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乳牛牧場營運第二次申請在港交所掛牌,並在上市前獲多名客戶入股

重點:

  • 澳亞集團在第二份招股申請的公司介紹中,刪去了「最大」和「獨立」的用詞
  • 由於原料奶飼養成本上漲,售價卻見頂回落,該公司已預告全年利潤錄得按年跌幅

陳嘉儀

中國乳牛牧場營運商澳亞集團有限公司繼3月首次申請到港股上市、並於9月失效後,本月中第二度衝擊港交所。值得留意的是,該公司未如首份招股申請時自稱為「中國最大的獨立乳牛牧場營運商」,反而在最新的招股文件中,僅以「中國前五大乳牛牧場營運商之一」自居,當中隱含甚麼故事?

澳亞集團在中國山東和內蒙古營運乳牛牧場,兩大主要業務是生產原料奶和飼養肉牛。母企佳發集團自1997年以來在印尼拓展相關業務,於2009年起進軍中國乳牛養殖業務,自建規模化乳牛牧場繁育及飼養乳牛,再將原料奶出售給下游乳製品製造商。該公司近年亦拓展其他業務,包括把自有品牌「澳亞牧場」的乳製品銷售至中國大型咖啡廳、麵包店及點心連鎖店等。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集團在中國擁有10個牧場,總存欄量為111,424頭乳牛,其中57,383頭為成母牛。於2019至2021年期間,該公司原料奶產量由56.54萬噸增至63.88萬噸,屬中國前五大乳牛牧場營運商,但市佔率僅1.7%。

優然牧業(9858.HK)、中國聖牧(1432.HK)和現代牧業(1117.HK)這些分別被兩大中國乳業巨頭伊利(600887.SH)或蒙牛(2319.HK)收歸旗下、主力為母企提供穩定奶源的模式不同,澳亞集團生產的原料奶供應全國及地區領先的乳製品製造商,主要客戶包括蒙牛、光明孔業(600597.SH)、明治、君樂寶、新希望乳業、佳寶和卡士等,同時也是新興乳製品品牌元氣森林和簡愛等的合作夥伴。

明治中國持股25%

澳亞集團於首份上市申請中,曾以「中國最大的獨立乳牛牧場營運商」自居。不過,該公司最近兩年引入不少下游企業客戶成為股東,身份已不再「獨立」,加上參考市場調查機構的數據,其原料奶銷量、銷售額及產量,僅在中國所有乳牛牧場運營商中排名第三、第四及第五,「最大」稱號頓成疑問。因此,在最新的招股文件中,該公司已改稱為「中國前五大乳牛牧場營運商之一」。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IPO前股東架構中,除了控股股東佳發集團持股62.5%外,下游乳製品客戶明治中國持股25%、元氣森林及新希望乳業持股5%,樸誠乳業則持股2.5%。明治中國早於2020年以2.54億美元(18.3億元)入股;另外三家乳企則於去年9月先後入股,估計是趁該公司上市前鎖定奶源。

今年上半年,原料奶業務及肉牛業務分別佔澳亞集團總營收的87.1%及9%,營業收益分別是2.42億美元及2,500萬美元。其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由2019年的3.52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5.2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1.9%;同期持續經營業務利潤則由7,463萬美元增至1.0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8.4%。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其業績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例如去年營收按年大增28.9%,但整體淨利潤僅增長7.2%至1.18億美元。該情況於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惡化,營收按年增長15.4%至2.78億美元,淨利潤卻大幅倒退62.8%至2,984萬美元。

成本上漲 奶價下挫

這當中涉及幾個原因,由於乳牛飼養成本上漲,但同期奶價處於下行周期,加上去年6月斥資1.24億美元收購的醇源乳牛牧場利用率和毛利率較低,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原料奶業務毛利率為27.2%,按年大降7.5個百分點;此外,期內行政成本及融資成本分別急升48.5%及65.5%,亦拖累盈利表現。

再看其主要競爭對手優然牧業和中國聖牧,可說是同病相憐。以2022年中期業績計,前者收入按年增長19.4%,淨利潤卻大挫76.5%;後者收入僅按年微升7.1%,淨利潤則下跌11.7%,反映整個行業正面臨挑戰。

飼養成本上漲是原料奶供應商最大風險,澳亞集團原料奶業務去年飼養成本為2.23億美元,按年大增31.5%;至於今年上半年飼養成本為1.39億美元,按年再漲33.5%,佔原料奶收入高達57.4%。由於兩個主要農產品生產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曠日持久,農產品價格飆升後,短期內未必能回落至開戰前水平,因此澳亞集團正嘗試靈活調整飼料配方,以減輕原材料價格波動可能造成的打擊。

原料奶價格方面,過去幾年主要保持上漲勢頭,但由於優質奶源競爭激烈,推動下游乳業製品商加碼投資上游供應鏈,紛紛通過併購或自建乳牛牧場以鎖定奶源。在供求形勢改變下,澳亞集團原料奶平均售價在今年上半年扭轉升勢,按年下降3.5%至每噸717美元。

基於上述原因,澳亞集團在更新後的招股文件表示,儘管收入增加,但今年7月及8月的原料奶業務利潤繼續走低,並預告全年淨利潤下降。

參考主要競爭對手優然牧業、中國聖牧和現代牧業的追蹤市盈率約5.4倍至7.3倍,以三者平均6.1倍、再把澳亞集團的中期淨利潤引伸到全年計算,其上市估值可達26億元,但該公司獲批上市後的實際定價,還需參考港股市況能否回暖,否則管理層或需以較低的估值吸引投資者。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英國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東出售Argos談判告吹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積極在歐洲市場尋求併購實體零售商,但其拓展計劃在英國受挫。 英國連鎖超市集團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終止與京東關於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談判。公司稱,在媒體披露雙方洽談出售的消息後,京東大幅修改收購條件,但該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決定退出洽談。 Argos是英國第二大綜合商品零售商,擁有全英第三大訪問量的零售網站及逾 1,100個提貨點,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億英鎊收購。 Sainsbury's預計,2025至2026財年可實現零售基礎經營溢利約10億英鎊(13.6億美元),以及超過5億英鎊的零售自由現金流。 京東港股周一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32.7港元,升0.7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祖龍娛樂斥2,420萬美元購理財產品

研發移動遊戲的祖龍娛樂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資2,420萬美元購入一系列理財產品,其中於上周斥1,260萬美元購入債劵掛鈎票據,並以500萬美元購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贖回票據。 另外,去年通過瑞銀新加坡認購本金660萬美元的24個月美元股票掛鈎雙贏本金返還票據。 公司表示,購入理財產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階段性閒置資金,以提高公司的資金收益。同時,通過風險考慮及比較不同報價後,認為可從認購事項中取得相對穩定收益,符合資金的安全及流動性目標。 祖龍娛樂周一平開報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不同集團通過上市聆訊 擬本月底啓動IPO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已於周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為其本月底啓動IPO鋪平道路。 據其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與海通國際擔任承銷商,但不同集團尚未公布具體募資目標。 據更新文件披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5%,由上年同期的5.82億元增至7.26億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潤按年增長72%,從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安踏計劃未來三年東南亞開千家門店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場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1,000家門店。安踏將東南亞總部設在新加坡,未來逐步拓展至南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周邊市場。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0%,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增長,以及在美國和中東的新線下業務啟動。在中東和北非,安踏零售網絡已覆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埃及和肯尼亞等市場。另外,公司即將於9月在美國比華利山開設美國首家旗艦店,推動近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加14.3%至385.4億元(54.1億美元),經調整純利增加7.1%至65.97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63.4%。截至6月底,集團共擁有逾13,000間門店。 安踏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93.8港元,跌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