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rugs maker eked out a 0.16% rise in first-half revenue, but underlying net profit slipped 26% as waning sales of Covid treatments and foreign exchange losses squeezed earnings.

復星醫藥收入微增 惟債務壓力惹關注

受抗疫產品收入銳減、美元升值導致匯兌損失等因素影響,這家綜合製藥集團上半年收入僅增長0.1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更下滑26.28% 重點: 受惠於創新藥新品和次新品的收入快速增長,復星醫藥核心製藥業務實現營收159.2億元,按年增長11.56% 不過該公司債務壓力較大,還有275.27億元的對外擔保金額,相關風險值得關注   莫莉 隨著新冠疫情明顯降溫,疫苗、抗病毒藥物等抗疫產品銷量銳減,作為新冠疫苗復必泰以及新冠特效藥阿茲夫定的銷售方,中國綜合製藥集團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的收入大受影響。不過,受惠於創新藥產品的銷售貢獻,加上在醫療服務、醫藥流通等多各領域的全面佈局,復星醫藥上半年仍勉強維持業績增長趨勢。 上週二,復星醫藥披露的2023年中期業績顯示,公司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213億元,按年增長0.16%,如果不計算新冠疫苗、抗原及核酸檢測試劑等抗疫產品,營收則增長約15%;期內,該公司的淨利潤上升15.7%至17.84億元,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下降26.3%至13.73億元。 財報發佈後,復星醫藥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8月30日,其A股下跌1.4%,港股下挫2.7%;翌日股價繼續下挫,A股再跌2%,港股軟2.3%。投資者信心不足,或與其第二季業務增速下滑有關,雖然上半年營收增長平穩,但是第二季的營收卻按年下滑4%,期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更按年大幅減少57.3%至4.53億元。 對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明顯下滑,公司解釋是由多項綜合因素導致。首先是新冠mRNA疫苗復必泰、新冠抗原及核酸檢測試劑等抗疫產品收入顯著下降,但仍有團隊和醫學、市場等費用支出;其次是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因美國市場競爭加劇與部分產線停產升級等,導致經營業績按年下降;再加上美元加息、升值等因素導致的財務費用和匯兌損失增加等。 復星醫藥的業績也並非全無亮點,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創新藥企復宏漢霖(2696.HK)已經成為拉動其業績的主要功臣。今年上半年,復宏漢霖的多款創新藥新品和次新品的收入快速增長,其中去年3月獲批上市的漢斯狀實現收入5.56億元,漢曲優收入按年增長57.1%,蘇可欣收入按年增長32.7%。 此外,加上新冠治療藥物阿茲夫定片的銷售貢獻,復星醫藥最主要的製藥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59.2億元,按年增長11.6%,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從2022年上半年的67.1%升至74.7%。 與此同時,復星醫藥也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重金押注創新藥研發,力圖改變以併購為主要增長點的模式。上半年,其研發投入增長19.8%至28.84 億元,佔營業收入13.5%。目前,復星醫藥手上還有四個創新藥或是生物類似藥的新適應症、34 個仿製藥的適應症申報上市,另有7 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的新適應症在中國境內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擔保風險不小 對復星醫藥來說,除了業績基本面的表現之外,最受投資者關注的,是其控股股東的債務風險,以及為旗下諸多子公司提供的高額擔保。 復星醫藥的控股股東為復星國際(0656.HK)在中國境內的主體——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其實控人則為「復星系」的話事人郭廣昌。復星系歷來以併購、投資著稱,業務線遍佈地產、珠寶、餐飲、文旅和醫藥等。中國去年低迷的債券市場,加上復星系龐大的債務規模,讓其現金流十分緊張。 去年下半年開始,復星系大幅拋售非核心資產,復星醫藥的股票也遭大額度質押。截至8月11日,復星高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復星醫藥股份總數約 36.06%,他們所持的股份中,仍有約67.71%處於質押狀態。 除了控股股東債務壓頂,復星醫藥自身的債務壓力也不可小覷。中國證監會8月14日公佈的一則問詢函,顯示復星醫藥擬發行80 億元公司債券,其中 45 億元用於償還有息債務、35 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可是,該公司去年7月才完成了44.84 億元的定向增發。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復星醫藥的資產負債率為29.05%,流動負債為368.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208.9億元,而其帳面貨幣現金為148.85億元,存在較大短債壓力。 此外,復星醫藥還為旗下子公司做了大規模擔保。截至8月24日,復星醫藥實際對外擔保金額高達275.3億元,約佔去年底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

復星醫藥疫苖收入降 創新藥及時填補缺口

中國新冠疫情基本結束,加上世衞調整疫苗接種建議,疫苗需求迅間急降,這家曾經賺取新冠紅利的醫藥公司該如何自處? 重點: 復星醫藥去年復必泰新冠疫苖銷量下挫三成,加上投資組合損手,拖累淨利潤跌逾兩成 該公司轉型創新藥取得突破,研發新品貢獻百億元營收   陳嘉儀 這家醫藥公司被關了一道門,但另一扇窗已為它打開。 中國綜合製藥集團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剛於3月底交出了一份讓投資者喜憂參半的年度業績,主要因為其新冠疫苖收入大降,但創新藥表現出色,正好填補收入缺口。 復星醫藥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按年增長12.7%,淨利潤則下降21.1%至37.3億元,雖然兩者的表現均遠遜2021年約30%的增長,但公司指淨利潤下降,主要受累於其持有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所致,其中出售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BNTX.US)股份所造成公允價值損失淨影響逾10億元;如果扣除上述非經常性損益,其淨利潤仍然按年上升18.4%至38.8億元。 業績公布後,復星醫藥股價反應不大,連續四個交易日在22港元水平上落,波幅僅約1%,但該股距離2021年8月的82港元高峰,已錄得逾七成跌幅。該公司的最近港股市盈率約14倍,低於其上海交易所股票的23倍,或反映國內投資者對其前景的看法,比起盤踞在港股市場的國際投資者較為樂觀。 復星醫藥主營業務分別為製藥、醫療器械、醫學診斷及醫療健康服務,按業務板塊劃分,去年製藥業務去年貢獻營收308億元,佔總營收超過70%,主要來自新上市產品以及次新品的收入。其中銷售規模超過10億元的製劑單品或系列共5個,分別為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領域治療的漢曲優、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漢利康,新冠口服藥捷倍安阿茲夫定片和肝素系列製劑。 復必泰和捷倍安都是抗新冠感染產品,前者自2021年3月起分階段銷往港澳台,受惠於新冠疫苗需求強勁,全年銷售約2,200萬劑,帶動製藥業務營收在該年增長32.1%。然而,去年隨著疫情政策變化和接種率達峰,復必泰銷量大跌30%至1,554萬劑;幸好該公司與真實生物聯合開發的捷倍安於7月獲批緊急上市,剛好趕及去年底疫情大流行前推出,並累計售出647萬瓶,抵銷疫苗銷量下降對業績的部分衝擊。 按主要治療領域劃分,去年抗感染核心產品收入85.82億元,按年減少約0.5%,與2021年的120%按年增速比較,跌勢非常明顯。隨著世界衞生組織調整新冠疫苗接種建議,認為非高風險人士不用再打加強針,而且健康兒童無必要接種疫苖,復星醫藥的疫苖銷售恐怕進一步看淡,往後如何填補抗感染產品的營收缺口,將受到市場緊密關注。 營收破百億元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坦言,由於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未來要把一些疫情防控產品轉為常態產品來對待;他同時指出,創新藥板塊新品及次新品保持快速增長,去年創新藥營收突破100億元,在製藥業務中佔比逾30%,因此研發創新產品,並加強部署國際市場,是未來的主要轉型方向。 據財報顯示,去年製藥業務第二大收入來源,是以創新藥為主的抗腫瘤及免疫調節核心產品,營收增長近四成至55.2億元,增幅冠絕其他類型產品。除了反映漢曲優、漢達遠等次新品銷售增長,去年3月始在中國內地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1單抗藥漢斯狀,推出僅大半年已錄得3至5億元收益,潛力相當不俗。今年1月,漢斯狀聯合卡鉑和依託泊苷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再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相信將帶來另一個收入引擎。 事實上,復星醫藥早於2009年嘗試轉型創新藥,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和深度孵化的方式,圍繞腫瘤及免疫調節、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疾病領域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創新藥、抗體藥物、細胞治療技術平台。至2019年,也就是埋首耕耘10年後,首款自主研發的生物類似藥──漢利康終於獲批上市。 往後每年,該公司都有新的生物類似藥和創新藥產品獲批上市,截至去年底已有6款自研創新藥和4款許可引進創新藥獲准於中國和美國銷售,並有多款創新藥物及新適應症被納入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逐步邁向收成期。 此外,復星醫藥近年在美國、歐洲、非洲及印度設藥品臨床及註冊團隊,加強海外藥品註冊申報能力。隨著創新藥產品陸續面世,該公司加速推進國內外生產線朝國際品質體系認證推進,並在全球60多個國家建立了市場推廣和銷售管道,協助海外收入持續增加,去年達139.4億元,佔整體營收近32%。 復星醫藥的擴張策略也贏得券商認同。浙商證券指出,該公司已啟動漢斯狀於美國市場的商業化籌備工作,看好該產品能成功國際化,給予「買入」評級;國金證券也看好該公司旗下漢斯狀、奕凱達、漢利康等產品,認為它們均具有年收入超過20億元的市場潛力,預計今年營收將上升17.3%至516億元,同樣建議「買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非公開配售A股 復星醫藥籌45億

最新: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周三宣布,計劃透過非公開形式,向特定對象發行約1.07億股A股,集資最多約44.84億元。 利好:集資所得將用於為創新藥物臨牀、許可引進及產品上市作相關準備,以及建設綜合性基地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公司表示,這次配股集資可強化國際化戰略及促進主營業務發展,並有利強化復星醫藥的負債結構。 值得關注:中國證監會於2021年7月27日核准復星醫藥於12個月內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8億股新A股,意味該公司這次正好趕及在授權期內集資。 深度:復星醫藥近期動作頻繁,除了正努力將德國BioNTech (BNTX.US)生產的新冠復必泰疫苖引入到中國市場、並布局於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與Paxlovid的原料藥及製劑外,最近又斥資近10億元收購新加坡其中一家最大的私立腫瘤專科醫療中心的60%股份。不過,母公司復星國際(0656.HK)最近則捲入不利處境,事緣該公司6月中被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列入下調觀察名單,擔憂其現金不足以償付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務,而其經常性收入亦可能不足以支持利息和運營支出。 市場反應:復星醫藥的A股和H股周四同步向上,其中A股中午收市漲1.2%至49.44元,H股則上升2.5%至31.35港元,但仍然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區間。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