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生物目前尚無任何產品成功商業化,在研產品距離上市仍需時日,但虧損已開始明顯擴大

重點:

  • 因明生物未錄得任何藥物收入,而且研發開支與日俱增,因此有需要集資上市,以補充資金缺口
  • 該公司研發的創新藥能否獲批,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令市場對公司的財務前景打上問號

斯年

自從港交所(0388.HK)於2018年批准仍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創新藥企赴港上市集資熱情高漲,但前途普遍並不明朗。最近,廣州因明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初步招股說明書,計劃於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

該公司為一家創新驅動型的生物製藥公司,目前共有7種在研藥物,其中6款處於臨床階段。自去年起,因明生物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並獲批三項藥物臨床試驗申請、並向中國國家藥監局提交四項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其中三項獲批。

因明生物的在研產品只處於前期階段,距離上市仍需時日,因此截至遞交招股書,尚無任何商業化銷售的產品。然而,不斷上升的研發投入,加上錄得金融負債公平價值變動,該公司近年虧損擴大,過去兩年分別錄得1.73億元和7.69億元淨虧損,來到今年情況更壞,首四個月已經虧損4.17億元。

新藥研發是一個需要大量「燒錢」的過程,因明生物在遞交招股書前,已經進行多輪融資,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去年3月和9月完成總值1.1億美元(7.5億元)的兩輪融資,而截至今年7月的最後一輪融資,以科戰貳號及太平醫療健康投資的以總代價1.3億元入股3.15%股份計算,該公司的估值已達到41.3億元。

得益於這些融資,因明生物手持現金明顯增長,從2020年底僅不足3,900萬元,增至去年底的5.09億元,但參考單是去年已「燒錢」近2.9億元的研發及行政開支,反映募資仍然需要持續。

熱門領域

自從首家附屬公司於2016年成立以來,因明生物合共自主研發了一款核心產品及六款其他主要在研產品,瞄準的管綫包括眼科藥物、重組蛋白肉毒毒素、腫瘤免疫藥物及寵物免疫藥物四大領域,大部分爲突破性創新藥物,而多領域布局或有利於平衡風險。

這些創新藥均瞄準熱門疾病領域,以核心在研藥物QA102爲例,該藥具有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潜力,今年5月開始在美國開展II期臨床試驗。

據招股書介紹,QA102具有首創潛力,是針對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候選藥物中,唯一由中國公司開發、並獲得FDA批准進行臨床試驗的在研藥物,也是全球僅有的5款進入II期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之一。

據招股書引述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去年全球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人數爲1.88億人,中國相關患者人數已佔3,480萬人,兩個數據預計在2030年將分別增至2.1億人和4,380萬人。由於全球目前尚無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有效治療方法,這種疾病一旦患上,只能减緩進程,無法逆轉或治愈,因此存在大量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在備受市場關注的醫美領域,因明生物亦在開發重組A型肉毒桿菌毒素在研產品YY001,該產品在中國進行改善眉間紋的I/II期臨床試驗。公司招股書稱,截至今年8月11日,YY001是唯一獲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進行臨床試驗的重組蛋白肉毒毒素在研產品,具有明顯獨特性。

從市場潛力看,中國的肉毒桿菌毒素市場已從2017年的19億元,以25.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去年的46億元,並預計在2025年進一步增至126億元,反映市場正在持續擴容,將來YY001一旦獲批銷售,市場潛力將相當龐大。

一場賭搏

但從整體看,因明生物7款候選藥甚至尚無一款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獲批前景還有較大不確定性,加上研發開支呈現逐年遞增趨勢,爲企業發展提供更多不確定性。

其招股書在風險因素部分提到,生物製藥產品的臨床開發過程漫長、成本高昂,加上結果不確定,早期研究及早期臨床試驗結果,也可能無助於預測最終的試驗結果,但公司的業務及財務前景,卻很大程度上取决於臨床及臨床前階段在研產品的成功與否。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業化生產方面,因明生物除了與第三方合同定制生產機構(CMO)合作,也在同步自建產能。招股書披露,該公司已經在重慶興建商業生產設施,設計年產能達到每年生產YY001凍幹製劑200萬瓶,預期年底投入使用,用於支持YY001的III期臨床試驗及商業化。但這也意味著,一旦產品未能成功獲批,該廠房可能得物無所用。

由於因明生物未有任何產品收益,去年僅有的168萬元收入主要來自銀行利息,難以通過市盈率及市銷率等財務指標,與其他生科技公司比較估值,對於欠缺參考指標的投資者而言,這更像是一場賭搏。

事實上,由於收入前景不明朗,同類公司今年在港股成功掛牌者寥寥,即使獲批上市的企業,也普遍在疫軟市況中「潛水」收場。因明生物此次能否成功突圍上市,獲得投資者認可,仍然有待觀望。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富衛首掛午收僅升1%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掛牌平開報38港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38.4港元,升1%。 公司發售9,134.2萬股,每股售價38元,錄得超額認購36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29.53億港元。 富衛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險收入分別為24.08億美元、27.56億美元,虧損3.2億美元及7.33億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億美元,但扭虧為盈賺2,400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瑞幸咖啡紐約開店 不打低價戰

中國連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LKNCY.US)正式進軍美國市場,6月30日於紐約曼哈頓開設首兩家門店,標誌其全球化戰略邁出重要一步。 據一財報道,兩家門店均為「即取即走」(Grab‑n‑Go)型態,所採用的設備、飲品配方及支付系統皆針對美國市場作出在地化調整。公司期望藉由紐約試點門市,累積門店選址、產品設計與服務經營經驗,為未來更大規模的國際拓展提供依據。 與在中國主打「性價比」不同,瑞幸在美國並未延續低價策略。從其美國官方App顯示,滴濾咖啡價格約為每杯3至5美元,椰香拿鐵則售約6.5美元,與星巴克在美定價相近,亦與其在新加坡的價格水準一致。不過,瑞幸在門市正式開張前,曾提供每杯0.99美元的優惠券以吸引消費者。 瑞幸成立於2017年,2023年起拓展海外市場,先後進駐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截至今年3月底,瑞幸在全球共設有24,097家門店,其中新加坡有57家直營店,馬來西亞則設有8家加盟店。此次進駐美國,被視為瑞幸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大里程碑。 瑞幸咖啡股價過去五日上漲近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比華利山莊開店 安踏進軍美國第一站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正計劃拓展其海外業務,並在洛杉磯開設門店進軍美國市場。根據Vogue Business上周報告,門店仍在比華利山莊市建設中,定於九月開業。 報告稱,公司計劃聘請NBA球員凱里·歐文及克萊·湯普森擔任品牌大使,以提升在美國市場的認知度。此次開業將成為安踏在中國境外的里程碑,品牌已在東南亞運營多家門店。 通過控股亞瑪芬體育(AS.US),公司已涉足美國市場,後者旗下品牌包括所羅門(Salomon)、威爾勝(Wilson)和始祖鳥(Arc’teryx)等知名西方品牌。但新門店將是美國首家銷售安踏核心品牌產品的零售店,該品牌在中國市場正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全球巨頭競爭。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多點數智準備申請穩定幣牌照

零售軟件服務提供商多點數智有限公司(2586.HK)周四公告,公司正在籌備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並已通過公開市場HashKey Exchange購買比特幣,其資金來源爲本公司現有的現金儲備。 公司稱,已於今年2月與HashKey Group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公司將在HashKey Exchange開設交易帳戶,雙方將圍繞數字資產交易、Web3技術開發與應用、以及區塊鏈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探索推出包括穩定幣支付在內的技術服務,並推動穩定幣在零售支付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消息公布後,周四多點數智股價一度升近九成,收市報11.14港元,漲23%,成交額達18億港元(2.3億美元)。公司去年底以每股30.21港元上市,首日掛牌暴跌54%至13.8港元,之後股價持續下滑,最低見4.78港元,目前股價雖有回升,仍較上市價下跌63%,市值由上市首日最高的270億港元,跌至目前約100億港元。 多點數智主要為零售行業提供雲基礎數字零售SaaS平台服務,惟其客戶高度集中,近九成業務來自大股東張文中的物美集團系內公司。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