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Paradigm IPO

這家內地AI龍頭三次申請在港上市均失敗,終在第四次成功獲港交所通過

重點:

  • 第四範式公開招股,集資最多11.25億港元
  • 公司今年首季收入6.4億元,虧損2.9億元

 

劉智恒

人工智能(AI)近年炙手可熱,由於需要龐大資金進行研發,相關企業爭取在資本市場融資,商湯(0020.HK)是第一家AI企業率先登錄港交所,而內地AI龍頭之一的北京第四範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682.HK),經過三輪闖關失敗後,終在本月初獲港交所批准上市。

公司本周公開招股,每股招股價55.6至61.16港元,一手入場費約6177.7港元,集資最多11.25億港元(10.5億元)。

第四範式成立於2014年9月,提供以平台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主要服務企業客戶,協助開發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公司經過11輪融資,前期投資者星光熠熠,當中包括紅杉資本、騰訊、國新啟迪、樸瑞、中移建投、越秀及海通國際投資等。

公司2021年首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上市路途並不平坦,接連三次被拒諸門外。禍不單行,今年3月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被制裁的實體清單,時任上市保薦人高盛亞洲迫不得已退出,由中金國際走馬上任。

突受制裁 列黑名單

原以為被列入制裁清單,公司前景堪虞,豈料反成上市契機,這裏要從中美關係說起。中國的崛起,對美國世界霸主地位構成一定威脅,雙方關係近年日趨緊張,美國深諳科技主宰明日世界,於是特別針對中國在此方面發展,其中AI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聯手盟國,在半導體及AI方面多加限制,禁止向華輸出技術或設備。此外,又在資本市場出招,不讓私募投資及風險基金等,投資某幾類高科技公司。美國實際是要在技術及資金層面上打擊中國 ,以截斷兩方面的援助。

面對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圍堵,中國政府又豈能坐視不理,於是在官方層面力加推動,協助相關半導體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不但提供政府扶持,更大力通過資本支持,幫助行業進行研發與營運。除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扶持晶片行業發展外,亦盡力協助合資格的相關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上市是其中一個主要的渠道。

就在被美國重點針對這個背境下,第四範式第四度申請在港交所上市,7月獲中國證監會開綠燈,批准在港股上市的相關程序性工作。在中證監的批核下,第四範式亦順利獲港交所通過申請。

幾經艱辛排除萬難,公司終登上資本市場大舞台。不過通過是一回事,能否獲投資者支持又是另一回事,之前上市的香港「AI第一股」商湯,上市時曾風光了好一陣子,但之後遲遲未見盈利,市場環境又不濟,加上投資者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及軟庫旗下的願景基金相繼沽售,股價一蹶不振,由高位大跌85%,市值蒸發兩千多億港元。在現時市場氣氛下,第四範式要在新股市場集資殊不容易。

根據第四範式招股書披露,公司由2020至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是 9.42億元、20.18億元和30.82億元,三年均錄得虧損,分別是7.5億元、17.85億元及16.44億元。今年首季,其收入按年上升33.6%至6.44億元,蝕2.91億元,虧損擴大近11%。

市場大勢 政策扶持

對於AI這類高科技公司,發展期內虧損並不是大問題,商湯及奇智科技(2121.HK)跟第四範式情況相若,仍未有利潤可言;相反,我們應著眼於前景。對於AI,自2016韓國圍棋之王李世石與AlphaGo的對磊,李世石以1比4落敗後,人們對人工智能刮目相看,到今年初的ChatGPT演示,大家更讚嘆不已,對於AI是明日大勢,相信已無異議。事實上,世界各大企業對AI投下千億資金投資發展,毫無疑問證明人工智能是正確賽道。所以第四範式的業務大方向是錯不了,正所謂站在風口,豬也會飛。

內地企業的發展,國家政策取向是關鍵點,強如騰訊(0700.HK)及阿里巴巴,這幾年在政策規限下,業務發展及股價表現大打折扣。但AI的發展,內地政府肯定扶持有加,今年4月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5月初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也強調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從此方面看,第四範式的發展,可剔除政策風險外,甚至隨時能受惠政策的恩澤。

美國針對 資本卻步

不過前景及政策雖利好,但受到美國處處針對,包括限制對華銷售晶及相關技術設備等,都讓國內AI的發展受到打擊,而缺乏先進晶片,對要倚靠強大算力作基礎的AI行業,發展無疑受到嚴重阻礙。而科技競賽,鬥的是技術與時間,目前情況,內地AI企業確面對較大挑戰。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亦充滿不確定性。中美交惡後,歐美機構投資者對內地企業敬而遠之,深恐投資的公司會突然被列入制裁名單,那投資就泡湯。許多基金非但不再投資中資企業,更將原有投資陸續撤離,特別是科網相關的企業,更是首當其衝。

因此,即使內地科網企業今年首兩季度業績表現亮麗,中國政府的打壓又已偃息旗鼓,但投資者眼見美國政府對在華投資日趨嚴厲,針對措施一浪接一浪,大部份基金也如驚弓之鳥,對投資中企裹足不前。沒有歐美機構投資者支持,光靠中國資金,第四範式這類仍處於投資期的公司,股價要有好表現就不容易。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藥明合聯折讓4%配股 籌27億港元

為製藥公司提供合同服務的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268.HK)周三公布兩項集資安排,合共集資27.14億港元(3.48億美元)。 公司擬按每股58.85港元配售最多2,227.7萬股新股,折讓約4%,涉及淨額約13億港元,佔擴大後股本約1.82%。此外,公司宣布與控股股東藥明生物(2269.HK)訂立認購協議,藥明生物將以相同價格認購2,413.4萬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1.93%,涉及淨額約14.14億港元。完成上述交易後,藥明生物持股比例將由49.81%升至50.78%。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約九成將用於擴大生物偶聯藥物服務能力及產能,包括新加坡新基地建設、無錫廠房擴建及潛在海外拓展,其餘約一成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藥明合聯股價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64.65港元,升5.4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鋒金融斥4,400萬美元購萬個以太幣

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公布,已於公開市場累計購入10,000枚以太幣,涉及資金4,400萬美元。是次購買的資金來自內部儲備,購入的以太幣會在財務報表中列為投資資產。 公司於今年7月時公告集團戰略布局,包括Web3、現實世界資產(RWA)、數字貨幣、ESG零碳,以及人工智能。 雲鋒金融指出,購入以太幣符合集團的戰略布局,並可探索以太幣在集團保險業務中潛在的應用模式,以及與Web3相適應的創新業務場景。此外,以太幣作為儲備,可優化資產結構,減少對傳統貨幣的依賴。 公司於周三開市升3%報3.78港元,但隨即掉頭下跌,今年以來股價升逾2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omino's makes pizza

達勢股份佈局低線市場 達美樂中國登頂全球排行榜

達美樂比薩在中國的獨家特許經營商披露,上半年通過淨新增190家門店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7% 重點: 達勢股份上半年營收、利潤雙雙強勁增長,延續其在中國市場的新店擴張戰略 公司在六個月內淨新增190家門店,總門店數達1,198家,全年淨增300家新店的目標有望如期達成   陽歌 達勢股份有限公司(1405.HK),作為達美樂比薩(DPZ.US)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特許經營商,如今正深刻體會到,成功有時亦是一把雙刃劍。 該公司已成為達美樂全球體系中的亮眼明星,在全球新店開業首30天業績排行榜前50席中獨佔48席。如此優勢表現,部分源於其深耕中國非一線城市的策略,在這些地區,比薩仍被視為新潮美食,新店開業常能吸引大量追逐餐飲風潮的客流。 這樣的新鮮效應會隨時間和門店加密分流,新店通常在開業一年或更久後銷售額回落到更低且更可持續的常態化水平。這導致明星門店難以避免地面臨短期同店銷售額下滑。 其8月28日發布的中期財報顯示,達勢股份上半年同店銷售額出現1%的微降,首次體驗到“首店開業紅利”消退的影響。這對急速擴張成為中國第二大比薩連鎖企業的公司而言,標誌著其迎來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階段。 與此同時,最新財報顯示達勢股份今年仍保持強勁的營收利潤雙增長,其持續在「非一線新增長市場」的低線城市極速拓店。由此,公司正向全年淨增300家新店的目標穩步邁進,較去年末1,008家門店總量提升約30%。 在當前經濟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達勢股份還發現,隨著消費者轉向更具性價比的餐飲選擇,其位於最發達國際大都市的成熟門店表現依然穩健。 「我們將延續「走深」與「走廣」的網絡擴張策略,構築全國佈局網絡並提升達美樂的品牌價值。」達勢股份在中期業績公告中稱。 達勢股份最初於2010年與達美樂品牌展開合作,2017年成為該美式連鎖品牌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此後公司啓動極速擴張,去年憑借第1,000家門店突破重要里程碑。目前是中國第二大比薩連鎖品牌,但相較行業龍頭必勝客來說,仍有可觀的增長空間,後者截至6月末擁有3,864家門店,規模約為達美樂中國的三倍。 2023年的香港IPO成為達勢股份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後股價已近翻番。近期達美樂啓動股份減持,表明其認為達勢股份已具備獨立運營能力。儘管公司流動性已有所改善,但公司大部分股權仍由一些秉持長期投資理念的股東持有。當前主要投資方包括持股約7.9%的The Capital Group Cos.及其他長期股東。 版圖持續擴張 上半年達勢股份營收同比增長27%至25.9億元(約合3.6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0.4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全國淨新增190家門店,總量達1,198家。7月迄今開設43家新店,另有62家處於在建或簽約階段,今年淨增300家新店的年度目標已近在眼前。 上半年進軍九座新城使其全國覆蓋版圖擴至48城。瀋陽首店尤為亮眼,開業僅198天以3,100萬元即刷新達美樂全球單店年銷售額紀錄。原紀錄保持者是位於廈門的門店,該店首年銷售額超3,000萬元。 強勁的開業表現助力新店實現驚人的短期回報週期。去年12月至今年6月進駐15個新市場開設的64家門店,實際或預期平均回本周期僅11個月,遠低於成熟市場約三年的常規水平。截至8月15日,其中24家新店已實現現金回本。儘管快速回本令人矚目,但正如前文所述,此類門店銷售額終將回歸可持續的常態水平,由此形成「雙刃劍」效應。 相對而言,成熟門店的同店銷售表現更為穩健。公司特別指出2022年12月前開業門店上半年同店銷售額保持正增長。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該指標同樣為正,彰顯「在高度競爭市場中具備韌性表現與強大的品牌認知」。截至6月末,公司在一線城市擁有515家門店,低線城市則為683家。 達勢股份同時著力構建會員體系,截至6月末會員數達3,010萬,同比增量達1,940萬。此類客群當前貢獻公司約66%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63.6%有所提升。客戶規模擴張疊加規模經濟效益,助力上半年單店經營利潤率升至14.6%,同比微增0.1個百分點。 經營優化疊加快速門店擴張,推動2025年上半年調整後淨利潤同比激增79.6%至9,140萬元(上年同期5,090萬元)。雅虎財經調研的11位分析師中,2人給予「強力買入」評級,其餘9人均建議「買入」,市場對其成長敘事及股票前景普遍樂觀。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中國比薩市場2022至2027年預計年增15.5%,期末年銷售額將達771億元。達勢股份正共享這一盛宴。與許多進入中國的外國品牌類似,達美樂中國也推出多款貼合本地口味的產品,包括榴蓮比薩、可可芝士流心卷邊比薩等備受歡迎的風味。 儘管存在前述同店銷售短期波動,但達勢股份在低線城市的極速擴張與持續提升的品牌認知度,有望支撐其長期穩健增長。在快速開店與可持續盈利之間尋求平衡的同時,公司或將憑借中國比薩市場的不斷擴容,進一步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With digital avatar, can Be Friends “forget” Luo Yonghao?

數字人能否讓交個朋友忘掉羅永浩?

多家直播電商都在經歷「去個人化」的考驗,交個朋友以矩陣化策略及AI技術布局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重點: 上半年收入錄得8.7%增長,但期內利潤大減32.7% 毛利率由53.8%驟降至43.7%,主因平台流量獲取成本上升及技術投入增加   李世達 在中國直播電商快速發展的短短幾年裡,兩個故事如同鏡像般的存在。其一是羅永浩與交個朋友控股有限公司(1450.HK),另一個則是董宇輝與東方甄選(1797.HK)。前者從個人IP起步後走向去個人化;後者本是公司化運作卻被個人IP意外放大。兩者的反差,揭示了直播電商這門生意的本質,既離不開個人魅力的效應,又不得不尋求去個人化的持續經營。 交個朋友的去個人化過程啟動得更早,從最新財報看來,這家公司正處在關鍵的耐力測試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錄得總收入6.76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新媒體服務收入達6.2億元,仍是最主要的業務驅動。 然而,盈利數據卻不容樂觀。期內利潤僅5,635萬元,同比下跌超過32.7%,新媒體板塊的利潤也僅5,536萬,按年跌超37%。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 53.8%驟降至43.7%。公司解釋,主要原因是平台流量獲取成本增加,以及持續推進「朋友雲」智能系統等研發投入加大,導致增收不增利。 交個朋友吧 交個朋友的故事要從羅永浩說起。他是中國互聯網創業圈的標誌人物,曾因創立手機品牌「錘子科技」而名聲大噪。2019年,他以「還債」為由進入直播帶貨,打著一句「基本上不賺錢,交個朋友」成了標誌性的開場白,也成就了「交個朋友」這一品牌。 雖說「只是交個朋友」,但「不賺錢」卻非公司所願。2022年6月,羅永浩宣布退出管理層,交個朋友馬上「交了新朋友」。 2022年8月,交個朋友與世紀睿科簽署合作協議,後者正式接管其抖音賬號運營。到了2023年5月,世紀睿科全資收購交個朋友,同年7月,公司更名為「交個朋友控股有限公司」,交個朋友完成「借殼上市」。 然而,要在明星流量紅利消退後保持增長,仍是必須面對的問題。交個朋友的答案是矩陣化、多平台與技術化。 首先是矩陣化經營。副總裁崔東升在2024年公開指出,公司真正的收入來源已經從「單一頭部主播」轉向「垂直領域矩陣號」,涵蓋美妝、酒水、運動、家居等不同場景。數據顯示,羅永浩兩個主賬號帶來的收入佔比已降至3%以下,這意味著公司完成了從「羅永浩直播間」到「交個朋友矩陣」的轉型。 其次是多平台布局。除了深耕抖音,公司也積極拓展淘寶、京東,並與百度優選達成戰略合作,試圖打破單一平台依賴,分散風險並拓寬流量來源。 推出AI虛擬主播 最後是AI與技術化。公司持續投入「朋友雲」智能系統,意在打造選品、投放和運營的數字化中台,提升效率與轉化率。2025年「618」購物節期間,公司正式推出「數字人」版本的「羅永浩直播」,直播時長6.5小時,吸引超1,300 萬人次觀看,GMV突破5,500萬元,創下了數字人直播帶貨的新紀錄。然而,數字人的形象依舊沿用羅永浩,凸顯了即使採用AI技術,仍需要頭部IP來帶動的矛盾。 此外,交個朋友也在嘗試自營產品與供應鏈管理,通過自有品牌提升毛利率。這一步若能落地,有望緩解毛利率下降的壓力。 業績公布後首交易日,交個朋友跌3.96%報0.97港元,今年以來已跌逾10%。目前市銷率約為1.02倍,低於東方甄選的6倍,顯示市場對公司的盈利模式缺乏足夠信心,難以支撐股價。 與交個朋友相比,東方甄選的陣痛更為明顯。2025財年,東方甄選持續經營業務淨溢利僅619萬元,大跌97.5%。在董宇輝離開後,公司不得不全力推動「去董化」,轉向自營產品和會員制,試圖打造「線上山姆會員店」。 交個朋友的去個人化進程更早,矩陣號和多平台戰略已初見雛形。問題在於,雖然收入規模穩住了,但盈利能力卻因流量成本而受損,尚未找到像東方甄選那樣的「自營產品」護城河。兩家公司雖走在不同路徑上,但同樣印證了直播電商的命題:去個人化之後,誰能率先找到新的增長模式,誰才能在行業洗牌中存活。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