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已在美國上市的卡車應用程序運營商據稱因近期美國監管環境改善,已取消在香港上市的計劃

重點:

  • 據媒體報道,貨運應用程序運營商滿幫集團已叫停在港上市計劃
  • 這個決定反映出投資者對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的情緒不斷改善,或將促使明年中國企業恢復大舉赴紐約上市

陽歌

2022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我們來看一篇關於貨運應用程序運營商滿幫集團(YMM.US)取消在港二次上市計劃的報道。如果新聞屬實——看上去很有可能,此舉代表著讓在美上市中國企業傷痕累累的這一年,迎來了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正面完结。

最重要的是,這個決定對紐約這批備受打擊的上市公司來說可能是個好兆頭。投資者似乎已經感覺到,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在過去一年半因為遭到華盛頓和北京監管機構的打擊而遭受重創後,形勢已經好轉。這一點反映在MSCI中國ETF-iShares(MCHI),其中包括我們關注的多只股票,較10月底的低點上漲了36%。

最近,最糟糕的日子可能已經過去了的信號可能會對這個群體帶來一些更大的影響,首先是因為一年多沒有新的大型上市活動,壓抑已久的需求釋放後,可能會導致華爾街迎來一波新上市熱潮。

稍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將給2023年帶來怎樣的整體影響。首先我們來看看,The Information報道的滿幫集團本月早些時候決定取消赴港上市計劃的最新消息,滿幫集團在香港的新股上市原本最早可能1月就會完成。報道還說,折扣電商網站拼多多(PDD.US)也擱置了對類似的香港二次上市的討論。

兩家公司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選擇繼續只在美國上市,不再在香港二次上市,是對近期監管環境改善的回應。除它們外,還有一大批公司此前為了保險起見尋求在香港上市,以防美國證券監管機構試圖強迫它們從紐約退市。

美國監管機構曾威脅採取這類行動,除非能夠更好地獲取這些公司存放在中國的審計記錄——過去,中國政府不允許這麼做。兩國最終在8月打破僵局,簽署了一份信息共享協議。本月早些時候,在一輪初步檢查中得到了想要的全部信息後,美國方面對該協議給予了高度認可

這些最新事態發展後,最先發出積極信號的包括泛華控股集團(FANH.US),後者上周取消了從紐約私有化退市的計劃,給出的原因是監管環境不斷改善。當時,我們預測可能會出現更多類似的積極信號,而滿幫集團和拼多多的最新決定似乎表明,這種情況確實正在發生。

滿幫集團的美國存托憑證(ADS)週四上漲4.4%,拼多多漲幅有限,僅為1.2%。儘管如此,滿幫集團最新收盤價為8.16美元(56.7元),依然不足去年6月招股價格19美元的一半。

坎坷之路

從滿幫集團身上,可以看到過去一年半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所面臨的困難。在上市後不久,這家為卡車司機和需要運送貨物的人牽線搭橋的公司接到了中國互聯網監管機構的通知,稱其在上市前未做數據安全審查。這種來自監管部門的打擊最近在中國的企業界相當普遍,打擊範圍在此列舉一二——從反競爭行為到數據安全、遊戲成癮等多個方面。

作為懲罰,滿幫集團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被禁止註冊新用戶,隨著數據安全審查的完成,禁令終於在6月解除。更廣泛地說,最近幾個月出現了類似的信號,表明隨著北京方面希望提振低迷的經濟,監管環境正在從打擊轉向支持民營企業。

在滿幫集團的最新業績中,情況明顯好轉,該季度業績涵蓋瞭解除新用戶註冊禁令後的時期。它的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6%至18 億元,全年實現盈利 3.96 億元,扭轉了去年同期的虧損。

從泛華控股到現在的滿幫集團和拼多多,這些最新信號是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跡象,表明中國企業不再太擔心退市威脅。這種情緒可能會在明年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企業最早可能在一季度恢復大規模的上市活動。

在去年6月和7月監管打擊達到頂峰後,許多公司撤銷了上市申請,其中包括計劃融資1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共享單車運營商哈囉出行、醫療數據服務提供商零氪科技和滿幫集團的競爭對手福佑卡車。約會應用Soulgate也取消了在紐約上市的計劃,最近提出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請。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我們很有可能看到哈囉出行零氪科技福佑卡車都將重啓在美國的上市計劃,甚至Soulgate也有可能放棄在香港的上市計劃,重回紐約。

環境的改善還可能讓整形手術專家新氧(SY.US)和數據中心運營商世紀互聯(VNET.US)的幾項未決私有化要約暫停,類似於泛華的情況。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更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可能會放棄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計劃。一些已經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可能會決定取消二次上市,以節省一些相關成本。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社區服務業務推動增長 萬物雲半年純利升4%

物業管理平台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602.HK)周一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升3.1%至181.4億元(25.3億美元);期內純利7.92億元,按年升3.9%;核心淨利潤則增長10.8%至13.2億元,派發中期息每股0.951元。。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來自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收入按年升11.8%至113.3億元,成為最大貢獻來源。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收入增7.7%至51.7億元,帶動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總收入僅跌5.2%。不過,AIoT解決方案收入大減66.2%,拖累相關板塊按年下滑23.6%。 萬物雲周二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5.96港元,升7.27%。該股今年以來累升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鬥魚恢復營收增長並實現盈利

遊戲直播平台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一公布逾三年來首次季度營收增長,意味著在中國眾多網絡遊戲運營商經歷艱難時期後,公司業務已趨於穩定。 鬥魚公告顯示,截至6月的三個月營收同比增長2.1%,達到10.5億元,上年同期為10.3億元。這標誌著該公司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同樣重要的是,當季扭虧為盈獲得3,780萬元淨利潤,創下近兩年來首個盈利季度。 鬥魚將業績改善歸因於近期推進收入多元化與強化成本效益的舉措。 鬥魚股價周一勁升15%,收報8.26美元。該股年內累計下跌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oyson Electronic eyes HK listing; robot ambition becomes the key to valuation boost

均勝電子謀港上市 提升估值還看機械人

均勝電子在汽車工業多年,擁有超過100個客戶,現擬申請在港交所上市 重點: 公司是汽車安全氣囊龍頭,近年提升平均售價,抵消銷量下跌影響 進軍機械人產業,與智元機械人已訂立戰略合作   白芯蕊 汽車安全性能提高,加上燃油車正被電動車取代,汽車零件產業被受投資者關注,已於內地上市的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99.SH),也跟隨其他A股公司步伐,部署在港掛牌。 據申請文件,均勝電子前身為均勝集團旗下汽車零部件研發與製造部門,早期主要供應汽車高端功能性零件與內外飾配件。2010年遼源得亨與均勝集團訂立重組方案,完成對均勝汽車零部件業務實體資產收購,隨後於2011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均勝大股東為王劍峰,透過由王氏控制的均勝集團直接持有均勝電子37.17%權益。 均勝業務主要為汽車安全解決方案和汽車電子解決方案,佔集團2025年首4月總收入分別62.6%和27.7%,其中汽車安全解決方案旗下安全氣囊和智能方向盤,更是集團收入來源,佔總收入41.8%。 第二大汽車安全產品生產商 安全氣囊對汽車安全十分重要,尤其在發生嚴重碰撞時能吸收撞擊力,保護駕駛者安全,均勝2021至2024年連續四年為全球第二大汽車被動安全產品生產商,市佔率達22.9%。 隨著安全標準加強,車廠對汽車安全性能日益重視,全球汽車被動安全市場規模在2025年估計將達1,734億元,到2029年料達至2,136億元,複合年增長達5.4%。 雖然安全氣囊和智能方向盤是均勝第一大收入來源,但值得留意是其銷售量在今年首4個月下跌2%,幸好平均售價按年增加4%,才能拉動該業務上半年微升1.9%至82.4億元,令集團純利力保不失,按年微升1.4%至4.9億元。 此外,佔均勝收入三成的電子解決方案也值得關注,2024年收入已錄得下跌,且跌勢未止,今年首4個月收入倒退1.1%,集團解釋因歐洲多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導致需求受影響。 均勝雖有客戶超過100個,但業務卻以歐洲為主,今年首4個月收入達197.1億元,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佔比最大達41.6%,尤其是集團第一及第二大客戶均是德國車企,佔集團收入三成,因此歐洲汽車政策對集團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歐盟進口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徵收15%的關稅,也計劃向中國同類產品徵收關稅,變相對均勝都有影響。 幸好均勝在汽車業發展多年,在智能汽車技術、工藝、產業鏈等方面具優勢。由於過往已定位為一線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加上人形機械人大多數零件與汽車產業相似,故人形機械人有望成為均勝未來新增長動力。 機械人產業增長快 近年全球科技企業積極投資人形機械人,當中包括特斯拉、獲OpenAI與輝達投資的Figure AI、內地的宇樹科技及借殼上海科創板公司上緯新材(688585.SH)上市的智元機械人。隨著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市場估計2029年人形機械人規模將達到324億美元,即 2023至2029年復合增長達57%。 均勝相中機械人市場商機,因此從「大腦-小腦-肢體」三大技術入手,在「大腦」方面,加強與人工智能龍頭合作,共同研發大模型機械人智能系統。「小腦」則自主研發先進運動控制系統。至於「肢體」便加強機械結構設計和新材料應用研究。 據天風證券,均勝在人形機械人產品矩陣豐富,除了傳感器套件、機械人能源管理模組、機械人高性能材料外,還有嗅覺傳感器、六維力傳感器、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簡稱IMU)等。 估值吸引利股價炒上 此外,均勝與中國機械人龍頭智元機械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智元機械人將優先選擇均勝電子零件,此前智元與宇樹已奪得中移(杭州)訊息技術2025年至2027年人形雙足機械人代工服務採購項目,智元與均勝戰略合作,意味集團在機械人產業鏈有一定技術優勢。 均勝在A股市場估值不貴,2025及2026年預期市盈率只是16.8倍及14倍,假設集團以同樣估值在港掛牌,配合機械人概念,估值有望升至20倍之上,一旦中美關稅戰降溫,有利刺激股價表現,是值得留意的新股。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雙登集團招股 集資最多8.5億港元

儲能電池廠商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960.HK)周一起至周四公開招股,計劃發行5855.7萬股H股,每股定價14.5港元,集資最多約8.5億港元。公司預期將於8月26日掛牌,由中金公司、華泰國際及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雙登集團是大數據及通信領域的能源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設計、研發及製造儲能電池與系統,客戶涵蓋全球前十大通信運營商及設備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國五大通信運營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雙登在全球通信及數據中心儲能電池供應商中出貨量排名第一,市佔率達11.1%,並在全球新增裝機容量中排名第十二。 財務方面,公司去年收入約45億元(6,300萬美元),按年增長5.6%,惟淨利潤跌8.3%至3.5億元。雙登已引入三水創投作基石投資者,投資額2.2億元。公司計劃將集資淨額40%用於東南亞新建鋰電池產能,35%投入研發中心建設,其餘則用於海外銷售拓展及營運資金。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