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SO.US 9896.HK
Miniso’s new dividend policy with a payout rate of 50% or more will please shareholders, including the company’s chairman and his wife who own 62% of its stock.

这家中国经济型生活方式零售商将把不低于50%的利润作为定期股息派发,尽管该公司在过去四年中有三年处于亏损状态

重点:

  • 名创优品股息支付率不低于50%的新政策将令股东感到满意,其中包括持有公司62%股份的董事长夫妇
  • 总部位于广州的名创优品大举扩张其经济型生活方式门店网络之际,派息承诺可能有助于吸引新的投资者

 

谭英

名创优品 (MNSO.US, 9896.HK)上周宣布新的股息政策,将经调整净利润的50%甚至更多返还给股东时,投资者不为所动。该公司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当天仅上涨了3%,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实际上还下跌了1.3%。

一方面,波澜不惊的反应可能反映出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漠不关心,虽然它的股价在去年增长了两倍多,但也仅仅是与2018年纽约IPO价格大致持平。不过话又说回来,投资者可能要先看看名创优品能否实现持续盈利,才会变得兴奋。

与此同时,创始人兼董事长叶国富一直在忙于勾勒名创优品的全球前景。这家主要通过特许经营合作伙伴经营的零售商,从2013年开出首家门店到今年3月31日,已经拥有了5,514家门店,其中包括中国境外的2,131家门店。它最新的“御宝”是5月19日在纽约时报广场开业的全球旗舰店。除了同名连锁店外,名创优品还经营着一个更新的商店品牌Top Toy,目标客户是儿童和青少年。

董事长叶国富和妻子杨云云将成为新股息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因为他们总共拥有名创优品62%的股份。

但顾及小股东的看法表明,叶国富和其他中国上市企业的决策者一样,可能正在想方设法来平衡曾经纯粹凭借增长潜力吸引全球投资者的中国故事的衰落。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控股(0700.HK)多年来一直有派发股息,但电商同行京东 (JD.US, 9618.HK) 去年才开始派息。中国其他大多数科技巨头尚未加入这一趋势。

像名创优品这样市值67.5亿美元(485亿元)的低市值企业,在最近几年之前都不愿意拿出现金,而是选择将所有利润重新注入公司。但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以及投资者对尚未盈利的公司失去耐心,这种情况现在可能正在发生变化。

名创优品起初是与一位日本设计师合资,人们常说它的商标与规模大得多的日本快时尚巨头优衣库很像。它的家居用品系列又让人想起另一家日本零售商无印良品。它还与迪士尼和宝可梦等标志性品牌达成了知识产权协议。

随着公司的大举扩张,叶国富表示,希望跟随名创优品所模仿的那些日本大公司的脚步。

他曾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称:“未来,世界上的每个消费者都会使用名创优品的产品,就像买衣服和运动鞋选择耐克、买咖啡选择星巴克、买饮料选择可乐一样。” 2022 年,海外门店为名创优品创造了9.865亿元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五分之二,叶国富希望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

收益波动

虽然新的股息承诺听起来了不得,但投资者有理由先做观望,直到有证据证明其确实有意义。这是因为名创优品自2018年在纽约上市以来,盈利记录一直起伏不定。去年,该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

在截至2022年6月的上一个财年,名创优品的利润为6.397亿元。但这是在连续三年严重亏损之后,包括2021年14亿元的巨额净亏损,此前2020年和2019年的亏损额分别是2.6亿元和2.944亿元。

然而,在经历了这三年的亏损后,名创优品似乎走上了盈利的正轨,这或许可以解释它现在决定宣布股息政策的原因。该公司今年前三个月(即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最新财报显示,调整后净利润为4.83亿元,环比增长29.5%。同期收入为29.5亿元,环比增长18.4%。

名创优品去年12月和9月季度调整后利润分别为3.731亿元和4.174亿元,流通股3.159亿股。因此,如果第四季度业绩强劲,按照当前股价计算,该公司最终可能要派发每股2.64元左右的股息,相当于约1.8%的收益率。

这并不是名创优品第一次派息。它在2021年8月曾宣布派发每股0.039美元的现金股息,并于去年8月再次派发每股0.043美元的现金股息。然而,之前的分红是临时性的,而最新的公告表明,未来将更为定期地支付股息。叶国富称,这是公司短暂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时刻”。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已悄然开始将派息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但像名创优品这样的小公司做出如此坚定的承诺仍较为罕见。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去年沪深300指数上市公司的股息支付达到创纪录的1.2万亿元,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鼓励为股东提供更好的回报。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的报告没有追踪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尽管这些公司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近80%。许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大型中国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 (9988.HK, BABA.US) 和百度 (9888.HK, BIDU.US)尚未派发过股息。但国有企业自2007年以来就开始派发股息,当时财政部规定,盈利企业的股息最高可达利润的10%。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压力增加,更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可能会迫于压力,开始效仿名创优品的做法,而不仅仅是通过发表愿景声明和谈论巨大的增长前景,来保持投资者对其故事的兴趣。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乐舒适香港上市获中证监放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已正式为乐舒适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计划备案,标志这家在非洲售卖纸尿裤及卫生巾的销售商,跨过了IPO的一大门槛。据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乐舒适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初步上市文件,并于8月作出更新。 更新文件显示,公司今年前四个月实现营收1.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亿元增长15.5%。当期婴儿纸尿裤贡献71.8%的销售额,卫生巾占比达18.5%。期内的利润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万元增至3,110万元。 根据初步申请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场数据,按营收计乐舒适占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17.2%的份额,稳居市场第二。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聚水潭首挂半日升24%

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挂牌,高开24.2%报38港元,至中午休市报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发售6,816.7万股,发售价每股30.6港元,集资净额19.4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1,952倍超购,国际发售获21.9倍超购。 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总部位于上海,据灼识谘询,以2024年收入计算,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24.4%。 此次集资所得,将用于强化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战略投资,以及一般营运用途。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ingsoft makes WPS software

政府加速替代进口软件 金山软件受惠程度有多高?

一则政府公告因使用金山的文字处理软件,带出要加快取代进口软件系统的预期 重点: 中国政府近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采用金山文字处理软件,推动其股价上涨,公司被视为中国版Microsoft Office 尽管面临进口替代政策的东风以及积极的市场预期,金山办公软件在企业级市场渗透率仍显不足,个人用户仍占收入的66% 夏飞 中国本月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加剧市场忧虑中美贸易休战态势将会瓦解。尽管该政策信号强劲,但部分投资者更关注其传递方式背后的潜台词,政府通过何种载体发布这项最新重磅声明。 一反常态,中国商务部未采用微软PDF或DOCX格式文件,而是使用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 688111.SH)开发的免费文字处理软件WPS,从而生成10月9日稀土公告文件,该公司被普遍视为抗衡微软(MSFT.US)Office的中国本土方案供应商。 虽然未正式确认为新政策,但此一低调转变,标志中国在加速推进技术自主可控、对抗美国软件出口禁令的战略中再进一步。2022年9月,国资委发布的内部文件要求,其监管的央企须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替代外国IT系统的工作。 中国政府会否同步推进更多软件国产化替代,仍有待观察。 10月13日,金山沪港两地上市股票最高大涨18%,但此后回吐全部涨幅。其A股今年表现尚可,但并非亮眼,11.6%的年内涨幅落后上证综指17.7%的涨幅;港股则明显跑输大盘,年内下跌6.8%,而同期恒生指数大涨29%。 软件角力 这轮短暂涨势似乎表明,部分市场人士对政府发布稀土文件时采用金山格式的意义,仍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商务部8月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时,也曾采用WPS格式发文,当时该转变未引发过多关注。 不过,宏观政策轨迹似乎未改,仍为本土企业提供追赶契机。 在华销售软硬件的外资科技企业正全线收缩,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惠普今年一季度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降至7%,仅为华为13%的一半,更远低于联想30%的份额,而华为本不以电脑产品见长。 外资品牌不仅放弃中国作为产品销售市场,也放弃作为研发和制造基地。此趋势源于多重因素,包括中国成本上升,以及分散制造布局,以规避过度依赖单一国家风险的考量。 《日经亚洲》报道称,微软(中国营收仅占总营收1.5%)已于3月悄然关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并计划明年将Surface平板电脑生产线迁出中国。苹果也采取类似举措,正将更多产能转移至印度。 外资在制造端,特别是销售端的收缩,为金山等中国品牌创造了发展空间。在中国力图摆脱外国产品依赖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或正获得政府的隐性支持。 金山由知名企业家、智能手机巨头小米(1810.HK)掌门人雷军掌舵,成为中国“去美国化”战略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路透社报道显示,仅2022年,中国在软硬件替代领域投入就高达1.4万亿元(约合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今年8月,金山办公投资者关系总监Li Yinan向投资者透露,公司WPS业务正积极参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软件采购招标。此前估算显示,WPS已占据中国党政机关、国企及银行办公软件系统约80%的市场份额。 分析师普遍预期,中国加速要替代进口,将为本土软件企业提供长期驱动力。目前,分析师对金山的平均目标价定为42.30港元,较周一收盘价31.64港元有34%的上行空间。雅虎财经调研的12位分析师中,3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7人建议“买入”,但其余2人持“持有”观点,显示并非所有人看好其光明前景。 消费端依赖症 金山欲将微软的战略收缩转化为实际收益,首要任务是深耕关键企业客户市场,而非依赖个人消费者与政府机构支撑增长。 这种转型迹象尚不明显,金山二季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客户贡献WPS业务65.8%的营收,至17.5亿元(约合2.45亿美元);该比例自2020年第二季度的55%持续攀升。 反观微软Office业务,其收入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客户。截至今年6月的六个月内,微软365商业产品及云服务营收达462亿美元,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仅创收22亿美元。 金山保持增长但势头未达迅猛,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10%至26.6亿元,但受游戏业务收缩拖累,利润增速显著放缓至3.57%。截至6月30日,其WPS AI(微软Copilot办公助手的同类产品)月活用户数,由2024年底的1,968万快速增至2,951万。 复杂的定价策略与数据隐私操作引发的声誉风险,也给金山前景蒙上阴影。被“超级会员Pro/Plus/Pro…

简讯:宁德时代续领风骚 第三季盈利劲升四成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截至9月底止收入按年增长12.9%至1,041.9亿元,盈利按年升41%至185.5亿元。 公司首三季度累计收入达2,830.7亿元,按年增长9.3%,盈利按年升36%至490亿元。 期间公司的总资产达到8,96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按年增长19.6%至806.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3,242亿元,按年升近7%。 宁德时代周二开盘报543港元,升2.8%。公司自今年5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升一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