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60.SHE

这家凭借销售盲盒潮流玩具而大获成功的公司表示,三季度收入下降5%10%,终结了连续数年的爆炸式增长

重点:

  • 泡泡玛特称,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5%到10%,较本已低迷的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
  • 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刺激增长的举措,包括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但目前尚未取得重大成功 

西一羊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就是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9992.HK)最近得到的痛苦教训,它的可收藏时尚玩具已经风光不再。

过去两年,随着增长放缓,泡泡玛特越来越令投资者失望。该公司的最新季度更新显示,这种趋势仍在延续,这加深了关于它可能退出流行名单,进入长期下行轨道的担忧。对于处在最新趋势前沿的公司来说,这个重大危险一直存在,因为它们终有一天会发现,最炙手可热的当红新星已经换成了别人。

上周二,泡泡玛特宣布了截至9月的季度一些令人失望的运营数据,其中整体收入同比下降了5%到10%,是202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该公司向港交所提交的公告显示,它预测其最大的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降幅更大,为10%到15%。

对于最近几年习惯了强劲三位数收入增长的泡泡玛特来说,这些业绩意味着与之前的表现严重背离。我们稍后将探讨泡泡玛特快速下滑背后的因素,以及它为了阻止下滑采取的新业务举措。但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点背景信息。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最初是一家比较普通的玩具和文具销售商,在传统的实体店兜售商品。直到五年后,它才实现了真正的跨越,采取了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销售玩具“盲盒”。盲盒把限量版的玩具,比如1980年代在美国风靡一时的豆豆娃,装在不透明的盒子里,买家在买后才能拆开看到里面的惊喜。这项业务十分赚钱,因为人们愿意为最新的潮流玩具和公仔支付溢价。

随着玩具吸引大量粉丝,该公司的收入从2017年的的1.58亿元增长到2019年庞大的17亿元,在此期间净利润激增了300倍。该公司在2020末进行了高调的IPO,成为那一年在香港股市表现最佳的内地公司IPO之一。

但泡泡玛特未能保持这一势头。2020年,其年收入增长放缓至49%,但去年又上升到79%。最新的三季度数据是近期的最差业绩,较业已低迷的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2022年上半年,其收入增长了33%,至24亿元,净利润首次下降,减少7.2%至3.32亿元。

公告后的两个交易日,该公司的股价基本上没有变化,表明投资者对令人失望的业绩已经有所准备。上周五的收盘价10.2港元,约为38.5港元IPO价格的四分之一,比去年初90港元的高位下跌了约90%。

泡泡玛特目前的市盈率仅为17倍,低于同样陷入困境的时尚零售竞争对手名创优品(MNSO.US; 9896.HK)的18倍。传统的美国玩具巨头美泰(MAT.US)的市盈率更低,仅为11倍。

推出新举措

多个原因导致泡泡玛特近期业绩快速下滑。或许其中最关键的是,与疫情相关的频繁封锁和其他防疫措施极大地抑制了消费活动,尤其是休闲消费,这是其业务的主要推动因素。在过去几年,该公司通过与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东(JD.US; 9618.HK)在内的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销售转移到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它。

但泡泡玛特仍然严重依赖实体零售店和自动售货机的销售。因此,当成都和深圳在三季度实行全城封锁时,它在这两个主要城市的门店遭受了重创。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经济的放缓降低了许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华兴资本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个盲盒业务可能会失去增势。报告指出,它的产品没有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好玩”,这一性质给泡泡玛特带来了压力,因为“顾客现在不太可能为了炫耀性消费而购买产品”。

长期以来,泡泡玛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关键竞争优势是,基于其庞大的知识产权库开发产品的能力。该公司从一位香港艺术家设计的旗舰产品Molly,在2018年甫一推出就取得惊人成功,使公司走上了上升轨道。

自那以后,它通过内部开发和收购逐步扩大自己的IP库。财通证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泡泡玛特号称拥有21个这样的IP设计,其中大部分是自主开发。但它的新设计都无法复制Molly的成功。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一直在尝试一系列其他新举措来提振业务。这些举措包括扩大产品阵容,加大海外开发力度,甚至涉足主题公园业务。

除了用盲盒销售产品外,该公司还试图以更传统的方式销售玩具,瞄准高端市场。例如,其在2021年推出的体积更大的MEGA珍藏系列,平均高度至少28厘米,起售价为799元。

至少自 2017 年开始,泡泡玛特也一直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扩张,并在今年加大了扩张力度,它在新西兰、美国、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开设了新店。截至8月,其海外门店数已达到24家,该公司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增至40家。

海外计划已初见成效。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15%到120%之间。不过,现在判断海外市场是否会成为该公司的重要增长动力还为时过早,因为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对整体营收的贡献仅为6.6%。

归根结底,泡泡玛特还需要拿出证据,表明它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业务,以赢回投资者信心。虽然较新的举措对未来发展很重要,但它们大多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假以时日才可以证明它们的价值。就目前而言,最大的挑战将是寻找新的热门产品,让用户继续购买盲盒玩具,正是这个产品助推了它早期的崛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泰车联首挂午收升4成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挂牌,开市即升32%报135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142.8港元,升40%。 公司发售1,043.69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02.23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29倍,国际配售超额2.7倍,集资净额9.19亿港元。 集资所得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于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10%用于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