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8.HK BABA.US

阿里巴巴前任董事會主席張勇突辭去在阿里雲董事長職務,轉而管理一個集團出資10億美元支持的科技基金

重點:

  • 阿里巴巴稱前董事會主席張勇將辭任雲業務負責人,去管理一個由該集團投資1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
  • 阿里雲正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北京方面越來越傾向於讓國有企業來處理敏感數據

     

陽歌

過去這幾年,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須應對一些極其動蕩的局勢,包括政府的嚴厲打壓、疫情、經濟持續放緩和一些重大的新競爭。現在,它必須在失去老資格的掌門人張勇的情況下繼續前行。

公司周日宣佈,辭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的張勇,再辭去在雲業務部門的掌舵人職務。但他與阿里巴巴的關聯不會斷,將掌管前雇主出資10億美元支持的一個科技基金。

目前還不清楚張勇的辭職,是真的像許多報道所說的那樣是突然的,還是計劃好的。多個信號似乎表明,從張勇決定離開到真的發佈公告,可能至少有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

一方面,張勇在正式辭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同一天離開了阿里雲,似乎表明此舉是計劃好的。阿里巴巴這麼快就同意向他的基金投資10億美元,從這一點也反映存在一定程度的計劃。

但阿里巴巴沒有準備好接管雲業務的人選,這個事實也表明,事先準備的時間並不多。張勇在阿里雲智能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職位將由吳泳銘接任,吳泳銘周日也接替了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的職位。

吳泳銘是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後來離開阿里,之後又回歸,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隨著阿里巴巴即將成為一家掌控六項核心業務的控股公司,他新的首席執行官頭銜,可能很快就會變成象徵性的。根據3月宣佈的一份計劃,六項業務正在被分拆出去,獨立運營。

因此,分拆後,吳泳銘在阿里巴巴集團沒有任何實際業務。這也說明,當阿里雲任命新的管理團隊時,他被任命為新任全職首席執行官。

詠竹坊在一封週二的致全體員工的信函中看到,吳泳銘重點談到他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的新職務,但沒有提及其在張勇離開後,接任阿里雲智能集團的新職務。「展望未來,阿里巴巴的兩大戰略重點將是‘用戶至上’和‘人工智能驅動’,」他寫道。「我們將圍繞這兩個核心戰略,重新調整我們的運營,並重塑我們的業務重點。」

張勇離任的消息公佈後,阿里巴巴股價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可見沒有人對此舉動感到非常驚訝或擔憂。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週一下跌了3%,但其在紐約掛牌的股票只下跌了1.5%,反映了市場情緒,因為彼時這個消息已經廣為人知。

前景暗淡?

那麼,我們為何如此糾結張勇的離職是否是有計劃的呢?這是因為這種重大變動可能會對雲智能集團產生重大影響,這是阿里巴巴拆分後的六大集團之一。它被視為阿里巴巴最有前途的業務之一,儘管它的前景最近看來有些暗淡。

這令我們猜測,在該公司工作了八年後,張勇可能有點累了,包括他在2019年從傳奇創始人馬雲手中,接過董事長一職後的最後四年期間爭議不斷。

阿里巴巴因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主導地位受到批評,早在2015年,在競爭對手京東(JD.US;9618.HK)指控其存在反競爭行為後,阿里巴巴受到了審查。這一爭議在2021年4月達到頂峰,中國的市場監管機構對公司處以創紀錄的180億元(25億美元)罰款,當時集團的掌門人是張勇。

就在這一重大打擊到來的幾個月前,阿里巴巴的金融子公司螞蟻集團不得不取消了原定於2020年11月的大型IPO,這本有望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IPO。據報道,螞蟻集團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馬雲對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批評惹惱了中國領導層,後者本就對螞蟻集團的規模及其可能給金融體系帶來的風險感到擔憂。

這種動蕩與張勇早前在阿里巴巴所獲得的贊譽相去甚遠,那時他被認為一手打造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雙十一」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中國的「黑色星期五」。

張勇所在阿里雲智能集團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兒去,由於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它正面臨多重阻力。中國對數據安全日益加劇的擔憂越來越清楚地表明,它可能更願意看到雲服務和相關基礎設施由國有企業來運營。

中國的三大國有無線運營商,憑借政府人脈和運營電信基礎設施的經驗擁有天然優勢,都在加大在雲服務領域的努力。Canalys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依然是行業領導者,佔據著中國雲服務市場約三分之一的份額。但阿里雲智能在截至今年3月的季度收入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不過在6月結束的季度又恢復了增長。

歸根結底,如果張勇只是因經歷了所有的爭議,並且因未來將面臨諸多挑戰而想休息一下,我們真的不能怪他。他的退出給他帶來了很好的黃金降落傘,管理一隻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這個角色應該能讓他在未來保持低調。

現在,他曾經不得不面對的許多挑戰可能會落到吳泳銘身上,在將注意力轉向重振雲業務之前,吳泳銘似乎即將開啓一場瘋狂之旅,幫助阿里巴巴順利完成分拆。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簡訊:浙江三花獲證監會批准赴港IPO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請,為這家制冷空調元器件製造商的IPO計劃掃清關鍵監管障礙。 根據證監會官周一網上的備案通知書披露,三花智控擬發行約4.77億新股。 該公司於今年1月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與華泰國際擔任聯席承銷商。財務數據顯示,其去年首九個月營收同比增長8.4%至20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0億元有所增長;當期淨利潤從21.6億元增至23億元,增幅達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去年原計劃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終由於市場環境變化而改道為香港資本市場。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北森控股去年度虧損收窄

人力資源管理雲服務(HCM SaaS)供應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預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財政年度,虧損將介乎約1.3億元(1,800萬美元)至約1.96億元,較2024財年的虧損約32.09億元收窄。 公司表示,虧損收窄主要由於公司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虧損,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較2024財年減少所致。 北森控股預期,2025財年收入將介乎約9.23億至約9.66億元,按年增長約8%至13%,年度經常性收入預料介乎約8.9億至約9.27億元,按年增加約17.7%至22.5%。 公司股價周二低開0.5%報5.8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5.97港元,跌1.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南國大折讓配股 集資不足900萬元

餐飲集團上海小南國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將以每股0.02元,配售近4.43億股,較周一收市價0.024元大幅折讓16.7%,僅集資890萬元,集資所得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小南國表示,配售可籌集額外運營資金、增強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擴大本公司的股東基礎,從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經是上海餐飲龍頭之一的小南國,近年業務每況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卻較2023年擴大80%至8,506萬元 小南國周二高開25%報0.03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3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利來私有化計劃未獲股東批准

服裝品牌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東兼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之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其中,贊成及反對分別佔出席投票的股東股數55.332%及44.668%。因此,建議及計劃已告失效。 曾智明於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來並未在市場上集資,上市地位「無關緊要」。其出價每股1.5232港元雖較當時市價溢價約24.85%,但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NAV)4.4741港元,折讓約65.95%。 根據年報,金利來去年收入12.2億港元(1.57億美元),同比下滑8.4%,淨利潤則下滑19.9%至9,310萬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0.5億港元。公司投資物業及發展中物業資產賬面總價值逾33億港元。 公司股價周一大幅低開39.6%,報0.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1.05港元,跌29.5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