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川味麻辣燙專營店利用特許經營模式迅速壯大,主打二三線城市,總共開設了5,783家門店

重點:

  • 領先的川味麻辣燙專營品牌楊國福申請在香港IPO,加入了最近掀起的一波餐飲企業上市潮
  • 該公司利用特許經營模式迅速擴張,但其家族企業的性質,給投資者帶來風險

錢鋒

香港的幾宗新的餐飲企業IPO正在讓市場升溫,而它們經營的剛好是引領中國最新餐飲熱潮的麻辣火鍋。

先是專營麻辣海鮮火鍋的七欣天在1月申請上市,如今,專賣麻辣燙的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交了申請。兩家公司都希望用近期的快速擴張來吸引投資者,希望該策略不僅能提高門店數量,也能提高自身估值。

中國第三大火鍋連鎖品牌七欣天年初提交的上市申請顯示,其門店數量在不到兩年時間裏翻了一倍。Canyan Data的數據顯示,楊國福也在快速擴張,過去三年以平均每天三家新門店的速度增長。截至去年9月,楊國福擁有5,783家門店,其中18家開在了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美國、日本和新加坡。

楊國福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市場估值,因為公司從未向大型私人投資者尋求融資。但早些時候未註明來源的報道稱,公司不久前因為希望獲得200億元(31億美元)的估值而嚇跑了私人投資者。

楊國福上個月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中國的麻辣燙市場規模為1,337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將增長到1,973億元,相當於同期年均增長率11.5%。該公司認為有望將自身的標準化模式推廣至整個行業,並援引第三方數據稱,此類麻辣燙連鎖店佔據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從2021年的22.5%增長到2025年的26%。

雖然深圳的福客麻辣燙和上海的小蠻椒麻辣燙等小型連鎖品牌也獲得了投資者的融資,楊國福在麻辣燙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一個名為張亮的連鎖企業。截至2021年年中,張亮在全世界299個城市擁有5,800家門店,是唯一一家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的競爭對手。

兩個品牌都專註於二三線城市,利用特許經營模式快速擴張。楊國福嚴重依賴外部供應鏈管理,而張亮主要靠自己生產。這意味著楊國福利潤更大,但是要犧牲一些產品和質量控製。

招股說明書顯示,楊國福的收入從2019年的11.8億元人民幣縮水至11.1億元人民幣,這很可能是中國的防疫政策要求許多餐飲企業關停數月的結果。但是去年前九個月,公司收入反彈至11.6億元人民幣,生意恢復到較為正常的水平。其利潤也遵循了相似的模式,從2019年的1.81億元下降到2020年的1.69億元,去年前九個月反彈至2.02億元人民幣。

招股說明書顯示,去年前九個月,楊國福的平均客單價是29.3元。相比之下,外賣餐飲平台美團的數據顯示,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數字是40元左右。

時運不濟

對廣泛的火鍋行業來說,過去兩年不是好年景,主要是因為與疫情有關的限製,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過度擴張,導致一些連鎖店在急於成長的過程中新開店面的盈利能力較差。在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0520.HK)虧損逾4,000萬元,而行業的領導者海底撈(6862.HK)預計2021年的凈虧損高達38億元至45億元。

公司創始人楊國福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麻辣燙連鎖店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疫情期間趁機開店。他說,在此期間,公司積極尋找過去搞不到手的高品質門店,使其得以在黃金地段迅速開新店。

麻辣燙源自四川,而楊國福是東北人。他放過羊,收過破爛,2003年與妻子在哈爾濱的賓縣開始投入餐飲業,賣街頭小吃。為了迎合當地人口味,他對麻辣燙進行了改良,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他的第一批加盟者都是老家的親友。

2015年,該公司將總部遷至上海,兩年後在溫哥華開設了第一家海外特許經營店,隨後於2018年又在墨爾本和東京開店。盡管擴張迅速,但楊國富從未求助於高知名度的私人融資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其輕資產特許經營模式所需資金較少。

除了店內消費,楊國福和中國許多領先的餐飲運營商一樣,在疫情期間發現了外賣的巨大商機。中國的麻辣燙外賣市場已經從2016年的約55億元迅速增長到2020年的約348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700億元。麻辣燙很適合外賣,因為它的準備時間短,而且湯底和調味料等原料的包裝一般都很簡單和規範。

雖然特許經營模式幫助楊國富控製了成本並快速擴張,但它也帶來了固有的風險。去年7月,在圍繞火鍋行業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醜聞中,市場監管部門走訪了該公司在全國的3,000多家門店。結果,800多家門店被責令「整改」,5家受到警告,24家被立案查處。

專家表示,作為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楊國富麻辣燙是一個風險相對較高的企業,他們指出,內部控製等問題有可能引起投資者的擔憂。在上市前,楊國富和妻子各持有公司38.79%的股份,他們的兒子持有其余大部分股份,持股比例為19.39%。公司的關鍵管理職位,也都由家人把持。楊國福告訴《財經》雜誌,公司將在IPO中向投資者出售約15%的股份。

楊國福麻辣燙上市之際,中國餐飲行業的整體競爭正在升溫。海底撈的例子表明,快速擴張有可能存在風險。海底撈曾經深受投資者青睞,2018年在香港IPO時籌集了9.63億美元。該公司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年,收入激增59.5%,達到近170億元。這激發了該公司的擴張欲望,在接下來的兩年裏,該公司開設了500多家門店。 

但事後證明,它對新店面的選擇是存在問題的,去年11月,它關閉了300家餐廳,轉為重質而非重量。其競爭對手呷哺呷哺去年也關閉了200家餐廳,承認之前的擴張過於冒進。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简讯:停牌中的陸金所 首席風險官辭任

線上信貸平台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個人工作安排」辭任首席風險官職務;自10月24日起,該職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陸金所前,其職業履歷涵蓋京東、平安銀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 公告發布後,陆金所上周五在美股市场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為新審計機構,邁出重啓財報披露的關鍵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陸金所尚未發布正式季報;但今年7月業務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償還貸款總餘額為1,93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創維旗下創維數字首三季淨利按年減64%

電子產品製造商創維集團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創維數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億元(9.06億美元),同比下降2.45%,淨利潤8,585.9萬元,同比下降63.69%。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達3.3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0%;由於戰略備料及客戶提前備貨,期末存貨增至21.19億元,較年初上升39.4%;經營活動現金流轉為淨流出8,362.8萬元,去年同期為淨流入4.53億元。 創維數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統解決方案企業,其主要業務包括智能終端、寬帶設備和專業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並已將業務擴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車聯網等領域。 創維集團股價周一高開但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4.14港元,跌1.43%,該股過去六個月累升約31.4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賽力斯招股集資132億元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開招股,發售1億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131.5港元,集資131.5億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13,282.62港元。公司於本周五截止認購,下周三在港掛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42.69萬輛,按年增長183%,旗下與華為合作的「問界」已推出四款車型,去年交付量達20萬輛,其中問界9成為中國市場50萬元級車型的銷量冠軍。 賽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長3倍至1,451億元,並扭虧為盈取得利潤59億元。今年首六個月,收入微跌4%至62.4億元,但純利增長81%至2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全球票房復蘇 IMAX中國上季淨利大增48%

大銀幕影院運營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億美元(7.62億元),期內淨利潤報2,262萬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於全球票房復蘇及IMAX格式影片供應擴增,上季「圖像增強及維護服務」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萬美元,「技術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萬美元。 前三季合計收入2.85億美元,按年增9.8%,淨利潤增長67%至4,300萬美元,反映營運效率及成本控制顯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團現金及等價物達1.43億美元,按年增加42%,負債總額維持4.53億美元。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7.71港元,升0.2%。過去六個月累升約2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