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高端茶飲營運商在最近的資料中突出了聽上去更像中文的名字“Naixue”,似乎是為了淡化之前看上去像日本品牌的做法

重點:

  • 高端茶飲連鎖店Nayuki(奈雪的茶)已經悄悄開始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聽上去更像中文的“Naixue”,似乎是想淡化與日本的關連
  • 不久之前,另外兩個國內品牌也是因為讓人聯想到日本而遭到中國民族主義者攻擊

陽歌

奈雪の茶還是奈雪的茶?

這個問題最近在高端茶飲界引發討論,因為中國排名領前的一家奶茶連鎖似乎正在應對圍繞其名字而產生的身份危機。這只是說說笑,因為顯然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對於改名一事是有考慮的,雖然它並未對此發佈公告。

就本案來說,名字問題不是小事。Nayuki聽上去確實像日語,該公司當初選這個名字,也幾乎可以肯定是為了讓消費者認為它是一個日本品牌,因為人們往往認為日本品牌的品質更好。而相比之下,Naixue只是該公司中文名的拼音拼寫。

那麼,Nayuki,或者說Naixue,為什麼要這麼低調地進行這麼重大的調整?答案可能和政治有關,在中國的商業領域,政治始終如影隨形。在這方面,至少另外兩家知名中國公司今年較早前因為同樣試圖和日本產生關聯,而遭到中國民族主義者攻擊。

因此,奈雪此舉似乎意在避免引起類似爭議。假設改名一事屬實,奈雪想保持低調,以避免引起對其假冒東洋品牌的「誤導」之舉的關注,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應該肯定該公司採取了這麼積極主動的措施,因為我們往往看到的是,許多中國公司對這種可能會帶來麻煩的跡象不予理會,直到危機爆發,屆時便一切已經太遲。

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促使奈雪作出這個舉動的其他一些案例。最近該公司的股票其實漲了很多,自10月底以來大漲77%。儘管這個升幅不太可能都是因為與它改名有關,但至少其中一部分代表了投資者支持該公司的這個主動行動。

改名一事在上月底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當時,南寧有人注意到,當地的一家奈雪門店把拼音名字改成了“Naixue”,還把中文名字裏一個花哨的日語符號去掉了,換成了對應的中文。此人把新招牌的照片發布在備受歡迎的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引發大眾討論。

一篇媒體報道稱,奈雪的代表對此事不予置評。該公司的微博帳號現在也正式標明了那個漢字,而不是之前那個日文字。

該公司官方證券市場公告上的標識,也暗示幕後有情況發生。雖然英文沿用了Nayuki這個名字,10月21日發佈的第三季業務更新用的還是那個日文字,但到了本周宣佈出資5.25億元收購競爭對手樂樂茶44%的股份時,提交文件用的已經是那個漢字了。

逐步改名

媒體報道稱,奈雪的茶改名工作正在全國近千家門店逐步鋪開。在詠竹坊的總部所在地上海,我們特意去看了一家店,發現它仍在使用之前的日式名稱,這可能表明新名字首先在較小的市場推出,最後才會進入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畢竟,在上海這樣的重要市場,聯想到日本恐怕更為重要。在上海,人們的確愛把日本產品與高品質聯繫在一起,而在較小的市場則不然。

公司的官網網址已經改成了naixue.com,但英文主頁還是用的na-yuki.com。所有這些似乎都表明,改名工作可能正在進行中,至少在某些層面上是這樣,雖然它出於某些目的,也保留了舊的版本。

在我們之前提到的兩宗事件後,以目前的氣候環境,這種轉變看來是出於謹慎的需要。第一事件發生在7月下旬,涉及名創優品(MNSO.US; 9896.HK)連鎖店。我們經常取笑這家公司是無印良品和優衣庫等日本著名商店的山寨品,而且該連鎖店的標識中也使用了一個看起來像日本字的元素。

該公司的西班牙Instagram帳戶出現一個日本藝伎公仔後,引發了軒然大波。一些網上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很快就指出,這個公仔實際上穿的是傳統的中式旗袍,並非日本服裝,更不是什麼日本藝妓。這引發了人們對名創優品偽裝成日本品牌的更多關注,該公司的股票在它道歉並承諾採取「糾正措施」之前,受到了相當大的打擊。

第二事件發生在10月,當時運動服裝品牌李寧(2331.HK)在冬季系列的帽子設計上被人抽秤,網上的民族主義者說帽子的式樣看起來像「二戰」期間日本戰鬥機飛行員戴的帽子。那起事件也打擊了李寧的股價,值得注意的是,李寧是中國最早的奧運會體操金牌獲得者之一,而他本人也是民族自豪感的象徵。

鑑於這種遭受民族主義攻擊的風險,奈雪的茶通過改用中文名字,來降低受到此類攻擊的可能性,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它採取的低調改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該公司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讓人們注意到它之前的日本元素。

我們注意到,奈雪的茶股價最近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為改名的緣故。但即便上漲了,與同行相比,估值仍然相對偏低。它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3倍,而國內競爭對手香飄飄(603711.SH)和瑞幸(LKNCY.US)的市盈率要高得多,分別為54倍和33倍,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SBUX.US)的市盈率則為36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香江電器招股集資最多2.28億元

廚具製造商湖北香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619.HK)周二在香港公開招股,集至多2.28億元。根據交易所公告,公司計劃發售6,820萬股,發行價每股2.86元至3.35元,。 最終定價日定為6月23日,於6月25日掛牌上市。若以區間上限定價,公司市值將達9.14億港元。 香江電器去年營收達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的11.9億元增長26%,盈利從2023年的1.21億元增至1.4億元,上升達16%。北美是公司最大市場,佔去年總銷售額逾四分之三,亦令其在中美貿易戰中處於不利地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啟動破產重整

中國新興電動車品牌哪吒汽車陷入經營困境,其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正式啟動破產重整程序。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6月13日披露,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因遭拖欠車展印刷品合作款項,向法院申請合眾新能源破產已獲受理,並已指定破產管理人。 據財新報道,哪吒汽車泰國Facebook帳號12日發表聲明,表示此次重整為政府主導、法院監督下的積極自救,將透過引入戰略投資、重組管理團隊以恢復生產、研發及擴展海外市場。然而,有泰國供應商質疑聲明內容,指出當地團隊已於5月底全數解約,經銷商與供應商損失慘重。 自2024年下半年起,哪吒頻傳欠薪、停產與裁員消息,前CEO張勇亦於同年12月卸任。雖董事長方運舟承諾改革並改善毛利率,惟至今營運未見起色,甚至在2025年6月遭員工圍堵討薪。據了解,公司累計負債近百億元,早前擬透過債轉股與新融資紓困,但進展有限。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虧損中的曹操出行 上市集資兩成還債

網約車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2643.HK)周二在港公開招股,發售4,417.8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41.94元,集資約18.53億元,於本月20日截止認購,25日掛牌。 公司2024年收入146.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7.4%,但仍錄得虧損12.5億元。截至去年底,曹操出行的定制車隊超過3.4萬輛,覆蓋31個城市用。公司的月活躍用戶按年增49.5%至約2,870萬,日訂單量上升33.2%至163.4萬,司機每小時平均收入35.7元,跌1.1%。 是次集資所得約20%用於償還若干銀行借款,19%用於改進車服解決方案及服務質量,約18%用於提升並推出定制車,17%用於提升技術及投資自動駕駛,16%用於擴大地理覆蓋範圍,餘下約10%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witchbot, with DJI Godfather as its non-executive director, is seeking Hong Kong IPO and fanning up market interest

大疆教父任非執董 臥安機器人港上市有機熱爆

正申請香港上市的臥安機器人,獲「大疆教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入股,更擔公司非執行董事 重點: 去年虧損收窄,EBITDA更連續兩年錄盈利 日本佔集團總收入近六成   白芯蕊 宇樹春晚機械人表現技驚四座,加上AI教主輝達行政總裁黃仁勳,不斷強調機械人時代即將來臨,令全球機械人股獲投資者熱烈追捧,專注智能家居市場的臥安機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也趁近期新股熱潮,急不及待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有望短時間內闖關成功。 據上市申請文件顯示,臥安機器人於2015年由李志晨及潘陽共同成立,李氏與潘氏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同學,2017年推出全球首款手指機器人及「SwitchBot」品牌的第一款產品,2025年4月將臥安機器人改為股份制,目前大股東為李志晨,持有臥安機器人21.82%股權。 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配合智能化及靈活性提升,令全球家庭機械人市場規模越來越大。調研機構沙利文估計,2022年全球家庭機械人市場規模由2,133億元增至2024年的2,577億元,相當於複合年增長率為9.9%。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以及獨居化趨勢,加上年輕人追求時尚智能產品,帶動家庭機械人需求不斷增長,沙利文預計到2029年家庭機器人產品市場規模會達4,283億元,即2024年至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達10.7%。 AI具身家庭機機人市佔第一 臥安機器人為全球最大的AI具身家庭機械人系統提供商,所謂AI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即運用中樞平台,機械人能自主學習後實現複雜任務,實現類似人類活動能力。去年集團在AI具身家庭機機人市場份額為11.9%,為行業最大龍頭,比排第二位的中國對手市佔率多2.1個百分點。 臥安機器人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當中日本佔比最大,佔集團總收入的57.7%,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比率高,令產品需求大,隨後才是歐洲及北美地區,佔集團總收入的21.4%和15.9%。 至於臥安機器人收入主要來自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其中門鎖機器人銷售佔比最高,佔集團總收入18.5%。門鎖機器人是通過改造現有的門鎖,利用面部識別、NFC或語音命令,來啟動開啟門鎖的方法,去年門鎖機器人平均價為338元,按年升19.4%,銷售則達1.13億元,按年44.4%。 去年EBITDA大增3.5倍 整體來講,臥安機器人收入增長不俗,去年收入升33.4%達6.09億元,毛利增36.9%至3.16億元,但受銷售及分銷開支與研發開支上升,故去年業績仍要見紅,錄得虧損307萬元,但已較2023年虧損1,638萬元,按年大幅收窄81%。不過,從經調整EBITDA角度,2023年臥安機器人EBITDA已轉賺581萬元,2024年升幅更大增3.5倍至2,608萬元。 由於業務獨特,臥安機器人上市前已吸引多年星級股東,其中包括有「大疆教父」之稱的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他透過旗下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盈湖智能及東莞蘊和,合共持有12.98%臥安機器人股權,李澤湘教授更是臥安機器人的非執行董事。 除此之外,臥安機器人還引入香港科技大學前工學院院長高秉強博士成立的Brizan Ventures,Brizan Ventures持有臥安機器人9.72%股權,高秉強博士的代表作便是早年以個人身份投資大疆,目前高博士亦是臥安機器人非執董之一。還有由高瓴作為執行管理合夥人的上海辰鈞也已入股,持有臥安機器人4.38%股權。 值得留意是臥安機器人高度依賴亞馬遜平台,2022年至2024年便佔集團總收入81.9%、65.2%和64.2%,由於銷售過份依賴亞馬遜,加上Amazon Big Deal Day及黑色星期五都在每年第四季舉行,因此臥安機器人每年第四季銷售往往表現最好,其中2022年、2023年及2024第四季度產生收入,便佔臥安機器人全年總收入的32.6%、30.0%及26.1%。 日圓變動左右盈利 另一方面,臥安機器人產品主要面向日本,去年便佔收入近六成,意味日圓變動對集團有影響大,尤其人民幣兌日圓升值,對該公司除稅前溢利有不利影響。 對比香港上市的機器人股份,包括優必選 (9880.HK)及越疆(2432.HK),去年經調整EBITDA仍未錄得盈利,相反臥安機器人已連續兩年EBITDA轉賺,反映業績相對優必選及越疆更札實,目前優必選與越疆市銷率為12.55倍和37.1倍,一旦臥安機器人以單位數市銷率上市,配合星級教授任非執董,將令股價隨時炒上,因此值得留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