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 reports double-digit revenue gain

這家常被稱作“中國優步”的公司,連續第五個季度取得兩位數收入增長,據報它正考慮在香港上市

重點:

  • 滴滴出行一季度收入增長14.9%至491億元,連續第五個季度取得兩位數增長
  • 這個叫車應用平台已擺脫早前的監管困境,但因競爭的緣故,加之對手使用聚合平台,市場份額遭到擠佔

陳竹

在遭遇監管壁壘近兩年後,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終於在去年初開始恢復一點昔日的勢頭,因它面臨的困難有所緩解。那些困難可以追溯到公司2021年6月在紐約的公開募股,當時它被指濫用用戶數據,並遭到中國監管機構反對的情況下上市。

去年1月,被稱作“中國優步”的滴滴跨過一座里程碑,其應用程序重新出現在中國的應用商店,在之前,因被監管機構處罰,被下架近兩年。即便是在2022年6月退市後,公司仍繼續發布財報。最新業績於5月底公布,顯示滴滴正恢復部分勢頭,因它取得兩位數的收入增幅,延續了之前四個季度的強勁增長。

不過,公司不太可能再回到中國共享出行服務領域的主導地位,因市場的變化,最明顯是增長放緩和聚合平台的興起,這些平台讓新入局的競爭對手更容易站穩腳跟,並迅速獲得發展。

滴滴公佈一季度營收為491億元,同比增長14.9%。此前四個季度,滴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19%、53%、25%和55%。

同樣重要的是,這家曾經虧損的公司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盈利,至少是經調整後盈利的道路。在最新一個季度,儘管因持有小鵬汽車(9896.HK, XP.US)3.25%股份的投資損失,公司亦實現經調整淨利潤14億元。這一消息肯定會緩解潛在新投資者的擔憂,因為滴滴正準備重新上市,這極可能是在香港。

中國的網約車市場早已過了2010年代初的高增長期,當時滴滴通過一系列合併迅速發展,高潮是2016年收購優步(UBER.US)的中國業務。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競爭並沒有減弱的跡象,至少有300家公司提供與滴滴直接競爭的服務。三家著名的競爭對手,名字相近的嘀嗒出行、程啓科技有限公司和曹操出行,最近都已申請在香港IPO,爭奪率先登陸資本市場往往會帶來的估值溢價。在這裡,我們應該指出,這場市場競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滴滴早在2020年就首次申請香港IPO。

聚合平台的興起

在遭遇監管壁壘之前,滴滴幾乎壟斷中國90%以上的共享出行市場。它贏得這個地位,其一是通過吞併競爭對手,另外是提供補貼,這在該行業早期普遍存在,與優步和Lyft(LYFT.US)等公司在其他市場迅速成為主要參與者的做法類似。

滴滴在中國應用商店消失的18個月,為競爭對手侵佔其主導地位提供了絕佳機會。儘管它仍然是市場領導者,但根據中國媒體趣解商業援引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的數據,滴滴的市場份額在去年年底降至70%左右。

滴滴的份額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歸因於用戶行為的轉變,因為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轉向其他大型聚合式移動應用程序,來獲取較小運營商提供的叫車服務。

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熱門地圖應用高德,以及中國的互聯網搜索引擎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圖,就是其中兩款主要對手。還有一個競爭者是專注於線上到線下(O2O)服務的食品配送巨頭美團(3690.HK)。美團最初利用自己的司機,建立了一項與之競爭的服務,但後來退出,現在提供的是類似於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聚合服務。

根據中國交通部的數據,4月份此類聚合平台上完成的網約車訂單總數為2.32億單,佔總訂單的26%,較2023年4月的1.96億單增長了18%。

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這種聚合平台提供的網約車服務,這對數以百計的小型公司很有吸引力,它們缺乏大量預算來開發自己的高質量應用程序和做營銷,而是依靠這些平台來連繫消費者。

這一趨勢幫助了一些實力強大的第二梯隊玩家,比如正在申請上市的曹操出行。這些公司有望通過充當行業整合者而實現增長,因為基於反壟斷,監管機構不太可能批准滴滴未來的收購。它們顯然希望投資者會認同其通過這些聚合平台來侵蝕滴滴市場份額的戰略。

滴滴也調整了戰略,允許其他網約車公司將服務整合到它的平台上。但顯而易見,這種做法也存在著局限性,因為這些小公司會對主要競爭對手如此密切地合作持謹慎態度。根據詠竹坊的調查,在首都北京,滴滴的平台僅提供四種來自其他叫車服務供應商的選擇,而高德地圖提供超過60個選項。

不過,最新財報顯示,儘管競爭激烈,滴滴可能正逐步奪回失去的部分市場份額。  我們還應該指出,最近兩位數的增長,一定程度上是受其海外擴張所推動,海外擴張將日益成為該公司的一大重點。在遭到打壓前,滴滴已經開始海外擴張了,目前在墨西哥、日本、巴西和埃及等十幾個國家開展業務。

雖然面臨來自聚合平台的挑戰,但短期內滴滴在國內市場不太可能有勁敵的存在。要想向投資者展示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它需要證明自己能保持在中國的領先地位,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取得重大進展,因在國際市場上,它經常與優步和其他當地出租車公司直接競爭。今年第一季度,這些市場僅佔其收入的5%。

潛在投資者還將密切關注滴滴持續盈利的能力,由於激烈的競爭和監管審查這一點變得越來越困難。政府最近出台了干預措施,要求平台運營商降低抽成,以保護司機權益,提高他們的收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藥師幫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兩倍

醫藥電商平台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000萬元(975.2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80萬元增長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長主要因收入持續保持穩健增長;自有品牌產品的下游需求持續保持旺盛,該高毛利率的業 務規模持續增長,不斷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過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帶動核心的平台和自營業務的運營效率提升。 藥師幫股價周五高開低走,至中午休市報10.02港元,跌2.3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升6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規模效應扭虧為盈 正力新能最多賺2.4億

鋰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預計上半年成功扭虧,淨利潤1.98億至2.43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3億元。 公司將盈利能力歸因於銷量攀升,其電池產品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持續擴大。公司特別指出,生產效率提升帶動毛利率向上。隨著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盤交易中,正力新能高開,早盤報價10.66港元,漲幅0.76%。該股目前較4月上市定價8.27港元累計上漲2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擴張門店 綠茶中期料賺2.3億

經營餐飲的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發盈喜,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錄得盈利介乎2.3億元至2.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於門店網絡持續擴張,同時提升經營效率。不過,部份利潤被上半年的上市開支所抵銷,該部份的開支約1,500元至2,000萬元。若扣除此,以及減去權益結算的股份開支,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介乎2.47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升38%至42%。 綠茶周五開市升8.8%報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藥明康德配股集資76.5億元

中國醫藥外包龍頭企業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周四公布,擬配售7,380萬股新H股,每股作價104.27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12港元折讓約6.9%,淨集資約76.5億港元(9.75億美元)。 此次配售股新股佔擴大後H股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6.01%及2.51%,籌得資金中約90%將用於加速推進全球布局和產能建設,約10%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公司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207.99億元,按年增長20.64%;股東應佔溢利為82.87億元,按年上升95.46%。 藥明康德股價周四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07.8港元,跌3.75%。公司股價今年以來上升9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