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HK 688819.SHG

這家電池製造商響應中國政府對企業提高全球影響力的號召,可能會成為第11家在瑞士發行全球存託憑證的中國企業

重點

  • 根據去年啟動的一個項目,天能股份成為最新一家宣佈計畫在瑞士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的中國上市公司
  • 目前,10家已發行GDR的公司大多交易量極低,原因是當地投資者不熟悉和其他限制因素

 

沈如真

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819.HK; 688819.SS)上周跳上了駛向瑞士的列車,宣佈獲得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監管許可,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一樣,奔向一個朱古力比金融市場更著名的國家。但觀察人士表示,推動這波湧向歐洲風景最優美國家之一的融資浪潮的,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而非市場力量。

計畫如若成行,天能股份將加入樂普醫療(300003.SZ)和健康元(600380.SS)等10家已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行列。但受制於投資者興趣冷淡和流動性匱乏,這些公司幾乎沒有從瑞士上市中嘗到任何甜頭。儘管如此,通往瑞士的列車仍隆隆前行,還有十幾家中國公司等著在那裡上市。

天能股份表示,在瑞士上市將有助於其海外擴張並拓寬國際融資渠道,還可以提升其行業地位,並改善其全球形象。但它也坦率地承認,上市計畫是為了「積極回應」中國決策者的號召。

這麼急切地執行政府方針,在中國企業界相對普遍,因為公司尋求官員的青睞,後者可以通過批准或不批准從獲得外匯到建立新生產設施的一切,決定它們的日子更輕鬆還是更艱難。

銀行從業者表示,隨著中美緊張局勢加劇,在歐洲上市可能有助於中國公司把融資目的地變得多元化,而不單是它們傳統上青睞的紐約。但他們也承認存在政治因素。 「這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從業者表示。

目前這股在幾個歐洲目的地上市的浪潮可以追溯到2021年底,當時由於中美審計糾紛,加上北京收緊對數據安全的審查,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遭到凍結。與此同時,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宣佈擴大「滬倫通」機制,允許倫敦投資者購買限定數量的中國上市股票,反之亦然。

根據擴大後的滬倫通機制,在中國國內的上海和深圳A股上市公司,不但可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GDR,還可以在瑞士和德國的證券交易所發行。7個月後,瑞士證券交易所宣佈中瑞證券市場互聯互通「飛速啟動」,為四家中國公司發行了GDR。

中國毫不掩飾政府對該計畫的支持,派駐瑞士大使與四家公司的高管並肩出席上市儀式。這四家公司分別是格林美(002340.SZ)、國軒高科(002074.SZ)、科達製造(600499.SS)和杉杉股份(600884.SS)。它們在國內上市的上海和深圳兩地也加入聯歡,同步慶祝。

此後,巨星科技(002444.SZ)、東方盛虹(000301.SZ)和欣旺達(300207.SZ)等6家公司陸續登陸瑞士證交所。後繼者源源不絕。

幾乎所有公司都在用類似的理由來解釋它們的決定,稱此舉將提供額外的融資渠道、提升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並提供進入歐洲的入口,以服務它們的全球抱負。

剪斷的翅膀

但是,這些赴瑞士上市的新來者並沒有飛得更高,它們反而發現自己的翅膀被剪斷了。

中國的全球存託憑證與其他在瑞士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不同,交易時段很短,不到三個小時,從當地時間下午3點到5點40分。此外,中國的GDR不符合納入瑞士證交所標準指數的條件,因為根據定義它們並非主要的上市股票,這等於是扼殺了基於這些指數的基金的需求潛力。

這些因素,再加上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名字不熟悉,導致中國GDR的成交量極低,售價大多低於它們在中國A股上市的主要股票。這樣的折扣往往會吸引套利交易者,他們希望從差價中獲利。這是可以實現的,因為這兩種證券可以互換,瑞士交易員可以用他們的GDR交換相關的A股,然後在中國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最早四家在瑞士上市的中國公司都遭遇了大規模贖回,因為交易員在持有GDR最低要求的120天後,爭相利用瑞士折扣。這進一步降低了本已交易清淡的GDR的交易潛力,因為它減少了流通的總數量。

格林美是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活躍於城市礦業和新能源材料行業,它通過發行3,100萬份GDR籌集了3.81億美元(22億元)。但是不到兩年之後,大約40%的GDR已被贖回和取消。據瑞士證交所的網站報道,隨著GDR數量的減少,格林美的股票實際上已凍結,自12月15日以來就沒有交易。

同樣在深圳上市的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情況也類似,它通過發行2,280萬份GDR籌集了6.85億美元。但目前僅1,570萬份仍在上市,佔最初總數的69%。上海上市的建材機械製造商科達實業的情況也類似,該公司通過出售1,200萬份GDR籌集了1.73億美元,但其中一半以上現已被取消。

沒有跡象表明瑞士交易所的交易狀況會很快得到改善,但這並沒有阻止中國推動更多像天能這樣的公司加入這股浪潮,它們還把目光放到了英國和德國股市。

2月28日,深圳和倫敦交易所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促進其現有股票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合作。一個將中國交易所與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聯繫起來的類似項目也在籌劃中。

「境外上市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證監會2月17日在發佈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相關制度規則時說。它表示,鼓勵中國企業挖掘國內外資源,目的是讓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的增長紅利。

但銀行從業者表示,儘管美中關係依然緊張,但在歐洲上市並不一定能幫助那些可能傾向於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他們說,紐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深度、流動性最強的資本市場,與倫敦、蘇黎世或法蘭克福相比,它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納斯達克仍然是科技初創企業最理想的上市地點,拼多多(PDD.US)和百度(BIDU.US; 9888.HK)等大公司都在這裏上市。

尋求通過歐洲新通道進入海外資本市場的企業面臨的另一個障礙是,迄今為止,這些項目只對已經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中國企業開放。

總而言之,在歐洲發行GDR的主要目的看起來仍然以政治性為主,這對中國公司很重要,但可能代價也會不小。只有時間才能證明這種受政治驅動的上市最終能否長期持續下去,或者這些新的GDR計畫能否擋住來自市場力量的無情現實考驗。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1藥網第二季度營收下滑

醫藥銷售商1藥網(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4%至32億元,面向藥房及醫療機構的核心藥品銷售業務營收下滑6.2%。面向消費者的藥品銷售業務規模較小的,當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運營成本及費用同比下降6.3%至32億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受此影響,1藥網當季實現營業利潤10萬美元,但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400萬元擴大至1,950萬元。 財報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三收跌6.2%,該股過去六個月累計下跌4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奇瑞啓動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車企上市案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啓動香港IPO,計劃籌資10億美元以上,有望成為今年最大汽車企業IPO。周三發布的新上市公告顯示,公司擬發售約2.97億股,每股定價區間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價區間上限計算,此次募資總額將達91.4億港元(11.8億美元)。 奇瑞從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 。2024年公司營收達2,690億元(37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4%,同期淨利潤增長37.2%至143億元。 根據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書披露的最新數據,公司今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一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49億元增至682億元,增幅達2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成為關鍵驅動力,同比激增約四倍至187億元,佔營收總額四分之一以上。 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線部署其智駕系統,提供多級自動駕駛功能。此次IPO募集資金部分將用於拓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升級新能源動力系統及新能源汽車平台架構,並將投入大規模研發以強化核心技術能力。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盟折讓8.9%配股籌15億港元 無極資本成單一大股東

電商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億股予無極資本,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約16%,配售價為每股2.26港元,較微盟上日收市價折讓8.9%,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6億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項淨額約30%將用於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應用。30%用於擴大媒體渠道及加強精準營銷服務。10%用於海外業務發展,30%撥作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完成配售後,無極資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單一股東,孫濤勇、方桐舒及游鳳椿組成的主要股東集團持股比例,則由8.1%降至6.8%。 微盟股價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富氫能配股集資1億元

氫能設備製造商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三公布,將以每股50.13元配售199.48萬股新股,集資金額約1億元。 配售價較公司周三收市價55.5港元折讓9.68%,配售股份將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約1.8%。 集資所得的72%資金,將用作支持集團業務的營運,包括支付薪金、社保,以及供應商款項;20%用於償還現有信貸融資,餘下8%用於投資中國及海外氫能項目。 國富氫能周四開市跌0.1%報55.45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