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US
The learning solutions company has swung into the black after investing in AI-powered educational devices and developing a newly approved MathGPT tool.

好未來研發的大模型MathGPT成為首批獲得國家備案的教育大模型,可正式面向市場開放註冊,將提升學而思學習機在市場的競爭力

重點:

  • 好未來的2023-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當期營收按年增長40.1%,實現淨利潤3,790萬美元,單季扭虧為盈
  • 教育行業大模型競爭日趨白熱化,除了首批獲得備案的兩個教育大模型,市面上亦有多款搭載AI大模型的學習機

 

莫莉

「雙減」政策發佈兩年後,許多教育企業和教培機構調整業務方向,教育智能硬件賽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教培行業龍頭好未來教育集(TAL.US)不僅在今年2月推出首款學習機,主打學而思自主研發的課程體系,同時也在加緊研究教育和學習場景下AI能力的訓練和優化。

好未來於11月7日透露,旗下的大模型MathGPT已經通過了由國家七部委聯合公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及審核,可以正式面向市場開放註冊,這是首批獲得備案的教育大模型之一。

好未來表示,MathGPT在獲批後隨即從內部測試階段轉為全面開放,未來將在學習機上陸續落地基於自研大模型的AI能力應用,包括「AI精準學」、「AI答疑」、「AI對話學」等。其中「AI對話學」可以通過學生與AI的多輪對話,細分步驟進行定位,快速分析出學生的薄弱點。

消息公佈後,好未來股價連續三日上漲,累計漲幅4.3%,顯示投資者看好公司押注人工智能後,可能會帶來長線回報。其股價最近在9美元左右波動,雖然較上市以來的高點90.96美元跌去九成,但已從2022年的1.6美元低點挽回不少失地。

今年初,好未來推出首款學習機,雖然科大訊飛(002230.SZ)、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人工智能品牌小度、作業幫等多家品牌,已先行推出學習機,但好未來憑藉學而思教培的品牌優勢以及培訓資源,迅速在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在抖音學而思電子教育旗艦店,學而思平板學習機的售價從4,500至5,200元不等,兩款平板合計已售出超過14萬台,僅在抖音平台,這一款產品帶來的商品交易總額(GMV)至少超過6.3億元。

受惠於學習機銷售帶來的龐大現金流,好未來的業績更加亮眼。其10月26日公佈的2023-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截至8月31日的過去三個月,淨收入按年上升40.1%至4.12億美元(30億元),期內轉虧為盈,錄得3,790萬美元淨利潤,遠勝去年同期的78.7萬美元淨虧損,同時該季度的經營現金流轉正,淨流入金額達 1.3 億美元。

在砍掉K-12主力業務後,好未來終於找到相對穩健的道路,即以素質教育為主的學習服務,加上教育大模型助力的智能硬件、紙質圖書等產品的銷售。好未來的學習服務包括線下小班素養課程、線上大班素養學習以及海外學習服務業務,為學生提供科學、程式設計以及人文課程的興趣班。不過,在季度財報中,好未來並未詳細披露各項業務的收入明細。

AI學習機競爭激烈

主力押寶教育大模型後,好未來一改之前持續控制開支的策略,營運支出和銷售費用明顯上升。第二季財報顯示,公司整體營運成本及費用為3.83億美元,按年增長30.9%。其中收入成本1.69億美元,按年增長44.6%,銷售和行銷費用為1.16億美元,按年增長48.9%。

好未來重金投入的背後,是教育行業大模型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局面,與學而思大模型MathGPT同時獲得備案的教育大模型還有網易有道(DAO.US)的大模型「子曰」,後者已在今年8月被用於有道推出的兩款詞典筆,以及一款聽力產品,可以讓孩子直接與詞典筆對話,像老師一樣「有問必答」、及時解惑。

除了首批獲得備案的兩個教育大模型,市面上亦有多款搭載AI大模型的學習機。科大訊飛AI學習機搭載的星火大模型,小度青禾學習手機搭載了小度靈機大模型,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天貓精靈也推出了學習機Z20,搭載同公司的通義大模型,這些學習機也與學而思學習機一樣,具備AI講題、人機對話等功能。

相比百度、阿里巴巴等AI實力雄厚的互聯網公司而言,好未來的優勢在於長年的教培經驗積累。好未來稱,在測試大模型時,學而思累積20年的教研教學數據、使用者數據以及對使用者的理解就非常重要。以AI講題為例,學而思團隊會基於之前積累、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講題思路對機器進行調試。

值得注意的是,學習機賽道也同樣存在政策風險。據《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指出,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機產品,應當具有有效識別違法資訊和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資訊,該條例將在明年開始實施,屆時或將明確對學習機內容的監管。

估值方面,目前好未來的市帳率為1.6倍,不及在電商領域發力的新東方(EDU.US; 9901.HK)的3倍,但略高於專注非學科培訓的高途(GOTU.US)的1.3倍。好未來若能在大模型加持的學習機領域佔據更大市場份額,則有望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興通訊擬發行H股可轉債 淨籌逾35億元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擬發行35.84億元(4.99億美元)零息美元結算的H股可轉換債券,擬將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加強公司算力產品研發投入。 可轉換債券於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轉股價為每股H股30.25港元,較H股上日收市價溢價約15.9%,可悉數轉換為約1.3億股H股,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總股本約2.64%。 今年首季,中興通訊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億元,純利則跌10.5%至24.53億元。 中興通訊港股周二低開2.8%,至中午收市報25港元,跌4.2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生力啤上半年盈收雙升

香港生力啤酒廠有限公司(0236.HK)周一公布,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上升3.2%至3.9億美元,淨利潤勁增31.9%達4,960萬美元,因中國大陸及菲律賓市場的增長有效對衝了香港地區的業績下滑。 展望後市,公司表示對核心市場持續增長前景保持「審慎樂觀」態度。公司聲明稱:「儘管香港及華南地區的經濟指標顯示持續復蘇的跡象,我們仍需關注現存的挑戰,包括緊縮的金融狀況、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本地需求與出口表現的影響。」 公司股票周二開盤走高,早盤漲幅達25%,報價1.25港元。年內迄今該股累計上漲約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雍禾醫療發盈喜 扭虧為盈賺2,500萬

醫療機機雍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2279.HK)周二發盈喜,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扭虧為盈,純利不少於2,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虧損1.39億元。 集團表示,期內通過優化門店網絡,將資源聚焦核心門店,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此外,持續提升自研的連鎖醫療管理系統「禾帆」,並融入企業AI知識庫引擎。同時,集團通過管理模型重構及營鎖投放精細管理,顯著提升獲客轉化率及投入產出比。 周二雍禾医疗平开报3.54港元,后股价急跌逾5%,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三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an Palace makes bird's nest products

燕之屋營跌利增 王石代言銷售慘淡

中國最大燕窩品牌在營收承壓背景下實現盈利復蘇,預期今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20%至35% 重點: 燕之屋預計今年前六個月利潤將增長20%至35%,同期營收增長近乎停滯或呈負增長態勢 銷售費用下降、廈門新工廠智能製造升級和工藝改進,共同推高這家燕窩製造商的利潤空間   譚英 在經濟波動期,中國消費者發現,傳統燕窩製品的親民化轉型正降低消費門檻。 廈門燕之屋燕窩產業股份有限公司(1497.HK)上周發布的盈利預告傳遞出關鍵信息:繼去年利潤下滑後,今年上半年盈利強勁反彈。儘管平價產品策略導致營收增長乏力,投資者仍湧入購買公司股票,公告後數日,股價大漲逾7%。 燕之屋預計上半年營收區間為10億(約合1.398億美元)至10.6億元,同比小幅下滑。但利潤表現更為亮眼,預計錄得7,200萬至8,100萬元,同比增幅達20%至35%。 盈利改善並非無跡可尋,公司去年年報顯示,儘管當年下半年營收開始萎縮,利潤在經歷上半年斷崖式下跌後,於下半年企穩。 新品系列為燕之屋去年注入增長動能。以燕窩為基底、2023年推出的平價食用燕窩粥產品需求旺盛,帶動全年新品收入激增63.3%。其他的平價新品包括燕窩肽天然蘇打水、整根人參燕窩飲,單價均低於200元(約合30美元)。 傳統「純燕窩」產品線雖仍佔去年總營收的87.6%,但較2023年91.3%的佔比有所下滑。新品營收佔比從2023年的7.2%升至去年的11.3%,其中新拓展的護膚品類貢獻1.1%的營收。 燕之屋在洞燕唾液製品領域佔據重要地位,後者原料取自東南亞洞穴金絲燕,以唾液粘合樹枝築成的燕巢。 自明朝起,燕窩製品即為中國奢侈滋補品。目前,燕之屋佔據14%的國內燕窩市場份額,資產包括位於中國西北甘肅省的全球最大燕窩加工廠,並在220個城市設有700家實體門店。 即便佈局新品線與新加坡海外渠道,燕之屋盈利增長仍存變數。去年淨利潤提升部分得益於管理費用縮減12.4%,這更多源於成本管控而非業務擴張。此外,2023年拖累盈利的IPO相關費用消除,亦推高去年利潤。 新晉品牌代言人 除受益於新品矩陣外,燕之屋將盈利回升歸因於廈門總部工廠智能製造的升級和工藝改進,帶來運營效率提升,並計劃在甘肅、上海工廠推行類似改造。 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重下降也被視為利潤改善動因。這一趨勢去年已初顯成效,去年下半年銷售及分銷費用增速,從上半年的同比38.5%驟降至2.3%。 為拓展男性及年輕客群,公司持續依賴品牌代言人策略。今年新聘地產巨頭萬科創始人、前董事會主席王石,後者以攀登珠峰等登山壯舉及航海探險聞名。此前,公司簽約演員鞏俐及中韓偶像團體明星王一博。 新代言人成效尚待檢驗。當前消費環境承壓,消費者正削減此類可選消費支出,燕之屋的高定價策略面臨挑戰。公司近年啓用王石、王一博等男性代言人拓展跨性別、跨代際客群的嘗試,同樣存在試錯風險。 74歲的王石代言首款產品引發市場質疑。燕之屋「總裁碗燕」含六碗燕窩,單盒售價高達3,168元(折合每158克碗裝產品528元,約75美元)。儘管有王石背書,銷售仍顯慘淡。 據媒體報道,該禮盒在天貓旗艦店上市前六日僅售出六盒。與此同時,伴隨行業價格承壓,燕之屋整體庫存風險可能加劇。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消費者日益縮減非必要開支,中國13,000多家燕窩企業正競相降價,即食燕窩單價已低至每45克碗裝產品20元。 因燕窩屬自然資源,企業多通過價格競爭與產品創新實現差異化。未上市競爭對手小仙燉,憑借鮮燉燕窩品類取得成功,連續八年蟬聯銷冠。但據中國媒體近期報道,即便小仙燉也面臨經營壓力,被迫取消獎金福利、裁員並下調業績目標。 儘管23倍市盈率表現強勁且分紅優厚,燕之屋看似優勢顯著,但鑒於產品賽道局限、溢價策略及白熱化競爭,公司需付出更多努力維繫投資者信心。其疲軟的營收增速引發擔憂,或是當前股價較2023年發行價折價約10%的一大誘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