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新鮮食品電商第三季的non-GAAP淨虧損減少86%,但由於專注於成本控制和利潤率更高的產品,收入首次出現下滑

重點:

  • 叮咚買菜第三季non-GAAP淨虧損收縮86%,並重申了年底前在此基礎上實現收支平衡的目標
  • 憑藉嚴格的成本控制和對高利潤率產品的專注,公司的毛利率顯著提高

西一羊

自從領先的新鮮食品電商叮咚買菜(DDL.US)在截至6月的季度財報中,首次公佈非美國通用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利潤以來,市場人士一直想知道這個狀態能否長期存在。但問題已經變得緊迫起來,因為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每日優鮮(MF.US)在多年來燒錢導致資金枯竭後,現在正在為生存而戰

叮咚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堅定的,上週五發佈最新季度業績後,公司管理層重申了之前提出、在年底前實現non-GAAP收支平衡的承諾。它的最新業績包含了在這個方向上的巨大改變,因其non-GAAP淨虧損減少了86%。這是一個常用的指標,通常剔除了員工股權薪酬和一些其他成本。

投資者對此感到滿意,發佈業績後的三個交易日裏,叮咚買菜的股價大漲了47%,其中公告發佈當天大漲近20%。不過,該股的最新收盤價為4.35美元,仍然遠低於去年6月23.5美元的IPO價格,與2021年底的30美元高位相比,也微不足道。

雖然這些數字似乎表明,該公司確實在逐漸實現長期盈利,但我們也應該指出的是,當中很大部分改善是由削減成本推動的,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最新財報中收入首次出現下滑的結果。

我們稍後將深入探討叮咚買菜的第三季業績,以及它在追求長期盈利時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但首先,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發展歷程,包括它的快速交付業務模式,這種模式説明其實現了快速崛起,但是由於投資需求太大,引發了投資者越來越多的擔憂。

叮咚買菜屬於採用「前置倉」模式的新鮮食品電商。這種模式依賴公司在居民區附近營運成百上千的倉庫網路,使新鮮雜貨可以快速送到消費者家中,通常是在下單後30分鐘內。

採用前置倉模式的公司稱,由於對供應鏈和交付鏈的強大控制能力,它們可以提供更可靠、更快捷的服務。但這種控制是有代價的,該模式要求擁有從產品採購網路到倉儲和配送車隊的所有環節。

自2017年成立以來,叮咚買菜利用該模式迅速發展,收入從2019年的3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13億元,去年又翻一番,達到200億元。但是為實現收入增長而進行的大量投資也導致虧損激增,從2020年的32億元虧損,去年翻了一番,達到驚人的64億元。

盈利的腳步近了?

瞭解大背景之後,我們就來仔細看看該公司最新的季度業績,資料顯示,它的盈利情況已經大為改善。

在提高盈利能力的重大轉變中,叮咚買菜在去年第三季採取了其所謂「效率優先」戰略,其中包含對成本的適度控制。在這個戰略下,它降低了履約費用、銷售和行銷費用兩大成本。具體而言,這兩項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在最新季度分別下降了10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成本削減有助於推動公司毛利率的顯著改善,它飆升11.8個百分點,至30%左右,而去年同期的數字為18.2%。投行Jefferies的研究報告稱,叮咚買菜越來越關注利潤高的產品類別,包括自有品牌商品、預製餐和自行加工食品。

削減成本、專注於更高端的產品,以及由此帶來的利潤率的改善,幫助叮咚買菜將第三季non-GAAP口徑下的虧損,從去年同期的近20億元,大幅削減至2.85億元。

但利潤的大幅改善也是有代價的,公司的總營收首次出現下降,幅度達4%,至59億元。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管理層將營收下降主要歸咎於去年同期的基數較高,它受到「我們給予用戶的廣泛補貼和優惠」的推動。

雖然公司目標是在non-GAAP口徑下於年底前實現收支平衡,但投資者都想知道,在更受廣泛認可的GAAP口徑下,它要到何時才能實現盈利。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公司的首席戰略官俞樂只是說,「毫無疑問,叮咚買菜能夠實現盈利。」

許多關注叮咚買菜的分析師認為,它將按期實現non-GAAP口徑下的扭虧目標。大和資本市場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它預計叮咚買菜的收支平衡將提前實現,「得益於有利的產品組合,毛利率有所改善」,non-GAAP口徑下的淨虧損率已經轉為正值。Jefferies的分析師則更為謹慎,他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叮咚買菜non-GAAP口徑下的淨虧損率將在四季度達到-2.7%,之後於2023年轉成正值。

大和資本市場的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叮咚買菜的淨現金將穩定在目前的水平,這應該會紓緩人們對潛在流動性危機的擔憂。截至9月底,該公司擁有14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不及去年同期31億元現金的一半。

總而言之,叮咚買菜能否實現盈利,將取決於它的各項舉措能取得多大的成效,其中包括持續削減成本和增加利潤率更高的產品。儘管每日優鮮也試過當中許多方法,但它最終以失敗告終,公司遭遇戲劇性收場。

雖然股價最近出現了反彈,但叮咚買菜的市銷率仍然很低,只有0.24倍。這遠低於美團(3690.HK)的4.6倍,也低於京東支持的達達集團(DADA.US)的0.88倍。

不過,美團和達達都採用了更為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僅營運連接線下商店和購物者的網路平台。市銷率的差異表明,投資者可能更青睞後者,它對公司財務的壓力遠低於叮咚買菜採用的自營前置倉網路。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盈收下滑 汽車之家大裁員

汽車交易服務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國車市持續低迷影響,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臨市場持續疲軟,公司過去一年間已裁減約五分之一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車之家實現營收14.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6.1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億元,線索服務收入下降11%至6.45億元。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0%,從3.8億元跌至3.41億元。 業務承壓之際,汽車之家持續通過人員優化控製成本。截至3月底員工總數為4,345人,較上年同期的5,420人減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內累計跌幅約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度Apollo攜手神州租車 將推出自駕車出租服務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台,與中國最大租車平台神州租車(Car Inc.)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 這項新服務將允許用戶按需求透過神州租車平台,預約Apollo自駕車,靈活安排時間,覆蓋城市地標及旅遊熱點,特別針對長者、無駕照旅客及行動不便人士設計。 百度指,雙方將在多個城市文旅場景中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形成應用模型。另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起,雙方將根據特定場景共同定義產品,根據用戶反饋迭代升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八大基石投資者力撐 綠茶招股集資12億

內地餐廳營運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68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招股價每股7.19元,集資約12.1億元,本月13日截止認購,16日掛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無鍚紫鮮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認購6.73億元股份。 綠茶起源於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廳數目達493家,覆蓋28個省市地區,去年收入為38.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億元人民幣。 是次集資所得,約63.3%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6.3%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5.4%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5%則撥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產項目降風險 復星國際續瘦身

葡萄牙曾是復星國際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據點,隨著「瘦身健體」策略的推進,公司正持續出售葡萄牙資產 重點: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產項目中的部分單位,代價約1.9億歐元 去年還債111億元    李世達 十幾年前,葡萄牙曾經是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話。不過,隨著復星逐步「瘦身健體」,遂行輕資產戰略,近年已陸續出售不少葡萄牙資產。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銀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於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項目中除M單元外的A2及A3幢大樓未來單元,包括作為其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車位,基礎代價約1.92億歐元(約15.8億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區域,正進行「Entrecampos 綜合開發計劃」的大型城市再生項目,交易中的兩幢大樓屬於該計劃六幢大樓中的兩幢。項目由葡萄牙保險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導,而復星國際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東。根據公告,這兩幢資產所涉及的建築面積,約佔Entrecampos整個項目預期總建築面積的19%。 降低地產項目風險 2018年,Fidelidade以約2.74億歐元的價格從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購得 Entrecampos區域的多塊地皮,總開發面積約為25公頃。開發計劃預計總投資額在7.5億至8億歐元之間,將建設約900套住宅單位,其中279套為市場銷售,其餘為可負擔租賃住房,並包括辦公室、零售商業、餐飲、綠地和社區設施等多元用途。整個項目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稱,出售葡萄牙項目可降低房地產風險敞口、通過引入信譽優良之首批進駐機構提升項目聲譽,以及減少可出租辦公空間以降低租賃風險,有助於最小化與空置率相關的不確定性並符合風險緩釋目標。公司表示,交易成立後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葡萄牙一直是復星國際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2014年,復星國際以10億歐元代價獲得Fidelidade控股權,其後又以8.6億歐元持有光明醫療,也以1.75億歐元成為葡萄牙商業銀行BCP的大股東。這三大核心業務建立起復星在葡萄牙的「保險+醫療+銀行」企業協同體系,葡萄牙也成為其國際化經營路線的代表性地區。 不過,隨著從2022年開始,復星進入所謂的「瘦身健體」階段,陸續出售非核心、非主營資產,以減低負債壓力,一些海外資產也陸續脫手。 2024年1月,復星國際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復星將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國私人銀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給荷蘭銀行,交易金額約為6.7億歐元。7月,再以約408億日圓將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給日本不動產投資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億元資產 根據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報,僅2024年一年,復星在集團層面簽約退出資產達175億元,合併報表層面則約為300億元。2022年至2024年,累計完成資產退出約750億元。2024年,公司兌付境內外公開債務合計111億元。 根據年報,雖然截至去年底總債務增長約1%至2,141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 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為52%,但公司手頭現金較2023年底增加138.8億元至1,063.4億元,資金流動性仍然強勁。公司管理層則喊話,要在一至兩年內將歸屬集團的有息債務降至約500億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總收入達1,921.4億元,同比略減3.1%,產業運營利潤則達到49億元。合併報表後股東應佔虧損達43.5億元,但主要由於去年阿里巴巴低價回購菜鳥股權導致賬面減值51億元所致,剔除該因素後,股東應佔溢利達7.5億元,反映實際經營狀況優於表面數據。 另外,去年復星國際完成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復宏漢霖(2696)的私有化則遭小股東否決。董事長郭廣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小股東對復宏漢霖充滿信心。他將復宏漢霖稱為復星最具未來想像力的企業,是復星未來的「珠穆朗瑪峰」。 郭廣昌說:「我們講『有進有退』,退的是重資產項目和一些非核心產業,進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廣闊成長空間的創新產業。」話音未落,旗下復星醫藥(2196.HK)便於4月中增持復宏漢霖約3.9%股份,總持股來到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