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大的競爭對手英雄體育宣佈獲得一筆重大新資金兩周後,中國第二大電子遊戲賽事營運商申請赴美上市

 重點:

  • NeoTV申請赴美上市,報告稱去年下半年因為受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令收入下滑32%
  • 該公司在去年之前一直處於盈利狀態,但在中國快速增長的電競行業仍處於第二位,遠遠落後於規模大得多的英雄體育

陽歌

上周我們介紹了中國領先的電子競技公司英雄體育(VSPO),以及它在從沙特阿拉伯籌集到2.65億美元(18.5億元)新資金後,仍可能於今年稍後在美國或香港上市一事。現在,在中國比它規模小得多的第二大電競公司NeoTV Group Ltd.已申請在美國上市,希望早於比它更大的競爭對手登陸資本市場。

NeoTV上週五提交的IPO文件中,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元素,包括披露去年在中國廣泛的封鎖和其他為控制新冠奧密克戎毒株而採取的措施期間,中國電子競技行業所遭受的重大打擊。招股說明書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監管元素,它表明下個月隨著企業爭相趕在最後期限(我們稍後會詳細介紹)之前完成IPO,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中國公司紛紛在美國進行較小規模IPO的「瘋狂3月」。

總而言之,電競毫無疑問是一個增長潛力巨大的行業,並且中國在全球電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NeoTV的招股說明書引述第三方研究稱,2021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價值1,270億元,大約是四年前,也就是2017年600億元的兩倍。它補充說,電競直播業務的增長更加迅猛,同期從30億元增長5倍至185億元。

與此同時,對於這些公司來說,中國也是一個頗為危險的地方,因為變幻無常的監管機構會定期打擊遊戲行業,它們認為遊戲無聊,甚至可能對年輕人有害。這種想法導致針對新遊戲的審批經常停滯,最近一次停止審批持續了10個月,直至去年4月,給該行業造成了嚴重打擊。中國還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時間,當電競行業的規模發展到足夠大時,類似的限制幾乎肯定也會落到電競頭上。

話雖如此,NeoTV和規模大得多的英雄體育相比確實不起眼,這可能正是後者吸引了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的遊戲投資部門Savvy Games Group的原因。在該筆交易中,英雄體育的估值約為10億美元。甚至在這筆交易之前,英雄體育的投資者中,就已經包括領先的遊戲公司騰訊(0700.HK)和短視頻巨頭快手(1024.HK)了。

英雄體育去年申請在香港進行IPO時,招募了多家知名投行,包括中金公司、美國銀行和瑞士信貸,但後來放棄了,至少是暫時放棄了。這意味著該公司當時可能計畫籌集至少1億美元資金,也可能高達2億美元。

相比之下,NeoTV沒有大投資者,由其創辦人兼董事長林雨新主導,後者目前持有其66%的股份。NeoTV的IPO也由一家規模較小的投資銀行Prime Number Capital承銷。這一事實,再加上該公司估值可能低於1億美元,意味著此次IPO籌集的資金總額可能要小得多,最多約為2,000萬至3,000萬美元。

收入受挫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究NeoTV的實際財務狀況,數據顯示,在去年遭受重大挫折之前,它的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該公司2021年的營收上升了30%,從前一年的1.74億元增至2.26億元。但這個數字在去年首6個月下降了32%,從上年同期的7,100萬元降至4,800萬元。

與英雄體育的收入相比,這些數字不值一提,根據之前提交的招股說明書,英雄體育在2021年首9個月的總收入就高達13億元。

由於依賴上海市場,NeoTV在去年上半年遭受了尤其嚴重的打擊。上海是中國的商業中心,NeoTV有許多電競比賽和其他活動都是在這裡舉辦。該公司沒有提供去年下半年的財務數據,由於中國繼續採取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該公司很可能繼續遭受衝擊,直至12月初中國突然放棄「清零」政策。

在去年中國各地實行封鎖措施之前,NeoTV實際上是盈利的——這是英雄體育無法自誇的成就。該公司報告稱,2021年實現利潤1,8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540萬元增長17%。但去年前6個月,由於上海在3月到5月基本處於封城狀態,它出現了290萬元的虧損。

隨著中國的「清零」政策成為歷史,我們有理由相信NeoTV今年的收入和利潤應該恢復到早些時候的水平。基於該公司2021年的財務數據,如果其股票的市銷率在2倍左右,市盈率在30倍左右,則將產生約5億元,也就是大約7,000萬美元的市值。

最後,我們來看看之前提到的監管動態,NeoTV在其招股說明書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下個月紐約可能出現一波中國公司IPO的小高潮。本月早些時候,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公布了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新規,消除了未來是否允許此類上市的巨大不確定性。

這些規定稱,任何新的上市申請都需要先得到監管機構批准,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31日之前被海外監管機構宣佈「生效」的新上市都可以豁免。在美國,這種「生效」聲明是由證券交易委員會作出的,而且通常在IPO過程中較後時間才會出現。因此,實際定價和交易登場通常發生在新的上市申請被宣佈「生效」之後。

就NeoTV而言,該公司可能難以在3月底之前獲得「生效」聲明,因為它的這份招股說明書是其首次公開提交,而美國證交會可能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說清楚。但中國還有不少其他規模較小的IPO已經等待了一段時間,有些甚至已經等待了數年。為了獲得中國監管豁免,這些公司現在可能會進行最後衝刺,希望獲得「生效」聲明,並在3月31日之前開始交易。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六福第二季度銷售表現理想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公布2026財年第二季度銷售表現,截至9月底止,與首季度比較,整體零售值環比升18%、零售收入升15%,同店銷售升10%。 六福於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零售值及零售收入均按年均升13%;內地市場第二季零售值按年升 20%。另外,香港同店銷售較首季上升10%,澳門上升15%,海外市場上升13%。 公司在香港市場的黃金產品第二季度平均售價,由去年同期的12,600 港元升 27%至16,000 港元,而定價首飾產品則由4,800 港元升 27%至 6,100 港元 周三六福開市跌0.6%報25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從低位上升逾9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On-site slaughter of live fish for sauerkraut fish: Is this Jiumaojiu's salvation or a pitfall?

酸菜魚活魚現殺 是九毛九的救贖或陷阱?

曾經的酸菜魚王者,如今正用「活魚現殺」賭一次重生,九毛九第三季數據顯示,情況正在好轉 重點: 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太二酸菜魚同店日均銷售同比降幅收窄至9.3%,已連續三季改善 截至9月底,已有106家太二門店完成升級改造,公司計劃於年底前突破 200家    李世達 回望2020年在港交所敲鐘的那一天,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股價一路上攻,首日收漲近56%,當時許多人相信,這家以酸菜魚料理風靡全國的餐飲企業,將成為新的巨頭。 但五年後的畫風卻不是這樣,九毛九最新市值僅剩約29億港元,較巔峰近550億港元蒸發九成以上;股價從最高38.4港元跌至2港元上下,跌幅高達95%,被投資人戲稱「真的只值九毛九」。 轉折出現在2024年,收入雖增長1.47%至60.74億元,但淨利潤暴跌87%至5,580萬元,店鋪層面經營利潤7.48億元,同比下降超30%。 九毛九的高光與失速,其實都來自同一套邏輯。2015年公司將資源由西北菜轉向太二酸菜魚,以「單品極致+標準化複製」策略高歌猛進,靠效率與翻枱率打下全國市場。 這套打法在商場紅利時期確實奏效,小店型、低人力、高出餐,太二成了年輕人社交的代名詞。然而當酸菜魚賽道全面擴張、消費分級與品類分流並行,單一爆品反而成為風險。 高價預製菜 特別是近年來的預製菜爭議,讓太二陷入信任危機,社交平台上「七分鐘上菜」的影片一度發酵,加上公司推出預製酸菜魚包,更放大了「工業化」的形象反差,尤其酸菜魚是預製菜的一大品類,盒馬工坊430g賣11.8元,山姆會員店1.5kg賣59.8元,而七分鐘上菜的太二,最便宜一份也要約70元,被消費者歸類到「高價預製菜」的不利位置。 對此,九毛九選擇採取「鮮活」策略。今年3月起,公司推出「太二5.0鮮活模式」,強調「活魚、鮮雞、鮮牛」三鮮供應鏈,現殺現炒,並開放後廚,讓顧客可視化整個過程。餐廳設計全面改造,菜單加入熱炒與新品,滿足多人用餐場景;品牌調性也從「規矩文化」轉為「真心服務」,希望用體驗重建信任。 不過,業績難以立刻止跌回升。從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錄得收入27.53億元,同比下降10.1%;淨利潤為6,069.1萬元,同比下降16%。門店總數由771家降至729家,到第三季度末進一步縮減到686家。 太二仍為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貢獻19.5億元,同比減少13.3%,翻枱率同比從3.8次降至3.1次。人均消費則從71元上升至73元。同店銷售額則按年跌19%至15.4億元。 到了第三季度,調整趨勢開始顯現。截至9月底,太二同店日均銷售額同比降幅收窄至9.3%,已連續三季收窄;翻枱率回升至3.3次;人均消費74元亦較上半年的73元有所增加。 「鮮活」之道 管理層指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門店實現同比正增長,顯示「太二5.0鮮活模式」逐步發揮效用。截至9月底,已有106家門店完成升級,年底目標超200家,兩年內覆蓋全部餐廳。 強調「鮮活」意味著增加成本。公司曾透露,活魚損耗、冷鏈配送與新增人員使單店毛利率下降約1至2個百分點,但隨著集中採購與規模效益顯現,管理層預期中期毛利率有望回升。 餐飲市場快速變化,但不少餐飲品牌在上半年仍實現了逆勢增長。如小菜園(0999.HK)和綠茶集團(6831.HK),均實現收入和營利的雙雙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綠茶以中央廚房模式運營,去年也被爆出其「佛跳牆」使用預製菜,因而撤下「本店無預製菜,現點現做」的招牌。然而其出品融合多種菜系,經常推陳出新,加上採取小店模式深耕下沉市場,今年上半年收入錄得同比23.1%的增長,經調整淨利潤達2.51億元,增幅高達40.4%。顯示同一套標準不能應用在所有個案上。 目前九毛九市盈率約69倍,遠高於小菜園的17.9 倍與綠茶的11.9 倍。這一差距主要反映出九毛九盈利基數過低,股價大幅下滑的同時盈利也在快速萎縮,投資吸引力仍有限。 餐飲的本質是好吃、實惠、放心,能否把這三件事重新做到極致,決定未來的成長,使用「預製菜」與否其實並非成敗關鍵。講究「鮮活」而放棄效率,是讓九毛九重回增長曲線,還是陷入另一個增長陷阱,值得後續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舒適獲中證監批香港上市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已正式為樂舒適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計劃備案,標誌這家在非洲售賣紙尿褲及衛生巾的銷售商,跨過了IPO的一大門檻。據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樂舒適於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了初步上市文件,並於8月作出更新。 文件顯示,公司今年前四個月實現營收1.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億元增長15.5%。當期嬰兒紙尿褲貢獻71.8%銷售額,衛生巾佔比達18.5%。期內的利潤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萬元增至3,110萬元。 根據初步申請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場數據,按營收計,樂舒適佔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17.2%份額,穩居市場第二大。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聚水潭首掛半日升24%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掛牌,高開24.2%報38港元,至中午休市報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發售6,816.7萬股,發售價每股30.6港元,集資淨額19.4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1,952倍超購,國際發售獲21.9倍超購。 成立於2014年的聚水潭,總部位於上海,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此次集資所得,將用於強化研發能力,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戰略投資,以及一般營運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