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8.HK
RoboSense steers towards profits as LiDAR gains traction

從事激光雷達和感知解決方案業務的速騰聚創,在連虧多年後,開始漸見曙光

重點:

  • 公司今年首季度虧損大幅收窄
  • 用於機械人的激光雷達業務有機成為突破點

 

劉智恒

禾賽科技(HSAI.US)聯合創始人李一帆曾說過:「長期來看,激光雷達可在國內實現盈利,但不確定這個長期有多長,是三年就夠了,還是一不留神到十年去了。」

對於激光雷達的龍頭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2498.HK)來說,李一帆的話真是百般滋味,公司自2014年成立後從未嘗盈利,累計虧損數十億元,究竟還要等多久才能有收成?

或許公司今年首季度的報告,可為市場帶來一點端倪。

速騰聚創首季度的收入3.28億元,儘管按年下跌9.2%,但虧損收窄24%至9,879萬元,毛利亦大升73%至7,701萬元。毛利率的改善更教人驚喜,由去年同期的12.3%,大幅上升11.2個百分點至23.5%。

毛利率升幅亮麗

公司表示,收入下跌主要是一家在L2+自動駕駛上的客戶,轉而採用純視覺方案,以及一位客戶則採用自研激光雷達。

雖然失落兩位客戶,公司因毛利率大幅提升,令毛利有超過7成增幅。公司表示,主要由於原材料採購成本減少,以及公司的MX激光雷達產品採自主研發的SoC處理芯片,成本遠低於向第三方採購的芯片。另外,在機械人及其他激光雷達產品上,公司新產品E1R及Airy的毛利率,遠高於之前的產品。

速騰聚創雖仍未見盈利,但虧損正近逐漸收窄,毛利率又不斷提升,新產品亦取得市場認同,今年內似有機達收支平衡。雖然在進程中失落個別客戶,但暫時未見有大影響,畢竟公司並不是倚重單一客戶,相反整車廠客戶達30家。

早前速騰聚創的CEO 邱純潮曾表示,內部目標是激光雷達板塊在今年下半年某季度,能實現單季盈虧平衡,並有望在2026年實現全年盈利。

趕上機械人風口

似乎速騰聚創正朝目標邁進,事實上目前市場的發展趨勢上,公司均有受惠機會。

首先未來有機成為公司一大亮點的,肯定是機械人業務。用於機械人及其他的激光雷達產品,今年首季度收入達7,340萬元,同比上升87%;涉及的產品達11,900台,較去年同期大增1.8倍。

公司透露,在庭院機械人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現時已獲兩大頭部割草機械人客戶的獨家合作。今年5月與庫獁科技達成的戰略合作,未來三年將交付120萬台激光雷達,創下割草機械人行業最大訂單紀錄。

今年初,公司亦發布AI+機械人戰略,並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前沿技術產品,其中主打的Active Camera,即同時具備為機械人提供避障、建圖及定位等全場景需求。公司現已跟宇樹、人形機器人、靈寶CASBOT等20家機械人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目前未知速騰聚創在機械人業務上能走多遠,但起碼趕上市場風口,對於提振股價及帶來投資市場關注度,無疑有一定幫助。

Robotaxi的機遇

另外就是Robotaxi的發展,隨著技術發展逐漸成熟,Robotaxi已開始從測試階段走向規模量產。在過程中,Robotaxi企業對激光雷達的需求數量勢將增加,同時對產品的性能、尺寸、價格等有更高要求,特別是數字化激光雷達替代了原來的分立式激光雷達。在此趨勢下,作為行業龍頭,速騰聚創自然有機成為受惠者。

今年4月,速騰聚創與滴滴自動駕駛達成合作協議,滴滴在與廣汽合作的新一代L4級Robotaxi車型,將搭載6顆速騰聚創的全固態數字化激光雷達。早前在上海車展,速騰聚創亦與小馬智行達成深化戰略合作,在第七代Robotaxi上,搭載4顆速騰聚創全固態數字化激光雷達。

速騰聚創也表示,與超過九成的全球核心Robotaxi及Robotruck企業,都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與6家簽訂量產協議,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滴滴自動駕駛及美國的L4自動駕駛公司。

可以預見,若Robotaxi能陸逐在各省市推出,有機為速騰聚創帶來一個頗佳的增長點。

雖然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屢次在公開場合批評,指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方面是「錯誤的解決方案」,但速騰聚創不斷用行動證明,激光雷達仍穩佔市場一席位,最終錯的,說不定是馬斯克。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資產減值後 華寶國際上半年盈利翻倍

電子煙產品製造商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進行多項資產減值後,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倍翻。 公司預計2025年前六個月的利潤介乎1.51億元至1.77元間,同比增幅分別為91.3%至124.3%,較2024年上半年報告的7,900萬元顯著提升。 公司表示:「該增幅主要於2024年同期確認了商譽減值約0.29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約人民幣0.202億元,以及聯營公司的投資減值撥備約0.480億元所致,而本報告期間則沒有類似減值撥備。」 在調整後,即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和減值相關損失後,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2.236億元至2.496億元,同比增長1.1%至12.9%。 華寶國際股票周一開盤上漲,每股港幣3.42元,漲5.2%。該股年內已上漲54%。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x makes air conditioners

奧克斯衝刺港交所 低價高增長存隱憂

這家空調製造商憑借低價策略,贏得國內消費者青睞,借助代工模式成功攻下海外市場 重點: 奧克斯去年營收增長20%,憑借國內低價策略與海外代工模式,超越競爭對手 低價策略雖助力這家空調企業擴大市場份額,但也引發質量隱憂,且毛利率顯著低於同業   陳竹 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創始人鄭堅江屬牛。三十餘年前創業時,他將公司命名為「奧克斯」,英文 「Ox」的音譯,正是源自中國的生肖傳統。此舉昭示其期盼企業秉承牛的特質:堅韌果敢、篤行致遠。 鄭堅江推動企業上市,試圖向投資者展現與已上市巨頭不同的空調製造商路徑時,多年耕耘終現曙光。上周,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更新版上市文件,同時該計劃也獲中國證監會備案通知書,標誌著該公司赴港上市實現雙里程碑。 申港上市是奧克斯曲折上市之路的最新轉折。公司曾於2016年登陸流動性匱乏的北京“新三板”,但一年後摘牌,部分原因是該市場流動性薄弱、融資空間有限。 此後,奧克斯轉戰A股主板,擬於上交所上市。2018年啓動流程後, 2023年6月完成必備的上市輔導階段。然而,奧克斯旋即調整方向,今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首份申請。因半年有效期屆滿,公司近日更新材料重新遞表。 奧克斯聘請頭部投行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預示此次募資規模較大,或超1億美元。 低價雙刃劍 奧克斯以激進低價策略聞名,被視作2000年代初中國空調價格戰推手,當時家用空調正值普及浪潮。2001年,公司提出引發行業震蕩的口號:「免檢是爹,平價是娘」,國內媒體對此均有記載。 次年,奧克斯發布白皮書,拆解某型號產品成本結構,指控競爭對手定價虛高,隨即宣佈全線40餘款產品降價逾30%。 這套組合拳既凌厲又高效。當市場主流空調售價約3,500元(近500美元)時,奧克斯產品常低於3,000元。對手猝不及防之際,消費者的積極反響令奧克斯聲名鵲起。 持續低價攻勢,雖未撼動美的(0300.HK; 000333.SZ)、格力(000651.SZ)和海爾(6690.HK)三巨頭的主導地位,但奠定奧克斯高性價比市場認知。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空調線上均價2,775元,線下實體店均價4,306元。奧克斯線上均價僅2,207元,為前五大廠商最低,線下均價也僅2,982元。 當前,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升,低價策略正為奧克斯創造有利條件。 不過,奧克斯去年營收298億元(41.5億美元),仍不及海爾4,016億元的十分之一。其去年20%的收入同比增速超越海爾8%、美9.4%的逾倍,格力同期則下滑7%。今年一季度,增速小幅提升,營收從73.6億元增至93.5億元,增幅達27%。 過去三年,奧克斯的盈利持續穩健增長,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從7.52億元升至9.25億元,同比增長23%。 低價策略在奪取市場份額同時,也要付出代價。對價格的過度聚焦令品控承壓。2019年,格力曾公開指控,奧克斯多款產品能效與制冷消耗功率未達標準,引發重大糾紛。 更關鍵的是,低價導致毛利率折讓。奧克斯空調毛利率19.2%,顯著低於海爾的23.87%。儘管美的、格力未單列空調毛利,但前者包含空調的智慧家居業務,毛利率達29.97%,後者以空調為主的製造業板塊,毛利率更達32.55%。 為對衝國內增速放緩,奧克斯近年加速拓展海外業務,助力增長。去年,其出口大增41%,海外營收佔比達57.1%,公司將海外銷售定位為未來核心增長引擎。 不過,其海外業務多屬代工生產,產品貼牌銷售。該模式以利潤微薄著稱,進一步解釋了為何奧克斯整體盈利,遜於海內外自主品牌運營更成功的行業對手。 歸根結底,在空調這類成熟行業,高增長與高盈利需並重。奧克斯欲實現長遠發展,須著力打造自主品牌、依託品質而非價格競爭。公司2023年推出高端品牌ShinFlow等舉措值得肯定,即便此舉意味著將與業內巨頭正面交鋒。 此外,公司可發力毛利率更高的中央空調領域,後者廣泛應用於商業建築,家居滲透率仍較低。去年,奧克斯超87%的營收源自家用空調,且多為壁掛機型。中央空調去年毛利率達30.4%,顯著高於家用機型的19.25%,加碼前者將有效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海外業務需逐步從純代工向自主品牌建設轉型。唯有實現增長、盈利與品質的平衡,奧克斯方能贏得投資者認可,證明其生產的空調不僅「價優」,而且「質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