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Nayuki tries out teahouse concept

這家高級茶飲銷售商,周末在深圳開了首家茶館概念店,以實惠的價格供應中式茶飲和小吃

重點:

  • 奈雪的茶在深圳開了一家概念店,嘗試以一種新的門店模式,用實惠的價格售賣中式茶飲
  • 這家高級茶飲銷售商,今年上半年首次錄得調整後利潤,但隨著消費者控制支出,它可能面臨挑戰

     

陽歌

高級茶飲銷售商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正在回歸中國根源。

這家中國最大的上市高級茶飲銷售商,為了擴大對傳統飲茶人群的吸引力,近日正式開設了第一家奈雪茶院概念店。

這一家新店的中國特色非常明顯,使用了大量的竹子和庭院風格的主題,這與奈雪的茶在全國近1,200家門店有所不同,後者更像星巴克(SBUX.US)和瑞幸咖啡(LKNCY.US)等領先的咖啡連鎖店。而且這家概念店,開在很多中國頂尖科技公司所在的深圳,突顯出目標客戶直指年輕人群。

奈雪的茶上周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宣布了這家新連鎖店,並用了不少照片來展示其中式風格。但關於該門店模式的計劃詳情,不置一詞,這表明可能還處於試驗階段,之後奈雪的茶才會決定是否,以及如何擴張。

該公司目前正大舉擴張門店,這些門店大致分為星巴克式的門店和小型門店。在星巴克式的門店裡,人們可以坐下來和朋友一起喝點東西,而小型門店面向的是即買即走的人群。因此,該公司試圖從擁擠的高級茶飲市場中脫穎而出之際,這種新模式代表了一個新方向。

這個故事中的一些線索,可能標誌中國茶飲開啓了新的篇章。

其中之一是中國年輕人中的一種懷舊,以及文化重新發現,如今穿唐朝服飾特別流行。這些人無疑更願意穿著古裝,和朋友在傳統風格的地方喝荼,而不是在星巴克。

實際上,這種新的茶院店供應的主要是傳統的散葉茶,以及各種小吃。同樣重要的是,這些茶飲和小吃都相當實惠,據一家媒體報道,荼單上的22種茶產品售價最低5元(約0.7美元),最高21元。這一點非常重要,大家在中國看到的大多數傳統風格的茶館,都是些昂貴的地方,人均消費往往在100元或以上。這意味著奈雪的茶,希望讓這些新茶館成為更實惠的地方,可供年輕人聚會和消遣。

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中國經濟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後,最近顯現出大幅放緩的跡象。消費者隨之變得更加關注預算,並可能已經開始減少在高級茶飲等物品上的支出。奈雪的茶報告稱,今年上半年門店單筆訂單平均價格為32.4元,較去年同期的36.7元下降了10%以上。

中國公司

這個故事背後的另一個主線是文化,第三個因素更多是財務方面的。在文化方面,奈雪的茶正試圖為打造一個更加中國化的身份,擺脫品牌在創立以來,努力培養的日式風格。在財務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首次報告了調整後的利潤,現正努力保持盈利,並極力在一個過熱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文化方面,奈雪的茶非常清楚,因為極力讓自己看起來像日本品牌,可能會受到攻擊。另外兩家中國公司,即零售商名創優品(MNSO.US; 9896.HK)和運動服飾銷售商李寧(2331.HK),去年都因這樣的失誤而受到抨擊。

在這兩起事件中,兩家公司的股票都蒙受了巨大損失,在事態最終平息之前,它們都遭遇了公關災難。奈雪的茶無疑意識到了這種攻擊的危險,在過去一年里,它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中國,其中可能包括推出這些最新的傳統茶院。

然後是盈利問題。自2019年(有數據可查的第一年)報告虧損以來,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再次實現調整後盈利7,020萬元,扭轉了上年同期虧損2.49億元的局面。但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控制,包括更加重視小型門店模式,以節省租金。

現實情況是,中國的高級咖啡和茶市場已經相當飽和,充斥著很多大牌,比如喜茶、蜜雪冰城、新時沏奶茶、古茗、滬上阿姨和茶百道等等。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司都沒有上市,不過據彭博新聞社最近的報道,很多公司可能正在籌備IPO。投資者在這個擁擠的行業中將會有更多的選擇,無可避免會從奈雪的茶的股票中抽走一些資金。

儘管已實現盈利,但奈雪的茶今年的股票表現並不好。自1月份以來,已下跌約35%,目前的預期市盈率低迷,只有11倍,市銷率也同樣疲軟,為1.2倍。相比之下,瑞幸咖啡目前的市盈率高達37倍,市銷率高達4.4倍,而在國內上市的香飄飄(603711.SH)也分別為22倍和1.8倍。

對於奈雪的茶,我們目前還不會全面否定,不過的確預計它將面臨挑戰,因為它已沒有削減成本的選擇空間了,而且競爭仍然激烈。與此同時,進軍傳統茶館,看來是一種有趣的多元化舉措,但可能仍是一個沒有重大增長潛力的小眾市場。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行業簡訊:傳音手機全球銷售超越Vivo

IDC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三星(005930.KS)和蘋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繼續引領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國製造商小米(1810.HK)、傳音(688036.SH)和Vivo躋身前五大廠商。在一個重大轉變中,傳音三季度的強勁增長使其超越Vivo,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銷售商。 IDC數據顯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萬部出貨量(市佔率19%)蟬聯全球智能手機銷售冠軍。蘋果緊隨其後,銷量同比增長2.9%至5,860萬部,全球市佔率達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場佔有率達13.5%,在前五強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傳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長後,市佔率達9%,Vivo則以8.9%市佔率位列第五。 當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2.6%,達3.227億部。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萬科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辭職

房地產開發商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提交辭職報告,董事會選舉深圳地鐵總經理黃力平為新任董事長。 據財新報道,辛傑辭職前已失聯多時,最後一次更新朋友圈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辛傑同時兼任深圳地鐵董事長與黨委書記,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時卸任該職。 辛傑現年59歲,長期服務於深圳國資體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鐵。任內推動「軌道+物業」模式,並於2017年主導深圳地鐵以約664億元入股萬科,成為第一大股東。惟隨房地產市場低迷,深圳地鐵自2020年起業績轉弱,2024年更出現335億元巨額虧損。 2025年初,辛傑兼任萬科董事長,主導公司債務重整。過去八個月,深圳地鐵在深圳市政府主導下已十度出手注資萬科,累計提供近260億元股東借款,用於償還債務及維持流動性。 這是萬科九個月內第二次更換董事長。接近萬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長黃力平熟悉公司運作,預料此番人事變動不會影響萬科改革與化險進程。 消息公布後,萬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報5.04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EHang makes eVTOLs

億航智能推長程航空器 能否成突破股價的利刃?

這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製造商推出第二款主力機型,滿載航程不小於200公里,與其原有短途機型形成互補 重點: 億航智能推出第二款主力機型VT35,其200公里滿載航程,對原始機型EH216-S的30公里航程形成互補 公司獲得合肥市政府鼎力支持,承諾提供5億元資金扶持 陽歌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製造商億航智能(EH.US)近期似乎陷入橫行狀態,自兩年前旗艦產品獲中國民航局頒發適航證後,公司的股價始終在較寬的區間內波動。 似為提振股價,公司近期開始力推其新一代主力產品,航程不小於200公里的長航程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以匹配原有約30公里的短途機型EH216-S。今年8月,億航智能宣布重大計劃,將在安徽合肥建立新型號VT35的生產基地。 本周一,公司在合肥正式發布VT35,試圖以此吸引投資者矚目。值得注意的是,活動被描述為「亮相儀式」,暗示現場無人實際目睹VT35飛行。新聞稿中配發的若干飛行照片,明顯攝於華南風景秀麗的廣西地區,表明該機型雖已進行有限試飛,但或未達到能在重要發布會上公開展示的成熟度。 合肥市政府高層官員、本土汽車製造商江汽集團股份公司,以及中國民航局低空領域官員出席儀式。三方均具重要意義,合肥市政府近期已成億航智能重要支持者,江汽集團將擔任VT35主力生產商,而監管機構的出席,則呼應了中國多次表態欲發展低空經濟,儘管相關規劃尚未取得實質進展。 消息令投資者略受鼓舞,公告發布當日,億航智能美股股價攀升4.8%。但漲幅及相近規模的單日下跌,在兩年前億航智能取得全球首批主流航空監管機構認證後,已漸成常態。 這似乎表明,該股頗受單日交易者注意,但未贏得長線投資者青睞。其最新收盤價18.04美元,基本處於10至26美元波動區間的中位。過去兩年多數時間,其美國存托憑證(ADS)在此區間波動。 8月,億航智能大幅下調2025年營收指引反而雪上加霜,將預期從9,000萬元砍至5,000萬元(約合700萬美元)。公司解釋語焉不詳,僅表示正「調整交付節奏,以優化商業運營流程、有效管控風險,確保示範飛行高質量並具擴展性。」 城際交通 這一切表明,研發商用電動無人小型飛機,這類尖端產品道阻且長,易受熱炒卻頻遇挫折。此類狀況雖在預料之中,但億航智能等企業仍需持續發佈新進展,以維繫投資者熱情。 最新消息似乎正基於此考量,發布會宣布VT35的長航程特性適用於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區,並披露諸多技術細節,該型號初始定價650萬元(約合100萬美元)。今年3月,中國民航局受理其型號合格證申請,正式啓動適航審定流程。 億航智能尚未透露這款兩座機型何時能取證。此里程碑事件至少還需數年,不過其首款機型的審定經驗,或能一定程度加速進程。 不出所料,億航智能稱已獲合肥市政府平台公司訂單。自今年2月宣佈聯合本土汽車龍頭江汽集團及合肥國先控股,在當地共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生產基地後,合肥已成為億航智能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8月,億航智能宣布該基地將專注長航程新機型生產,總投資額10億元。更重要的是,合肥市政府將額外提供5億元「支持」, 包括無人駕駛航空器訂單、投資或其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形式。 上述舉措伴隨億航智能業務逐步起勢,儘管增速仍低於長線投資者預期。第二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44%至1.47億元,共交付68架EH216機型。但企業客戶僅佔13席,表明仍高度依賴政府支持。這未必是劣勢,億航智能指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應急管理、智慧城市、消防救援、物流測繪等政府主導領域的應用正日益增多。 公司毛利率也維持在62%的健康水平,剔除員工股權激勵費用後甚至實現盈利。截至6月底,手握11.3億元現金儲備,資金狀況相對充裕,這在過去並非總是如此。 估值方面,億航智能當前市淨率(P/B)為9.8倍,介於Joby Aviation(JOBY.US)17倍與Archer Aviation(ACHR.US)3.91倍之間,後兩者尚未實現營收且正爭取適航認證。憑借中國適航證,億航智能似居全球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企業前列。不過,營收預期大幅下調表明,縱使長航程VT35等研發持續穩步推進,公司前路仍不平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和通招股集資最高29億港元

無線通信模組製造商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二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35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介乎19.88元至21.5元,一手200股,入場費4,343.37元,最高集資29億元。公司於本周五截止認購,10月22日掛牌。 2023年及2024年的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利潤,分別為3.77億元人民幣(下同)及4.2億元。今年截至4月底,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利潤1.6億元,按年增14.6%;公司表示,主要是模組產品及解決方案銷量增加。 集資所得約55.0%將作研發用途,包括與AI及機器人技術相關的產品開發,約15.0%將用於在中國深圳建設製造設施,約10%用於償還銀行借款,10%用於戰略投資,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