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創始人兼CEO羅敏為公司最新推出的即食食品系列直播帶貨,此舉大獲成功,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尋求轉型,結束原有的線上借貸業務

重點:

  • 在公司創始人兼CEO主持的線上促銷活動中,趣店賣出了近1,000萬份新推出的即食食品
  • 該公司在3月推出了趣店預製菜,希望今年從這項服務中實現可觀收入,同時縮減傳統的線上借貸業務

陽歌

CEO+直播=轟動性的成功。

對於正在通過網路直播兜售產品的新一代中國明星高管來說,這就是新的致勝秘訣。最新加入這個行列的包括趣店公司(QD.US)創始人兼CEO羅敏,他正在努力讓公司從線上借貸機構轉型,進入完全不相關的即食食品銷售領域。

趣店今年4月宣佈推出“趣店預製菜”,當時許多人都對這樣重大的轉型持懷疑態度,包括我們詠竹坊。趣店採取這個激進舉措,是為了應對政府對民間線上借貸機構的持續打壓,它們曾經受到政府的歡迎,後來因為缺乏經驗和採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而引發了擔憂。

趣店的多數競爭對手,比如360數科(QFIN.US),也以不那麼極端的方式改變了業務模式。它們成為消費者和銀行之間的貸款促成者,而不再擔任直接貸方。當趣店在4月份首次宣佈即食食品計畫時,它還表示,正在認真考慮徹底關閉信貸業務。

如今,趣店剛剛發佈了第一份趣店預製菜業務更新,將重點放在了上周日該公司在廣受歡迎的短視頻平台抖音上舉辦的一場線上直播活動。

雖然4月份宣佈即食食品計畫之後,趣店的股價大跌了10%,最新的業務更新則產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該公司股價開盤後一度飆升83%,最終收漲約40%。以週一的收盤價1.67美元來看,目前該股輕鬆超越了1美元關口,消除了今年早些時候因為股價連續兩個月低於該標準而面臨的潛在退市風險。

然而,即使在股價反彈之後,與多數同行相比,這隻股票仍然不被投資者看好。它目前的市賬率僅為0.16倍,相比之下,360數科的市賬率要高得多,但仍然平庸,為0.89倍。這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科技股的持續擔憂。美國的即食食品製造商Blue April(APRN.US)的市賬率要遠高於它們,為2.54倍,而銷售生鮮和即食食品的中國同行叮咚買菜(DDL.US)的市賬率則高達30倍。

因此,如果你認為趣店進軍網路預製食品的行動有望獲得成功,現在無疑是買入其股票的好時機。實際上,羅敏算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先鋒,他是第一批進入網路消費貸市場的企業家,這也使他的公司在2017年IPO之後一度成為投資者的寵兒。

上市之後,該公司的市值一度突破80億美元(540億元),因為投資者認為,中國將歡迎民營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網路信貸業務,作為傳統國有銀行的補充,後者不太擅長向私營領域放貸。但是在過去三四年的政府打壓行動期間,趣店的股票跌去了大部分市值,即使在週一的反彈之後,其市值也僅為4.2億美元左右。

鑑於所有這些背景,我們將仔細看看讓投資者如此興奮的趣店預製菜的更新。根據公告,截止7月18日,趣店預製菜營運著一個由15個倉儲、生產加工和包裝設施組成的網絡,將產品運送到中國 200 多個城鎮。它通過三個管道提供10種產品:抖音、微信小程式以及趣店預製菜應用程式。

CEO親自上陣

在4月的最初公告中,該公司表示,從3月底推出該服務至4月13日,逾8萬人訂購了它的預製菜。在最新的更新中,未提供該服務的新使用者數量或訂單交付數量。

相反,讓投資者如此興奮的是該公司週一在其直播的“717吃貨狂歡節”錄得的一些資料,它的CEO羅敏在節目中親自上陣吆喝。公司表示,活動期間累計售出956萬份,但它也強調,這個數字存在縮水的可能性,因為消費者可能取消訂單,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棄單。

公司表示,這個狂歡節在抖音上排名第一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同時觀看人數達到了逾90萬人次。不僅如此,這次直播還讓羅敏的抖音帳號粉絲數從之前的100萬粉絲大幅增加到逾500萬。最後這個數字相當重要,因為這500萬人會自動地在看到羅敏在該平台的活動更新或者未來的促銷活動。

這個頗為獨特的戰略與新東方(EDU.US)極其類似,它曾是一家課後輔導服務提供者,去年中國整頓民辦教育,這家公司被迫進行了根本性轉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通過直播推銷電商產品,取得了巨大成功,現在新東方許多以前的老師也通過公司的直播管道銷售產品,也取得了類似成果。

對轉型的樂觀情緒點燃了新東方的股價,自5月中旬以來,它的股價大約翻了一番。

其他通過直播推銷公司產品和服務的包括旅遊巨頭攜程(TCOM.US; 9961.HK)創始人梁建章、電器製造商格力(000651.SZ)的總裁董明珠。

與此同時,趣店似乎真的在逐漸減少其核心的線上貸款業務,這項業務曾經是其皇冠上的明珠。公司的最新季報顯示,截至3月底,其未償還貸款餘額為 15 億元,同比下降 41.3%。該季度的收入從去年同期的 5.16 億元下降了一半以上,只有 2.02 億元。

說實話,我們需要看到趣店預製菜的一些長期業績資料,才能確定這條新的產品線是否真能帶領趣店重新走上盈利軌道。但強勁的直播表現,以及羅敏作為互聯網新興領域先驅取得的成功記錄,無疑是強有力的早期跡象,預示著未來可能的成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山雲配股集資28億拓AI業務

從事雲計算的金山雲控股有限公司(3896.HK, KC.US)周三公布,將配售3.38億股新股,每股配售價8.29港元,將集資28億港元。 配售價較周二收市價9.09港元折讓8.8%,配售股份佔公司已擴大後發行股份的7.46%。 公司表示,配售集資所得80%用於支持人工智能業務,包括擴充基礎設施及提升雲服務能力;20%將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其他公司用途。 金山雲周三開市跌5.4%報8.6港元,過去一年股價升5.5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不同集團首掛收升44%

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 (6090.HK)周二登陸港股,首日股價上漲44%。此次IPO獲散戶投資者大幅超額認購,籌資近1億美元。 據最新公開文件顯示,以「BeBeBus」品牌聞名的不同集團,以每股71.20港元發行約1,100萬股,融資淨額7.18億港元。該股首日交易持續走強,收報102.50港元。 面向香港投資者的公開發售部分認購倍數超3,000倍,國際配售部分認購規模超6倍。 招股書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7.26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5.82億元增長25%;同期毛利率由50.2%降至49.3%,淨利潤自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增幅72%。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米召回11.7萬輛SU7升 級輔助駕駛軟件

小米集團(1810.HK)旗下小米汽車,上周五宣布召回約11.7萬輛於2025年8月30日前生產的SU7標準版電動車。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9日披露,召回原因在於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在特殊場景下存在識別與處置不足,小米將透過OTA軟件升級進行修復。 財新報道,SU7於2024年3月正式推出,是小米首款電動汽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SU7累計銷售近34萬輛。這意味著,此次召回數量約佔該車型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小米汽車稱,此次OTA軟件升級召回,意在進一步提升輔助駕駛功能的可靠性,包括優化輔助駕駛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動態車速功能等。小米汽車還強調,此次升級不需要更換任何零件,但公司仍按照召回程序進行管理和備案。 今年3月,一輛小米SU7標準版電動車發生嚴重事故,導致司機與乘客三人死亡,事發時車輛處於領航輔助駕駛狀態,引發輿論對輔助駕駛功能的高度關注。今年8月,工信部與市監總局今年已先後出台多項文件,要求車企規範駕駛輔助功能宣傳與召回流程,並將OTA管理納入嚴格監督。 召回消息曝光後,小米集團股價未受顯著影響,過去兩個交易日跌約1.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uaqin is an ODM

轉型押注數據中心 華勤技術乘勢申港上市

服務器及交換機等數據中心產品收入激增,超越智能手機成為這家原始設計製造商(ODM)上半年最大收入來源 重點: 華勤技術從原始電子設備ODM業務向數據中心產品的戰略拓展,助推其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逾倍至839億元 為提升利潤率,這家合同承包製造商正押注智能物聯網產品及機械人業務,但目前仍依賴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傳統產品 陳竹 當電子設備原設計製造(ODM)主業逼近飽和點時,該如何破局?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03296.SH)給出的答案是進軍數據中心產品。如今,這家融合ODM與數據中心業務的企業正劍指港股市場。上周,公司提交在香港的二次上市申請,以補充現有A股上市地位。 2017年,華勤技術首次宣佈數據中心戰略轉型時,曾引發市場側目,此舉標誌其徹底轉向電子品牌合同製造之外的全新賽道。這一轉型不僅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更要求企業從零構建全新的客戶體系。 如今回望,當時看似另類的轉型已成先見之明。尤其在OpenAI推出ChatGPT後,算力需求激增,引爆對數據中心及相關產品的需求,使該業務躍升為華勤技術的戰略支柱。 這一業務板塊高速增長,帶動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逾一倍至839億元(約合118億美元)。資本市場高度認可華勤技術的轉型敘事,其A股股價年內累計漲幅已超40%。 當下推進二次上市,或部分源於此增長動能。赴港上市的時機頗具戰略考量,正值A股上市公司蜂湧到港交所上市。儘管華勤技術尚未披露融資規模,但選擇中金公司、美銀證券,預示正籌備大規模募資,可能至少達1億美元。 華勤技術由中興通訊元老邱文生創立於2005年,初期定位為智能手機品牌獨立設計服務商。公司逐步擴展至合同製造領域,產品線也延伸至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及筆記本電腦。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當前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機品牌中有八家為華勤技術的客戶,第三方研究更指出,其2020至2024年智能手機ODM累計出貨量穩居全球首位。 利潤率攻堅戰 華勤技術財報將服務器、交換機等數據中心產品與筆記本電腦合併計入「計算及數據中心」業務。該板塊今年上半年創收42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74億元增長逾一倍。這一躍升使其營收佔比達50.2%,超越老牌業務移動終端,後者收入353億元,佔比42%。 華勤技術發力數據中心新賽道實屬必然,電子合同製造業以利潤率微薄著稱,作為成熟產業,眾多企業爭相為品牌商代工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導致激烈競爭。 該公司移動終端業務毛利率維持在9%,看似微薄實則已優於多數同業。據調研機構YMH.Media數據,另兩大智能手機合同製造商龍旗科技(603341.SH)與聞泰科技(600745.SH),2024年同類業務毛利率分別低至4.92%及2.49%。 嚴峻的盈利壓力正驅動全行業戰略轉型,聞泰科技去年末宣布剝離合同製造業務,專注半導體研發,龍旗科技則轉向AR眼鏡領域。 華勤技術的數據中心業務迅猛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與英偉達的合作。公司成為首批適配量產搭載英偉達高端AI芯片服務器的製造商之一,並因此在2022年向中國頭部互聯網企業供應A800 AI服務器。 儘管轉型數據中心業務推動營收增長,但該板塊對改善微薄利潤率貢獻有限。雖然未單獨披露數據中心產品盈利率,但包含該業務的「計算及數據中心」的毛利率,已從2024年的7.5%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5.9%。 這反映華勤技術對自產數據中心產品的附加值有限,其業務實質主要是將英偉達芯片組裝成服務器系統,而非開發專有技術。 華勤技術淨利潤增速雖快,但落後於營收增長,折射其毛利率承壓。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1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億元增長46%。 除利潤率壓力外,轉型數據中心,在美對英偉達產品出口到中國的管制持續升級下,也暗藏重大風險。近期,中國政府勸阻本土科技巨頭採購英偉達芯片的行動,使事態更趨複雜,這屬扶持國產半導體產業發展大戰略的組成部分。 為追求更高利潤,華勤技術正加速向XR設備、汽車電子等智能終端領域拓展。被歸入智能物聯網板塊的此類產品,雖曾展現較強盈利能力,但其毛利率也從2024年的16.9%驟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1.5%。 公司擴張戰略正涉足更前沿領域,尤以機械人為代表。今年初,華勤技術收購深圳豪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5%股權,後者專攻家用清潔及陪伴機械人領域,產品涵蓋掃地機械人、寵物護理機械人、醫療陪伴機械人及相關核心零部件。 華勤技術的機械人版圖遠不止掃地機等基礎應用,據今年1月的投資者溝通文件,公司計劃將機械人打造為核心增長引擎,逐步從清潔機械人等入門級產品,向人形機械人等高階領域延伸。 儘管新興產品線未來或成重要收入來源,但當前貢獻度仍顯微弱。開發此類新品需巨額投入,公司研發費用2024年達52億元,今年上半年支出近30億元,同比增幅約30%。 歸根結底,華勤技術的長期成功將取決於其能否在機械人、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確立優勢地位。但短期內,公司仍深度依賴計算及通信設備等核心主業。未來需把握微妙的平衡,既要維持傳統業務盈利能力,又需將這些利潤投向高附加值賽道,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