICV算法測試及仿真系統,翌年3月正式展開ICV測試業務,並推出自主研發的ICV仿真測試、驗證和評價工具鏈「Sim Pro」,隨後獲得杭州市政府任命為ICV第三方測驗機構,兩年後再獲北京市政府認可,獲准申請ICV開放道路測試牌照,提供政府認可的ICV測試和服務。
據招股書援引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收入計算,賽目科技是中國ICV仿真測試工具及平台市場第四大參與者,由於前三名都是外資公司,因此賽目科技是該市場的本地頭部企業。
合作自駕雲平台
正因如此,賽目科技獲得中國主要電信設備商華為的賞識,雙方於兩年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後聯手發布中國首個自主可控的自動駕駛功能雲平台,實現從安全分析到仿真測試能力的雲部署,顯著提升測試效率。
此外,華為更真金白銀入股賽目科技。自2020年3月起,賽目科技共進行三輪融資,獲得2.87億元資金,其中2021年7月進行的A輪融資1.5億元,投資人包括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中信投資和北京基石等,當時的估值約10億元;一年後,該公司再獲共青城軍合及中關村(000931.SZ)投資共1.32億元,估值翻了超過一倍至23.32億元,與業務具關連性的圖森未來(TSP.US)的3.6億美元(24.5億元)市值接近。
不過,翻看賽目科技表現飄忽的業績,要說服投資者以較高估值入股並非易事。
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期間,賽目科技的營收從807萬元躍升到1.07億元,但利潤表現未有同步增長,其中2019年獲利559萬元,翌年大增逾8倍至5,158萬元,但在2021年卻大幅倒退27.2%至3,757萬元。到了去年上半年,其收入為640萬元,但受累於營銷開支及研發成本高昂,同期錄得2,579萬元淨虧損。
毛利率持續下滑
賽目科技的毛利率也持續下滑,從2019年的96.9%逐步降至2021年的59.9%,去年上半年更錄得18.3%毛損率。公司解釋,由於2019年僅利用自主開發的軟件提供服務以產生收入,產生的直接成本有限,令毛利率較高;但其後根據客戶要求採購硬件、伺服器及零件,加上聘請更多員工以定製解決方案,因此拖低了整體毛利表現。
另一方面,賽目科技在招股書也提到客戶高度集中的風險,回顧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五大客戶收入佔其總收入高達88.5%至100%,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期內總收入達31.6%至58.7%,因此一旦失去其中一名客戶,都會對公司帶來很大影響。
作為科技企業,在ICV這個仿真測試的細分賽道上,賽目科技未來仍要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以2021年為例,相關支出便按年大增240%至2,710萬元,但其自主研發的ICV仿真測試、驗證和評價工具鏈Sim Pro,成功於當年6月獲得國際標準ISO 26262項下的ASIL D功能安全認證。至於去年的研發開支未有回落,單計上半年已急增62%至1,923萬元。
除了研發開支外,賽目科技還經營一個佔地面積約18.2萬平方米的封閉場地測試場,也就去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北京順義測試場,為客戶提供ICV測試。然而,該場地的經營權將於明年8月到期,到時或需要更多資金重續經營權。
截至去年10月末,賽目科技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1.64億元,與6月末的2.42億元比較,短短4個月便減少近8,000萬元,難怪公司希望盡快到港股上市集資,畢竟要與外資企業爭奪自動駕駛領域的龐大商機,充足的研發及營運資金必不可少。
中國的ICV測試、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是一條新興賽道,而ICV仿真測試工具及平台的市場更是高度集中,包括賽目科技在內的前五大參與者,已佔整個市場約36.7%,由於中國官方愈來愈著重數據安全,作為純中資背景的賽目科技,估計在中國市場較外資擁有更大競爭力,然而公司仍處於成長階段,要說服市場人士投資這只前景未見明朗的新股,管理層仍需著力改善飄忽不定的盈利表現。
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