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HPV九價疫苗生産商第二次申請到港交所上市,其核心産品已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重點:

  • 瑞科生物再度向港交所遞表,期望成爲港股HPV疫苖第一股
  • 該公司獲得資金青睞,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增至約90億元

莫莉

試打疫苗需要搖號,中籤率僅有3%?這是2022年深圳第一次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九價疫苗搖號的結果,全市有58萬女性參與搖號,僅1.7萬人成功“中獎”。

中國龐大的HPV疫苗市場,吸引多家國産疫苗生産商布局,江蘇瑞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員,其核心産品重組HPV九價疫苗REC603,已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新年伊始,瑞科生物向香港交易所呈交上市申請,這是自從2021年7月申請失效後,第二度闖關在香港上市。

儘管瑞科生物尚無任何疫苗實現商業化,但其憑藉重組蛋白疫苗研發技術、全面的HPV候選疫苗布局,仍然獲得資金青睞。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瑞科生物共完成四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23.51億元。投資方背景星光熠熠,包括清池資本、紅杉資本與新加坡淡馬錫等知名機構投資者。截至2021年6月,瑞科生物完成C輪融資時,其估值已攀升至約90億元。

瑞科生物成立於2012年,現擁有12款候選疫苗管綫,包括HPV疫苗、新冠病毒疫苗、成人結核病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等市場潜力巨大的疫苗組合,並搭建了新型疫苗佐劑開發、蛋白工程和免疫評價三個技術平台,也是全球爲數不多的可以自主開發新型佐劑的公司。

在瑞科生物的疫苗管綫中,HPV候選疫苗的進展最爲迅速,並同時布局了二價、四價、九價多款疫苗,這套“組合拳”可服務於不同消費能力和免疫需求的群體。其中,核心産品九價HPV疫苗REC603已完成受試者招募,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完成三針給藥,2025年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上市許可申請。

HPV病毒反復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疫苗也是全球目前唯一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HPV二價疫苗可以預防約70%的宮頸癌,而HPV九價疫苗可以擴大保護範圍至約90%的宮頸癌。

國內競爭激烈

中國HPV疫苗市場潜力巨大,2017年,葛蘭素史克(GSK.LON)研發的二價HPV疫苗成爲國內首款上市的HPV疫苗,在之後的兩年,默沙東(MRK.US)研發的四價和九價HPV疫苗、以及中國企業萬泰生物(603392.SH)研發的首個國産二價HPV疫苗也獲批上市。

瑞科生物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顯示,2020年國內HPV疫苗市場規模約爲135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690億元,2020年到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17.7%。其中,唯一獲批的九價HPV疫苗儘管價格最高,但當前的市場份額已超過48.5%,預計HPV九價疫苗將在2030年的HPV疫苗市場佔據最大份額。

不過,國産HPV疫苗研發競爭激烈。中國現有17款HPV候選疫苗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其中6款爲九價HPV疫苗。瑞科生物並未佔據先機,上海博唯生物旗下的九價HPV疫苗最早於2020年4月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疫苗適用年齡爲20至45歲;瑞科生物研發的REC603於2021年6月開始III期臨床試驗,但適用年齡更廣,覆蓋了9歲至45歲的群體。

除了HPV候選疫苗之外,瑞科生物亦有兩款新冠疫苗在研發當中,其中重組蛋白新冠疫苗ReCov的臨床一期試驗已完成,初步數據顯示有效。今年1月已獲得菲律賓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Philippines)的臨床試驗批准,擬於今年一季度開展全球II期/III期試驗,預計2022年提交ReCOV疫苗緊急用戶許可證申請。

同業估值千億

最近半年,炙手可熱的生物科技賽道遭到冷遇。港股市場上,生物科技板塊從去年6月的高點一路回調,已下跌近50%。新股市場更是迎來了一波破發潮,2021年12月,在港股上市的3家生物醫藥公司首日均破發,其中北海康成 (1228.HK)上市首日股價暴跌27%。

瑞科生物同樣是一間未實現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個月,公司全面虧損總額分別爲1.38億元、1.79億元及5.2億元。虧損不斷擴大,與研發成本上升有關,同期的研發成本分別爲6,330萬元、1.3億元及3.72億元。

對於研發前景充滿未知數的瑞科生物,投資者將如何看待?由於港股市場並沒有HPV疫苖相關股份,對比A股上市的同類HPV疫苗企業,默沙東HPV疫苗的獨家代理商智飛生物(300122.SZ)市值約1,700億元,國産二價HPV疫苗生産商萬泰生物市值也高達1,430億元。兩者的市銷率分別約8倍與34倍,如果取其中間水平21倍的市銷率,以瑞科生物去年的收入預測計算,預測市值只有約8億港元,看來低得有點脫離現實,未能反映其未來收入增長預期。

考慮到港股市場的疫苗股數量不多,瑞科生物擁有HPV疫苖的獨特性,而且上市前的C輪融資估值已接近90億元,預期上市後不難取得百億港元以上估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趁AI熱配股 趣致集團集資3.2億元

互動機器營銷服務提供商趣致集團(0917.HK)周三公布配售股份,以每股106.6元,配售300萬股,佔現發行股份數目約1.14%。配售價較7月15日收市每股128.5元折讓17.04%,集資金額近3.2億元。 趣致表示,配售可加強集團的流動性和財務狀況,擴大公司股東基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 集資約50%將用於境內外業務營運發展,約10%用於研發投入,約40%用於優化資本結構及一般企業用途。 周三趣致股價開市跌1.2%報127元,之後股價急挫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obotaxi commercialization faces hidden barriers

中國Robotaxi商用推進面臨隱性門檻

Robotaxi實現全面落地,關鍵門檻已從技術突破轉向商業模式可行性、成本結構優化與政策法規配套能否同步落地    頭豹研究院 2025年,Robotaxi產業邁入規模化運營關鍵期。硬件降本與算法優化成為商業化前提。特斯拉(TSLA.US)Cybercab採用無方向盤設計及「無箱式」製造工藝,預計2026年單車成本降至2.5萬美元,較Waymo同類車型降低70%。 中國企業同步突破:百度(BIDU.US; 9888.HK)Apollo RT6通過量產激光雷達將硬件成本壓縮至2.9萬美元,文遠知行(WRD.US)第七代系統實現傳感器數量減少30%的同時提升感知精度。 在試點方面,目前,北京、上海等10餘城已允許完全無人駕駛收費運營,深圳明確事故責任由車企及系統供應商承擔,政策紅利推動運營範圍擴展。隨著Robotaxi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那麼距離Robotaxi全面在中國落地,還有哪些門檻? 推向全國的挑戰 盈利模式、法規協同與安全人員比例仍是挑戰,但隨著成本下降與政策支持,Robotaxi正逐步邁向商業化正循環。 儘管技術本身的進步至關重要,但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更依賴於一系列非技術因素的考量。首先,商業閉環的形成是大規模落地實現的關鍵之一。Robotaxi作為新興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其市場定位旨在提供比傳統網約車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Robotaxi長期有望透過減人力與全天候運營降低成本,但短期仍面臨原車、感測器、維護等高昂成本壓力。然而,從短期來看,Robotaxi的製造商將面臨商業化過程中的初期成本挑戰,主要成本包括車輛的固定成本(原車、傳感器、改裝成本)、年度維護和運營費、市場推廣活動的費用,以及其他與新技術推廣相關的支出。據統計,2023年,原車、傳感器、年度維護和運營費和改裝費用分別約為10萬元、8萬元、8萬元、1萬元。前三者成本佔比比較高,分別為37%、29.6%、29.6% 其次是政策支持。Robotaxi的全面落地仍需政策支持與法規配套,涵蓋安全性、倫理與社會接受度等面向。Robotaxi的全面商業化,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持——允許其在開放路段與網約車一樣自由行駛。然而,政府在制定全面開放政策時,需要綜合考慮技術成熟度、社會接受度以及潛在的安全和倫理問題。鑒於這些因素,政府對全面開放Robotaxi的政策持謹慎態度,以確保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能夠保障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 Robotaxi具備全天候運行與高周轉率優勢,據Waymo估算,其行駛里程是普通車輛6倍,因此從經濟效益角度來講,Robotaxi具備極大的優勢。然而當前現實是,Robotaxi無法在完全開放的場景中運行,且其技術成熟度、安全性尚未受到市場認可。廠商搶佔市場所花費的營銷補貼是一筆較大的支出,同時,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日常運維及安全員等人力成本、專用車輛的高昂改裝與採購成本都將為廠商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 Robotaxi車輛本身的製造成本已能夠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使得其在人工替代方面具有潛力。隨著市場認知度的提升和政策環境的成熟,Robotaxi試點範圍擴大甚至能夠在廣泛的開放道路上行駛,其規模化運營將有效降低單位成本,業內普遍預期,當單一城市Robotaxi的保有量達到1,000輛時,將迎來其運營的盈虧平衡點。 頭豹研究院中國是行企研究原創內容平台和創新的數字化研究服務提供商,擁有近百名資深分析師,聯繫方式:CS@leadleo.com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咏竹坊立場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山東黃金預計上半年純利增長最多120%

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一公布,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5.5億元(3.56億美元)至30.5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84.3%到120.5%。 本公司預計上半年度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為25.5億元至人民幣30.5億元,同比增長80.3%到115.6%。 公司將業績增長歸因於統籌優化生產布局,提升精細管理水平,實現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另外,由於黃金價格上行,利潤漲幅較大。 山東黃金股價周二平開,至中午休市報26.50港元,跌1.6%。今年以來已升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新股市場火熱 中金中期盈利爆升

頭部投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08.HK;601995.SH,簡稱:中金公司)周一表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介乎34.5億元至39.7億元間,同比增長55%至78%。 公司指受惠於上半年資本市場活動回暖,帶動核心投行業務需求水漲船高。香港成為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市場,44家企業在六個月內共計募資1,071億港元。作為今年迄今最大規模IPO的聯席保薦人之一,中金公司與另外兩家中國投行和外資投行,共同助力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750.HK;300750.SZ)實現約400億港元的募資。 周二中金公司港股開盤下跌0.1%,年初至今累計漲幅約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