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7.HK

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的營運商報告第一季同店銷售額增長8%,扭轉了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

重點:

  • 受惠於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和臨時補貼,百勝中國錄得強勁的銷售額增長和自2017年以來最高的單季餐廳利潤率
  • 這家餐廳營運商稱,走出三年疫情的復甦「進程和速度仍有不確定性」,並指出同店銷售額仍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陽歌

在三個月前報告了謹慎樂觀的財務數據後,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的營運商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YUMC.US; 9987.HK)再次公佈積極數據,顯示其業績在三年疫情的困局後,出現強勁復甦的跡象。

受惠於這家中國最大的餐廳營運商於過去三年為提高營運效率而採取的多項措施,在該公司的最新業績中,最亮眼的是餐廳利潤率——達到6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樣亮眼的是,該公司第一季同店銷售額取得了增長。

「我們第一季取得的業績得益於過去幾年堅定執行 R.G.M 戰略(「業務韌性、業務增長、戰略護城河」)。現在,強大的供應鏈營運和數碼化生態系統讓我們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變化的營運環境。」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在週二公佈的第一季業績報告中評論說。

在很多方面,百勝中國的際遇,代表了在疫情期間,大量零售商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它的同店銷售額在過去三年有過增長,也有過下滑,反映出經營環境的不穩定,因為它頻繁被迫暫時關閉或減少其數千家餐廳的服務,而且消費者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也經常避免堂食。

儘管加強了送餐和外帶服務,但過去三年,該公司的收入有兩年下降,這還是在它保持積極擴張,在三年疫情期間將足跡擴大40%的情況下。擴張行動仍在繼續,百勝中國計畫今年開店1,100至1,300家,比去年底的12,947家門店增加約10%。

百勝中國稱第一季淨新增門店233家,並重申了全年新增1,100至1,300家新店的目標。

業績公佈後,該公司股價在香港股市上漲4%,在過去52周內上漲了 16%。該股的市盈率高達57倍,但根據雅虎財經對該公司今年利潤大致會翻倍的預期,這個數字會降到30倍。

即使是從下降後的市盈率來看,該公司也領先於曾經的母公司百勝餐飲(YUM.US) 26倍的遠期市盈率,以及麥當勞(MCD.US)27倍的遠期市盈率。不過它落後於九毛九(9922.HK)約35倍的遠期市盈率,後者是中國最熱門的本土餐廳營運商之一,擁有一家以「酸菜魚」聞名的傳統堂食連鎖品牌。

相對較高的估值,可能部分歸因於百勝中國越來越多地利用科技手段,這在不景氣的疫情時期是一個主要的關注點。該公司表示,在最近這個季度,數碼訂單約佔其收入的89%,與一年前的水平相近。在營運方面,該公司還在用人工智能來改進需求預測、庫存管理、人員調度和生產監控。

可觀的餐廳利潤率

百勝中國第一季錄得20.3%的餐廳利潤率,較去年同期的13.8%大幅增長,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佳表現,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只是幫助它取得這個成績的幾個因素中的一個。

該公司將這個強勁表現歸功於它的規劃和持續引入新的效率提升措施,包括更有效的勞動力和庫存調配,使其能夠把握被突發釋放的需求,尤其是在2月的春節期間。百勝中國還表示,它吸取疫情期間的教訓,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經營環境做出了調整。

「餐廳利潤率亦顯著增長,得益於同店銷售增長、成本結構調整和來自政府和房東的臨時補貼,」首席財務官楊家威在業績報告中說。「我們仍處於復甦的早期階段。」

至少就目前而言,在經歷了令人沮喪的第四季後,該公司相對強勁的反彈值得肯定。在中國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期間,該公司一度將大約三分之一的門店關閉,或限制經營活動。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9%,至29.2億美元(200.5億元),若剔除外幣兌換的影響,營收增幅更大,達到18%,超過了14%的行業平均水平,與去年第四季營收下滑9%形成鮮明對比。

本季度同店銷售額增長 8%,再次與疫情期間連續三年的年銷售額下降形成鮮明對比。交通樞紐和旅遊景點附近的餐廳同店銷售額,在當季增長了40%以上,儘管該公司指出,即使如此,這些餐廳的銷售額仍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低20%至30%。管理層還指出,即使隨著疫情限制措施的結束業務出現激增,春節過後的同店銷售額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十幾個百分點。

雖然復甦顯然仍在進行中,但更廣泛的效率提升加上成本控制,使該公司實現了盈利。百勝中國第一季淨利潤較上年同期的1億美元增長近兩倍,至2.89億美元。

雖然這份財報的整體基調積極,首席財務官楊家威警告,全面復甦的道路可能不會一帆風順,隨著疫情過後的「報復性消費」逐漸消退,通貨膨脹和消費者信心的下降都有可能成為風險因素。

「由於宏觀環境仍充滿挑戰且疫情仍構成潛在風險,復甦進程和速度仍有不確定性,」楊家威說。「但我們有信心通過制定多種情景的應對方案,更有彈性的成本結構和快速應變的營運能力,我們能夠在順境中把握機遇,在逆境中保持韌性。」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五個八十後的夢想 卡諾普藉焊接機器人闖港交所

乘著資本市場對機器人青睞有加之際,相關公司蜂湧到港上市,主打工業機器人的卡諾普,成為最新一家搶上港交所的機器人公司 重點: 公司去年在製造焊接機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國第一 盈利仍不穩定,去年虧損1,294萬元   劉智恒 內地紅得發紫的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近日表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機器人的「萌芽與探索」期,那下一個十年將是「生長與綻放」,機械人將從「能運動」走向「能做事」,從「行業工具」升級至「生活夥伴」。 機器人仿彿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炙手可熱,一家接一家搶著到香港上市,令機器人逐漸成為港股一個重要板塊。眼見機不可失,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後人,近日已遞交上市申請。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更賺844萬元。相比眾多香港上市的機器人公司,表現可算不俗;畢竟在港上市的同類公司,能有盈利的簡直屈指可數。 卡諾普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當中又以工業類的焊接機器人為主,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在焊接機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在中國亦屬領先企業。 夢想成真 卡諾普的成立,是五個八十後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當時工業機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鄧世海與四名朋友深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製作的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於是拼湊起50萬元資本,頭也不回就向夢想直奔。 由於資金緊絀,他們選擇在成都龍潭大學生創業園的一個小間開展起業務,並以零部件為起步點,專注於業機器人控制器。經多次嘗試、失敗、摸索,卡諾普的控制器漸漸得到市場認可。但長久做零部件始終不是辦法,要突破,就要轉型做整機(即製作整台機器人)。 當時幾位創始人也曾為此爭論不休,畢竟要轉型,除了放棄現時的舒適區外,更要斥重資冒險,一旦失敗,似乎就無路可退。可幸這一役押對了注,公司在焊接機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後獲四輪融資,讓卡諾普茁壯成長。 業績起伏不定 卡諾普在一眾規模龐大的對手中取得盈利,在資本市場亦屬一賣點。然而,細心分析,其業績極為波動。2022年取得盈利2,826.5萬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萬元,去年更加錄得虧損1,294.4萬元,今年上半年則能扭虧為盈。可見公司在業務上仍未能企穩陣腳,能否持續穩定有盈利,尚屬言之過早。 至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亦不穩定。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達2,670萬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別流出3,088萬元及1,775.6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現金流入888萬元。 另外,佔公司超過五成收入來源的焊接機器人業務,市場增長並不十分吸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焊接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8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只為4.4%。預計市場從2025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9年的15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亦只為13.4%,別忘記這個還屬估計數字。 未具絕對優勢 事實上,卡諾普即使位列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商第一位,但其營業額亦只是1.37億元,緊隨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收入1.28億元及1.2億元,與卡諾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諾普在行業中,並非佔據一個絕對優勢,隨時可被對手超越。 相反,卡諾普另一強項的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雖然在中國市場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對手,收入分別是9.39億元及7.33億元,業務規模遠遠拋離卡諾普,相信要趕上首兩大競爭者並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純機器人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優必選(9880.HK),去年收入13.05億元,市銷率達44倍;極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億元,市銷率12.3倍。與兩家公司比較,卡諾普的收入相對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熾熱市況而給予其25倍市銷率,市值亦不到50億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博泰車聯悉售阿維塔股權 套現6,244萬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資子公司湖州創晟馳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已與蕪湖恒和三號創投基金簽署協議,出售所持電動車製造商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0.24%股權,作價約6,244萬元(877.84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博泰將不再持有阿維塔任何股權。 此次交易是公司過去半年連續數次減持阿維塔股份的延續。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後,分別出售合計0.67%及0.04%股權,加上是次出售,累計已處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鎖定投資收益並改善現金流,同時降低因公允價值波動對短期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預計出售稅前虧損約834萬。 阿維塔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製造企業,核心股東為長安汽車及寧德時代,華為則作為合作夥伴,為期提供智能輔助駕駛算法、智能座艙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體報道,阿維塔曾計劃今年10月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但並未實現。 博泰車聯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79.4港元,轉升5.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