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US 9866.HK

這家電動車製造商控告一名「大V博主故意誤導讀者,因對方稱其歧視中國消費者

重點:

  • 蔚來起訴一名「大V」,指控對方故意誤導大眾,製作短片稱該公司歧視中國消費者
  • 該公司要求被告公開道歉,並賠償200萬元,但自從該短片去年發表以來,該公司的股價已蒸發約三分之二

  

陽歌

本周我們先來看看電動車行業:中國本土領導者之一蔚來汽車有限公司(NIO.US; 9866.HK)起訴一名「大V」 (關鍵意見領袖)發佈關於該公司的誤導性短片。在本案中,蔚來指控這位名叫「車事紀」的博主故意發佈短片,讓人誤以為蔚來面向中國消費者的產品售價高於其他市場。

這個故事包含的很多元素,都和中國特有的一種風險有關,即可能成為媒體和關鍵意見領袖負面宣傳的受害者,這種宣傳通常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很多情況下,這個不可告人的目的是對手為了詆毀競爭者。另一個隱含的目的,可能只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為了攻擊他們認為崇洋媚外的公司或個人。

發生這種情況時,受到攻擊的公司真的沒有太多選擇。懺悔一向是最簡單的,負面宣傳來自官方媒體的話尤其如此。我們曾報道過這類案例,零售商名創優品(MNSO.US; 9896.HK)和運動服飾製造商李寧(2331.HK)等品牌,去年都因被認為崇洋媚外而受到攻擊。

另一種選擇是起訴事件背後的個人或媒體,但這類案件的賠償通常都微乎其微。最極端的做法是報警,在少數情況下,報警會讓流氓作者被捕,引發轟動。但等到責任人被逮捕時,公司的聲譽已經遭到了損害。

最近這宗涉及蔚來的案件,就包含了這些元素中的多個。事情要追溯到去年6月初,當時,擁有650萬粉絲的博主「車事紀」在備受歡迎的短片網站抖音帳號上發佈視頻。在片段中,「車事紀」指責蔚來歧視中國人,其ES8 SUV車型在中國的售價為47萬元至63萬元,而在挪威的售價為41萬元至46萬元。

在訴訟中,蔚來稱這個說法具有誤導性,裡面的比較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它指出,在中國銷售的車型帶電池,而在挪威銷售的車型則不帶。蔚來稱,該短片還忽略了挪威對電動汽車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事實。蔚來表示,它相信該博主是知道其中的差異卻故意這麼寫的,為的是給人造成一種該公司歧視中國買家的印象。

為此,蔚來索賠200萬元,並要求對方公開道歉。

我們無法準確量化該短片對蔚來聲譽造成的影響,但該公司在紐約掛牌交易的美國存託憑證(ADS)在事情傳出後不久,雖曾達到24.08美元的最高位,但之後一路下跌。其目前價格約為最高位的三分之一,週一收於7.81美元,這意味著自從短片發佈以來,它們的市值蒸發了約250億美元(1,727億元)。

充當槍手?

雖然蔚來沒有直接說,但它暗示「車事紀」是存心這麼做,對博主的動機提出了質疑。這等於是在暗示,這名大V拿了別人的錢來搞事,出錢的肯定是同樣做電動車、能從蔚來汽車聲譽受損中獲利的競爭對手。

顯然,蔚來汽車250億美元的市值損失不能只歸咎於一個大V的幾條短片。事實上,大約在同一時間,蔚來與中國的其他電動車企,像是理想汽車(LI.US; 2015.HK)和比亞迪(1211.HK; 002594.SZ)的股價都達到了頂峰,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更廣泛的行業趨勢。但在峰值過後,理想汽車和比亞迪的跌幅要溫和得多,這表明那些短片有可能給該公司的聲譽造成了價值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害。

在中國,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價格歧視是一個敏感話題,但這種敏感也並非空穴來風。多年來,全球主要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價格遠高於其他市場,它們為自己的政策辯護說,中國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價格,這是兩廂情願之舉。

大約10年前,星巴克(SBUX.US)曾面臨類似的指控,當時中國主要的電視台做了一個調查性報道,顯示該連鎖品牌同一杯咖啡在中國的價格高於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報道出來後,星巴克基本上保持沉默,任由中國的網路社區出面為自己辯護,稱這則電視報道小題大做、存在偏見。

大約在10年前,還有一宗競爭對手花錢買報道抹黑競爭對手的著名案件。當時,一名記者拿錢寫建築設備製造商中聯重科(1157.HK)的負面報道,最後,該記者鋃鐺入獄。在另一宗類似案件中,領先的樽裝水生產商農夫山泉(9633.HK)的競爭對手指控,該公司未能達到某些品質標準。 

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重點在於,不管是官方媒體還是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新型社交媒體,中國的媒體對公眾輿論有很大影響力,經常被企業和其他組織加以利用,傳播有利於自己的不實資訊。

中國的法院系統對此的懲罰力度也不夠。這一點從蔚來汽車針對可能導致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市值損失的行為,卻僅索賠區區200萬元,就可以看得出來。刑事司法體系可以為這樣的行為提供更大的威懾。但在此類案件中,提起民事訴訟而不是刑事訴訟,似乎越來越普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obotics stocks in vogue again as Youibot rushes to list

機器人股繼續熱炒 優艾智合趕風口上市

在國家致力扶持下,機器人產業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焦點,優艾智合也不甘後人申港上市 重點: 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7.6% 過去三年半累計虧損近8.4億元   劉智恒 股票市場從來不缺故事,去年炒賣熾烈的人工智能,今年這股熱風已吹到機器人股,幾家業內龍頭已接連在港上市,股價亦節節高升。看到這個風口,專注於移動操作機器人的合肥優艾智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遞交香港上市申請。 優艾智合是工業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所謂「具身智能」,是指有行動的一種智能系統,主要基於物理實體,能夠與物理世界進行感知和交互。 在「具身智能」下,又分為智能機器人及人形機械人,前者主要是具有物理的身體,並能夠與物理世界構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動的能力。它可以是輪式、輪帶式、復合型、甚至機械臂類型的機器人。後者是除了製造得像人外,功能和思考行為都模擬人的一種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 按功能區分,機器人又可分為三大類,一是自主移動機器人,主要負責移動和感知,在環境中自主穿梭。二是移動操作機器人,即在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上,增加機械臂的操作功能。第三類是協作機器人,專注於與人類協同,強調在安全前提下的互動和協作。 投資者星光熠熠 優艾智合則主力發展具身智能的移動機器人,主攻工業範疇。公司由90後的張朝輝成立,張是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畢業生,2017年帶著幾位師弟南下深圳創業。經過一番探索,張朝輝決定主力針對智能製造領域和智能巡檢領域,成為半導體及電子製造、電力行業、能源冶煉等多個場景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花了四年時間,優艾智合成為國內工業移動機器人行業其中一家頭部企業,期間又獲得眾多星級投資機構入股,分別有海納華、藍馳創投、孫正義的SBVA、SOSV 、深圳松禾、IDG旗下的Sharp Dynasty等。 收入上升虧損擴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7,790萬元增至2.55億元,但虧損持續不斷,分別為2.35億元、2.6億元及2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27億元,同比上升27.6%,卻虧損高達1.4億元,同比擴濶36%。即過去三年半,收入縱使持續上升,虧損卻遲遲未能改善,累計虧損達8.4億元。 公司的負債情況也在持續擴大,負債淨額由2022年的8.59億元,增至去年的13.74億元,今年上半年更上升至15.4億元。 期內,經營活動亦持續錄得現金流出,雖然去年經營現金流出情況已有改善,從2022年的負1.73億元降至負7,946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再回升,出現經營現金流走1.06億元,同比擴大67%。 毛利率改善行業前景佳 優艾智合Youibot Robotics雖持續虧損,負債高企及現金流走,但好消息是公司的毛利率逐漸改善,過去三年分別是11.2%、26.1%及35.2%。今年上半年更升至38.1%,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反映公司能將製造成本調低,以及漸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公司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理想,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去年全球移動操作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92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1,569億元,期內複合年增長率為60.4%。中國的市場規模在2024年為34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620億元,期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為62.3%。 從報告所示,反映市場正處高速發展,而去年在中國,按收入計算,優艾智合在該業務領域位居第一,市場佔有率達7.1%。當市場在持續向上,作為龍頭的優艾智合肯定可以成為一大受惠者。 現時香港上市的機器人股中,幾乎全部處於虧損狀態,若按市銷率計算,最高為越疆(2432.HK)的72倍,優必選(9880.HK)與地平線(9660.HK)均在55倍水平,黑芝麻智能(2533.HK)約28倍,極智嘉(2590.HK)為17倍。我們可剔除估值過高的越疆,而優必選與地平線的規模遠大於優艾智合,因此以黑芝麻及極智嘉為參考,取其中位數約22倍計算,估值可超過50億港元。 當然,今年香港新股市場熱爆,加上優艾智合又在市場的風口,有國家政策扶持,成功上市應無懸念,只要定價不過份高,短炒獲利機會甚高。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軒竹生物招股 集資約7.8億元

四環醫藥(0460.HK)分拆的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於本周一公開招股,共發售6,733.4萬股H股,每股發售價11.6元,一成作公開發售,每手入場費5,858.5元,集資總額達7.8億元,本月10日截止認購,15日開始在港掛牌。 公司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積極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當中包括三項NDA批准資產,一項個藥物項目處於NDA註冊階段,以及一項目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等。 軒竹生物仍處於虧損階段,2023年的淨虧損達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更高達5.56億元,主要因行政開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請開支。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為1.11億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