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電動車製造商11月銷量暴跌63%,最新車型G99月發佈以來銷量持續疲弱

重點

  • 小鵬汽車第三季銷售額僅增長19%至68.2億元,但其虧損卻擴大49%至23.8億元
  • 分析人士稱,該公司的產品卡在面向高端市場和更主流的車型之間,定位不清晰

錢鋒

只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到目前為止的成績,再與它今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之間的對比,你肯定不會覺得這一年快要結束了。本月較早前,該公司宣佈11月份僅交付了5,811輛智能電動車,較去年同期暴跌63%,令市場震驚。

小鵬汽車一度預計第四季的交付量最高可達2.1萬輛。但在10月僅賣出5,101輛,銷量按年下滑40%後,第四季的這個目標幾乎不可能實現。鑑於今年截至目前,該公司交付量僅109,465輛,今年賣出25萬輛車的目標,同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在今年只剩一個月的情況下,小鵬汽車的年度目標僅完成44%,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商中完成率最低的。但它並不是唯一一個,它的大部分同行也都遠遠落後於今年初定下的目標。當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繁榮,全速前進。

今年首三季,中國的大品牌中只有比亞迪(1211.HK; 002594.SZ)、哪吒汽車廣汽埃安的年銷售目標完成率超過70%。在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的蔚來(NIO.US; 9866.HK)和理想汽車(LI.US; 2015.HK)完成率都不足60%。

在擁擠而年輕的電動車製造領域,規模較小的小鵬汽車正在遭受擠壓。經歷了一年多的高速增長,電動車製造商們目睹銷量迅速放緩。這種放緩至少部分是因為中國打算取消很多補貼,它們曾幫助推動該市場的發展。中國整體放緩的經濟也不利於這個市場。

「老實說,我們在實現長期目標方面正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

小鵬汽車的困境體現在市銷率上。和同行比較,其市銷率依然相對較低,在2.5倍左右。相比之下,蔚來當前的市銷率遠高於3倍,而理想在4倍以上。同樣極度依賴中國市場的特斯拉(TSLA.US)市銷率高達9倍,這還是在它股票過去一年縮水近50%之後。

所有中國初創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樣扭虧為盈。對小鵬汽車來說,這個問題尤其嚴峻。11月30公佈的最近季度業績顯示,該公司第三季錄得收入68.2億元,按年增長19.3%。但其淨虧損也擴大至23.8億元,增幅更是高達49%。

「它們所處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地位受到擠壓,」上海謀拓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ill Russo說。他還表示,小鵬汽車還面臨著比競爭對手更大的成本壓力,因為它相對缺乏垂直整合。

股票大漲

雖然小鵬汽車第三季的財報看起來並不令人鼓舞,但你永遠猜不到投資者的反應。業績公佈當天,小鵬汽車的股價飆升47%,市值增加了30億美元(209億元)。之後,該股保住了這些升幅,而自11月底以來,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全面上揚,漲幅達18%。

但小鵬汽車的股價上漲來之不易,之前它曾經歷過長時間的低迷。在11月30日的反彈之前,小鵬汽車的股票自7月1日以來,已經下跌了76%。即使經過了強勁反彈,這只股票到目前為止仍有類似的跌幅。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裏去,自年初以來分別下跌了57%和28%。

為了提振銷量,小鵬汽車推出了限時保價政策,這就意味著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訂單,不受交付時間影響,將持續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

由於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加上大筆研發和行銷支出的持續需求,整個電動車製造行業都受到了衝擊。自2020年以來,小鵬汽車僅在研發和市場行銷方面的支出就超出200億元。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隨著成本攀升和銷售下滑,行業整合將不可避免地加速。「擁有最好的技術、最多現金的電動車製造商將會存活下來並進行擴張,這與5年前的太陽能行業類似,」他說。「我們將看到更多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退出這個行業。」

小鵬汽車需要賣出更多汽車,來增加毫髮無損地從這輪整合中脫穎而出的機會。但現實並不樂觀。該公司之前暢銷的P7車型已經不再是領頭羊,而9月推出的G9車型銷量平平,截至11月底僅售出了2,353輛。

「它們以較低的溢價定價進入市場,但競爭者眾多,」Bill Russo說。「而且它們的產品在該領域並不突出。所以,對高端客戶來說,它們不夠高端;而對中端市場客戶來說,它們又太貴了。」

相對而言,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更明確,分別專注於高端市場和家用SUV市場。羅威表示,專注於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小鵬汽車處在「兩頭不到岸」的位置上,產品的價格在15萬到47萬元之間,與中國市場上所有的電動車品牌形成了競爭關係。

隨著市場放緩,小鵬感受到了壓力,公司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將專注於控制成本,提高營運效率,並精簡投資項目。

他還說,公司目前有400億元的現金,這足以支撐公司目前開支,又預計公司明年的固定資產成本將不超過30億元,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將比2022年大幅下降。這應該有助於改善公司的現金流狀況。

小鵬汽車宣佈,將在來年一季度推出三款新車,其中包括一款價格在20萬元至30萬元之間的中型SUV。該公司表示有信心明年回歸更強勁的增長軌道,稱其預計將實現銷售量和平均銷售價格的大幅增長,以及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收入增長。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Hesai and Seyond make LiDAR technology

新聞概要:圖達通香港SPAC上市前遭同行起訴

訴狀指稱圖達通遠程激光雷達靈雀E1X系列在產品設計及系統架構方面與禾賽AT系列傳感器高度相似   余特莉 激光雷達企業圖達通周二遭競爭對手禾賽科技(HSAI.US;2525.HK)起訴,指控其採用激光雷達(LiDAR)技術的核心產品涉嫌專利侵權。國內媒體援引匿名人士消息報道,該訴訟已被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立案。 據知情人士透露,禾賽指控圖達通今年在CES(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亮相的遠程緊湊型傳感器靈雀E1X與其AT系列激光雷達存在驚人相似性。《未來汽車商評》報道稱,圖達通主力產品獵鷹系列原本採用1550納米波長架構,但近期轉向905納米波長架構——此舉與禾賽採用的技術路線趨同。該媒體指出,此前圖達通未生產過905納米激光雷達產品。 禾賽科技2021年推出的AT系列作為成熟產品線,已於2022年實現量產並完成百萬台交付量。公司相關專利申請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其ATX系列屬當前市場最暢銷的激光雷達產品之一,獲多家頭部汽車品牌的定點合作。 圖達通當前正處於上市進程中,公司去年12月宣布計劃通過借殼香港SPAC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實現在港上市。上市計劃本月早些時候獲中國證監會批准,不過因此次訴訟蒙上一層陰影。 圖達通創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硅谷,並在上海和蘇州設有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TechStar公告文件顯示,圖達通2025年第一季度85.6%的營收來源於單一OEM客戶。 根據TechStar今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文件,靈雀E1X被列為圖達通新一代遠程激光雷達產品線之一,最大探測距離達250米。公司將靈雀系列定位為「聚焦城市中低速應用場景的中距緊湊型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最新靈雀E系列產品計劃於今年量產。 圖達通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2,530萬美元,同比下滑3.4%,其中92%源於獵鷹系列產品。毛利率轉正後,當季虧損收窄至1,480萬美元(上年同期虧損4,040萬美元)。8月公告披露,私人投資公開股票(PIPE)投資者已承諾在圖達通與TechStar完成借殼上市合併交易的同時,以購入TechStar股份的形式,提供5.51億港元(約7,100萬美元)額外融資。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山東黃金首三季淨利大增91%

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九個月,實現收入837.8億元(118億美元),按年增長25%,淨利潤按年大增91.5%至39.56億元。 單計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70.17億元,按年升27.3%;淨利潤為11.4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8.3%。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黃金價格上升及銷量增加。報告期內,公司統籌優化生產布局,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及營運效率,推動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提升。 截至9月底,公司總資產1,719.6億元,按年增長7.0%;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約151.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9.1%。 山東黃金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33港元,升1.29%。該股過去六個月累升約4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alamove relaunches IPO

新聞概要:拉拉科技實現兩位數增長 海外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這家物流服務供應商表示,將重啟香港IPO,計劃在進一步拓展中國同城貨運市場的同時,加速進軍全球物流市場   余特莉 物流巨頭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Lalatech)27日提交的最新上市申請文件,文件顯示上半年營收及關鍵運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海外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帶動整體收入結構進一步多元化,延續穩健上升勢頭。 拉拉科技運營兩大物流品牌: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採用Lalamove,中國內地市場使用貨拉拉。公司採用平台模式,通過整合海量承運商資源在線連接商戶與司機,滿足即時或預約貨運需求。其一體化「閉環」平台可管理從下單支付到匹配、追蹤及結算的全流程交易。該模式使其成為全球閉環「商品交易總額」(GTV)最大的物流供應商,去年以53.3%的份額主導該細分市場。 公司最新招股書顯示其上半年GTV同比增長17.7%,從2024年同期的50.7億美元增至59.7億美元。當期內全球履約訂單量達4.55億,較去年同期的3.39億單同比提升34.3%。 拉拉科技上半年營收同樣保持強勁增長,同比攀升31.8%至9.346億美元,經調整利潤達2.716億美元。其海外營收同比增長34.3%至8,89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6,620萬美元),占營收總額比例由9.3%提升至9.5%。截至6月末,平均月活商戶數達1,970萬,平均月活司機數為200萬。 Lalamove於2013年在中國香港創立,次年即同步進軍東南亞及中國內地市場。此後持續拓展其他海外市場,包括拉美、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截至6月末,公司業務覆蓋全球14個主要市場逾400座城市,憑藉行業經驗成功在多地複製其商業模式。公司表示,東南亞及拉丁美洲仍是未來投資布局及提升市佔率的核心區域,同時計劃今年進軍中東等其他市場。 以GTV計,2024年海外同城道路貨運市場規模約為中國市場的三倍。據招股文件披露,東南亞和拉美市場2024年合計實現1,243億美元GTV,預計將以年均4.1%的增速增長,到2029年達1517億美元。 拉拉科技表示,作為公路貨運行業數字化領域的先行者,憑藉其技術基礎設施優勢,公司在深耕核心同城業務的同時,亦可拓展城際貨運市場。截至今年6月,超過70%的首次使用城際貨運服務的商戶是使用其同城貨運服務的現有客戶。 詠竹坊專註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簡訊:美的第三季度盈收雙升

家電品牌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三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10%至1,11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升9%至118.7億元。 今年首三個季度,累計收入3,631億元,同比上升13.8%,盈利上升22.3%至371.4億元。 公司首三個季度,在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的收入,分別是306億元、281億元及22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是21%、25%及9%。 周四美的集團開市升0.06%報81.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上升9%。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