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5月制造业PMI回落

▷ 欧盟推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

▷ 苹果手机在华销量大增

▷ “药明系”紧张局面缓和

▷ 挚文集团收入每况愈下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5月制造业PMI回落

今年的情况与2023年非常相似。2023年始于强劲的经济势头,但在下半年迅速消退。最新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复苏失去动力,体现在最新的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令观察家们感到意外的是,5月该指数滑入收缩区间。具体来说,官方PMI从4月的50.4下降到上月的49.5。

与此同时,另一个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正全速运转,为经济带来少有的亮点。该数据是用于运输货物的大型集装箱,上个月这些集装箱出现了短缺,因为制造商们在美国最近宣布的保护性关税生效前,争先恐后地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和医疗用品等物品。

欧洲商界领袖对中欧关系持悲观态度

上周,最新的调查来自欧洲工业圆桌会议,该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欧关系将在未来三年内恶化,约54%的受访者表示关系可能会恶化,只有7%的人预计会改善。

欧洲和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利用政府补贴,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重要新兴领域向全球市场倾销廉价商品。欧盟已就此问题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任何由此产生的处罚几乎肯定会对双边关系平添寒意。

中概股进一步下挫

在连续四周的强劲上涨使其步入牛市后,中概股已连续第二周下挫。上周,恒生H股指数下跌3.2%,MSCI China ETF和恒指分别下跌2.6%和2.8%。

上周的跌幅比前一周稍小,表明这可能是前四周强劲反弹后所需的调整的尾声。我们需要等待,看看这波反弹是否真的可持续,或者抛售是否会继续。尽管连续两周表现疲软,恒生H股指数自1月底低点以来仍上涨22%。

》》行业

国家大基金三期落地

芯片有人要吗?答案或许是一个响亮的“是”,因为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三期)已经成立。该基金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人民币,其前两大出资方是中国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这种巨额资金,加上前两只基金,使得美国最近推动本土芯片产业发展的努力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外资律所纷纷撤离

越来越多在中国的外资律所因业务匮乏而撤离,其主要客户——跨国公司大幅削减在华业务。这种撤离在中国商业之都上海尤为明显,Sidley Austin、Perkins Coie、Latham & Watkins和Orrick等律所最近都已关闭或表示将关闭办公室。

不仅律所在撤离,我们还听说全球公关公司以及商业咨询公司也在缩减或关闭其在华业务。这些公司通常为愿意支付高额费用的外国跨国公司服务,中国公司则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本地替代品。

欧盟推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

欧盟不会在即将到来的6月6日至9日的欧洲议会选举之前,宣布其对中国新能源车不公平国家支持的调查结果。目前尚不清楚此次推迟是否与选举有关,或者可能由于技术问题。

虽然我们需要再等一周才能知道结果,但欧盟委员会几乎可以肯定会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不利措施。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电动汽车近年涌入欧洲。最近有中国地方政府要求破产开发商恒大支持的一家电动汽车企业返还其获得的2.62亿美元补贴。

》》企业

苹果手机在华销量大增

苹果正努力抵御卷土重来的华为的挑战。今年早些时候的报道称,由于被华为抢占,苹果在华显著失去市场份额。不过,最新数据显示,4月苹果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售大幅增长,延续了3月的反弹趋势。

官方数据没有直接提及苹果,仅称4月中国外国品牌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52%。然而,由于苹果是中国高端品牌手机市场唯一的外国公司,许多人认为大部分增长来自于iPhone销售的增加。这一增幅相当大,可能反映苹果最近通过打折来夺回市场份额的努力。

普华永道流失中国重磅客户

外国大型律所因缺乏业务纷纷撤离中国,但全球会计巨头普华永道则因不同的原因,流失在中国的一些重磅客户。该公司已失去十多个审计服务的客户,因为其作为开发商恒大审计机构的角色正受到严格审查。

自监管机构启动调查以来,普华永道一直处于不安的境地。相关调查针对其是否就恒大财务健康状况欺骗投资者方面发挥任何潜在作用。此案类似2000年代初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最终导致前审计巨头安达信关门倒闭,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变“四大”。

万科甩卖深超总地块

上周登上头条的并不仅有陷入困境的恒大,来自广东省的万科也成新闻焦点。据悉该公司出售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原计划用于建设包括其新总部在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售价为22.4亿元人民币。

该价格比万科在2017年房地产市场仍然繁荣时为这块土地支付的31亿元人民币低出近30%。万科与恒大不同的是,恒大的海外资产在香港法院被清算后,几乎失去所有朋友,万科则财务状况相对稳定,有深圳本地的大型政府机构作为其主要股东。

美国制裁提供喘息期 “药明系”或转攻欧洲

上周,我们报道了美国最近对中国企业发起的战争中,一些理智正在回归。美国担心与中企合作会构成国家安全威胁,迅速在国会通过立法,原本要封杀无锡的一家合同医疗服务集团,现已修改为有更长的实施时间。

该立法针对的是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及其姐妹公司药明生物,称它们与中国军方有联系,因而构成数据安全风险。修订后的法案现在给予美国公司八年的宽限期,以便逐步减少对这些中国公司的依赖。这段时间相当长,足够让各方找到长期解决方案。

挚文收入每况愈下 “中国Tinder”力拓海外市场

我们上周还报道了经常被称为“中国版Tinder”的挚文集团,该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其三年来的下滑趋势正在加速。公司2019年达到巅峰,此后一直走下坡路,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下滑9%。更糟糕的是,公司预测下降速度将会加快。

挚文集团一度是投资者的宠儿,号称是中国领先的约会网站。不过,疫情使许多中国人失去了恋爱的心情,出生率的下降也没有起到任何帮助。有趣的是,该公司暗示,新的政府激励措施旨在鼓励更多的婚姻和生育,可能会使其受益。

新闻

简讯:九毛九旗下太二日均销售按年跌24.6%

内地连锁餐饮集团九毛九(9922.HK)上周五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旗下主要品牌太二(自营店)、怂火锅及九毛九(自营店)同店日均销售额分别按年跌24.6%、26.9%及18.5%。 翻台率方面,太二第四季度为3.0,较上季的3.6下滑0.6,2023年全年则有4.1;怂火锅亦从3.0下降至2.7;九毛九由上季的2.8降至2.4。人均消费方面则有微幅增长,太二由上季的69元升至72元,怂火锅由97元升至99元,九毛九则维持54元。 按品牌划分,截至2024年12月底,共有太二634间,较9月底减少20间,怂火锅增加1间至80间,九毛九则减少1间至71间。包含其他品牌总餐厅数量为807间,较上季减少17间。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nkoSolar profit plunges

新闻概要:晶科能源上海上市子公司利润暴跌

这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表示,由于价格暴跌,其持股58.6%的晶科能源上海上市子公司的利润在2024年下降了近99% 阳歌 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周五表示,其主要运营的上海上市子公司晶科能源(688223.SH),去年利润暴跌逾98%,原因是供应过剩,迫使公司及其同行大幅削减价格。 晶科能源表示,其上海上市子公司预计去年盈利8,000万元至1.2亿元,较上年下降近99%。除去一次性损益,这家上海上市子公司全年亏损7.5亿元至10.5亿元,处于亏损状态。 晶科能源持有这家上海上市公司约58.6%的股份,该公司并未提供其去年业绩的初步数据。此前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报告称,2024年前三个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的858亿元下降 16.6%至716亿元。该公司前九个月的利润暴跌86%至8.47亿元。 消息公布后,晶科能源股价周五在纽约下跌10%。过去52周,该股下跌了23%,预期市盈率仅为5。 去年,全行业产能大幅增加,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暴跌,公司及其同行受到重创,导致供应严重过剩。晶科能源去年10月表示,考虑到产能大幅增加,预计到2024年底,其太阳能晶圆、电池和模块的年总产能将达到345 GW,是三年前101.5 GW产能的兩倍多。 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报告称,受价格下跌影响,去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23%至245亿元,尽管该公司当季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增长14.7%。随着价格下跌,公司当季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9.3%下滑至15.7%。 中国已经生产全球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该行业的发展。由于许多公司的利润蒸发,一些公司陷入亏损,中央政府已介入,试图通过鼓励公司闲置部分产能来支撑价格。 政府的干预措施最近有助于稳定价格。分析师预计,晶科能源将报告其2024年全年收入下降约20%。但他们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恢复增长,雅虎财经调查的六位分析师预测平均增长 8.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和誉发盈喜 预告去年扭亏为盈

生物制药企业和誉开曼有限责任公司(2256.HK)周一发盈喜,预告截至去年底止收入将大幅增长,由2023年的1,900万元收入大增至4.85亿元。期内扭亏为盈赚1,000万元,而上一年亏损4.32亿元。 公司表示,收入增长及录得盈利,主要因为抗抑剂pimicotinib的对外许可协议,以及获取默克公司(MKKGY.US)的首付款项7,000万美元,对去年的收入提供重大贡献。 盈喜消息公布后,和誉周一开市即升近1%至4.55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升幅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hengye completes IPO, but more likely to come

寻找新的增长故事 正业生物或需二次融资

这家兽医疫苗生产商正在进入家养宠物市场以实现多元化,其在纽约上市时仅出售了3%的股份,筹集资金690万美元 重点: 正业生物在纽约上市所筹集的690万美元,计划用于研发和扩大生产能力,助其向宠物疫苗领域扩张 中国最近一轮非洲猪瘟消退后,猪肉价格暴跌,冲击这家动物疫苗生产商的营收和利润,此事突显了多元化的必要性 谭英 本月初,正业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YBT.US)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出售150万股,完成规模略有扩大的纳斯达克IPO,发行规模略高于去年6月原计划的125万股。是次以每股4美元的定价,处于之前公布的价格区间底部,当时所见,市场需求并不殷切,这似是其上市故事的结束。 但在1月7日上市一周后,投资者似很喜欢这家公司,股价较IPO价格上涨了8.5%。正业生物宣布其承销商已完全行使购买额外22.5万股的权利,使发行总收益增加90万美元,表明需求可能略强于预期。 不过,对于一家市值高于2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个总收益看上去相当少,或许可能很快会进行二次股票发行。 正业生物在中国本土市场的运营实体叫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按营收计算,是中国第十大兽医疫苗生产商,不过其招股说明书中的独立研究显示,公司仅以0.3%的市场份额就获得了这一名次。 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好的,是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动物保健公司。在2022年,是11家中国疫苗公司中增长最快的,收入增长21.4%。 成立于1970年、前身是农业部哈尔滨兽医生物药品厂的正业生物,在当地也算是风云企业。据媒体报道,它是吉林省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正业生物及其同行正追逐一个规模其实并不大,但也有足够的收入可供分配的兽医疫苗市场。招股说明书显示,受牲畜和家禽饲养企业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这个市场的规模,从2018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5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2亿美元。由于担心疾病从动物传染给人,中国对畜牧业的监管也严格得多,这进一步刺激了需求。 正业生物现有的疫苗系列包括44款产品,其中43款在国内销售。公司还向国际市场销售七款家禽疫苗,主要销往巴基斯坦、埃及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尽管整体市场在增长,但近两年来,正业生物却朝着相反方向发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降近20%至9,490万元(1,30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1.17亿元。在此期间,净利润下降一半以上,从2,400万元降至1,070万元。 业绩下滑实际始于2023年,当时公司的净收入也是从上年的2.6亿元下降了20%至2.12亿元。期内净利润更是从4,670万元下跌至3,140万元,降幅达33%。 非洲猪瘟的影响 公司的业绩下滑源于2018年至2021年间,中国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当时大量生猪被扑杀,估计损失达2,790万吨猪肉。由于供应短缺,猪肉价格翻倍,在2022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后随着疫情的缓解迅速下跌。   随着猪肉价格暴跌,正业生物最大的客户、全球第二大养猪企业牧原股份(002714.SZ)的收入也在2023年下降了11.2%,至1,110亿元,公司亏损41.7亿元。在牧原股份遭受重创之际,正业生物开始采取措施,摆脱对这个最大客户的依赖。 2022年,牧原股份占正业生物总收入的74.5%。该公司一直在努力降低这种依赖,到2023年,这一比例降至52.1%,2024年前六个月降至43.2%。但断绝关系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猪用疫苗是正业生物最大的业务部门,2023年占收入的89%。因此,尽管中国已经摆脱了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但该公司摆脱对牧原股份的依赖,是去年营收持续下滑的一个主要因素。 正业生物试图实现业务多元化的一种方式,是进入家养宠物疫苗市场。公司表示,它已完成了两种猫用疫苗和一种犬用疫苗的临床试验,另一种犬用疫苗正在研发中。它的首款犬用产品——狂犬病疫苗已在中国获准商用,原定于去年底上市。 公司表示计划投资1.52亿元建设新厂,生产犬用和猪用狂犬病疫苗以及猫用疫苗。它还将投入1,310万元研发新的猫用疫苗和一种人5型腺病毒疫苗,该疫苗可诱导狗和其他动物产生狂犬病免疫。它还在研究利用尖端mRNA技术,为猫和猪提供保护的新一代疫苗。   这些努力都需要大规模的新投资,所以我们在此前猜测,即该公司在IPO获得690万美元后,融资活动可能还不会结束。   虽然宠物疫苗市场看起来是一个明智的多元化举措,但它比商业畜牧业市场要小得多。2022年,宠物疫苗市场的规模只有5,000万美元,但预计到2026 年将翻一番,达到1亿美元。正业生物表示,它是仅有的两家满足这一市场需求的生产商之一,另一家是生物股份(600201.SH)。两家公司目前可商用的产品都只有一种,但还有更多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根据去年的预估利润,正业生物的市盈率(P/E)为72.5倍,不过,如果多元化努力取得成功,并恢复利润增长,这个数字可能会降至更现实的水平。相比之下,生物股份的市盈率为44倍,而全球同行Zoetis(ZTS.US)为31倍。正业生物寻求在中国庞大的动物疫苗市场重新点燃增长之际,二次发行肯定会有助于该公司筹资,为多元化行动提供资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