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礦山走天涯 漢隆集團爭上市

這家花崗岩礦商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公司營收只靠一座礦山,而且連續三年錄得虧損,可能不容易引起投資者興趣
重點:
- 過去三個財年,漢隆因採礦及行政費用產生成本,累計虧損逾1,900萬元
- 雖然該公司未來五年部分產能已獲得客戶承諾採購,但未有列明交付日期,銷售合約亦無要求客戶預付任何金額,對公司的收入保障未必足夠
羅小芹
它不是未商業化的生物科技企業,但同樣過去三年都未能錄得盈利,公司只擁有一座名為七里溝的礦山項目,絕大部分營收和現金均依賴該礦山,卻頗有勇氣三度衝關港交所。
這家看起來稍欠底氣的礦商,名為漢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它曾於2021年11月及去年5月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都因為招股書失效而無功而還。該公司於4月18日三度遞表,由國金證券(香港)作為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漢隆集團旗下七里溝項目位於中國陝西省漢陰縣,開採的是黑色系花崗岩荒料,主要用於建築及建築裝飾用途,品牌名為「安康水晶黑」。公司預計,七里溝項目將是其短期內唯一一座在營礦山,且絕大部分經營收入和現金只能依賴該礦山,甚至可以說是全部源自該款產品,若七里溝項目出現問題而影響開採活動,將對其業務構造成重大影響。
過去三個財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採礦收入95.2萬元、96.8萬元及73.6萬元,收入相當微薄,而且只是來自開發活動的副產品銷售,從七里溝項目的花崗岩露頭和巨石修整而得:反觀其正品「安康水晶黑」尚未正式銷售,因此嚴格上未算有正式收入。相反,該公司因採礦及行政開支產生成本,過去三年累計虧損584萬元、790萬元及545萬元,累計達1,920萬元。
鎖定9名客戶
七里溝項目過去三年主要處於建設中,公司計劃上市集資,協助增加項目開發速度,以提升花崗岩荒料於未來五年的年產量,把2023年的1,800立方米年產量目標,逐步快速提升至2027年的10萬立方米。同時,公司披露已與9名框架客戶訂立9份具法律約束力、且仍在履行中的框架銷售合約,該等框架客戶承諾於今年至2027年5年間的採購量,分別佔項目年計劃產能約55.6%至90.9%。
公司未來收入看似得到保證,但令人關注的是,漢隆稱這些客戶承諾的採購量並無具體產品交付日期,而且銷售合約也未有要求客戶預付任何金額,因此如果客戶期內業務量減少、或其開採計劃出現變數,將導致他們減少向該公司購買產品,對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漢隆增加對七里溝項目的開發,預計將承擔頗大的投資風險,加上銷售合約存在變數,令公司很難作出令人信服的業務評估及前景預測。究竟公司生產的黑色系花崗岩荒料具有哪些市場優勢,讓公司如此進取,甚至不惜上市爭取資金擴建?
產品具獨特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報告,黑色系花崗岩就顏色方面被視為高端花崗岩,價格相對高於中國花崗岩的平均售價,而且具有一定市場潛力;報告引述過往數據說明,該產品的收入規模自2018年約950億元,增加至去年約1,22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
報告估計,A級黑色系花崗岩荒料的均價約為每立方米2,659元,比去年中國花崗岩荒料估計均價每立方米1,060元高出151%。雖然漢隆確認七里溝項目包含黑色系花崗岩,但能否開採出較高端的A級黑色系花崗岩,仍然有待觀察。
開採方面,獨立技術報告稱,七里溝項目生產計劃下的單位現金經營成本,預計在每立方米684.9元,若按弗若斯特沙利文之前估算,這較中國其他規模類似規格石材項目的單位現金經營成本稍低。如果按A級黑色系花崗岩荒料均價計算,意味其毛利率將高達75%。
如果從產品水平、開採成本、甚至部分產能已獲客戶承諾採購等方面來看,漢隆確實具有一定競爭優勢,但公司過去三年均無任何來自正品的收入,所承擔的行業風險也不能小覤。單論產品方面,由於花崗岩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礦物,因此日後所生產的花崗岩產品的顏色、花紋、紋理、品質及其他特徵,可能與公司之前紀錄的樣本結果有較大差異,若因此未能滿足客戶要求,可能會導致失去訂單。
漢隆今年3月引入漢陰縣投融資開發有限公司為股東,以600萬元購入1.72%股權,明顯獲得當地政府支持。按此對價計算,該公司的估值約3.49億元,市帳率約6.8倍。參考石礦投資及開發商金石資源(603505.SH)的市帳率約14倍,漢隆雖存在明顯折讓,但對方已是一間錄得穩定收入及盈利的公司,市場給予較高估值也屬正常。香港資本市場對礦業公司本已認識不深,而且花崗岩礦並非用於高科技的稀缺性礦類,該公司持續虧損的表現,相信不容易吸引投資者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