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US 3896.HK

因為放棄了利潤較少的客戶,這家雲服務供應商報告第一季毛利率大幅提升

重點

  • 金山雲報告第一季營收下滑14.2%,但因為注重客戶品質而非數量,其毛利率顯著提升
  • 該公司對近期有關中國雲服務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的報道不以為意,稱其「更多的是出於公關目的」

 

陽歌

即將迎來狂風暴雨,還是一陣短暫的毛毛雨?

這是金山雲控股有限公司(KC.US; 3888.HK)即將面臨的重大問題,該公司剛剛公佈了喜憂參半的季度業績,這是否由媒體廣泛報道的中國雲服務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所致,目前還未清楚。該公司最新財報顯示,其第一季營收按年下滑14.2%,對於這種高增長行業的公司而言,這絕不是一個好兆頭。

但金山雲的高管,很快就淡化了中國競爭激烈的雲服務行業爆發價格戰的報道,首席執行官鄒濤稱相關報道「更多的是出於公關目的」。

 「仔細看這一行動涉及的產品,大廠目錄價其實降價有限,」他在該公司本周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認為,截至目前對行業也沒有實質性影響。」

鄒濤的判斷似乎沒怎麼消除投資者的疑慮。在最新業績公佈後的兩個交易日內,金山雲在紐約掛牌交易的股票暴跌15.7%,目前已從4月初的最高位下跌了一半以上。但我們也應該指出,4月的上漲看起來像是一種基於投機性買入的非正常現象,即便是在最近的拋售之後,該股本年至今仍略有上漲。

中國的雲服務行業是那些被政府選中予以大力扶持,同時禁止外國參與的行業中,發生各種反常情況的典型代表。在金山雲的案例中,這兩種因素都有。

由於禁止外資擁有此類敏感的電信基礎設施,亞馬遜(AMZN.US)和微軟(MSFT.US)等全球知名企業只能通過與本土夥伴合作,進入中國利潤豐厚的雲服務業務。因此,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基本上處於邊緣地位,這使得該領域被本土公司主導,而這些公司往往是被政府強大的激勵措施所吸引。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中國大型科技公司都加入了雲服務潮流,從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京東(JD.US; 9618.HK)、騰訊控股(0700.HK)和百度(BIDU.US; 9888.HK),到電信巨頭華為中國移動(0941.HK),它們都提供公有雲和行業雲服務。尤其是阿里巴巴,現在可能正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因為它準備分拆雲服務部門,並最終讓其獨立上市,這是它除核心電子商務業務之外為數不多的盈利部門之一。

阿里巴巴是最先降價的公司之一,於上月宣佈部分服務最高降價50%。騰訊和中國移動於上周入局,前者宣佈最高降價40%,後者最高降60%。京東本周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宣佈部分服務降價。

搶佔市場份

也許正如鄒濤所言,這完全是一種公關活動,因為大多數報道都顯示,降價只針對特定套餐,而且可能只在一定時間內提供。但這種價格戰在中國相當常見,尤其是在經濟低迷時期,正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

在這裏,我們還需要指出的是,這場價格戰實際上只能追溯到4月份,這意味著對金山雲造成的影響,要到第二季的業績才會有所體現。

關於價格戰,該公司似乎認為目前還不會為它帶來大的影響,同時預測二季度的收入將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具體來說,它預計二季度的營收將在18.5億元到20億元之間,以該區間的下限計算將比去年的19.1億元下降3%,以上限計算將增長5%,以中位數計算則大致持平。

這與第一季14.2%的跌幅相比,將是一個很大的改善。今年第一季,該公司的營收從上年同期的21.7億元降至18.6億元。金山雲將下滑歸因於更嚴格地選擇公有雲服務和行業雲服務的客戶,公有雲服務佔其收入約三分之二,剩下的收入來自行業雲服務。

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可能會講,說起來是對客戶越來越挑剔,其實恐怕是客戶去了競爭對手那裏,以獲取更好的交易條件。但從金山雲不斷提高的利潤率來看,它似乎真的準備拋棄那些出錢少、利潤低的客戶,以最終實現盈利。

該公司的收入成本在當季下降20%,超過了收入的下降幅度,儘管營運支出在此期間實際上增長了30%。不過,收入成本在公司總成本中的佔比更大,它的大幅下降幫助該公司的毛利率從一年前的3.7%大幅提升至10.4%。

總之,金山雲現在似乎重質不重量,尤其是多爭取能幫助它實現盈利的高付費客戶,而放棄那些只能帶來市場份額的低付費客戶。當然,問題在於,如果能從阿里巴巴或者騰訊那裏拿到更好的條件,即使是高付費客戶也是會離開的。

出於對這種客戶離去的擔心,金山雲也有降價的可能,這可能是公司股價在最新業績出來後遭到拋售的其中一個原因。

拋售後,金山雲股票的市銷率為1.17倍,對於一家處於高增長行業的公司來說,這個數字是難以讓人滿意的。就連為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提供雲服務的明源雲 (0909.HK),市銷率都比它高,達到3.24倍。不過話說回來,金山雲目前並未真正實現增長,如果最近的價格戰不能很快紓緩,它的收入收縮恐怕至少會持續幾個季度。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Lithium miner Ganfeng Lithium announced Monday that it will acquire 33.33% of Chongqing Ruichi Automobile for 1 billion yuan.

快訊:贛鋒鋰業購電動車企33.3%股權

最新:鋰化合物生産商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72.HK;002460.SZ)周一公布,計劃以10億元現金認購瑞馳電動新增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將持有該公司33.33%股權。 利好:瑞馳電動聚焦於電動商用車業務,是一家具盈利能力的公司,今年首7個月的淨利潤為2,493萬元,贛鋒鋰業收購其股權,將有助擴大新能源產業鏈的下游業務。 值得關注:截至今年6月底,贛鋒鋰業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1億元,這宗交易將耗用其約10%的現金,但公司預計對財務狀況不構成重大影響。 深度:贛鋒鋰業是一家布局全球、處於產業鏈上游的大型鋰產品生產商,主要開發阿根廷、澳洲及中國境內的鋰礦。受惠於下游客戶對碳酸鋰產品的需求強勁增長,相關產品銷售價格按年大漲,加上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持續膨脹,該公司的鋰電池板塊銷量明顯增加,引領去年收入及淨利潤分別大漲275%與292%。但踏入2023年,全球鋰礦行業開局不順,鋰價跌勢未止,其上半年收入雖上升26.5%至181億元,但淨利潤卻減少19.4%至58.7億元。 市場反應:贛鋒鋰業周二股價下挫,其港股中午收市跌2.7%至32.05港元,創52周新低。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1772.HK 002460.SHE
C-Mer Eye Care announced last Friday that it had repurchased a total of 1.35 million shares from the market over the past five trading days.

快訊:希瑪眼科擲490萬港元回購股份

最新:希瑪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3309.HK)上周五公布,在過去五個交易日從市場回購合共135萬股,每股作價介乎3.55至3.73港元,總值490萬港元(455萬元)。 利好:股份回購會減少公眾持有的股票數量,在利潤及股息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及獲分派的股息將會增加。 值得關注:由於希瑪眼科的股價正處於過去52周的中低端水平,公司可能選擇在此刻回購,以提振股價表現。 深度:希瑪眼科由香港著名眼科醫生林順潮於2012年創立,是大灣區領先的連鎖眼科醫療集團,公司於2018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年6月底,在中國內地擁有8間眼科醫院和兩間眼科診所。該公司近年把業務擴展至包括牙科、整型外科、醫學美容、家庭醫學和腫瘤科等多個專科服務,令收入穩步上升。不過,該公司去年卻轉盈為虧,主要因為其位於上海及北京的核心眼科業務在疫情中受到打擊而出現虧損。 市場反應:希瑪眼科周一股價下跌,中午收市軟1.6%至3.59港元,比52周低位稍高16.6%。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3309.HK
Viva Biotech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20% of Langhua Pharmaceutical by its Weizongchen Pharmaceutical subsidiary for 640 million yuan has been completed.

快訊:維亞生物完成全購朗華製藥

最新:維亞生物科技控股集團(1873.HK)周四公布,旗下全資附屬公司維宗晨醫藥以6.4億元代價,收購朗華製藥餘下20%股份的交易已經完成。 利好:維亞生物的另一全資附屬維亞上海,亦會根據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朗華製藥全部股權售予維宗晨醫藥,令朗華製藥將成為其全資附屬公司,以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值得關注:事實上,根據9月13日的公告顯示,由於持有該部分小數股權的股東,未能與維亞上海就有關朗華製藥的上市計畫達成一致,因此決定行使銷售權,將所持股份賣出。 深度:維亞生物成立於2008年,2019年以每股4.41港元上市,主要業務是就臨床前創新藥物開發,向全球生物科技及製藥客戶提供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服務。該公司於2021年曾錄得2.87億元盈利,但去年卻再度虧損5.28億元,主要因為市場波動,導致其投資孵化企業的股權價值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以及中國內地的新冠疫情反覆,導致實際開工率受到限制。 市場反應:維亞生物周五股價上升,中午收市升4.1%至1.26港元收盤,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Everest Medicines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it has received an exclusive license from Kezar Life Sciences to develop, manufacture and commercialize Zetomipzomib.

快訊:雲頂新耀獲Kezar Life新藥獨家授權許可

最新:雲頂新耀有限公司(1952.HK)周四公布,獲納斯達克上市公司Kezar Life Sciences(KZR.US)授予獨家授權許可,在大中華區、韓國及若干東南亞國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對方的主要候選藥物、用作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Zetomipzomib。 利好:該公司認為,該項合作有助豐富其腎臟產品管線,並鞏固在腎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領先地位。 值得關注:該公司需向對方繳交700萬美元(5,100萬元)預付款,以及最多1.255億美元的潛在臨床及商業里程碑款項。 深度:雲頂新耀於2017年成立,主力研發癌症和自身免疫性失調藥物,並於2020年在港股上市。該公司早在2019年已開始與外國公司合作,獲吉利德(GILD.US)授出獨家許可權,於中國地區開發及商業化乳腺癌藥物戈沙妥珠單抗,但該協議在2022年終止。去年12月,該公司宣布耗資9億元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生產設施開始營運,但由於國產mRNA疫苗競爭激烈,被市場形容為一場「豪賭」。 市場反應:雲頂新耀周四股價向下,中午收市軟1.8%至18.36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1952.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