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Can Cha Yan Yue Se hold on to be the last direct-sales-only Chinese new tea shop?

中國消費在內需推動下回暖近期傳出多家新式茶飲店正籌備來港上市。

重點:

  • 以中國古風茶飲突圍的「茶顏悅色」,是走「小而美」路線成為網紅品牌
  • 在主要競爭對手均以加盟模式大力開拓下沉市場之時,茶顏悅色成為直營模式的最後碉堡

      

陳嘉儀

近年國內消費者對健康、時尚、個性化的飲品需求增加,推動了新式茶飲的百花齊放。除了港人熟悉的喜茶奈雪的茶(2150.HK),2014年於長沙誕生的茶顏悅色,是近年冒起的網紅品牌之一。其最大特色是從商標圖、飲品名稱、包裝、到店舖裝修都糅合了中國古典風格,甚至連盛飲品的紙杯都印上中國名畫,創意營銷成功俘虜大批消費者。

市場定位方面,茶顏悅色走中檔路線,飲品單價基本在20元內,更是主要新式茶飲品牌中,唯一一家迄今還堅持直營的模式。在成立的前6年時間,茶顏悅色一直堅守湖南市場,直至2020年才相繼入駐湖北、川渝、江蘇等地區;但因沒有放開加盟,截至2022年底,共計只約500家門店。

隨著中國消費市道回暖,近期傳出多隻新式茶飲品牌正謀求來港上市,最新主角正是茶顏悅色。比起市場上其他對手,如蜜雪冰城逾2.5萬家、古茗逾8,400家、滬上阿姨茶百道逾7,000家等,500家門店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亦因此在物以罕為貴的道理下,無論到哪裡開店都成為動輒要排隊數小時。

荼飲爭逐上市

近半年來,有關內地新式茶飲店擬來港上市的消息,幾乎每月都有新主角。6、7月時,先傳出內地名氣不輸喜茶及奈雪的茶的古茗總部位於上海的新式鮮果茶飲品牌滬上阿姨、新時沏等正籌劃來港上市;已進軍海外市場的雲南霸王茶姬也被爆出正在探討赴美IPO。

到8月中,主打鮮果茶與奶茶的四川茶百道率先跑出,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後;10月初又傳出去年曾申請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憑超低價及加盟模式橫掃三四線城市的蜜雪冰城,已把計畫改為明年在港進行約10億美元的IPO(73億元);及至上周再傳出茶顏悅色也開始探討來港上市。雖然茶顏悅色在消息曝光後,親身回應指現時未有上市計劃;但業內人士相信,該公司確曾跟投行接洽過,三緘其口是因為目前尚處於初步階段。

新茶飲店紛紛籌劃上市,瞄準的是中國消費市道復蘇的契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約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成為上半年增長最大的消費品類。新式茶飲是餐飲業發展最蓬勃的賽道之一,以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黃金周為例,2021年已來港上市的奈雪的茶披露,期間售出超過1,000萬杯茶飲,全國多地門店環比節前增長超過500%。新冠疫情期間,曾先後三次臨時關閉多家分店的茶顏悅色,也報喜全國營業額同比升71%左右,店均杯數升52%左右。

內需成為經濟火車頭,各大茶飲品牌冀能加速擴張,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自然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持;加上今年以來行業整體經營和開店數據亮眼,為公司上市迎來好時機,上市便成了大勢所趨。不過必須留意的是按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綜合分析,國內新茶飲市場在2022年已開始步入行業發展成熟期,目標客群的滲透率超四成,門店數和市場規模增速雙雙放緩,未來下沉市場會成為各方競爭的主戰場。

紛紛採用加盟模式

如曾經是內地新式茶飲天花板的喜茶及奈雪的茶,向來主攻一線城市的高端消費者,並堅持以直營模式營運。然而,近幾年被主打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打得落花流水,過去兩三年一再把產品降價仍未能挽回頽勢,已分別於去年11月及今年7月開放了加盟模式,以便能提速打入下沉市場。

根據茶百道初步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蜜雪冰城於2022年以202億元的零售額在整個新茶飲市場中排名第一,遠遠拋離排第二名古茗、第三名茶百道的139億元和133億元。另外,根據蜜雪冰城去年9月其上載於深交所的招股書,以歸母淨利潤計,單於2019-2021三年已賺了接近30億元。

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憑加盟模式打出江山,兩大新式茶飲先驅加入戰團,料會掀起新一輪競爭。以喜茶為例,自去年11月開放加盟以來,已開業的加盟店突破1,000家,相當於平均一個月新開加盟店約125家,正在快速佔領市場;比較遲轉型的奈雪的茶進度較慢,7月至今只開了4家加盟店,但經過初期試探後,相信很快亦會加速。

比起直營模式,每開一間店都價增加原材料、場地租金、人工等剛性成本;改用加盟模式,除了可收取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收入,還可藉貨品及設備的銷售帶來收益。面對“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也放下身段,茶顏悅色這唯一的直營茶飲品牌,到底還能堅持到甚麼時候呢?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雲鋒金融獲開展虛擬資產業務

金融科技保險供應商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證監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已批准一項申請,將其現行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涵蓋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公告發佈後,股份周三飆升28%,創七年新高,收盤報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虛擬資產相關事宜後,也錄得較大漲幅。 上月,雲鋒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3%,至6.86億港元,利潤則增長142%至4.86億港元。 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在中國大陸屬非法,但在香港卻是合法。眾多企業正在香港試水虛擬資產投資及提供相關服務。香港於8月1日推出穩定幣監管框架,為發行方訂立許可與合規要求。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即將恢復生產 快於市場預期

中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於江西宜春的梘下窩鋰礦,在停產近一個月後,即將重啟運營。該礦於8月9日採礦許可證到期,並於8月10日全面停產,此舉曾一度推動中國碳酸鋰價格在短短10日內上漲24%。 據CnEVPost報道,寧德時代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周二召開「梘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會議上透露江西省梘下窩鋰礦採礦權證及採礦許可證審批進展順利。消息人士稱,恢復速度「快於市場最樂觀預期」。 停產期間,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每噸70,000元躍升至86,500元,反映供應收縮帶來的即時衝擊。雖然近期價格回落至約75,000元,但波動顯示鋰供應對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的重要性。碳酸鋰與磷酸鐵是鋰鐵電池的核心原料,佔電動車整體成本比重甚高。 寧德時代港股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32.8港元,升0.4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茂銷售漸復蘇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產開發商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銷售數據,8月銷售金額90.7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個月,集團累計的銷售金額達708.8億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樓面面積達318萬平方米。 中國金茂周三股價平開報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上升逾五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unevision profits jump but shares slump, near-term pressure against brightening skies

港數據中心需求上行 新意網短期受壓前景看俏

香港數據中心需求因人工智能與跨境數據流量而持續上升,推動新意網去年度收入增長10%,但新租用步伐放慢與融資成本壓力仍令盈利承壓 重點: 2025財年錄得收入29.38億港元,淨利潤年增8%至9.8億港元 績後股價急跌13.81%,但今年以來仍累升逾40%   李世達 隨着人工智能推理、跨境電商與金融交易對低延遲數據處理的需求不斷攀升,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全球的網絡樞紐,其數據中心需求持續看漲。在這波趨勢下,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1686.HK)的最新業績自然備受關注。 在截至2025年6月底止的財年,新意網錄得29.38億港元(3.76億美元)收入,按年增長10%。其中數據中心及相關設施服務仍是核心,按年增長11%至27.20億港元。公司解釋,增長主要來自現有客戶擴容,尤其是雲端與AI推理相關需求。 新意網的業務模式以提供大型數據中心設施與互聯服務為核心,屬於「批發型」數據中心營運商。公司將機房容量出租給超大規模雲服務商、電訊商及金融機構,合約期長、租戶穩定,確保收入可見度。 公司擁有多個數據中心,各自承擔不同功能。柴灣的MEGA-i是香港最大、亦是亞洲互聯最密集的數據樞紐;位於將軍澳的MEGA Plus與位於沙田的MEGA Two分別服務跨國雲端及AI高密度運算;荃灣的MEGA Gateway則鄰近國際海纜登陸站,最新的MEGA IDC首期已投產,二期正在推進。 潛在用戶增加 管理層透露,隨著AI應用需要更貼近用戶端部署,香港的地理與網絡優勢正逐步轉化為實際訂單。公司同時披露,MEGA IDC整體出租率在財年內保持穩定上升,雖然短期新租用步伐略有放慢,但潛在租戶的洽談數量增加,顯示後續需求仍然強勁。 盈利能力方面,期內股東應佔溢利錄得9.79億港元,按年增長8%,增速不及收入。公司解釋,雖然數據中心業務帶來穩定現金流,但淨利增速受到融資成本大增的拖累。由於MEGA IDC一期投產後利息資本化減少,利息開支升至3.37億港元,按年飆升53%,成為盈利增長的主要壓力。不過,EBITDA仍上升至21.28億港元,利潤率由69%提升至72%,反映規模效應與成本管理依舊發揮作用。 公司並不避諱承認壓力所在。公告中直言,未來數年仍有大量新項目建設,包括MEGA IDC二期、沙田及荃灣項目,資本開支需求龐大。雖然母公司新鴻基地產提供支持,但在高息環境下,融資成本仍會是短期股價波動的重要因素。 公司在業績中提到,這些設施的容量利用率正隨着AI與跨境數據需求快速上升,成為推動收入增長的重要引擎。由於內地跨境數據審批趨嚴,使香港成為跨國企業與中資企業的「中轉站」,國際金融機構亦偏好在香港處理敏感數據。這股結構性需求,推動不僅新意網,Equinix(EQIX.US)、Digital Realty(DLR.US)、中國移動國際(0941.HK)萬國數據(9698.HK)等競爭者也在加碼布局香港。 績後股價暴跌 然而,市場對這份業績的反應並不熱烈。績後首個交易日,新意網股價大跌13.81%,收報6.99港元,盤中一度暴挫逾16%,成交更急增至平日的八倍,顯示拋售氣氛濃厚。 投資者主要憂慮新數據中心如MEGA Gateway與MEGA Two的出租進度能否維持高速,若容量利用率上升未如理想,將直接拖累收入增長;同時,高利率環境下融資成本不斷上升,也令市場對未來盈利承受力產生疑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累升逾40%,績前表現亮眼,或許回吐壓力在績後集中釋放。 從估值看,新意網現時市盈率約29.1倍,低於Equinix的75倍及Digital Realty的42.7倍,估值水平相對較具吸引力。而公司背靠新鴻基地產,在資金與土地供應上具備一定保障,這亦減少了潛在的財務風險。若新項目能快速出租並帶來正向現金流,估值有望被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