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ide in new tie up with Uber

這家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將從阿聯酋開始向優步用戶提供服務,不過目前雙方無意在美國或中國開展合作

重點:

  • 文遠知行與優步建立合作,年底時在阿聯酋開始,可透過優步應用程序選擇預訂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出租車
  • 8月,文遠知行在最後一刻叫停4億美元的美國上市計劃,但公司可能會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後,在年底前嘗試重啓上市計劃

陽歌

文遠知行的紐約IPO計劃可能暫時被迫擱置,但這並不意味這家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只是閒坐著沒事幹。

在8月份,公司遭遇了一個令人尷尬的挫折,當時它的IPO突然在最後一刻被迫取消,此次IPO原本有望,成為過去三年中國公司在紐約最大的IPO之一。之後公司對此事保持沈默,不過它仍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最新材料,包括本週三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

撇開財務狀況不談,也是在周三,公司宣佈與共享出行運營商優步 (UBER.US)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再次彰顯了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這種合作對文遠知行頗為重要,因它正試圖通過自己的技術商業化,以創造一些可觀的收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僅為1.5億元,2023年的營收為4.02億元,對於在最近一次融資估值51億美元的公司來說,這算不上亮眼。相比下,公司僅今年上半年就在研發上投入了5.17億元,大致相當於它截至6月的18個月收入。

文遠知行和優步稱兩家的聯姻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共同推進文遠知行自動駕駛車輛上線Uber平台,並先在阿聯酋啓動運營」。雙方還表示,這項服務將於今年底推出,優步用戶在阿聯酋打車時,可以選擇文遠知行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目前,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車隊在中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都擁有自動駕駛牌照,並在亞洲、中東和歐洲7個國家的30個城市開展業務。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公告稱,優步和文遠知行「合作不涉及美國和中國市場」。此外,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少許其他市場有牌照,但仍處於測試階段,意味現時與優步的合作只屬有限。

「顯而易見地,未來的出行將越來越共享化、電動化和自動化。我們期待與像文遠知行這樣的領先自動駕駛公司合作,將自動駕駛技術的便利傳遞到世界各地。」優步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西在宣佈這一合作時說。

這份公告為文遠知行的故事增添了一些積極元素,在最後一刻決定推遲美國上市後,文遠知行的名字再次登上新聞頭條。公司正在日益擁擠的中國自動駕駛概念股領域爭奪關注,在香港上市的知行汽車科技(1274.HK)和在美國上市的禾賽(HSAI.US)都屬於這個領域。

此外,豐田支持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和比亞迪支持的自動駕駛軟件公司夢騰智駕,均已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可在美國進行IPO。而且汽車芯片設計公司地平線機器人和黑芝麻智能都已申請在香港上市。

IPO前景不明朗

去年8月,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文遠知行赴美上市,這是所有希望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完成的步驟。公司於今年7月底,首次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公開文件,並定於8月19日那周首次公開發行。

此次上市將籌集超過4億美元,其中包括以每股15.50美元至18.50美元的價格出售6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最高籌集1.2億美元。文遠知行表示,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已表示有意購買價值約1億美元的IPO股票,這至少相當於其所公開發售股票的90%。其餘的融資將通過同時進行的3.2億美元私募來籌集,其中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風險投資基金Alliance Ventures領投了1億美元。

在當時市場情緒相對低迷的情況下,這些重大承諾是重要的信心信號,表明文遠知行只需找到其他投資者購買極少量的股票即可。考慮到此次上市的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國的中金公司這三家A級承銷商,這應該是很容易的事。

但上市的日子到了,公司卻沒有上市。公司後來解釋說:「更新交易文件的時間目前比預期的要長,文遠知行正努力完成推進交易所需的文件。」

不幸的是,公司未能在8月25日之前完成上市,這是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到期時間。在週三提交給美國的最新文件中,文遠知行承認早先的申請已過期,並表示已向中國證監會重新提交了更新後的申請。

該公司表示:「在證監會完成對我們最新備案材料的審查併發布新的備案通知之前,我們無法完成此次發行和上市。」但沒有說明它何時可能獲發新的批准。這個審批程序相對較新,於去年3月啓動,似乎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文遠知行新提交的申請可能會更快獲得批准,因為它只包含對先前已獲批申請的更新信息。

公司現金相對寬裕,截至6月底擁有18億元。似乎表明它不存在迫在眉睫的資金枯竭危險,只是中國證監會的批准快到期,才急於在8月上市與。

在文遠知行正試圖向其核心圈子以外的投資者推銷自己的故事時,與優步合作的最新公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讓公司的名字繼續出現在頭條新聞,同時也暗示這項合作未來的潛力。鑒於目前的情況,如果中國證監會相對較快地批准該公司的上市申請,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文遠知行可能會嘗試在今年底前重啓上市計劃並完成IPO。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創新藥收入大增 恒瑞醫藥上半年多賺近三成

醫藥企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三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達157.61億元(21.9億美元),按年增長15.9%,錄得淨利潤44.50億元,按年勁升29.7%。 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創新藥銷售及許可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相關收入達95.61億元,按年增加26.8%,佔總收入逾六成。公司表示,部分新藥如瑞維魯胺、達爾西利等在醫保內的使用逐步擴大,帶動銷售持續走高;同時,早期上市的創新藥藉新適應症獲批亦持續放量。此外,公司從默沙東與IDEAYA Biosciences分別收取2億及7,500萬美元首付款,進一步推動利潤增長。 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38.71億元,其中研發開支32.28億元,按年升6.3%,佔收入比重20.5%。行政、銷售及分銷開支57.99億元,增加10.9%,佔收入比由38.4%降至36.8%。 恒瑞醫藥港股周四高開1.2%,至中午休市報77.4港元,轉跌1.46%。

簡訊:思摩爾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賺4.9億元

主營電子霧化技術的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下跌28%至4.92億元。 公司解釋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內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時又加大自有品牌產品的市場開發力度。另外,集團的法律及合規服務相關費用亦大增。 思摩爾周四開市跌0.6%至22.22港元,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nvestors pile into CANbridge stock

北海康成完成1億港元戰略定增 兩個半月股價飆漲逾15倍

罕見病賽道存在患者基數天花板與支付體系瓶頸,需警惕短期估值泡沫風險 重點: 戰略合作可大大緩解北海康成的現金流壓力,2024年末現金僅剩1050萬元 北海康成市值的更大想象空間在於更廣闊、支付能力更強的海外市場    莫莉 2025年的港股市場,創新藥板塊以113%的指數漲幅成為全球醫藥資產的領跑者,遠超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與A股醫藥板塊。在這場資本盛宴中,罕見病龍頭企業北海康成製藥有限公司(1228.HK)成為漲幅冠軍,從5月末的0.136港元到8月14日盤中高點2.30港元,兩個半月的股價漲幅高達1,591%,市值亦從不足1億港元,飆升至突破9億港元。 北海康成股價在短期內暴漲背後,是三重關鍵利好的集中釋放:5月自研戈謝病新藥獲批上市並於7月開出首張處方;8月國家醫保局《商保創新藥目錄》初審通過其三款產品,罕見病支付體系破冰在望;同期引入百洋醫藥1億港元戰略定增,一舉緩解現金流枯竭危機。 北海康成最近的一次上漲周期為8月7日至13日,在這四個交易日內,其股價分別單日上漲了7.07%、27.36%、23.7%和25.75%。這一輪大漲的背後是北海康成與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01015.SZ)的戰略合作。根據雙方的協議,北海康成將以每股1.34港元的價格向百洋醫藥發行總價為1億港元的股份,百洋醫藥認購的股份將約佔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17.65%,及經擴大後股本的14.99%。 百洋醫藥的主營業務是為上游藥企提供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合作企業包括羅氏製藥、阿斯利康、安斯泰來等全球知名藥企。除了直接入股北海康成,百洋醫藥也獲得了北海康成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特定產品的獨家商業服務業務,百洋醫藥的關聯公司還可選擇作為上述市場的分銷商。 北海康成表示,此次戰略股權融資旨在優化其商業化運營模式並增強其商業能力,加速已上市產品的市場滲透。公司尚未明示的是,這場合作亦可大大緩解北海康成的現金流壓力。據公司2024年財報,期內的營收僅8,510萬元,同比減少約17.3%,而年內虧損高達4.43億元,同比虧損增加16.84%,期末現金僅剩1050萬元。 有望破解支付難題 北海康成在罕見病領域研發實力受到認可,亦有三款獲批上市的創新藥產品,為何業績表現如此慘淡?因為罕見病患者的數量少,無法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但罕見病藥物的研發成本高導致定價昂貴,國內醫保基金優先保障基礎疾病,對於治療費用高昂的罕見病藥物報銷較少。 以北海康成最新上市的產品維拉苷酶β - CAN103(商品名:戈芮寧)為例,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針對戈謝病的酶替代療法(ERT),於5月15日正式獲批上市,7月2日開出首個處方,正式進入臨床應用。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糖脂代謝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屬罕見病,過去中國患者只能使用進口藥物,一年治療費用逾百萬元,戈芮寧的上市定價對比同類的現有療法的降價至少在50%以上。但是,戈謝病在中國的患者僅約3,000人,即便大幅降價提高患者的可及性,也難以為公司帶來大額營收。 8月12日,國家醫保局公布的首批「商保創新藥目錄」初審名單中,北海康成的戈芮寧、用於治療黏多糖貯積症的海芮思以及治療膽汁淤積性瘙癢的邁芮倍三款產品全部入圍。北海康成表示,此次調整進一步豐富了醫保和商業保險對創新藥物的覆蓋範圍,有助於提升罕見病患者的可及性和治療質量。 「商保創新藥目錄」是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首次設立的,聚焦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顯著但支付壓力較大的藥品。該目錄通過商業保險的補充支付機制,為高價罕見病藥物構建了多層次支付通路,或許能化解「患者用不起、企業難回款」的行業困境。 儘管國內罕見病支付體系正在升級,但北海康成市值的更大想象空間在於更廣闊、支付能力更強的海外市場。公司透露,正在計劃推動戈芮寧出海。當前北海康成的市銷率約為8.4倍,同樣佈局罕見病的榮昌生物(9995.HK;688331.SH)的市銷率約為23倍,顯示前者的股價曾長期被低估。投資者押注北海康成潛在的重磅BD交易前景,可罕見病賽道存在患者基數天花板與支付體系瓶頸,仍需警惕短期估值泡沫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愛奇藝二季度同比轉盈為虧蝕1.4億

在線視頻服務提供商愛奇藝(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至66.3億元,並錄得淨虧損1.337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6,870萬元。 公司會員服務營收同比下滑9%至40.9億元,在線廣告服務營收同比下降13%至12.7億元,內容分發業務營收亦下跌37%至4.37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紐約上市的愛奇藝已聘請投行籌備赴港雙重上市,擬募集資金2億至3億美元。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公司計劃於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有望在2026年農歷新年前完成。 愛奇藝股價周三收漲0.9%,收報$2.30美元,股份年內累計漲幅達1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