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iotech company, which focuses on the R&D of stem cell drugs, has filed for listing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hoping to get a slice from the hot stock market.

這家主要專注於幹細胞藥物研發與生產的生物科技企業,趁港股轉旺申請在港交所上市

重點︰

  • 澤輝生物今年上半年虧損按年增加逾兩倍,達2.37億元
  • 公司暫時只有四款產品,當中僅一款處於臨床研究第二期,距離商業化尚有一段距離

 

裴梓龍

中港股市在官方「組合拳」救市下,表現再度活躍起來,踏入第四季,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趁旺勢到港交所上市集資,希望能乘上這股市狂潮,獲取更高估值。

成立於2017年、主要專注於幹細胞藥物研發與生產的生物科技企業澤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9月最後一天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作為獨家保薦人。

與大部分早期生物科技公司一樣,公司目前暫沒有商業化產品,意味公司未有營收。據招股文件顯示,公司在2022年錄得約1.73億元虧損,翌年擴大至1.96億元,今年上半年的虧損更高達2.37億元,比去年同期激增210%。

虧損大幅上升,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行政開支由去年的1,837.4萬元,大幅增加至1.43億元,當中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達1.14億元,而過去兩年並沒有該支出;其次,澤輝最主要負擔是研發開支,2022年花了6,631.1萬元,去年增至1.0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已高達5,851.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1.4%。

澤輝主要業務是開發治療多種疾病的多能幹細胞(PSC)來源的創新細胞治療產品,屬於中國以及全球最早批開展PSC來源細胞治療產品研發的公司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中國首批獲得PSC來源細胞療法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批准的公司,以及中國唯一一家目前有多項PSC來源細胞治療資產處於II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招股文件顯示,澤輝目前的產品組合包括核心產品ZH901以及主要產品ZH903、ZH902及ZH906。ZH901屬一種M細胞治療產品,正在研究用於治療損傷及炎症以及退行性疾病,它在中國針對各種適應症的臨床開發已進入第二期,已有約100名患者在多項臨床試驗中通過靜脈輸注或膝關節腔內給藥,接受了ZH901治療,而所有患者均未出現ZH901導致的嚴重不良事件。

至於ZH903、ZH902及ZH906都處於早期臨床階段。ZH903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開發中的mDAP細胞治療產品;ZH902是治療幹性AMD的開發中的RPE細胞治療產品,能改善患者視力問題;ZH906是治療角膜內皮失代償的開發中的CEnC治療產品。

另一方面,澤輝還開發了一個多能幹細胞來源的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平台(PROF),由多能幹細胞種子細胞平台(PROF-seed)、關鍵功能細胞篩選研發平台(PROF-function)及處方優化平台(PROF-formulator)組成,屬公司獨有的技術平台,有助公司更有效研發產品。

為支持未來商業化,公司已在北京設立總建築面積約2,380平方米的工廠,可以年產約3.5萬支細胞療法產品注射液,支持公司進行的臨床開發及早期商業化;同時,公司也在計劃在廣東省中山市建立製造工廠,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預計年產能約50萬支細胞療法產品注射液,以支持商業化生產,將於2030年正式投入生產。

而澤輝這次上市集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建設中山工場,另外還有用於產品研發及臨床實研等。

現金只餘7,800萬

澤輝急於上市,最主要是資金已難以支持研發支出,截至今年6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7,826萬元,比去年底大幅減少53%,然而去年全年的研發開支已達到1.0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已花了5,852萬元做研發。由於仍未有商業化產品,同時今年上半年也沒有政府補貼,要維持研發,就只能靠上市在市場獲取資金。

此外,前期投資者也需要平台套現。據招股文件顯示,公司於2019年展開天使輪融資,投資者包括中科創星、西安眾合、西安贏實及山東顥楊,每股成本3.87元,獲取1.5億元資金;一年後再進行A輪融資,每股成本增至8.3元,再獲得約1.6億元,投資者包括國科鼎智、元清本草、北京贏實等。

而由2022年至今年,公司再進行B輪、B+輪及B++輪融資,每股9.38元,投資者包括北京贏晟、嘉興宸玥和北京攜泰等,三輪融資獲得6.56億元資金,所有前期投資者都有180天禁售期。

以北京攜泰在B++輪投入約2,000萬元,持股為0.89%計算,該公司估值約為22.5億元,約24.9億港元。不過,目前在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股份眾多,投資生物科技企業,就是在賭公司的產品最終能否通過臨床實驗,並成功商業化。

目前港股氣氛熾熱,新股市場也活躍起來,加上8月上市的生物科技股同源康醫藥(2410.HK)至今已累漲約150%,如果澤輝能通過上市聆訊,說不定可以吸引追逐短期盈利的投資者認購。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盈收下滑 汽車之家大裁員

汽車交易服務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國車市持續低迷影響,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臨市場持續疲軟,公司過去一年間已裁減約五分之一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車之家實現營收14.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6.1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億元,線索服務收入下降11%至6.45億元。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0%,從3.8億元跌至3.41億元。 業務承壓之際,汽車之家持續通過人員優化控製成本。截至3月底員工總數為4,345人,較上年同期的5,420人減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內累計跌幅約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度Apollo攜手神州租車 將推出自駕車出租服務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台,與中國最大租車平台神州租車(Car Inc.)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 這項新服務將允許用戶按需求透過神州租車平台,預約Apollo自駕車,靈活安排時間,覆蓋城市地標及旅遊熱點,特別針對長者、無駕照旅客及行動不便人士設計。 百度指,雙方將在多個城市文旅場景中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形成應用模型。另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起,雙方將根據特定場景共同定義產品,根據用戶反饋迭代升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eekr gets privatization bid from Geely

美上市僅一年 極氪極速退市

極氪私有化,是母公司吉利汽車持續整合旗下上市子企的一部分 重點: 極氪已收到私有化要約,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吉利汽車提出以20%的溢價收購其股份 極氪在紐約IPO僅一年便欲私有化,背後有多重因素,包括中國企業在華爾街面臨的敵意日漸加劇   陽歌 來得容易,去得也快。 這正是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要告訴投資者的。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僅一年,公司就要退市了。對投資者而言,極氪這段短暫的上市經歷帶來的收益還可以:私有化要約價格與IPO價格相比溢價可觀,超過20%。 推動持有極氪65.7%股份的吉利汽車(0175.HK)發出此次收購要約,最大原因是創始人李書福希望對其龐大的汽車帝國進行整合。 其次是政治因素,中國企業在美國證券交易所面臨的敵意日漸加劇。近幾個月來,這一問題多次顯現,一些政客建議將部分或全部中國企業強制退市。私有化後極氪將成為吉利汽車的全資子公司,而吉利汽車在香港的上市情況,看起來比極氪在紐約上市要安全得多。 去年5月,極氪名聲大作,公司在紐約上市並籌集資金4.4億美元。因中美證券監管機構之間的爭端,導致上市活動沉寂數年後,成為中國在美上市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雙方最終達成一項信息共享協議,解決這一爭端,為重啓大型交易鋪平了道路。 但現在,美國政客再次威脅要限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理由多樣,包括數據安全以及與中國國防工業有關聯的公司,利用美國資本市場融資。極氪其實並不屬於任何一種情況,因為它的大部分銷量都在中國,而其生產的汽車是民用車輛。儘管如此,最近各種反華言論或許仍讓極氪感到不安。 吉利汽車周三在香港發布的公告顯示,按照擬議的收購協議,吉利汽車將以每股25.66美元的價格,收購極氪股東手中的美國存托股票(ADS)。極氪的股東可以選擇收取現金,或是以1:12.3的比例換取在香港掛牌交易的吉利汽車股份。這個價格較極氪在要約披露前30個交易日的價格溢價20%。 吉利汽車表示:「預期私有化建議將為集團創建一個統一的上市平台,全面整合極氪的資產及資源,從而提升集團乘用車業務的競爭力。這也將有助於集團確定極氪未來的戰略方向,以應對全球市場及經濟挑戰。」 極氪股價在公告發布當天上漲,收於25.19美元,比要約價格低大約2%。有些不尋常的是,周四該股繼續上漲,收盤價26.06美元,略高於要約價。這可能表明,投資者認為吉利汽車最終會提高報價。 整合旗下公司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也一如吉利汽車所指出的,這筆交易背後的主要推手,似乎確實是李書福意圖整合、精簡旗下眾多上市公司。吉利汽車是其中的先行者,於2004年在香港上市。近年來,公司旗下的沃爾沃汽車(VOLCAR-B.ST)和路特斯(LOT.US),也通過收購歐洲企業獲得的資產相繼完成上市。 吉利旗下其他上市公司還包括兩家智能汽車技術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億咖通科技(ECX.US)和在香港上市的知行科技(1274.HK)。此外,旗下曹操出行赴港上市計劃,已獲中國證監監管機構的批准,預計未來一兩個月內將完成掛牌。 去年11月,李書福對其商業帝國進行了一次重大整合——極氪宣布將出資13億美元,收購吉利旗下高端汽車品牌領克51%股份。極氪的投資者對這一計劃並不滿意,該計劃公佈後,極氪的股價下跌了27%。但整體而言,極氪上市後股價表現相對平穩:去年8月曾跌至13.5美元的低位,而今年3月一度衝高至33美元。 25.66美元的收購價格較其21美元的發行價溢價22%。 說實話,極氪的業績數據並不是特別亮眼,這可能也是李書福決定將該公司併入歷史更久且盈利狀況更好的吉利汽車的因素。極氪在中國過熱的電動汽車市場爭霸中入局較晚,但由於與吉利的關聯,它也具備一些強大的優勢。 但極氪品牌電動車的增長近期急劇放緩——中國電動車市場在經歷數年爆發式增長後,已開始顯現飽和跡象。據CnEVPost數據,4月份極氪品牌汽車的交付量僅為13,727輛,同比下滑14.7%,不過該品牌今年前四個月累計交付量仍保持12.2%的增長。同期領克表現更為亮眼:4月交付27,589輛,同比大增47%,2025年前四個月累計交付量增長25.6%。 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當前增速已顯著回落——當時極氪(含領克品牌)合計交付量同比翻倍,達79,250輛。而公司當季營收同比增速僅為39%,為228億元(31.5億美元),這個數字展示出在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極氪正承受著巨大的價格壓力。 儘管面臨這些壓力,極氪的毛利率還是提高了4個多百分點,季度內的淨虧損從上年同期的29.4億元收窄至8.21億元。 極氪當前估值明顯偏低,市銷率(P/S)僅0.58倍,不僅低於吉利汽車的0.69倍,更遠遜於理想汽車(LI.US;2015.HK)和比亞迪(1211.HK;002594.SZ)等競爭對手,它們的市銷率均超過1倍。估值低或許是因為極氪入局電動車賽道較晚,不過極氪退市或將有助於提升吉利汽車的估值,後者的估值目前也有點低迷。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八大基石投資者力撐 綠茶招股集資12億

內地餐廳營運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68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招股價每股7.19元,集資約12.1億元,本月13日截止認購,16日掛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無鍚紫鮮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認購6.73億元股份。 綠茶起源於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廳數目達493家,覆蓋28個省市地區,去年收入為38.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億元人民幣。 是次集資所得,約63.3%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6.3%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5.4%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5%則撥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