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 Building a massage kingdom? The key to success lies in reducing marketing costs

樂摩物聯打造「樂摩吧」品牌,在智能按摩服務市場市佔率近四成,正申請香港上市

重點:

  • 樂摩物聯主打智能按摩業務,連續三年市佔第一
  • 2024年首9個月收入增近四成,唯純利僅增0.4%

 

白芯蕊

DeepSeek橫空出世震驚世界,令港股擺脫弱勢,加上A股股王寧德時代(300750.SZ)據報計劃在香港上市,帶挈新股市場亦開始熾熱,業務獨特的企業也部署掛牌,其中內地主打共享按摩椅的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上載上市申請文件,為進軍香港上市鋪路。

樂摩物聯於2014年5月成立,2016年12月謝忠惠因計劃開拓智能按摩業務,但為省去設立新公司行政程序,故向樂摩物聯原有股東提取收購,完成後便推出「樂摩吧」品牌,開啟智能按摩服務業務。

按摩是中國古老醫療方法,意思是指對身體施加壓力、摩擦或振動,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等,中國按摩市場非常龐大,據調查機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推算,2024年中國按摩市場規模達5,183億元,到2028年更有望增至6,442億元,即複合增長達16.4%。

整個按摩市場可大致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按摩產品和按摩服務,當中按摩服務行業再細分持牌治療師或自動化系統提供按摩。按摩自動化系統目前較為普遍,尤其在消費性場所出現,如商場、影院等,因消費者在上述地點逗留時間較長,故營運商會布置在休息區、美食廣場等,營造一定獨立性空間,給予消費者一個放鬆及愉快的體驗。

另一方面,交通樞紐集中地方,當中包括機場、火車站等,亦是布置按摩自動化系統熱點,其營運邏輯與布置在商場相近,都是旅客(特別是機場過境客)長時間在中轉站停留,加上旅客普遍消費力高,在有較充裕時間下,因此都願意為舒適旅程作出消費。

樂摩物聯是智能按摩服務商,該公司整合先進科技,提升客戶按摩體驗,尤其通過雲服務及物聯網(IoT)技術應用,提供智能化、穩定和定制化的按摩服務。

據該公司上市申請文件顯示,內地智能按摩服務市場高度集中,集團在2021到2023年以交易金額計算,更連續三年排名第一,其中在2023年交易金額便達9億元,市場份額達37.3%,遠遠拋離第二位同業(市佔率15.5%),成為行業龍頭。

智能按摩市場的收入主要有兩方面,包括提供按摩服務收入,即消費者通過二維碼或應用程序按次付費,其次是其他增值服務收入,例如與第三方平台合作進行廣告投放、短視頻觀看或其他業務合作,以獲得潛在收入。

合夥人模式毛利率高

至於樂摩物聯智能按摩服務佔集團收入超過95%,其中截至2024年9月底止9個月總收入達6.15億元,按年升39%,已超過2023年全年收入,並以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為主,佔集團收入約四成。至於智能按摩服務收入達6.03億元,即佔總收入98%,數字廣告服務收入則少於2%,僅得1,093萬元。

整體上,樂摩物聯智能按摩服務會採用直營和合夥人模式營運,分別佔2024年首9個月總收入84%和14.2%。所謂直營模式即樂摩物聯負責營運,合夥人模式則是樂摩物聯提供服務解決方案,並與合作方協定服務費率,同時向合作方收取服務費,因此合夥人模式毛利率達74.4%,遠較直營模式毛利率34.2%,多40.2個百分點。

第三季屬傳統旺季

儘管樂摩物聯去年首9個月收入升39%,但純利卻未能同步大幅增加,同期只增長0.4%至9,310萬元,主要受到營銷費用大升66%至8,467萬元影響,尤其是佔營銷費用超過一半的僱員福利開支,在同期急增90%,最終拉低純利增長。

值得留意是樂摩物聯業績會受季節性波動影響,每年第三季是智能按摩服務典型旺季,因暑期期間商業綜合體、機場等人流量增加,帶挈相關收入提升,相反第四季度則傳統淡季,尤其冬季厚重衣物會影響按摩體驗,加上部分消費者認為在公共場合脫外套不便,導致智能按摩服務需求量會下跌。

整體來講,面對內地經濟不景,大部份消費股尤其餐飲股影響較大,但樂摩物聯在疫情後受惠旅客出行,加上按摩消除疲勞,甚至令人上癮,意味客戶黏性高,樂摩物聯作為行業龍頭,若能壓低營銷費用,同時擴大合夥人模式,才有機進一步提升盈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行業簡訊:智能手機出貨1,330萬台 小米首季躍居中國第一

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3%,國產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躍居市場首位。同時,蘋果公司(AAPL.US)在華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達7,160萬台,高於去年同期的6,930萬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1.5%增幅的一倍有餘。IDC認為中國市場表現強勁,部分得益於政府近期推出的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消費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場份額領跑一季度,較去年同期13.8%的市佔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機出貨量激增39.9%至1,330萬台。這一強勁表現使其超越原領頭羊華為,後者以1,290萬台的出貨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為10%。Oppo與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anaan builds up its mining business

嘉楠科技去年續虧損 今年成敗全繫比特幣

這家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錯過去年市場熱潮後,正加速自主比特幣生產,而此時行業已顯露出動蕩跡象 重點: 去年比特幣「減半」事件抑制礦機需求後,嘉楠科技3月比特幣的產量較2月增長約10% 公司發力挖礦之際,加密市場正因美國近期保護主義政策而步入新一輪動蕩期    梁武仁 雖以《聖經》中的應許之地命名,但嘉楠科技(CAN.US)近期卻似與「天堂」相距甚遠——即便去年其所處的加密市場整體走強。作為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其命運通常與數字資產的價格波動緊密掛鈎:市場繁榮往往能提振其產品需求。 但公司未能充分享受去年的加密牛市紅利,因漲勢主要由比特幣「減半」驅動。該機制被寫入了比特幣生成算法,將新幣產出量減半,導致礦工獲利難度加大,進而抑制新礦機需求。這一現實在嘉楠科技去年繼續錄得大額虧損中得以印證,即便當時加密貨幣價格正處高位。 為擺脫對礦機銷售的依賴,嘉楠科技一直布局自主挖礦業務,以期直接從比特幣價格上漲中獲益,而這些努力也正為其帶來一些額外收入。上周發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該新興業務取得增長。但自主挖礦也使其面臨所有礦企一樣的困境。 去年比特幣短暫觸及10萬美元大關後,加密市場再度面臨動蕩,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恐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比特幣剛剛經歷七年來最差一季度表現,以太坊等其他主流加密貨幣走勢亦如出一轍。 在此背景下,嘉楠科技正面臨礦機需求下降與比特幣持倉貶值的「雙重打擊」。其最新月報顯示,3月產出90枚比特幣,較2月增長約10%,創下去年12月(首次公佈比特幣月度產出數據)以來新高。截至3月底,公司持有1,408枚比特幣,按現價計算價值約1.2億美元。 誠然,即便比特幣價格較1月的歷史高點(去年特朗普當選引發市場對出台更多有利政策的期待)已回落約25%,但當前價位仍遠高於去年同期水平。意味嘉楠科技仍可憑借去年幣價觸頂前所挖比特幣,獲得巨額估值收益。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2023年12月頒布的新規,要求加密礦企將所持數字資產價值波動計入財報損益。在此之前,礦企僅能在加密資產貶值時計為減值損失,卻無法計提增值收益。 儘管FASB加密資產會計處理新規今年才強制實施,但允許提前採用——嘉楠科技似乎已率先採用。據上月末發的布最新季報,公司去年因比特幣持倉增值確認4,200萬美元收益,而2023年則計提470萬美元減值損失。 比特幣價格波動 比特幣持倉的會計新規使嘉楠科技去年淨虧損收窄。但若今年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行,該公司將不得不承受估值損失。 「自2月起,全球政經環境的重大變動引發比特幣價格劇烈震蕩。」 嘉楠科技CEO張楠賡在上月舉行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這對市場情緒、未來預期,特別是整個市場的融資活動造成負面衝擊。綜合考量多重因素,我們對2025年第一季度持審慎態度。」 嘉楠科技仍預期今年營收將實現可觀增長,預計最高可達11億美元,較2024年的2.69億美元實現三倍躍升。 該公司確實擁有很多有利條件,尤其在美國市場頻獲利好。今年1月,其主要的礦機業務斬獲美國一位新戰略客戶的大額訂單;上月又與美國兩家合作夥伴簽署協議,將利用賓夕法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挖礦設施提升比特幣自產能力。 此類合作將推動營收增長,亦是其預測今年收入大漲的底氣所在。隨著規模擴張,公司正逼近自2022年以來久違的毛利潤轉正關口。但運營費用在一段時間內仍可能侵蝕毛利,比特幣持倉的估值損失,亦將阻礙其重返淨盈利,這一目標同樣自2022年就未能實現過。 過去兩年持續虧損的背後,是公司在傳統礦機業務訂單承壓與新興挖礦業務投入加碼間難以平衡。今年一季度,其通過發行新可轉換優先股融資近1億美元,並以比特幣持倉為抵押獲得2,100萬美元定期貸款,另通過美股存托憑證市價發行募資約4,300萬美元。 儘管多方籌謀,亦可說密集融資暴露現金流困局,嘉楠科技股價過去一年累計下挫37%,市銷率(P/S)僅0.8倍。這遠低於規模小於它的礦機製造商億邦國際(EBON.US)的6倍,亦顯著落後Bitfufu(FUFU.US)、Mara(MARA.US)等上市礦企,後兩者的市銷率分別為1.5倍和6倍。 或因2022年的一項戰略決策,嘉楠科技直接受制於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影響,而這正讓投資者如坐針氈。對該公司而言,這可能是場持久戰,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重拾升勢並長周期走強,佈局或將開花結果。隨著加密貨幣獲更廣泛接納,這種前景確有想象空間,但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中,這遠非定數。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團向餐飲業投入1,000億元補貼

中國外賣市場再度掀起補貼大戰。在線餐飲外送巨頭美團(3690.HK)總經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布,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136.8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該筆1,000億元將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幫助商家補貼消費者、向餐飲商戶發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灶」覆蓋10萬家店,以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美團也將聯合480多個連鎖品牌探索「衛星店」模式,2025年將為首批1,000家「衛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長期助力金、AI選址系統免費開放、專屬流量等。 美團近期動作頻頻,被認為是應對京東外賣的挑戰。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賣市場的電商巨頭京東(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億補貼」活動,自上周五起向全體用戶發放每天最高20元的補貼。至周二,京東宣布單日外賣訂單量已突破500萬單。而為鼓勵商家加入,京東還宣布於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山軟件可轉債持有人換股

從事軟件開發的金山軟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轉債持有人行使部分換股權,涉及1,012萬股股份,佔初始可轉債本金總額約11.35%。 該批可轉債金額為31億元,去年4月發行,於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轉換價經調整後每股34.77元,轉換後佔公司擴大股份總額約0.75%。 金山軟件周三開市跌3.4%至35.7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上升近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