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摸出新模式 連續三季錄盈利

這家生鮮電商報告稱,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目前利潤率超越克羅格,並迫近沃爾瑪 重點: 叮咚買菜三季度收入增長27%,並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 這家生鮮電商調整了業務模式,專注於更富裕的市場,尤其是其總部所在的長三角地區    陽歌 對生鮮電商叮咚(開曼)有限公司(DDL.US)來說,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自2017年成立以來,公司已虧損數十億元。但在進行大量嘗試後,公司終於找到了可以持續盈利的秘訣,使其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在中國龐大但競爭極其激烈的生鮮市場,幾乎多數公司都在虧錢。 根據周三發布的最新業績,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內,叮咚買菜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當季淨利潤1.33億元。自一季度報告盈利1,230萬元以來,公司今年一直保持盈利。二季度盈利增長至6,710萬元,這意味最新盈利環比增長了一倍。 叮咚買菜成立僅七年,卻對業務模式進行了多次調整。和很多同行一樣,叮咚買菜被中國龐大的生鮮雜貨市場吸引,最初試圖成為一家面向所有人的生鮮雜貨商,不僅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市場,還有中小城市。 但它發現,小城市對成本的敏感程度遠高於大城市。使其在與拼多多(PDD.US)和美團(3960.HK)等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通過將大部分生鮮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拼多多和美團大幅降低了成本結構。相比之下,叮咚買菜從倉儲到配送的大部分業務都自己處理,這提高了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穩定性,但也增加了成本。 叮咚買菜發現,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消費者願意為了更穩定的服務和產品支付溢價,而小城市的消費者則更熱衷於最低價格。因此,公司幾年前開始退出小城市,將重點放在相對富裕的長三角地區,包括其總部所在地上海。 隨著重心的轉移,它在相對富裕的地區提高了門店密度,以便更好地服務那裡的客戶。與此同時,公司嘗試將重心更多地放在高端產品上,包括自有品牌產品,它們的利潤率普遍高於蔬菜等普通生鮮和米面等主食。 此模式的成功在叮咚買菜的淨利潤率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其淨利潤率從今年第一季度的0.2%,穩步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1.2%,最新報告期內更是達到了相對較高的2.0%。也就是說,叮咚買菜的最新利潤率,超過了美國超市巨頭克羅格(KR.US)最新季度的1.37%,但仍落後於沃爾瑪(WMT.US)的2.66%。 不過,能與全球最大的兩家超市運營商相提並論就已經很不錯了。相比之下,叮咚買菜的中國上市競爭對手中,包括實體超市運營商高鑫零售(6808.HK)和永輝超市(610933.SH),大部分都在虧損,因此淨利潤率為負。 股東樂開花 財報公布當天,投資者對叮咚買菜快速增長的利潤表示歡迎,將其股價推高了13%。由於擔心特朗普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當天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都大幅下挫,這個漲幅就更加了不起了。 此次反彈使叮咚買菜的美國存托股票(ADS)收於4.45美元,是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在這裡,我們仍然應該注意到,該股較2021年23.50美元的IPO價格下跌了約80%,那時正處於市場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情緒轉冷前夕。該股目前的遠期市盈率(P/E)為18倍,領先於克羅格的13倍,與美團的22倍相差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初以來,分析機構對該公司的看法迅速改善。在雅虎財經調查的9家分析機構中,有6家現在將該公司評為「買入」或「強烈買入」,多於年初的5家。更重要的是,這些分析機構已將公司今年的收入預測上調至增長9.8%,是年初預期增長4.3%的一倍多。 財報顯示,公司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1.4億元大漲27.2%至65.4億元。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人們下單量增加,及其在長三角地區的網絡擴大。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指出在最新報告期內,長三角地區13個較小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50%。 公司並未對今年最後三個月的業績提供具體指引,但表示「預計四季度和今年將實現可觀的同比增長」。 叮咚買菜的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其所售雜貨的成本,相對較難降低。但它對履約成本(如倉儲和配送)有了更多的控制權。隨著專注度的提高,叮咚買菜在最新季度,將履約成本降低至收入的21.4%,而去年同期為23.2%,這也是它能夠實現如此可觀的利潤率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機構對公司的樂觀情緒,不僅反映叮咚買菜已練就提高效率的技巧,也反映隨著經濟放緩,中國消費者成本意識日益增強。餐飲業感受到了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帶來的壓力,這為像叮咚買菜這樣的平台帶來了優勢,它們滿足了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在家就餐的需求。 叮咚買菜目前現金流穩健,其現金和短期投資儲備從去年同期的41.6億元,增加到9月底的43億元。事實上,沒有什麼能阻止叮咚買菜繼續保持最近的勢頭,因為看起來目前的商業模式讓它處於有利地位,甚至可能從消費者越來越謹慎的局面中受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tailing pioneer adds reinvented MDL Wholesale to IPO shopping list

變身後再闖關 張文中靠麥德龍打翻身戰

麥德龍供應鏈收入佔比最大的業務,是主要服務系內物美集團,故毛利率偏低 重點: 物美科技剝離零售業務,變身麥德龍供應鏈再闖關在香港上市 上市前投資者包括騰訊、聯想等,惟同業估值不高 白芯蕊 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2021年曾計劃將兩大皇牌業務包括物美超市與麥德龍中國門店,打包成物美科技在香港上市,惟最終未能成事。不過,物美科技經過重組剝離零售業務後,計劃將旗下主營食品供應鏈服務的麥德龍供應鏈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說起張文中,確是位傳奇人物,2006年曾因犯詐騙罪、單位行賄罪、挪用資金罪而被判入獄,直到2013年因減刑獲釋放。張氏強調自己無犯案,不斷堅持最終沉冤得雪,最後在2018年改判無罪。 至於物美集團則由張文中在1994年創辦,最初經營得有聲有色,物美更是內地率先使用自主開發的POS(銷售點情報管理)和MIS(管理信息)系統。但自領軍人物張文中入獄後,加上阿里巴巴和京東集團的崛起,令物美進入低潮期。 不過,經歷冤獄的張文中似乎有新領悟,更在2021年彭博訪問時稱「一切都會過去」,更帶領整個物美系內集團重新出發。 儘管如此,當前的零售格局競爭激烈,在百貨方面要與阿里巴巴和京東對抗,在食品雜貨領域則要面對拼多多、美團、叮咚和盒馬鮮生的挑戰。 根據麥德龍的上市申請文件中顯示,集團1994年使用物美品牌進行營運,到2008年擴大發展至提供餐飲服務及分銷業務,在2020年更向德國企業Metro AG收購麥德龍中國,以物美及麥德龍中國品牌開展零售業務,但到2024年將零售業務出售給控股股東。至於計劃上市的麥德龍供應鏈,目前只專注向中國地區提供食品快消供應鏈解決方案。 儘管剝離零售業務,但集團股東仍星光熠熠。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上市前投資者便包括騰訊旗下的意像構架投資、聯想集團旗下的Ultimate Lenovo Limited、中國光大控股旗下的耀藝、內地險商大家保險集團及招商銀行旗下的Easy Joy Ventures Limited等等。 零售商配送佔六成 回顧過去業務表現,麥德龍供應鏈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收入分別為278.2億元、271億元和248.6億元,業務佔比最大是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分別佔2021至2023年總收入的59.8%、60.6%及60.1%。 所謂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業務,即向客戶提供倉儲、庫存管理及物流解決方案服務,現時麥德龍物流網絡方面,在中國擁有兩個中央配送中心、16個區域配送中心和100個地區履約中心,最主要客戶是物美集團,涉及內地100家麥德龍品牌門市,以及物美品牌366家超市及304家便利店,提供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 除物美集團外,客戶亦擴展至包括湖北及湖南以外地區的獨立第三方連鎖零售商,包括食品及非食品類別,故此麥德龍供應鏈商品組合總處理量達3.4萬個SKU(存貨單位)。 無可否認,中國食品快消供應鏈行業增長快。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該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7.04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9.9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1%,預計2023至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稍微加快至7.4%,即到2028年市場規模可提高至14.1萬億元,意味行業理論上增長動力仍平穩。 不過,值得留意是麥德龍供應鏈佔比最大的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業務,由於客戶主要是系內物美集團,故2021至2023年該業務毛利率只分別有3.4%、3.3%及3.7%,實屬一個偏低水平。 幸好麥德龍其他業務較爭氣,當中收入佔比第二大的食品服務及配送解決方案(佔2023年收入14.2%),去年毛利率達20.6%,收入佔比第三大業務的福利禮品解決方案(佔2023年總收入14.1%),去年毛利率則達17.7%,最終拉高整體集團去年毛利率至10.7%,也帶挈麥德龍2023年經調整淨利潤達4.3億元,按年升4.4%。 港股勢弱難獲高估值 細看目前香港上市的物流供應鏈企業,較大成交及市值的股份分別是京東物流(2618.HK)與嘉里物流(0636.HK)。據彭博數據顯示,預期市盈率分別為16.5倍和8.8倍,麥德龍較兩者規模要少,未必能爭取高估值,以去年盈利約2.5億元計算,若以7倍市盈率上市,在港市值約19億港元。 尤其是香港股市整體氣氛仍偏弱,除人民幣持續貶值外,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贏面較大,有機會令中美爭拗升温,嚇怕投資者重回港股,就算目前恒指要重上兩萬點大關也頗有拉牛上樹之感,加上新股市場表現差,綜合上半年合共29家新股上市,當中15隻首日掛牌便跌破招股價,對新股上市的企業,絶對是一個挑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111 Inc reports first ever opertaing profit

1藥網首現運營利潤 股價仍持續低迷

這家藥品分銷商預計會從一場持續性的行業反腐行動中受益,因公司主要面向藥房而不是醫院進行分銷 重點: 1藥網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去年同期因中國結束疫情管控後藥品需求激增,它的營收異常高 儘管在最新季報中首次實現運營利潤,但公司股價仍然低迷,市盈率僅為0.05倍 陽歌 雖說水漲船高,但當前在美上市的中國股票上漲浪潮中,事實證明一些公司因較其他公司更重而漲不起來。藥品批發商1藥網(YI.US)便是其中之一,儘管公司剛剛報告了有史以來的首次運營利潤,但股價仍然低迷。 說實話,1藥網並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公司,而且在很多方面看著都像傳統的雜貨店運營商。這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制藥商,與面向消費者售賣藥品的醫院和藥房等企業之間的中間商。此外,與國藥控股(1099.HK)等歷史悠久的大型國有企業相比,公司相對處於劣勢,後者與大部分大型藥企和零售商都建立了長期聯繫。 話雖如此,1藥網和那些比它大的競爭對手相比,也確實有一些相對優勢。 由於年輕且規模相對較小,它更容易嘗試新技術。在這方面,高管興奮地談到公司正將大量由數據驅動的功能,融入自己的服務中,以幫助客戶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得最優的價格和交付。 當前環境下,公司另一個有趣的優勢,是極度重視面向藥店銷售藥品,而不是與國藥集團等老牌國有分銷商關係密切的大型國有醫院。 去年末發起的一場反腐行動,為1藥網等公司創造了機會。腐敗的根源在中國眾所周知,主要發生在醫院層面,藥企賄賂醫生和醫院其他工作人員,以便讓他們訂購自己的產品。1藥網董事長劉峻嶺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反腐一直持續到今年,甚至還在深化。 去年11月,另一家醫療公司、癌症篩查設備製造商燃石醫學(BNR.US)其中主要收入在第三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歸咎於該類醫療設備市場的類似整頓行動。 “(反腐的)結果就是,預計更多的藥品銷售將轉向零售藥店。和醫院系統相比,零售藥店更容易進入、更透明。”劉俊嶺說:“這種轉變是國家鼓勵的,並將讓我們受益,因為我們專注於醫院外藥品市場,預計這個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 雖然這轉變應會對1藥網有利,但我們尚未看到這一點體現在公司的最新財報中。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實際上比去年同期的37億元下降了4.6%,至35億元。 管理層解釋說,營收下降是由於去年同期情況異常,導致當時的營收異常高。確實,在中國突然取消嚴格的疫情管控,導致新冠病例突然激增後,2023年第一季度藥品需求量巨大。2022年第一季度總計30億元的收入可能更適合比較,最新的季度營收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約17%。 一個負面的里程碑 雖然1藥網在本季度首次實現運營利潤,但當市值正式跌破同名數字(公司英文名叫111,Inc.)時,它也創下了一個更具負面意義的里程碑,公司在過去一周正式跌破了1.11億美元大關,不過我們應該指出,它此前也曾跌破過這一門檻。在2018年首次公開募股時,公司的市值要高得多,達到12億元,當時投資者仍看好中國藥品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 這一里程碑事件凸顯出,儘管公司規模相對較大,業績也在不斷改善,但投資者對它缺乏尊重。目前沒有一家大型券商關注該公司,也反映了這一點。但公司似乎受到了個人投資者的關注,有很多人出席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儘管其中一些或所有人,很有可能是公司“邀請”而來。 1藥網的股價在上週四,也就是業績公佈當天上午下跌了5.5%,今年以來股價已經下跌了23%。不過它已經從3月下旬的低點反彈了20%,不過仍落後於中國股票的反彈,而更廣泛的中國ETF-iShares MSCI(MCHI.US),從1月下旬的低點上漲了25%。 像1藥網這樣的雜貨店和藥品分銷商,因其中間商的角色而往往獲得非常低的估值,這意味著它們通常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運營,提供的增值服務相對較少。 公司目前的市銷率(P/S)極低,只有0.05倍,看起來被嚴重低估了。國藥控股也算不上超級巨星,市銷率為0.10倍,不過倒是比1藥網多出一倍來。國內線上生鮮雜貨商叮咚買菜(DDL.US)的股價同樣疲軟,但市銷率仍相對較高,為0.16倍,而美國雜貨巨頭Kroger(KR.US)則是這個低市值群體的“王者”,市銷率為0.26倍。 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1藥網主要通過控製成本,實現了運營利潤的里程碑。本季度,不包括收入成本在內的運營成本和費用,從一年前的2.58億元下降20.6%至2.05億元。成本控制可能進一步改善的一個領域是履約費用,這是公司本季度最大的支出之一,達到了8,850萬元。最新的履約成本同比下降了13.8%,但1藥網表示,隨著最近推出“簡化物流的新交付和運輸模式”,這項成本可能能很快就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成本的下降幫助該公司實現了370萬元的運營利潤,而去年同期為虧損2,170萬元。公司在淨利潤方面繼續虧損,本季度淨虧損1,380萬元,但較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虧損有所收窄。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ingdong returns to revenue growth

叮咚買菜棄小攻大 再錄季度盈利

退出小市場,專注大城市後,這家中國領先的生鮮電商在第一季度恢復增長 重點: 一季度叮咚買菜的收入小幅增長,結束了一年多的萎縮狀態 公司錄得上市以來第二個季度淨利潤,並表示預計今年收入和利潤都將「同比大幅增長」 陽歌 是生鮮故事還是科技公司? 說到中國領先的生鮮電商叮咚(開曼)有限公司(DDL.US)時,投資者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公司周一發布財報稱,在經歷了一年的收縮後,今年一季度收入恢復增長,並實現自2021年上市以來的第二次GAAP的盈利。儘管如此,公司的股價在業績公佈後還是下跌16%,顯示投資者的期待遠不止於此。 我們應指出,即使經歷了這一輪拋售,在近期海外上市中概股普遍上漲的帶動下,該股今年迄今仍上漲21%,較1月的低點上漲了67%。儘管如此,叮咚買菜18倍的遠期市盈率,跟體量更大的美國生鮮巨頭克羅格(KR.US)一樣,但落後於沃爾瑪(WMT.US)的25倍。 關鍵是,叮咚買菜是一家生鮮雜貨銷售商,由於難以在競爭對手之間做到產品差異化,因此這一行的利潤微薄且競爭激烈。叮咚買菜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降低配送成本存在困難,這是它主要的支出之一,而它正在取得一些進展的一個領域是,削減供應鏈中大量環節涉及的中間商。 叮咚買菜也承認最好把重點放在更大、更富裕的城市,那裡的消費者不那麼注重成本。該公司從去年開始退出虧損巨大的小市場,導致全年收入萎縮。 隨著從小市場撤出的影響逐漸減弱,公司表示預計今年將重返增長軌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梁昌霖在公司的業績公告中表示:“我們上調了對淨利潤和規模的預期,預計二季度和今年都將同比大幅增長。”梁昌霖沒有細說“規模”的意思,不過他指的可能是收入。 叮咚買菜還一直在嘗試通過增加自有品牌來提高利潤率,這些產品的利潤率往往更高,是它能夠區別於競爭對手的少許領域之一。但在最新業績中它幾乎沒有提及這些努力,首席財務官王松僅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積極致力於提高我們的自有品牌產品開發能力”。 那麼,這家公司在投資者眼中處於什麼位置呢? 儘管最近市場普遍看好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但分析機構對叮咚買菜的看法明顯還是好壞參半。雅虎財經調查的九家機構中,只有五家給出了“買入”或“強力買入”的評級,其他四家給出的評級為“持有”或“表現不佳”。但它們給出的平均目標價為2.65美元,意味該股較最新收盤價1.82美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言歸正傳,我們來仔細看看該公司顯得相對穩健的最新財務數據。首先,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1.4%,達到55.3億元,而一季度同店GMV更是同比增長4.4%。公司提到2023年前兩個月仍受疫情影響,並指出今年3月GMV同比增長6.5%,3月是一年前消費模式恢復正常後,更適合作為參照對象的第一個月。 收入增長 隨著GMV的提升,叮咚買菜在一季度實現了營收從上年同期的50億元小幅增長至50.2億元。在此之前,公司上一次報告類似的同比收入增長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當時它還沒有開始“瘦身”。 總部位於上海的叮咚買菜在華東地區(包括上海以及臨近的浙江、江蘇兩省)實現了盈利。公司指出,三月份這三個地方每個站點的訂單量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時也指出,在南方城市廣州和深圳,以及北京市場,虧損都在“快速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市場,前競爭對手每日優鮮(MFLTY.US)倒閉,它因而受益,每日優鮮曾在首都市場佔據主導地位,這裡也是它的總部所在地。叮噹買菜也面臨著來自領先的外賣配送公司美團(3690.HK)和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的競爭,不過這兩家公司都更專注於三四線城市的市場。 叮咚買菜表示,最近一個季度的運營成本和支出基本持平,為50.5億元,上年同期為50.4億元。公司在該季度的履約開支同比下降3.9%,佔總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23.9%降至22.8%,主要得益於訂單規模的擴大。不過,銷售和營銷及一般和行政費用增長超過20%,抵消了履約開支的下降。 重要的是,公司連續第六個季度實現非GAAP(不包括與員工股票薪酬相關的成本)盈利。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還公佈了自2021年上市以來的第二次GAAP的盈利1,230萬元,扭轉了去年虧損5,240萬元的局面。 公司還表示財務狀況相當穩健,指出一季度實現了現金流為正數,這是它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運營現金淨流入。 公司此前曾表示,預計“二季度和今年”在“規模”和淨利潤方面都將實現可觀的同比增長”,對此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對此並未抱持太大期望,至少在營收增長方面是如此。它們預測二季度的營收增幅僅為2%,全年為4.3%。 在未來幾周,這些預測很可能會有上調,甚至評級也會上調。總言之,叮咚買菜似乎正在集中精力,專注於能夠盈利的大城市,並通過更直接地控制供應鏈來提高效率。歸根結底,它始終是一家生鮮運營商,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能成為龐大的中國生鮮市場的領導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ingdong records first annual non-GAAP profit

市場要聞:收入跌利潤升,叮咚首錄非GAAP盈利

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生鮮電商,因專注利潤最高的市場,第四季度的收入下降了近 20% 余特莉 總部位於上海的生鮮店商叮咚買菜(DDL.US)上週四公佈業績,通過專注於利潤最高的市場,公司在 2023 年首次實現非GAAP年度利潤 4,540 萬元人民幣(合 630 萬美元),其前競爭對手每日優鮮 (MFLTY.US) 因戰略失誤而於 2022 年中期倒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 但伴隨著這個利潤里程碑卻有一個重要的備注,公司正逐步退出無利可圖的較小市場,這些市場曾經是其增長故事的主要部分,因此公司的收入也在加速萎縮。 叮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梁昌霖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非公認會計准則基礎上,我們在 2023 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這對叮咚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補充道:「這反映我們如何成功應對極具挑戰性的宏觀經濟和競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許多人對公司的可持續性曾經表示擔憂。」 去年第四季度,叮咚的收入接近50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了19.5%。這一下降歸因於疫情限制放鬆後導致訂單量減少。此外,叮咚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撤出了幾個利潤較低的城市,進一步對該季度的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 全年看,叮咚的營業收入為199.7億元,較2022年的242億元人民幣下降了約17%。然而,2023年的平均訂單價值從58.6元增加到72.1元,平均每月訂單頻率增加到4筆訂單。 儘管存在這些積極的發展,投資者更關注持續的營收下降而非其盈利里程碑。在此次業績發佈後,叮咚的股價下跌了10%。自公司兩年多前公開招股上市以來,叮咚的股價已經縮水了超過90%。 關於盈利能力方面,叮咚在去年實現了非GAAP淨利潤率為0.2%,這是繼2022年的淨利潤率為負2.4%和2021年的負30.4%之後的正面轉變。 按季度計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了非GAAP淨利潤1,630萬元,這是連續第五個季度實現非GAAP利潤。然而,公司在該季度仍然錄得440萬元的淨虧損,儘管這相比去年同期4,990萬元的虧損有了顯著改善。 梁昌霖說:「我們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度能再度實現非GAAP盈利,」他續稱: 「在當前環境保持盈利,能夠凸顯我們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並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額外資源。」 公司表達了對今年重新獲得增長勢頭並保持非通用會計准則盈利能力的信心,並表示將繼續貫徹其專注於高端市場的新策略,將自己定位為高質量服務提供商,並達致最高的成本效益。 公司剛於1月底宣佈了一項2,000萬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來支持其股價。 叮咚於2017年在上海成立,2021年在紐約上市。公司在主要城市經營廣泛的分銷和送貨網絡,向消費者提供新鮮農產品、熟食和其他食品產品。它還在自己的設施中經營較高利潤的自有品牌業務,涵蓋各種食品類別。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ingdong rings up profit, but revenue falls

叮咚買菜收入跌盈利增 競爭仍激烈前路續難行

這家生鮮電商三季度收入下降,但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食品配送行業,它繼續錄得盈利 重點: 因為退出了收益較差的城市,叮咚買菜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約14% 公司正透過節省成本和利息收入來保持盈利,同時努力提高利潤率較高的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       梁武仁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相對的。同理,叮咚買菜(DDL.US)的表現究竟如何,取決於你怎麼看它。 這家生鮮電商現在處於盈利狀態,這絕非易事,因為與大多數線上和線下同行一樣,它所處的是一個利潤微薄、競爭激烈的市場。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其有別於很多嶄露頭角的中國科技初創公司,後者儘管產品華麗且增長迅速,但仍處於虧損狀態。叮咚買菜的成就,與曾經的勁敵每日優鮮(MF.US)的消亡形成了鮮明對比。 儘管如此,即使在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增長也不會是無限,而叮咚買菜在提高收入方面似乎遇到了瓶頸。歸根結底,投資者想要的是增長,尤其是對於叮咚買菜這樣的年輕科技企業來說。還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能夠實現盈利,但叮咚買菜的實際業務仍在虧損,並且它依靠非經營性因素來支撐利潤。 上週四發佈的最新業績顯示,叮咚買菜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約14%至52億元(7.05億美元)。雖然這樣的下滑怎麼看都不是好事,但叮咚買菜將其歸因於公司退出一些盈利能力較差的城市,轉而專注於最賺錢的中心,比如華東基地。 為了彌補收入損失,該公司削減成本,從而大幅縮小營業虧損。而且其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但利息支出卻減少了,可能是因為未償還銀行的貸款減少所致。因此,叮咚買菜較上年實現扭虧為盈,儘管只是微額利潤。 按照不包括股權激勵費用的非公認會計准則(non-GAAP)計算,叮咚買菜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淨利潤。叮咚買菜管理層在最新財報中談到這一點。 「在非公認會計准則的基礎上,過去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對叮咚買菜和整個行業都至關重要,」叮咚買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梁昌霖表示。 他還稱贊公司度過「艱難的宏觀經濟和競爭環境」的能力,以及公司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並表示公司有信心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 所有這些都確實值得稱贊。叮咚買菜面臨的一大挑戰,是中國人不再像新冠疫情期間那樣積極網購生鮮食品。畢竟,只要附近有市場,很多人還是更喜歡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新鮮的肉類和農產品,而這些也正是叮咚買菜所銷售的產品。 每日優鮮的消亡 即使每日優鮮倒閉,叮咚買菜仍然面臨許多競爭。雖然它專注於生鮮,但要與擁有專業生鮮服務的綜合電商平台競爭,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拼多多(PDD.US)。此外,傳統的實體生鮮連鎖也越來越多推出與叮咚買菜類似的產品,包括在網上下單時提供低價或者免費的送貨服務。 面對如此多類似的產品和服務選擇,像叮咚買菜這樣的公司,很難找到提高利潤的新增長點。在控製成本方面,它還需要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而最新的業績表明,它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就此而言,至少有部分成本的下降,可能來自於它撤出了利潤較低的城市。 但一家公司能削減的成本畢竟是有限的。特別是對於叮咚買菜來說,它的服務涵蓋採購、加工到配送等一系列工作,整個業務鏈的運營成本結構十分沈重。在第三季度,其毛利率確實略有提高,但仍只有30%左右。 為了提高盈利能力,叮咚正在努力提升自有品牌產品的銷量,這些產品的利潤率高於競爭對手同樣產品的利潤率。公司首席執行官梁昌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今年8月,公司推出了用於包水餃和餛飩的「手作紙皮」,兩個月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600萬元。 撇開種種挑戰不談,叮咚買菜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就已經遙遙領先於每日優鮮,後者的壯觀崩盤可能很快就要畫上句點了。自2014年成立以來,每日優鮮虧損累累,現金消耗殆盡,去年它關閉了能在一小時內送達貨物的前置倉業務。其他業務也沒逃過關閉命運,包括數字化賦能傳統生鮮市場業務。 由於成本結構過於沈重,每日優鮮無法盈利,而且還遭遇會計醜聞。在通過出售新股籌集了約2,700萬美元後,公司試圖通過收購一家香港公司轉型為數字營銷機構。但上週五,公司(目前市值僅800萬美元)表示,這一計劃已經失敗,其股票將退市。 叮咚買菜的利潤微薄,但還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跟每日優鮮的倒下相比,可以說還是值得一些肯定。但投資者對於最新業績不大買賬,在財報發佈當天,該股下跌了7%。 也許投資者從一開始就不喜歡線上生鮮生意。自兩年多前首次公開募股以來,叮咚買菜的股價下跌了90%以上。它目前的市銷率 (P/S) 只有0.14倍,遠期市盈率 (P/E) 也不高,為5.9倍。廣受歡迎的大潤發連鎖超市運營商高鑫零售(6808.HK)的市銷率同樣低迷,僅為0.17倍,反映出投資者對生鮮運營商普遍缺乏興趣。 一些投資者可能認為,叮咚買菜能夠在一個困難重重的行業找到利潤,應該得到更多的贊譽。但與其他利潤率較高、競爭較少的生意相比,這個行業一直不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下,叮咚買菜贏得投資者的最佳方式,是通過提供更具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從競爭對手那裡搶奪客戶,從而重振增長勢頭。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uoquan got approval for listing on Hong Kong exchange

鍋圈疫情銷售爆升 疫後面臨增長考驗

這家中國內地領先的「在家吃飯」餐食產品品牌,終成功通過港交所上市審批 重點: 鍋圈食品今年首四個月扭虧為盈,賺近1.2億元 截至今年4月底止,鍋圈在中國有近一萬家零售分店       劉智恒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令中國內地經濟大受打擊,特別餐飲零售,人們經常被迫留在家裏,足不出戶,食店生意自然大受影響。然而,有人愁時亦有人受惠,經營一站式食材的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藉此機會急速增長。 剛過去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在台州站的一位笑容滿面、身材微胖的火炬手,正是鍋圈創始人楊明超。畢業於1994年鄭州大學中文系,原獲得政府招聘,但楊明超不選擇「鐵飯碗」工作,反而在夜市經營燒烤店,開設大排檔,年紀輕輕已當起小老闆。 經營一段時間後,楊明超看準內地人對火鍋的嗜好,轉而開設火鍋店,但相類門店五步一門,十步一閣,競爭十分激烈。具有生意頭腦的楊明超,於是改攻火鍋上游市場,做起食材生意;2015年成立鍋圈,2017年在鄭州開設第一家火鍋食材超市。 楊明超轉賽道成功 鍋圈採用特許經營模式營運,經營哲學是「多、快、好,以及為市民解決在家吃飯的難題。」主要銷售家庭火鍋及燒烤食材,雖然旗下超過九成門店是以特許經營模式運作,但公司收入並不倚賴加盟費,大部分收益是來自向加盟商提供自有品牌「鍋圈食匯」的產品。 鍋圈食匯提供火鍋底料、涮肉、時蔬、特色海鮮等,但為了減低季節性波動對業務的影響,近年引入燒烤產品、即煮餐包、生鮮食品、飲料和零食等合共8 大類產品。 初期業務發展緩慢,直到新冠疫情大爆發,成為鍋圈的一大契機。由於市民經常留在家中用膳,鍋圈的預製食材既方便儲存,又種類豐富,迎合當時的市民需要,鍋圈生意出現爆發性增長,楊明超亦把握時機,將加盟店數量大幅提升,由2020年1月的1,441間,急升至2022年底的9,216間,至今年4四月,更增至9,844間。 鍋圈的經營模式也打動了投資界的注意,在2019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間,公司一共完成7輪融資,累計籌集約30億元。投資者包括IDG資本、天圖投資、茅台基金與招銀國際等,而其主要供應商三全食品亦有參與。據企業征信機構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在申請上市前,鍋圈的估值已高達130億元。 急速成長或已過去 據招股文件露,鍋圈在2022年扭虧為盈賺2.41億元,今年首四個月,鍋圈的收入為20.8億元,按年跌3.7%,但錄得利潤1.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502萬元,期內毛利率增加7個百分點至21.1%。 業績雖然一直改善,但未來亦面對幾項問題,首先是收入高速增長或已過去。2022年集團收入大幅上升,主要是三年疫情期內,去年是市民居家最多的一年;而預製火鍋食材因其衛生及方便儲存,加上種類豐富,適合作為長期居家的儲備食品,因而大受市場歡迎。 然而疫情過去,市面復常,過去躲在家裏用膳的模式不再,人們重返街外吃飯,更甚是因關在家久了,出現報復式反彈,反而一窩蜂出外用餐。因此,對於鍋圈來說,爆發式增長很大機會已過去,從今年首四個月的收入同比下跌,不難看見公司的銷售確實出現放緩,可幸鍋圈能將毛利率大幅提升,盈利才不跌反升。 競爭激烈管理不易 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大企業紛紛加入這個戰場。無可否認,食材銷售這盤生意的門檻並不高,火鍋湯底、肉丸、肉類等預製菜品,技術處理含量需求不大,競爭者要加入並不是十分困難。 因此,行業最大的護城河,就是要看其規模效應,倘若沒有了規模效應,企業的競爭力就十分薄弱。目前,鍋圈除要跟超市和菜市場競爭外,盒馬鮮生及叮咚買菜(DDL.US)等電商平台亦是強大對手,均有多類的火鍋預製菜可供選擇,可見鍋圈面對的競爭是不容忽視。 至於鍋圈採用的加盟模式,確實讓公司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但另一方面,亦有一定的風險,就是食品安全,以及庫存管理等各方面容易出問題。事實上,在新浪的黑貓投訴頁面,就出現不少鍋圈食品的投訴個案,內容涉及食品質量及安全、門店的服態度、以及宣傳不實等。要知道,鍋圈的加盟店佔公司門店九成九以上,實際自營店只有6家,如何確保各加盟店可以遵循公司的要求,確實費煞思量,一不留神,隨時會影響整個集團。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