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y heads for separte listing

名創優品增長靠Top Toy 投資者並不買賬

公司的TOP TOY業務和海外擴張取得了成功,但其核心的傳統零售業務板塊卻成了發展的拖累 重點: 雖然競爭激烈,但名創優品旗下的連鎖品牌Top Toy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 因為扎根於傳統零售業,這家日式門店運營商的股價承受著壓力   肖林 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會推遲買房、買蘋果手機,但似乎他們仍然願意為玩具這類價格相對較低、更能負擔得起的小確幸掏錢。 這是零售商名創優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9896.HK; MNSO.US)傳遞出的一個重要信息,它的最新財報顯示,已經成立五年、專門經營潮流玩具的子品牌TOP TOY持續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大大超過了公司的整體增長速度。去年第四季度,TOP TOY的營收同比飆升逾50%,是名創優品同期整體營收增長速度22.7%的一倍多。 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會主席葉國富在周五業績公佈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4年是TOP TOY首個實現全年盈利的年份。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TOP TOY將在潮流玩具領域佔據更重要的地位,並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驚喜與歡樂。」 但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中國的收藏玩具市場競爭激烈,行業領導者泡泡瑪特(9992.HK)正在利用最新的拉布布熱潮,而像52Toys這樣的小型後起之秀也在大舉擴張,以抓住年輕人中的這股最新熱潮。 從模仿無印良品到新的玩具總動員 總部位於廣州的名創優品在中國是著名的零售商,它最初從無印良品等日本零售商那裡獲得靈感,這一策略既吸引了喜歡這種風格的粉絲,也招來了指責該公司山寨的批評者。2020年12月,也就是泡泡瑪特於香港上市的同一個月,名創優品推出了爭議較少的子品牌TOP TOY。 當時,在日本的「盲盒」文化、Z世代的興趣驅動型消費,以及擁有自主開發知識產權(IP)的公司經濟不斷擴張推動下,收藏玩具(專為收藏而非休閒把玩設計的限量版、高需求產品)正在迅速成為主流熱門產品。 根據市場咨詢公司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預測,到2026年,中國的收藏玩具零售市場價值將達到1,100億元(152億美元),近年來的年增長率約為24%。據公司預測,到2030年,中國購買此類玩具的消費者數量,將從今年的4,000萬增加到4,900萬。 名創優品顯然想趕上這股增長浪潮,它的國際網站上,Top Toy表示希望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收藏玩具夢工廠」,目標客戶是10至40歲的消費者。 與專注於開發自己的IP形象並包裝在不透明盲盒中的泡泡瑪特不同,TOP TOY提供的產品更廣泛,從盲盒收藏品到手繪人偶,再到像《變形金剛》那樣的機甲模型,而且價格更親民。它嚴重依賴迪士尼、漫威和三麗鷗等品牌的授權IP。 在阿里巴巴旗下廣受歡迎的天貓商城,其店鋪有200多種產品可供選擇,從19元的韓國卡通海狸Zanmang Loopy的冰箱貼,到509元的迪士尼-皮克斯巴斯光年的機甲型號。泡泡瑪特的產品價格更高,天貓商城店鋪里最貴的產品售價高達5,999元。…
52Toys prepares for IPO

面對內外挑戰 52Toys借玩具風口趕上市

隨著中國收藏玩具市場迅猛發展,該公司希望通過上市為擴展籌集資金,並打造標誌性IP 重點: 52Toys已聘請投行為香港上市做準備,此前其競爭對手布魯可已於今年早些時候上市 這家收藏玩具製造商在海外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開發自有知識產權方面又落後於國內競爭對手    夏飛 一身粉毛、大鼻子、身上散髮著草莓味的草莓熊曾是迪士尼動畫片《玩具總動員3》中的大反派,現在卻成了中國年輕玩具收藏愛好者的心頭好。 草莓熊的魅力在其栩栩如生的設計——無論你走到哪裡,他的眼睛似乎都會追隨著你。一系列手掌大小的草莓熊公仔姿態各異,裝在 「盲盒」中,每個售價約10美元。購買並打開盒子後,才知道自己到手的是哪個公仔,這種興奮感為收藏愛好者增添了樂趣。 草莓熊從銀幕公仔變身為明星玩具的幕後主腦是52Toys,它是中國蓬勃發展的收藏玩具市場的一顆新星。這家公司以創意與文化潮流相結合而聞名,它正迅速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一位知情人士向詠竹坊透露,目前52Toys(諧音「我愛玩具」)正在與投資銀行展開商討,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據媒體報道,公司尋求籌集高達2億美元的資金。 公司已從中金資本和國有性質的前海母基金等投資機構,籌集了8,000多萬美元,公司高管對此消息予以否認,稱其為謠言,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總部位於北京的52Toys,是最新一家在中國玩具收藏熱潮下的玩具公司,這類玩具的利潤率遠高於傳統玩具。公司的目標是挑戰更老牌的公司,如泡泡瑪特(9992.HK)和布魯可(0325.HK),前者的股價在過去一年飆升了五倍多,後者更聚焦大眾市場,自1月上市以來已上漲12%。 除了廣受歡迎的盲盒產品外,52Toys還擁有其他五條產品線,包括可活動娃娃、設計師收藏品和變形玩具。每個產品線都針對特定的人群:盲盒更能引起年輕女性消費者的共鳴,而以變形動物為主的猛獸匣系列的粉絲群則以男性為主。 該公司在知識產權(IP)方面採取了「雙軌並行策略」,既開發了猛獸匣系列和Kimmy & Miki等自主設計產品,也與迪士尼公主和哈利波特等知名品牌合作。 後發不利? 公司聯合創始人陳威是玩具行業資深人士,20年前大學畢業後,他開始給美國麥克法蘭玩具公司和日本萬代當代理商。2015年,他與中國流行棋盤遊戲《三國殺》的創始人黃今共同創辦了52Toys。 設計師玩具在中國年輕人中越來越受歡迎,他們越來越重視情感滿足,並通過收藏品尋求自我表達,同時,人們會交換自己喜歡的物品,從而為玩具收藏增添了社交元素。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從2022年到2026年,中國市場每年將增長24%,到2026年將超過1,100億元(138億美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此類玩具目前的客戶群約為3,000萬人,到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增長到4,900萬人。 然而,在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52Toys的動作是否迅速到足以建立自己的粉絲群體,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儘管聲稱每月開設三到五家新店,每平方米的銷售額達到1萬元(約合1,400美元),但從高德地圖上看,52Toys在上海和北京等一線城市只有六家線下商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創始人陳威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一個宏偉目標——明年內在全國運營一個由100多家門店和1,000台自動售賣機組成的網絡。 與此同時,公司還在大力押注全球擴張,這也是泡泡瑪特近來流行的發展方向,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泡泡瑪特希望通過地理區域的多元化來規避風險。和許多中國公司一樣,52Toys的國際化路線,也是從東南亞起步,這裡擁有大量華裔人口,並且在很多方面與中國市場相似。 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超過40%的海外收入來自東南亞,這是它最大的海外市場。泡泡瑪特此前曾報告稱,去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長了120%以上,中國市場增長60%,海外市場增長超過440%。泡泡瑪特還自豪地宣稱,去年上半年國內業務毛利率達到61.5%,國際業務毛利率達到70.1%,遠高於全球行業龍頭Mattel(MAT.US)過去五年約48%的毛利率。 自2017年首次進軍海外市場以來,52Toys已進入1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它將泰國視為一個重要市場,截至去年12月,一年內已在那裡新開10家門店。 但在中國受歡迎的產品,在其他市場可能並不吃香。在東南亞熱門電商平台Shopee上,幾款猛獸匣系列的月銷量不足100件,對於一家野心勃勃的公司來說,這樣的成績實在談不上亮眼。 過度依賴外部IP 對於52Toys來說,另一個緊迫的挑戰,是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打造出原創爆款,而不是過分依賴其他公司,比如草莓熊這樣的現成IP。該公司採用「721法則」,也就是將70%的資源分配給迎合市場的產品,20%用於前瞻性設計,10%分配給實驗性創意。到目前為止,它在自主開發IP方面的成就似乎相對有限。 在中國用戶眾多的天貓商城,52Toys只有四款產品銷量超過1萬件,其中只有一款是基於原創IP。相比之下,泡泡瑪特有27款產品超越了這一銷量里程碑,其中超過一半的產品採用的是自主開發的角色,如茉莉和拉布布。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52Toys從原創IP中獲得了多少收入,但它可能需要更多原創熱門作品來讓投資者相信,它是一個自主研發收藏品的製造商,能帶來泡泡瑪特那樣的豐厚利潤。 在TikTok上,泡泡瑪特的拉布布(一種有著尖耳朵、眼神頑皮、牙齒呈鋸齒狀的神話動物)的粉絲數量是52Toys粉絲總數的10倍。這些數字促使泡泡瑪特的市值,在最近的股價上漲後達到了亮眼的1,450億港元(187億美元),市盈率也同樣高達近90倍。雖然52Toys不太可能實現如此高的估值,但它需要擺脫對草莓熊等借用角色的依賴,專注於開發自己的爆款,才能與行業領導者競爭,並吸引投資者關注自己的收藏玩具業務。…
Pop Mart targeted by Xinhua

官媒抨擊盲盒 敲響投資泡泡瑪特的警號

在公布強勁的中期業績一周後,公司因其盲盒式销售玩具会令人上瘾而遭到官方媒體的含蓄抨擊 重點: 泡泡瑪特上半年收入增長62%,利潤增長近一倍,來自中國內地以外的收入增長了兩倍多 收藏「盲盒」玩具有機令人上癮,本周公司受到新華社的抨擊 陽歌 這是一個只在中國才會有的玩具故事。 故事來自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9992.HK),集團憑借旗下大受歡迎的收藏玩具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些玩具以「盲盒」的形式銷售,買家要買完打開盒子後,才知道裡面的東西。上周,泡泡瑪特公佈了2024年上半年的傲人業績,包括收入增長62%,利潤增長近一倍,引發了公司股價上漲。 但僅過了一周,本週四中國官媒新華社發表了一篇關於盲盒玩具弊端的文章,給該公司敲響了警鐘。雖然這篇題為《讓未成年人遠離盲盒誘惑》的文章沒有提到任何公司的名字,但泡泡瑪特顯然是一個不言而喻的靶子。 在上周公佈業績後的幾天內,泡泡瑪特股價上漲了12%,但在新華社的文章發佈後,泡泡瑪特的股價在週四一度下跌5%,收盤時跌幅收窄至1.8%。 自泡泡瑪特公佈業績以來,該股上漲逾8%,或許反映投資者認為,新華社的文章並不預示著即將出現監管整頓行動,中國的這種整頓行動很有名。與此同時,通過快速擴張全球業務(這是它重要的多元化舉措之一),泡泡瑪特減少了對變幻莫測的中國本土市場的依賴,這或許也消除了投資者的疑慮。 接下來,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泡泡瑪特的最新業績,借此進一步瞭解泡泡瑪特的中國玩具故事,然後再去細讀新華社那篇令投資者感到震驚的文章。 公司起初是一家傳統玩具製造商,使用從其他公司獲得許可的知識產權(IP),後來發現可通過開發自己的IP賺更多的錢。在這方面,泡泡瑪特相當成功,目前的產品系列以圍繞Molly、The Monsters和Skullpanda IP開發的玩具為主。 泡泡瑪特還發現,通過把玩具包裝在盲盒中,玩具銷量會更高,並且還能營造一種對其產品的興奮感,就像西方包裝和銷售交易卡的方式一樣。 這種強大的組合幫助泡泡瑪特取得了強勁的兩位數銷售額增長,儘管在當前消費趨於謹慎的環境下,其他中國零售商的銷售停滯不前甚至開始下降。正如我們之前所指出,泡泡瑪特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從2023年同期的28.1億元增長62%至45.6億元。 雖然期內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收入增長了32%——在當前環境下並非易事——但其增長背後,更重要的引擎來自它年輕但正在快速擴張的國際業務。這部分業務的規模從去年同期的3.76億元增長了兩倍多,達到13.5億元,因該公司將其全球業務從2022年底的28家實體店,擴展到6月底的92家。同期,其國際機器人商店(基本上是銷售玩具的自動售貨機)也從49家增加到162家。 提高利潤率 泡泡瑪特的玩具有收藏價值,因此能夠收取比許多競爭對手更高的價格,從而實現更高的利潤率。而且它很快發現,外國人願意為玩具收藏支付的溢價比中國愛好者高。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升至64%,高於上年同期的60.4%。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國際業務,隨著這部分業務的規模擴大,其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62.9%躍升至70.1%。相比之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毛利率要低得多,同期毛利率從60.0%上升了1.5個百分點,至61.5%。 毛利率的大幅提高,加上收入的強勁增長,幫助泡泡瑪特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77億元增長近一倍至9.21億元。目前,它的市盈率(P/E)非常強勁,達到37倍,是國內競爭對手名創優品(MNSO.US; 9896.HK)17倍的一倍多。媲美全球玩具巨頭孩之寶(HAS.US)的36倍。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解析一下新華社的這篇文章及其影響,包括為什麼投資者似乎基本上不以為然。在警告式的標題下,這篇文章繼續將盲盒玩具比作毒品,毫無戒心的未成年人很容易上癮。它還將這種收藏比作一種令人上癮的賭博,因為如果有人買到需求量很大的稀有玩具就相當於「中了頭彩」,這些玩具的售價往往會遠超它們的標價。 這篇文章還提供了一段一分鐘的視頻,視頻中一名警察談到了這兩點,並提到了中國市場監管機構的一項現行規定,禁止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盲盒。 近年來,中國監管機構以採取措施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此類不道德企業的侵害,最近的一次是限制未成年人玩電子遊戲,這對許多遊戲公司造成了重大打擊。因此,一些人可能會將這篇來自主要官方媒體的文章,解讀為政府的新一輪打擊可能對準盲盒。 雖然存在這種可能性,但現實情況是,新華社更像路透社或美聯社這樣的新聞通訊社,在中國更多的是一家新聞傳播機構,而不是引導輿論。如果同一篇文章出現在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上,可能會更加令人擔憂。與此同時,泡泡瑪特的國際擴張,有助於緩解對未來可能會遭受整頓的擔憂,清楚地表明瞭對於任何一家擁有足夠資源的中國公司來說,進行地域多元化都是明智之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