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ekr takes the wheel at Lynk & Co

極氪將出資13億美元,收購母公司吉利旗下的領氪51%股權,後者最近才進入電動汽車市場

重點:

  • 極氪宣布以94億元收購母公司旗下領克品牌的大部分股份後,股價下跌27%
  • 極氪三季度汽車交付量增長51%,與前兩個季度的增長速度相比大幅下降,公司稱有望實現年度銷售目標

陽歌

所有在5月份購買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的IPO股票的投資者,以為自己買入的是一個豪華新能源汽車(NEV)品牌,都在上周大吃一驚。因這家由吉利控股的新上市公司向全世界宣布,它將與更下沈的姐妹品牌領克合併,後者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相對較晚。

對於關注中國公司,尤其是吉利的人來說,這筆交易並不完全令人震驚。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大部分中國公司,都由個人或母公司控制,小股東在重大戰略決策中通常沒有發言權。

以極氪為例,它的母公司是吉利,創始人李書福可說是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除了原來的吉利品牌外,李書福多年來還推出了其他品牌,如極氪和領克。他也是中國收購外國品牌最成功的人之一,最著名的是瑞典的沃爾沃和英國的路特斯。

李書福曾在9月公開表示,至少就目前而言,推出和收購新品牌的時代已經結束,並指出他的公司正在從戰略擴張階段轉向戰略整合階段。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這一新的整合舉措並不令人意外。不過,那些在購買極氪股票時,以為買的是一家豪華新能源汽車初創公司的投資者,肯定在知曉這公告時感到有點受騙。

與此同時,此次合併確實為極氪注入新元素,與領克在同一天發布的极氪最新业绩顯示,公司正迅速陷入不可避免的增長放緩和價格壓力。

雖然此次收購將大幅提升極氪的銷售額,因它會將領克的財務狀況整合到自己的損益表中,但投資者對此並不十分滿意。極氪的股價在公告發佈前一天上漲了12%,接近IPO後的最高點,很可能是因為市場對此前傳聞的交易寄予厚望。但公告發布當天,極氪股價暴跌24%,並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繼續下跌。總言之,該股在三天內市值蒸發約15億美元。

對領克的收購涉及不少變數,但收購價格似乎相對公平。根據交易,極氪將出資約94億元收購領克51%的股份。領克的估值約為26億美元,約為極氪最新市值52.5億美元的一半。似乎表明,投資者相信這兩部分將為新的極氪2.0做出同等貢獻。

與此同時,吉利宣布將以8.06億美元的價格,將11.3%的極氪股份轉讓給旗下兩家子公司,在這筆交易中極氪的估值為71.3億美元。這似乎是吉利顯示對極氪充滿信心的方式,因為出售價格與極氪在大規模拋售前的市值相比有大約6%的小幅溢價,與公司的最新市值相比更是溢價36%。

股票被低估

最近的拋售導致極氪的股票市銷率(P/S)相對較低,僅為0.56倍,這不符合大眾對高增長公司的預期。它的幾乎所有勁敵市銷率都高於1倍,其中比亞迪(1211.HK; 002594.SZ)為1.06倍,理想汽車(LI.US; 2015.HK)為1.31倍,零跑汽車(9863.HK)為1.81倍。

這似乎表明,投資者需要看到一些有說服力的證據,才會相信這筆交易的邏輯。極氪聯合創始人兼CEO安聰慧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此筆交易會將極氪主攻的25萬至50萬元之間的豪華車,與領克15萬至30萬元之間的平價車進行合併,拓寬上市公司的價格區間。

從銷售角度說,領克目前的銷量超過了極氪,儘管差距不大。前者在10月的銷量為31,074輛,後者在那個月的交付量是25,049輛。極氪高管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們的目標是今年最後兩個月每月交付3萬輛,這樣它就能夠實現今年23萬輛的年度交付目標。

領克於2017年成立,是吉利與沃爾沃的合資企業,主要生產傳統的燃油車。直到最近才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於今年推出首款電動車型。相比下,從2021年開始交付首批車輛以來,極氪僅銷售新能源車。極氪的高管表示,通過整合後台功能和經銷商網絡等,合併將有助於大幅節約成本。

最後,我們將用極氪最新財報中的一些數據來結束本文,透過它們,可以看到公司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所承受的壓力。在三季度,公司的新能源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51%至55,003輛,與前兩個季度的銷量翻倍相比大幅放緩。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汽車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42%至144億元,低於銷量的增長,這是它為了保持競爭力而被迫降價所致。

通過控製成本,極氪化解了部分壓力。作為最大成本之一的研發費用同比下降2.6%。儘管如此,毛利率仍從上年同期的17.2%降至三季度的16.0%,不過其淨虧損收窄了約17%至12.2億元。截至9月底,公司擁有83億元現金,其中4.4億美元來自IPO。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會用於支付收購領克的費用。

總言之,收購領克是李書福為了合理安排其汽車棋盤上眾多棋子而策劃的一樁強迫婚姻。這筆交易在許多方面都是合理,價格看起來也相當公道。最大的問題是極氪管理層能否為領克注入新的活力,因為它的發展似乎慢於李書福和吉利的最初設想。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藥師幫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兩倍

醫藥電商平台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000萬元(975.2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80萬元增長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長主要因收入持續保持穩健增長;自有品牌產品的下游需求持續保持旺盛,該高毛利率的業 務規模持續增長,不斷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過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帶動核心的平台和自營業務的運營效率提升。 藥師幫股價周五高開低走,至中午休市報10.02港元,跌2.3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升6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規模效應扭虧為盈 正力新能最多賺2.4億

鋰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預計上半年成功扭虧,淨利潤1.98億至2.43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3億元。 公司將盈利能力歸因於銷量攀升,其電池產品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持續擴大。公司特別指出,生產效率提升帶動毛利率向上。隨著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盤交易中,正力新能高開,早盤報價10.66港元,漲幅0.76%。該股目前較4月上市定價8.27港元累計上漲2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擴張門店 綠茶中期料賺2.3億

經營餐飲的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發盈喜,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錄得盈利介乎2.3億元至2.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於門店網絡持續擴張,同時提升經營效率。不過,部份利潤被上半年的上市開支所抵銷,該部份的開支約1,500元至2,000萬元。若扣除此,以及減去權益結算的股份開支,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介乎2.47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升38%至42%。 綠茶周五開市升8.8%報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價格戰迭加廣告大減 汽車之家季度收入四連跌

這家汽車交易服務商二季度毛利率驟降逾10個百分點,營收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重點: 在慘烈的價格戰下,中國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大幅削減廣告預算,汽車之家二季度營收下滑約6% 公司6月上線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國全球汽車出口榜首的發展勢頭   陽歌 面對去年下半年開始失速的業績,中國最大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正將目光轉向海外尋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營收連續四季萎縮的同時,公司宣布已於6月上線網站海外版。 汽車之家核心客戶群——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在持續逾年的慘烈價格戰中大幅削減營銷預算,致其廣告服務收入遭受重創,當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緩和價格戰,樂觀預測下半年形勢可能好轉。 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成為三大主營業務板塊中,當季唯一實現增長的亮點。結合線索服務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後者,躍升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實事求是地說,汽車之家當下仍是中國低迷車市中少數具備潛力公司。主要源於其堅守輕資產商業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擔庫存風險,有效規避中國車市劇烈波動的影響。 公司收益主要源於交易及廣告衍生的服務費用。從交易維度看,汽車之家應具有相對優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約1,560萬輛,同比增幅超10%。 儘管中汽協未公布汽車均價數據,但價格戰導致上半年車價下行已是不爭事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五月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下滑12%。價格下行或通過拉低單輛車交易傭金衝擊汽車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潤大跌也導致眾多車企大幅削減廣告開支。 投資者對財報反應相對積極,周四汽車之家的美股收漲0.26%。公司股價年內3.5%的漲幅看似平淡,卻顯著優於通用、大眾的合資夥伴上汽集團(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豐田、本田的合資夥伴廣汽集團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雖處境不穩,汽車之家15倍的遠期市盈率仍顯堅挺,與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當。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分析師群體,對汽車之家持相對謹慎態度。在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13位分析師中,有9位給予該公司「持有」評級。 出海新舉措 下文將聚焦汽車之家業務底層邏輯,首先看似乎未獲投資者熱捧的出海新舉措。公司CEO楊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網站已覆蓋52個中國出海汽車品牌的1,900餘款車型數據,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 汽車之家正試圖搭乘中國車企海外銷售提速的東風,這股推動中國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浪潮,部分源於二十年產能擴張積累的嚴重過剩。 「當前業務覆蓋六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泰國、沙特阿拉伯、英國、澳大利亞和巴西,」 楊嵩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認為此類海外佈局將成為我們業務新的增長曲線。」 在本土市場,汽車之家持續承壓,二季度營收同比下跌5.9%至17.6億元(約合2.4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8.7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驟降逾三分之一至2.79億元,僅佔總營收的16%;線索服務收入下滑11%至7.33億元;在線營銷及其他收入增長21%至7.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個百分點至71.4%,去年同期為81.5%。公司管理層將之歸因於「在下沈市場推廣創新業務引發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詳述細節。未來幾個季度該指標能否企穩,勢必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 14%的運營開支降幅,部分對衝了毛利率下滑。僱員規模縮減或是重要因素,汽車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員工總數4,360人,較上年同期的5,078人減少14%。但最終淨利潤仍同比萎縮22%至3.99億元,上年同期則為5.10億元。 展望後市,汽車之家預期下半年價格戰趨緩,有助提振廣告及線索服務業務。然而,當前價格戰本質是中國經濟疲軟抑制消費信心。儘管低價能刺激部分消費,唯有經濟企穩與消費主導型增長動能回歸,方能推動國內車市重歸健康發展軌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