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30.SHE
The iFlytek group aims to list its Xunfei Healthcare subsidiary on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using the proceeds to deploy large AI models for medical services.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部署上市的訊飛醫療或搭上這輛順風車,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重點:

  • 訊飛醫療成立至今,雖然營收不斷上升,但是近兩年累計虧損金額逾2.8億元
  • 在港股和醫藥行業表現疲弱之際重啟上市分拆,或與科大訊飛自身財務表現有關

 

莫莉

去年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經歷熱潮,教育、辦公等應用場景紛紛出現新產品,而早年間十分火熱的醫療健康行業卻相對冷淡。如今,港股或將再迎來一間AI醫療公司衝擊上市。上週二,科大訊飛( 002230.SZ)宣佈將分拆醫療業務子公司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希望能幫助該公司繼續保持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提高其國際影響力。

目前,科大訊飛持有訊飛醫療52.47%股份,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與科大控股為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告,訊飛醫療上市將發行不超過約2,009萬股,即發行擴大後總股本的15%,若行使全部超額配售權,訊飛醫療最多可發行約2,310萬新股。分拆完成後,科大訊飛仍將維持對訊飛醫療的控制權。

訊飛醫療成立於2016年5月,主攻人工智能加醫療的領域,利用語音辨識、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不僅可以為個人客戶提供家庭醫生助理、AI慢病管理系統等服務,亦為基層醫院提供影像識別、輔助診斷、患者管理等多種功能,有助於提升醫院資訊化、智能化管理以及提高基層醫生診療能力。訊飛醫療共擁有8家子公司,覆蓋醫療科技服務、互聯網醫院、軟體發展與技術服務、醫療服務等領域。

分拆公告顯示,訊飛醫療成立至今,雖然營收不斷上升,但近兩年虧損明顯增大。在2020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3.21億元、3.56億元和4.94億元;除了2020年錄得761萬元盈利,2021及2022則分別虧損7,973萬元及2.04億元。

這與母公司之前的目標看來距離甚遠。2022年2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公開表示,預計2025年科大訊飛的營收將達到1,000億元目標,其中醫療業務作為僅次於教育業務的重點方向,將貢獻200億元營收。然而,科大訊飛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醫療業務營收僅1.92億元。

不過,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訊飛醫療或將搭上這輛順風車,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去年5月,科大訊飛發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星火認知大模型」,劉慶峰稱,該大模型在中文長文本生成、醫療領域的知識問答、數理能力等方面已經超過了ChatGPT。同年10月,訊飛醫療推出了搭載「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訊飛曉醫」應用程式,集成症狀自查、報告解讀、醫療資訊快速查詢、健康檔案管理等功能,可為用戶提供精細化的健康諮詢。

此外,使用大型語言模型處理醫療文本,也能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更準確、快速、個性化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從而提高醫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訊飛醫療透露,以腦梗死患者為例,在星火大模型的説明下,患者管理平台可以根據患者在院期間的病歷資料,抽取關鍵的畫像資訊,生成出院後患者個性化健康指導,在康復過程中,還能通過AI隨訪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主動式管理。

同業股價跳水

人工智能與醫療行業近年不斷迎來政策利好消息。去年3月,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刊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要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建設智慧醫院,推廣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網上查詢、藥物配送等服務,整合打通相關網上服務終端。對於訊飛醫療來說,上述表態有助於智能醫院、智能醫保等產品的市場推廣。

早在2021年8月,科大訊飛就曾發佈公告,籌畫分拆訊飛醫療上市。科大訊飛當時稱,擬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智能醫療業務,以抓住市場機遇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但隨後此項分拆行動並無後續進展,如今在港股和醫藥行業極為慘淡之際重啟上市分拆,或與科大訊飛自身財務表現有關。

去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營收按年下降2.3%至78.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業務後,錄得3.04億元淨虧損,遠遜2022年同期的2.79億元淨利潤,這是科大訊飛上市14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報虧損。公司當時解釋,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疫情導致項目簽單、交付、驗收出現延遲以及加大對於大模型研發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大模型方面的競爭已十分激烈,除了科大訊飛之外,字節跳動、百度(BIDU.US; 9888.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商湯(0020.HK)等多家知名企業均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這也讓科大訊飛大模型的商業套現之路,遇上更多強勁對手。

訊飛醫療暫未公佈招股詳情,難以估算其市值。港股市場曾在2021年11月迎來「AI醫療第一股」鷹瞳科技(2251.HK),當時的發行價高達每股75.1港元,但上市四個月後,股價就跌至17港元,此後股價長期在十多港元徘徊。由於AI醫療投入頗高而商業套現不易,該賽道難獲為投資者看好,訊飛醫療若要在港股站穩腳跟,還需更堅挺的財務表現。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Yalla rings bell at 5th anniversary

雅樂科技新遊戲戰略起飛 明年或將迎「拐點」

歷經一年籌備,這家中東社交媒體公司於第三季度推出了首款自主研發的中核遊戲 重點: 雅樂科技第三季度延續營收增長態勢,並暗示其新遊戲戰略或將於2026年上半年開始貢獻收入 公司表示,近期推出的自研中核遊戲在中東核心市場及北美、歐洲地區反響良好 陽歌 各位車手,請發動引擎。 這就是雅樂科技(YALA.US)在三季度釋放的信號。這家中東與北非地區領先的社交媒體與遊戲公司推出了備受期待的中核遊戲,冀望以此激活增長引擎。公司表示,這款名為《Turbo Match》的汽車主題中核遊戲開局勢頭強勁,不僅在中東大本營,在其他市場亦表現不俗。 公司同時指出,這款新作及另外兩款計劃年底面世的遊戲,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開始對營收產生顯著貢獻。 雅樂在周一美股收盤後發布季報,其首席運營官許劍峰(Jeff Xu)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對於期待新遊戲帶來顯著收入貢獻的投資者,我們認為2026年第二季度將是關鍵拐點。」 季報顯示,儘管此前曾預測營收可能下滑,公司仍成功實現單季收入增長,延續了自2020年登陸紐交所以來該關鍵指標在每個季度保持增長的紀錄。公司近期剛出席五週年敲鐘儀式以資紀念。 雅樂近期營收增速有所放緩,而公司也並未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相反,公司正依託龐大的休閒遊戲用戶基礎,試圖在利潤更豐厚的中重度遊戲領域開闢疆土,以此點燃投資者對未來前景的熱情。 推進戰略轉型之際,雅樂並未面臨財務壓力。憑借一貫的審慎經營策略,公司現金儲備充沛。截至9月末持有現金7.4億美元,較去年底的6.6億美元大幅增長,且持續保持可觀盈利能力和令人艷羨的利潤率。此外,公司正動用充裕現金回購股份。 真正令公司感到壓力的是自身增長放緩,故試圖通過進軍中重度遊戲賽道來重燃增長引擎,進而提振投資者信心。相關努力已初見成效——隨著持續向投資者通報新遊戲戰略進展,雅樂股價年內漲幅約達75%。 雅樂當前市盈率為8.7倍,介於中國頭部社交媒體平台微博(WB.US;9898.HK)7.6倍與體量相當的美國公司Pinterest(PINS.US)9.6倍之間。但較中國頭部遊戲公司網易(NTES.US;9899.HK)19倍的市盈率仍有顯著差距,這表明若遊戲戰略開花結果,雅樂股價或存較大上行空間。 第三季度上線 首席運營官許劍峰透露《Turbo Match》於第三季度開啓軟發佈。他與雅樂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濤對該遊戲的著重強調,彰顯公司對其寄予厚望。他將這款遊戲描述為「汽車改裝與模擬經營玩法的獨特融合」。 他還補充道,基於初期反饋,公司正為《Turbo Match》新增關卡並豐富支線玩法選項,「為下一輪大規模用戶獲取奠定基礎」。董事長楊濤亦表示,該遊戲不僅在中東,在北美與歐洲市場同樣收穫積極反響。 楊濤稱:「鑒於用戶反饋積極,我們計劃在表現強勁的市場追加營銷預算。」 除已上線的遊戲外,雅樂還計劃年底前推出自研「肉鴿」類遊戲《Boom Survivor》,並通過與「頭部遊戲工作室」的中東授權協議發佈一款策略類遊戲。 雅樂最初以語音社交服務起家,目前該項業務仍是最大收入來源。公司同期拓展的休閒遊戲業務增速近期已超越原生聊天服務,正成為新遊戲戰略的基石。 第三季度這兩項業務合計創收8,960萬美元,遠超三個月前7,800萬至8,500萬美元的業績指引,較上年同期的8,890萬美元增長0.8%。其中聊天服務佔比約62%,遊戲業務貢獻其餘收入。 公司月活用戶同比增長8.1%至4,340萬,付費用戶數則較去年同期微降。 雅樂財務紀律嚴明,利潤率令多數企業艷羨。最新季度營收成本同比下降10.7%,而實際營收實現增長,致使其營收成本佔比從上年同期的35.8%降至31.7%。公司將改善歸因於第三方支付平台佣金費率下降。 總成本與費用亦下降1%,推動淨利潤率提升1.3個百分點至45.4%,淨利潤同比增長3.9%至4,07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3,920萬美元)。公司表示截至11月7日,年內已回購5,190萬美元股票,超額完成全年5,000萬美元目標,根據2021年首次公佈的1.5億美元計劃,尚有4,860萬美元額度可用於後續回購。 這樣的回購能支撐股價,且無疑是雅樂年內漲勢的推手之一。但若要真正點燃投資者對前景的熱情,公司仍需展現新遊戲戰略的實質性成果——若按計劃推進,相關成果或將於明年上半年顯現。…

簡訊:遊戲相關業務帶動 虎牙第三季收入年增一成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虎牙收入按年增長9.8%至16.88億元(2.37億美元),為公司今年以來最佳季度表現。 期內,公司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及其他收入增長29.6%至5.32億元,首次佔總收入超過三成,成為主要增長動力。直播業務收入微升2.6%至11.57億元,主要受惠於付費用戶平均消費上升帶動。用户數據方面,截至第三季度,虎牙總月活躍用戶(MAU)達到1.62億。 期內純利錄得960萬元,相對第二季虧損55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但較去年同期2,360萬元下滑59.3%。經調整純利錄得3,630萬元,按年下降53.5%。毛利率維持穩定,為13.4%,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 財報公布後,虎牙美股周三高開低走,收報2.68美元,跌4.29%,過去六個月累跌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中教控股預告本財年最高賺6億

教企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839.HK)周三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財年,料會錄得淨利潤4.4億至6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5.02億元。 中教透露,淨利潤的預期,已反映商譽及無形資產確認減值之影響。集團表示,主要是預計位於海南省、廣東省及河南省的單位,因未來現金流量估算出現下調,要為商譽及無形資產將減值。 集團續稱,單位所處的地區,因市場供給增加及在當前宏觀經濟下,整體支付能力下降;初步估算,是次減值是非現金性質,約在16.2至17億元。 中教控股周四開市下跌4.5%報2.98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啟明醫療出售杭州項目 變現3.75億元

醫療器械生產商杭州啓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與杭州濱江城建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總代價約3.75億元(5,300萬美元)出售位於杭州的生命健康產業園在建項目,連同相關土地使用權,交易將待股東批准後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為配合戰略調整,聚焦核心心臟瓣膜技術,減少對非核心及重資產項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項淨額約3.44億元,其中約2.65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餘額約7,860萬元補充日常營運資金。 公司預計此次交易將錄得約500萬元稅前虧損,惟可減輕未來約7億元的建設支出壓力,改善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狀況。董事會認為,交易價格雖較估值折讓約12%,但屬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財務靈活度,集中資源於主營業務發展。 同時,集團宣布變更首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將7,303萬元重新分配至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以更有效調配財務資源。 公司股價周三高開,全日收報2.52港元,升2.4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