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provider of mobile advertising services has finally won IPO approval at the fourth attempt, but faces a muted market reception.

四闖港交所獲放行 樂思招股反應一般

這家在中國向客戶提供全面移動廣告服務的企業,三年內四度向港交所申請上市,最終獲得放行 重點︰ 樂思集團的收入持續增長,但去年首9個月的毛利率大幅下降至15.5% 該公司客戶高度集中,去年首9個月五大客戶貢獻近七成總收入,同時也非常依賴阿里巴巴及另外兩大供應商   裴梓龍 香港股市終於迎來龍年首兩隻新股,分別為香港鋼結構工程承造商泓基集團(2535.HK),以及中國內地移動廣告服務供應商樂思集團有限公司(2540.HK),前者集資最多1.35億港元,後者集資最多1.88億港元。 由於香港IPO已經實施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由招股到結算週期由T+5縮短至T+2,兩隻股份由29日開始招股,3月5日結束,3月8日便可以上市。其中樂思集團首兩天的孖展認購反應冷淡,只接獲約1,900萬元申購。 事實上,這已經是樂思集團2022年以來第四次申請上市,經過前三次的失利,這次終於通過港交所聆訊,計畫發行1.25億股,招股價1.1港元至1.5港元,每手2,500股入場費約3,788港元,集資最多約1.9億港元。 樂思集團的主要業務與平台經濟有關,主要是向客戶提供全面移動廣告服務,以在媒體夥伴營運的媒體平台行銷其品牌、產品及服務,包括流量獲取、廣告素材製作、廣告投放、優化與分發等,其業務非常倚靠互聯網,在目前科網企業四面受敵的大環境下,市場反應相對冷淡也無可厚非。 再看樂思的業績,其收入持續增長,其中去年首9個月營業額大增41.6%,估計因為中國在疫情後重啟經濟,各大企業增加廣告投入。 公司兩大業務中,移動廣告解決方案服務的收入佔比逐年提升,由2020年的90.9%,增至2022年的92.2%,去年首9個月的佔比更升至96%;但其客戶數目反而從2022年底的164家減至106家,流失了58個客戶。公司解釋,因為期內主要集中為大客戶M提供服務,導致客戶數量減少;至於廣告分發服務收入去年首9個月減少近20%,至1,995.5萬元。 雖然收入持續增長,但樂思的毛利率去年大幅下降。2020年至2022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0.4%、19.9%及20.9%,但去年首9個月卻大降至15.5%,公司解釋是因為來自媒體夥伴的返點減少,導致流量獲取成本上升,以及廣告分發服務收入下降。 這種跌幅壓抑了樂思的盈利能力,2020至2022年的盈利分別為4,977萬元、5,749萬元及6,831萬元,去年首9個月則為4,891萬元,按年增長22.2%,低於同期收入41.6%的增幅。 毛利率下跌,除了因為成本增加外,更大原因是行業競爭激烈。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中國移動廣告市場相當分散,按2022年總帳單計算,行業前五大公司只佔了市場的9.6%,樂思集團作為中國移動廣告服務供應商,市佔率只有0.1%。 依賴五大客戶及供應商 作為行業的小型參與者,要生存就要與客戶保持良好關係,這也令樂思的客戶高度集中,五大客戶在2020至2022年的收入,分別佔公司總收入約75.4%、67.3%和48%,去年首9個月的佔比再次增至68.7%,當中最大客戶已獨佔40.8%。 樂思在招股文件大派定心丸,稱與這五大客戶保持了1至6年的友好戰略關係,但是根據公司描述,與客戶的合約一般只有一年,意味是逐年簽約,而任何一方透過發出5至30日的事先書面通知,便可以終止合約。這就是說,作為行業的小型參與者,樂思的議價能力不算高。 另一方面,樂思的供應商同樣非常倚賴五大公司,尤其是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需要在這五大供應商平台購買廣告空間來為客戶投放廣告,2020年,這五大供應商佔公司總成本高達92.5%,2021年再增至93.9%,2022年略為減至70.5%,但去年首9個月再次升至88.8%。令人擔憂的是,包括阿里巴巴、供應商A及供應商C三家的成本,去年首9個月佔了總成本的65.7%,這就意味著樂思作為中介商,如果這五大平台任何一家失去市場領導地位,恐怕會拖累樂思的業績。 樂思在目前市況不佳的環境堅持上市,可能是因為現金流有欠充裕,去年首9個月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5,739萬元,2022年同期為淨流入1,301萬元;幸好融資後獲得1,296.5萬元,才令公司在去年9月底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1,463.5萬元,但比2022年底的5,919.5萬元大減75.3%,估計這正是公司上市集資的主要原因。 從估值上看,樂思集團這次上市市值約5.5億港元至7.5億港元,以去年首9個月賺4,891萬元估算,推算全年利潤6,522萬元,市盈率將為7.7至10倍,對比同樣在中國從事移動廣告的赤子城科技(9911.HK)5.7倍的預測市盈率,其定價並不便宜。 中國移動廣告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約3,660億元,增加至2022年的約8,95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25%,但艾瑞諮詢預期2023至202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僅放慢到只有8.7%。樂思作為中小型參與者,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還看管理層在公司上市後有否新部署。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fter a Beijing IPO last year, the loss-making biotech has also filed for a Hong Kong listing to better compete in the crowded market for HPV vaccines.

康樂衛士衝刺首家「北+H」上市企業

作為一間未盈利的醫藥企業,康樂衛士可謂資本市場「老玩家」,曾先後在新三板、北交所掛牌,期間也曾引入多輪融資 重點: 康樂衛士的管線中,進展最快的三價HPV疫苗,有望在年底前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 至少有6間疫苗企業的在研九價HPV疫苗進入臨床三期,康樂衛士能否快速出線仍是未知數   莫莉 自從北京證券交易所2021年9月開市至今,尚無一間同時在港股和北交所掛牌上市的企業。1月底,深耕疫苗行業的北京康樂衛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833575.BJ)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致力成為首家「北+H」上市公司。 康樂衛士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疫苗開發商,擁有豐富的HPV疫苗產品組合,主攻重組蛋白疫苗路線,亦有一款mRNA疫苗在研,但未有已經商業化的產品。康樂衛士的管線中,進展最快的是一款三價HPV疫苗,有望在今年底前在中國提交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而另一款重磅產品九價HPV疫苗預計2025年在中國及印尼遞交BLA,這款九價疫苗也是首個在中國開展男性適應症臨床試驗的九價HPV國產疫苗。 除此之外,康樂衛士還與成大生物合作開發十五價HPV疫苗,這是全球已取得臨床試驗批准的HPV疫苗中,價次最高的HPV疫苗,覆蓋了世衛癌症研究機構定義的全部高危型HPV,有望將宮頸癌預防率提高至96%以上,這款疫苗預計將於今年啟動臨床一期試驗。 康樂衛士還有一款二價治療性的HPV疫苗,採用的是mRNA疫苗技術路線。在HPV疫苗之外,康樂衛士有五款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手足口病等有醫療需求缺口的疾病的疫苗,全部處於臨床前階段,商業化前景不明。 作為一間未盈利的醫藥企業,2008年註冊成立的康樂衛士可謂是資本市場「老玩家」。2015年9月,康樂衛士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其後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進行了四輪定向增發,總集資金額超過17億元,引入的股東包括遠望基金、雲鋒基金、東方富海等產業基金。 2021年9月,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北交所開市後,吸引了康樂衛士的目光, 2022年2月,公司宣佈計畫在北交所上市,當時預計的發行價為每股77.68元,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4,453萬股。一年之後的2023年3月,康樂衛士終於成功登陸北交所,成為北交所「人用疫苗第一股」,只不過發行價已下調至每股42元,發行規模也縮水至700萬股。即便如此,康樂衛士在北交所上市首日即破發,當日跌幅達15.4%。 這次宣佈衝刺港交所之後,康樂衛士萎靡不振的股價當日上漲3.1%,不過隨後兩日分別下跌1.2%和7.8%,將利好消息帶來的漲幅全部抹平。這意味著,理性投資者對於康樂衛士的長期發展並不十分看好。 HPV疫苗內捲加劇 由於人口眾多且經濟穩定發展,中國2022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場,佔全球市場36.3%。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在創新疫苗可及性不斷提高、政府政策利好、疫苗技術創新以及疫苗接種意識不斷增強的推動下,中國疫苗市場規模在2017年至2022年以32%的複合增長率增長,達到1,251億元。 其中,作為宮頸癌預防疫苗的HPV疫苗更是有著龐大市場。由於疫苗嚴重供應不足,截至2022年,中國9至45歲的女性累計接種率較低僅有9.36%。該報告認為,預計到2031年,9至45歲女性和男性的累計接種率將分別達到57%和7.6%,中國HPV疫苗市場規模預計也將達到730億元。 目前中國共有五款HPV疫苗獲批上市,最早上市的三款均為進口產品,直到2019年,萬泰生物(603392.SH)二價疫苗馨可寧成為首款獲批的國產HPV疫苗,由此開啟了國產HPV疫苗時代,2022年3月沃森生物(300142.SZ)二價疫苗亦獲批。為獲得更大市場,國產二價HPV疫苗已經開始價格戰,在去年8月的廣東省政府採購中,萬泰生物的馨可寧單劑價格已經降至116元,而沃森生物則以單劑146元的報價落選。 雖然提供更大範圍保護的九價HPV疫苗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可是國產九價疫苗未來也將迎來激烈競爭。除了康樂衛士之外,萬泰生物、沃森生物、上海博唯、瑞科生物(2179.HK)等多間疫苗廠商的九價HPV疫苗,也都進入了臨床三期階段,此外還有多款11價、12價HPV疫苗加入競爭。康樂衛士作為尚無商業化能力的疫苗廠商,能否在這場激烈的內捲中佔得優勢? 對於康樂衛士而言,眼下更嚴峻是手頭資金不多。截至去年9月底,公司所持的現金已從2022年同期的8.26億元降至2.53億元,而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首三季度,其淨虧損分別達到3.8億元、2.93億元和2.25億元。 不過,招股書透露,該公司已於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取得額外銀行融資,尚有3.28億元的未動用銀行融資。目前康樂衛士的市帳率約為5倍,在港交所上市的未盈利疫苗股瑞科生物的市帳率只有3倍,顯示港股投資者對該類公司的估值偏向保守。康樂衛士能否在激烈的HPV疫苗市場闖出一片天地,還需時間證明。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ambitious restaurant chain with roots in Anhui province has filed for a Hong Kong IPO to fund its expansion plans, hoping to tempt investors with its strong revenue growth.

小菜園闖港股集資 爭取門店兩年翻倍

這家來自安徽的餐飲集團近年收入持續增長,去年首9個月盈利大增逾一倍 重點︰ 小菜園挾着業務高增長,準備到港股募集資金,計劃兩年後將門店數量翻倍 該公司的自家供應鏈及中央工廠,有助減低高昂成本   裴梓龍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安徽人汪書高就用了十餘年時間,創造了一家擁有548間門店的大型餐飲集團。這家以新款安徽菜為主的「小菜園」,更準備在港交所上市籌集資金,計劃兩年後將門店數量再翻一倍至超過1,100家,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餐飲業搶佔更多份額。 小菜園創辦人汪書高今年52歲,出生於安徽銅陵的一個農家,因為家境貧窮而早早退學,踏入社會當廚師,之後與妻子兩人經營酒店業務,由一家「夫妻店」,漸漸擴展成商務型連鎖酒店「和諧大酒店」。 賺得第一桶金之後,汪書高並不滿意,他2012年走到江蘇,憑自己搞酒店的經驗,希望在江蘇複製和諧大酒店,然而因「水土不服」鎩羽而回。同時,「和諧大酒店」因面對激烈競爭,經營越來越困難,令汪書高調整戰略,在走訪各地考察後,開始轉攻平價安徽菜,再稍為改良口味,終於以「新徽菜」為主的第一家小菜園,於2013年4月在銅陵正式開業。由於走的是50至70元親民路線,結果大受市場歡迎。 小菜園靠着高性價比策略逐漸擴張,打入蕪湖、蘇州等地,2016年再進軍北京及上海等一線城市。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截至今年1月11日,小菜園在中國12個省級行政區內的119個城市,經營548家直營店。 受益於門店數量高速增長,其收入從2021年的26.5億元,增至翌年的32.1億元,而單計去年首9個月,收入已超過2022年全年,達到34.3億元。盈利表現方面,即使受新冠疫情影響的2021年及2022年,仍分別錄得2.27億元及2.38億元淨利潤,去年首9個月的淨利潤更高達4.3億元,按年大增107.6%。 截至去年9月底,該公司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佔比達43.4%,貢獻第二多的是新一線城市,包括長沙、成都、重慶、杭州等地,佔比達28.3%。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按收入計算,小菜園在客單價格50至100元的中國大眾中式餐飲市場中排名第一。 據其招股文件顯示,其門店2021年平均現金投資回收期為15.2個月,在2022年改善至10.3個月,到去年9月底,更進一步縮短至7.3個月,遠低於行業平均的超過18個月,這與公司自建供應鏈以提高經營效率不無關係。 自建供應鏈降成本 小菜園的自組供應鏈,由一個中央工廠及遍佈全國的11個倉庫組成,同時擁有一支由200多架車輛組成的自家運輸車隊,有助以更便宜的價格採購食材以及控制成本;同時,中央工廠先完成食材粗略加工及料包備製,再送到各門店使用,減低前線員工工作壓力。 這種模式在餐廳規模越來越大時,便能發揮更大功用,在規模效應下降低開店成本。因此,小菜園這次上市集資的資金,除了用來繼續開店外,部分也會用於加強供應鏈能力、擴張物流倉儲網絡,以及提升智能設備及數字化系統,協助進一步降低成本。 除了堂食外,外賣業務對小菜園來說同樣重要,公司在招股文件中稱,正全力打造「線下堂食為主+線上外賣為輔+線下新零售」同步發展的全場景佈局。事實上,其外賣業務近年持續增長,相關收入在2021年佔整體15.5%,去年首9個月已增至31.5%。 由於擁有自家供應鏈,加上門店夠多,該公司已準備展開新零售業務,銷售自家品牌的食材。公司高管較早前曾表示,希望將兩萬多名員工變成銷售員,把500多家小菜園門店變成零售點。 小菜園上市前的投資者只有加華資本,2022至2023年累積投資5億元,持股7.01%,意味該公司的估值約71.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該公司的師徒培養及合伙人制度,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共有129名員工通過持股的平台持有41.71%公司股份,這是因為廚師出身的汪書高,也希望員工可以一同當老闆。 然而,目前中國餐飲競爭激烈,新品牌持續進場,不同菜系、不同體驗、不同模式的餐飲快速開店搶市場,小菜園也在招股文件中稱︰「中國餐飲業的激烈競爭可能阻礙公司提升或保持收入及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在經濟復甦不如預期、消費力下降的大環境下,小菜園也推出定價5至30元的平價菜品,希望留住現有客戶。 持續的擴張也為小菜園帶來資金壓力,截至去年11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3.53億元,因此也有一定上市集資需求。 估值方面,業務相近的同業九毛九(9922.HK)股價在過去一年累跌逾75%,市值只剩下約70億港元,預測市盈率約12倍,以小菜園去年9個月賺4.3億元,估計全年賺5.7億元計算,以相同市盈率計算,其上市市值約68億元,折合約74億港元,與九毛九接近。如果小菜園希望以更佳的估值上市,還看其進取的擴張大計能否贏得投資者信心。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rovider of digital payment services for businesses is burning through its funds as market competition heats up.

連年虧損現金緊張 連連數科冀集資減壓

這家與支付寶同樣起源於杭州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急需上市籌集資金 重點︰ 連連數科連續虧損多年,現金及現金等物只剩下1.42億元 該公司最後一輪融資後估值高達150億元,但要以高估值在港股上市,在目前疲弱的市況並不容易   歐美美 這個年代,如果沒有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可說是難以在中國生活。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以及騰訊(0700.HK)的微信支付,幾乎雄霸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但這裏說的僅是個人支付市場。事實上,有一家與支付寶同樣起家於杭州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打的是企業客戶主意,也在跨境支付市場闖出一片天。 這裏說的,是「連連支付」的母公司──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繼去年在港交所(0388.HK)申請上市不果後,最近更新招股文件,第二次衝擊港股市場。 2009年由章徵宇成立的連連數科,乘上了中國互聯網支付的東風,僅兩年便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正式進入第三方支付行業。它2015年再獲得「跨境支付牌照」,成為中國最早一批開始跨境支付的企業,也正因如此,章徵宇將目光由內地個人支付轉移至企業跨境支付,專注服務企業客戶的支付需求,避開與財力雄厚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直接競爭。 眾所周知,做支付,最值錢是牌照。截至去年底,連連數科擁有64項支付牌照,服務範圍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支持130種貨幣交易。更重要的是,連連數科獲得了全球最大的獨立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AXP.US)支持,於2017年與對方合資成立「連通」,並在2020年6月取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成為全球支付業務的主力。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連連數科的活躍客戶中,中國跨境商戶達到110.3萬戶,比2022年底增長30.5%。隨着公司逐漸壯大,數字支付服務總支付額(TPV)自2020年起持續增長,2020年為8,494億元,2021年增長約14.3%至9,712億元,去年底再升18.7%,達到1.15萬億元。 因此,其收入也穩步上升,去年營收7.43億元,比2021年增長15.4%,今年首9個月再提升38.5%至7.37億元。 擁有過百萬活躍客戶,收入連年增長,而且支付平台連接電商企業,再從每家公司的交易中抽取費用,連連數科2020年至2022年的毛利率分別達64.3%、68.2%及62.7%。從表面看,這絕對是一門好生意,但其盈利表現卻不如理想。 過去3年9個月,連連數科未曾賺錢,2020年虧損3.69億元、2021年虧損增加超過1倍至7.47億元,到2022年再增至9.17億元,去年首9個月進一步虧損6.07億元,這段期間的累積虧損高達26.4億元。 行業競爭激烈 虧損最大原因在於競爭。在跨境電商支付(收款)業務中,最少有25家正在競爭,近年連網易(9999.HK)和騰訊也加入戰團,而亞馬遜(AMZN.US)更推出了自家收款工具亞馬遜全球收款。強手環伺下,連連數科不得不「燒錢」應戰。 招股文件顯示,該公司的銷售及營銷費用連年上升,2022年按年大增54.6%至1.4億元,去年首9個月已花了1.32億元;同時,為了提升服務綁住用家,其研發費用也相當沉重,從2020年的1.24億元,增至2022年的2.1億元,去年首9個月也用了1.89億元。 投資者可能會關注,公司開支不菲,到底錢從哪來? 原來在連連科技2018年進軍英國、愛爾蘭及巴西市場之時,曾獲得光大投資等「資本大佬」以每股成本約5.3元入股,作價23.77億元,令其估值升至40億元;半年後,公司再獲得紅杉資本和博裕資本等入股,融資3億元,估值漲到70億元;到2019年6月,公司獲得第三輪融資,由中金等「大腕」入股,獲得3.5億元,估值再升至120億元。到2020年10月,更迎來第四輪融資,由泰康保險等入股,注資10.9億元,估值進一步升至150億元。 長期虧損的連連數科,早在2020年已準備在上海科創板上市,但無功而回,去年首度申請在港上市。參考其財務表現,即使前期投資者不急於套現,公司的現金流也開始告急。 事實上,其經營現金流表現相當飄忽,2020年為負5,919萬元,翌年錄得1.06億元正現金流,但2022年又再「轉負」3,334萬元,而去年首9個月雖再度「轉正」4,574萬元:但參考截至去年9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1.42億元,按年大減逾72%,可能有急切集資需要。 然而,要成功登陸港股也不容易,在官方嚴厲監管支付企業,加上中美關係緊張下,連連數科的業務因涉及不少敏感消費數據,投資者可能擔憂其經營環境;另一方面,港股近月每日平均成交長期不到1,000億元,加上大市走勢疲弱,不少新股認購反應欠佳,而且上市後股價「潛水」,因此連連數科要取得高估值上市集資,並非一項簡單任務。 以美國上市的PayPal(PYPL.US)為例,目前市銷率只有2.35倍,連連數科去年首9個月收入7.37億元,引申至全年約9.83億元,如果以相同市銷率上市,其市值只有約23億元,恐怕將遠低於最後一輪高達150億元的估值。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iFlytek group aims to list its Xunfei Healthcare subsidiary on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using the proceeds to deploy large AI models for medical services.

AI模型商業套現不易 訊飛醫療上市加強裝備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部署上市的訊飛醫療或搭上這輛順風車,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重點: 訊飛醫療成立至今,雖然營收不斷上升,但是近兩年累計虧損金額逾2.8億元 在港股和醫藥行業表現疲弱之際重啟上市分拆,或與科大訊飛自身財務表現有關   莫莉 去年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經歷熱潮,教育、辦公等應用場景紛紛出現新產品,而早年間十分火熱的醫療健康行業卻相對冷淡。如今,港股或將再迎來一間AI醫療公司衝擊上市。上週二,科大訊飛( 002230.SZ)宣佈將分拆醫療業務子公司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希望能幫助該公司繼續保持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提高其國際影響力。 目前,科大訊飛持有訊飛醫療52.47%股份,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與科大控股為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告,訊飛醫療上市將發行不超過約2,009萬股,即發行擴大後總股本的15%,若行使全部超額配售權,訊飛醫療最多可發行約2,310萬新股。分拆完成後,科大訊飛仍將維持對訊飛醫療的控制權。 訊飛醫療成立於2016年5月,主攻人工智能加醫療的領域,利用語音辨識、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不僅可以為個人客戶提供家庭醫生助理、AI慢病管理系統等服務,亦為基層醫院提供影像識別、輔助診斷、患者管理等多種功能,有助於提升醫院資訊化、智能化管理以及提高基層醫生診療能力。訊飛醫療共擁有8家子公司,覆蓋醫療科技服務、互聯網醫院、軟體發展與技術服務、醫療服務等領域。 分拆公告顯示,訊飛醫療成立至今,雖然營收不斷上升,但近兩年虧損明顯增大。在2020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3.21億元、3.56億元和4.94億元;除了2020年錄得761萬元盈利,2021及2022則分別虧損7,973萬元及2.04億元。 這與母公司之前的目標看來距離甚遠。2022年2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公開表示,預計2025年科大訊飛的營收將達到1,000億元目標,其中醫療業務作為僅次於教育業務的重點方向,將貢獻200億元營收。然而,科大訊飛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醫療業務營收僅1.92億元。 不過,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訊飛醫療或將搭上這輛順風車,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去年5月,科大訊飛發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星火認知大模型」,劉慶峰稱,該大模型在中文長文本生成、醫療領域的知識問答、數理能力等方面已經超過了ChatGPT。同年10月,訊飛醫療推出了搭載「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訊飛曉醫」應用程式,集成症狀自查、報告解讀、醫療資訊快速查詢、健康檔案管理等功能,可為用戶提供精細化的健康諮詢。 此外,使用大型語言模型處理醫療文本,也能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更準確、快速、個性化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從而提高醫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訊飛醫療透露,以腦梗死患者為例,在星火大模型的説明下,患者管理平台可以根據患者在院期間的病歷資料,抽取關鍵的畫像資訊,生成出院後患者個性化健康指導,在康復過程中,還能通過AI隨訪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主動式管理。 同業股價跳水 人工智能與醫療行業近年不斷迎來政策利好消息。去年3月,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刊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要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建設智慧醫院,推廣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網上查詢、藥物配送等服務,整合打通相關網上服務終端。對於訊飛醫療來說,上述表態有助於智能醫院、智能醫保等產品的市場推廣。 早在2021年8月,科大訊飛就曾發佈公告,籌畫分拆訊飛醫療上市。科大訊飛當時稱,擬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智能醫療業務,以抓住市場機遇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但隨後此項分拆行動並無後續進展,如今在港股和醫藥行業極為慘淡之際重啟上市分拆,或與科大訊飛自身財務表現有關。 去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營收按年下降2.3%至78.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業務後,錄得3.04億元淨虧損,遠遜2022年同期的2.79億元淨利潤,這是科大訊飛上市14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報虧損。公司當時解釋,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疫情導致項目簽單、交付、驗收出現延遲以及加大對於大模型研發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大模型方面的競爭已十分激烈,除了科大訊飛之外,字節跳動、百度(BIDU.US; 9888.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商湯(0020.HK)等多家知名企業均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這也讓科大訊飛大模型的商業套現之路,遇上更多強勁對手。 訊飛醫療暫未公佈招股詳情,難以估算其市值。港股市場曾在2021年11月迎來「AI醫療第一股」鷹瞳科技(2251.HK),當時的發行價高達每股75.1港元,但上市四個月後,股價就跌至17港元,此後股價長期在十多港元徘徊。由於AI醫療投入頗高而商業套現不易,該賽道難獲為投資者看好,訊飛醫療若要在港股站穩腳跟,還需更堅挺的財務表現。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tea chain that sells fruity and milky brews in China’s smaller cities has been dubbed a cheaper version of the upmarket Heytea brand.

收入依賴加盟商 古茗衝擊「茶飲第二股」

這家主打二三線城市的中國新式茶飲店,被稱為「廉價版喜茶」 重點︰ 截至去年底,古茗在全國共有9,001家分店,但只有6家屬於自營,其餘全屬於加盟店 詃公司去年首9個月賺9.9億元,按年增長2.65倍,主因公允值變動虧損大幅減少   裴梓龍 幾年前,奈雪的茶(2150.HK)與喜茶掀起了中國年輕人新式茶飲熱,前者更乘勢於2021年成功在香港上市。由於茶飲市場投資門檻低、標準化程度高、可複製性強,吸引各路人馬紛紛創辦新品牌。 新式茶飲產品種類接近,價格戰自然成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有效方式,但此舉加劇了競爭,但也同時迎來了上市潮。自去年8月茶百道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後,最近被稱為「茶飲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以及「廉價版喜茶」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申請在港股上市。 去年11月,本網站的文章《蜜雪冰城贏在一個字︰平》,拆解了蜜雪冰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主打果茶、奶茶及咖啡的古茗,其發展策略與蜜雪冰城接近,主打中國二三線城市,也同樣靠加盟商快速搶佔市場,並靠便宜殺出一條血路。 古茗的招股文件顯示,該公司截至去年底已有9,001家分店,更自稱是「中國最大的大眾現製茶飲店品牌」,但這個第一看來有點取巧。 古茗在招股文件解釋,中國現製茶飲店分為平均價不低於20元的高端市場;產品平均價格在10元以上且在20元以下的大眾市場;以及產品平均價在10元以下的低價市場。以古茗去年192億元產品銷售總額(GMV)及門店數量計算,公司只在「大眾市場」排名第一,在全部價格的市場則排名第二。 古茗去年的整體GMV比2022年增長37.2%,門店數量也增加了35%。然而在9,001家分店中,只有6家屬於自營店,其餘都是加盟店,而且接近79%的門店都位於二線及以下城市。 事實上,古茗的主要收入不是賣茶飲,而是來自加盟商,包括向加盟商賣貨及設備,以及收取加盟費。公司2021年收入達43.8億元,2022年增長26.9%至55.6億元,去年首9個月收入達55.7億元,按年增長33.9%,其中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及設備的收入約44.8億元,加盟管理費服務收入約10.8億元,而來自自營門店銷售的收入只有946.8萬元,意味越多加盟商加入,公司收入才能持續增加,因此其業務表現是高度倚賴加盟商。 不過,古茗加盟商獲利水平還是不錯。招股文件顯示,在經營古茗門店超過兩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個加盟商管理3.1家門店,而古茗的單店GMV在2021年約為220萬元,2022年增長至約230萬元,去年約為250萬元。去年,加盟商單店的經營利潤為37.6萬元,單店經營利潤率為20.2%,比同期中國大眾現製茶飲市場估計單店經營利潤率約10%至15%為高,難怪能吸引加盟商。 面臨同業價格戰 一直深耕下沉市場的古茗,正面對市場全力擠壓,一來要面對在中國有超過3萬家分店的蜜雪冰城;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老大哥」奈雪的茶和喜茶全面進攻下沉市場搶生意,例如喜茶在2022年將所有產品價格減至30元以下;奈雪的茶也推出一系列9至19元的「輕鬆系列」產品。去年8月,奈雪的茶更啟動「周周9.9元」活動,其後喜茶也加入戰局,這還沒計算掀起「9.9元戰幔」的瑞幸咖啡(LKNCY.US)和庫迪咖啡等其他飲品店。 古茗這次上市傳聞集資3億美元,目的看來是想獲得足夠「彈藥」作戰,包括加強數碼化管理及供應鏈管理效率,其次是市場營銷和加強品牌形象,以及建立密切的加盟商團體等。 該公司近年受到資本垂青,於2020年3月和6月分別引入了龍珠、紅杉、美資對沖基Coatue及Abbeay Street的投資,分別持有公司上市前8%、4%、1%及0.2%股份;至於創辦人王雲安持股43.2%,並透過一致行動安排控制公司79.5%股份。 靠加盟商維持高速增長的古茗,整體盈利表現不錯,過去幾年都有錢賺。2021年全年獲利2,014萬元,翌年大賺3.87億元,去年首9個月再按年增長265%至近10億元,但主要是因為公允值變動虧損由2022年同期的3.1億元,大幅減少至2,167萬元,但撇除這個因素,其經營利潤仍增長63.3%。 目前誰能成為港股「新式茶飲第二股」還沒知道,但回看作為「第一股」的奈雪的茶股價表現,市場對這個板塊的看法並不樂觀。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以每股19.8港元登陸港交所,市值高達323億港元,但其股價一路向下,近期已跌至3港元水平,市值只剩下50多億港元。 從估值上看,奈雪的茶預測市盈率約25倍,古茗去年首9個月賺9.9億元,假設全年獲利13.2億元,如果以25倍市盈率上市,上市市值將高達328億元,相當於360億港元。但以港股目前的疲弱表現,加上未來將有更多茶飲企業準備上市集資,要說服投資者以如此高的估值入股,恐怕難度不低。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is hospital chain, which provides a range of fertility treatments, more than doubled its profits in the first half of last year and wants to use IPO proceeds to upgrade its services.

港股再迎「造人」企業 政策扶持愛維艾夫

這家公司營運四家輔助生殖醫院,去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3億元,盈利大增148%至3,388萬元 重點: 愛維艾夫2022年在中國體外受精市場的份額僅0.9%,已在民營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提供者中排名第四 該公司旗下醫院尚未獲得第三代體外受精技術的許可證,市場規模也不如同業錦欣生殖   莫莉 中國人口下滑的趨勢正在顯現,除了提高年輕人的生育意願,幫助不孕不育的夫婦完成生育也是人口政策重點,北京、廣西等地區先後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該賽道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乘著政策的東風,民營輔助生殖醫院愛維艾夫醫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上月底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有望成為繼錦欣生殖(1951.HK)之後的輔助生殖賽道第二股。 愛維艾夫創立於2006年,是一站式輔助生殖技術(ART)及輔助服務提供者,在中國擁有四家醫院,分別位於廣東湛江、揭陽,雲南昆明及天津。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2022年,愛維艾夫共進行了6,706個體外受精(IVF)週期,雖然僅佔同年在中國進行的體外受精週期總數約0.9%,但在中國民營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提供者中已排名第四。 輔助生殖是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AI)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術。招股書顯示,從2010年首間醫院開始從事輔助生殖治療至2023年6月底,愛維艾夫已治療約9萬名患者,進行5.7多萬個IVF週期,完成6.7萬多次胚胎移植,共有3.3萬名試管嬰兒在愛維艾夫的幫助下出生。 隨著中國年輕人生育年齡推遲,加上精神壓力增加、環境污染以及吸煙、酗酒、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習慣,中國患有不孕症的夫妻數量,亦由2018年的5,540萬對增至2022年的5,670萬對,預計於2030年增至6,480萬對。不孕症是指育齡夫婦無避孕正常性生活至少12個月,仍未能達到懷孕的生殖系統疾病。 不孕夫婦的增加,也讓輔助生殖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中國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市場規模從由2018年的252億元增至2022年的279億元,預計到2030年達到552億元,但是輔助生殖服務行業仍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 作為民營輔助生殖服務提供者,愛維艾夫已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3.69億元、4.2億元和4.07億元,同期利潤分別為4,595.7萬元、9,456.2萬元和6,451.7萬元。2022年受限於政府對新冠疫情的嚴格限制措施,營收和利潤有所下滑。不過,去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2.3億元,按年增長29.9%;淨利潤為3,388.3萬元,按年大增148%。其中,位於廣東湛江的醫院是愛維艾夫的主要收入來源,貢獻約五成收入。 新技術待批許可證 在治療不孕不育的過程中,輔助生殖技術是繞過不孕症的病因,直接通過高度可控的實驗室環境,實現受精及早期胚胎發育的過程。比起漫長的藥物治療,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更高,但花費亦不菲。愛維艾夫表示,該院的大多數患者均接受過IVF-ET治療,成功率介於53.6%至66.5%,而去年上半年,每位患者進行IVF週期的平均花費約為5.5萬元至6.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愛維艾夫旗下醫院僅有IVF第一代以及第二代技術的許可證,尚未獲得第三代IVF,即「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的許可證,第三代IVF技術可以幫助攜帶遺傳病的夫婦、高齡女性、復發性流產的患者,適用的患者群體更為廣闊。目前,中國擁有第三代IVF許可證的醫院不足百家,絕大多數為公立醫院。在民營機構中,2019年在港股上市的「輔助生殖第一股」錦欣生殖亦已取得PGT許可證。 愛維艾夫表示,這次赴港上市的融資,將主要用於拓展經營能力及增加輔助生殖服務的品質,例如用於現有醫院擴張、翻新及裝修,以及為湛江醫院取得三級專科醫院資格,以便獲得PGT許可證。國內監管機構對於PGT技術的監管相當嚴格,醫院在獲取IVF一代或二代技術的許可證後,往往還需5至6年才有可能取得PGT許可證。 作為一間規模中等的民營醫院集團,愛維艾夫在2019年12月引入深創投控制的南山紅土及福田紅土投資,二者以總價1.47億元認購了5%股權,投後估值約為30億元。2021年底,愛維艾夫也曾考慮登陸A股集資,但是向證監會提交了A股上市輔導備案申請後,並無進一步進展。 輔助生殖賽道曾經備受資本熱捧,錦欣生殖2019年6月在港股上市後,股價一度大幅上漲,2021年市值曾高達660億港元,較發行市值上漲175%。但隨著生物醫藥行業進入寒冬,錦欣生殖的市值現已跌至約80億港元。 相比之下,愛維艾夫無論是患者數量、佈局城市還是技術許可證的水準都略有不及,若以錦欣生殖目前的市盈率48倍計算,愛維艾夫的市值或可達到32.5億元,略高於2019年的投後估值。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後,錦欣生殖能否在資本的加持下迎來高速發展,仍然有待投資者觀察。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