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7.HK
NetDragon spins off education business

這家遊戲和教育公司的中期業績很像狄更斯的名作,而且同樣有著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

重點:

  • 網龍2023年上半年收入下降13%,主要是由於教育業務在去年強勁增長後大幅下滑
  • 最新報告期內,該公司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

  

譚英

大多數時候,當一家公司的收入下降時,股價也會隨之下降。但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0777.HK)這次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公司上周公布中期業績顯示,截至6月底的六個月里,收入下降13%,利潤下降12%。

儘管如此,市場卻並未理會這個不利消息,而是對這家擁有24年歷史、總部位於福州的公司表示了認可,它的股價在業績公佈後的第二天上漲9.3%。投資者似乎並沒有關注業績的下滑,反而受到了該公司遊戲業務在疫情後強勁增長的鼓舞。他們可能還認可它針對教育領域制定的一份強有力的計劃,這是公司的另一項主要業務,正在尋求擴大其教育設備在低端市場的份額。

其中國市場之外的教育業務即將被分拆,因為兩年前的一場廣受關注的整頓行動,投資者對中國教育科技行業持負面情緒,而分拆可能會消除這種情緒對網龍的拖累。

2023年上半年,網龍的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2億元下滑至37億元(5.06億美元),利潤從5.65億元跌至5億元。教育業務上半年營收下降29%至17億元,虧損2.49億元,拖累了整體業績。網龍的遊戲業務表現較好,營收同比增長8%至19億元,利潤10.9億元。

遊戲業務的毛利率為97%,遠高於教育業務的24%,這也是該公司急於分拆教育業務的原因,因為該業務拖累了它的盈利能力。

在業績公佈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副董事長梁念堅開玩笑說:「上半年有點像狄更斯的《雙城記》。」這部小說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投資者似乎認為網龍也會這樣,因為網龍將通過分拆教育業務,回歸遊戲的老本行。

教育業務不僅拖累了網龍的利潤,也影響了它的估值。遊戲巨頭網易(9888.HK)目前的市盈率為19倍,而美國巨頭藝電(EA.US)的市盈率甚至更高,達38倍。相比之下,網龍的市盈率只有10倍,簡直對不起它名字中的「龍」這個字 。

該公司是中國遊戲行業的老將,成立於1999年,當時互聯網和在線遊戲在中國剛剛起步。該公司進軍教育領域的舉措在2014年,來看很明智,當時教育科技在中國勢頭強勁,遊戲也透露出日漸成熟的跡象。

在做出這一戰略決策後,網龍迅速聚焦教育科技硬件,2015年斥資1.3億美元收購倫敦上市的普羅米休斯,兩年後又收購了夢工廠動畫的合作夥伴、總部位於洛杉磯的JumpStart。2022年普羅米休斯收購數字白板應用程序Expand Everything。

但2021年7月中國開始整頓大量營利性教育科技公司時,網龍的教育業務開始看著像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不公平的懲罰

正是從這時候,市場開始對網龍進行不公平的懲罰。不同於它的遊戲業務(該業務主要以軟件為基礎,主打中國市場),網龍的教育板塊主要是基於硬件的國際業務。它以普羅米休斯品牌銷售高端平板,並計劃進軍軟件即服務領域(SaaS),在硬件銷售的基礎上增加利潤率更高的訂閱收入。

網龍認為,上半年收入下滑和教育業務虧損都是暫時性的。收入下滑是由於2022年上半年的基數太高所致,當時教育業務增長71.2%,達到24億元,遠超網龍遊戲業務的18億元。

梁念堅說,美國市場目前處於「暫停」狀態,以便消化教育機構在2022年購買的大量設備,他還表示,該公司的業務繼續以「大幅」快於整體行業的速度增長。分析界似乎很喜歡該公司的故事,11家分析機構中有9家給予了網龍「買入」或者「強力買入」的評級。

網龍上半年利潤下滑的部分原因,是與其教育業務剝離相關的高額支出,該公司正在將該業務注入美國上市的啓今教育(GEHI.US),這筆交易最初是在4月宣佈的。新公司將被命名為MYND.AI,教育業務可以自行籌資,並減少跟中國的關聯。

網龍2023年上半年的行政支出同比增長22.8%,部分原因是分拆相關成本。公司的管理層表示,如果沒有這些成本,管理費用的增漲只有10%。 「我們在美國的團隊一直在夜以繼日地完成這項工作,」梁念堅在談到分拆時說道。 「我們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

梁念堅表示,在疫情後中國遊戲玩家熱情高漲的推動下,網龍的遊戲業務再次變得「令人興奮」,它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圖形內容,將效率提高了30%。此外,它還利用人工智能開發「非玩家角色」,即人格獨立的NPC,改善整體遊戲環境。

在人工智能為遊戲業務注入新活力的同時,網龍公司的教育戰略在未來也同樣令人期待。該公司不再專注於高端產品以保持利潤率,而是試圖通過價格更低廉的ActivePanel LX(已於6月開始發貨)進軍低端市場,從而擴大吸引力。通過銷售更多此類設備來提高市場份額,對於發展該公司的SaaS業務,即通過這些設備提供利潤率更高的編程服務至關重要。

該公司的設備安裝量已達170萬台,它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為教育業務推出Explain Everything品牌的軟件訂閱服務。它使用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幫助老師更有效地組織課堂材料,並且迅速打入了中東等市場。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六福集團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個月的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轉跌勢至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升13%及14%。整體同店銷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場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銷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銷售升1%,澳門跌1%,海外市場升20%。至於內地市場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銷售,分別升14%、31%、19%。 公司稱,雖然季內國際平均金價升約四成,按重量計價的黃金產品同店銷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本季進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團全球有3162間店舖,上季淨減少125間,主要是內地品牌店減少。公司對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審慎樂觀,計劃今年度在海外淨增加約20間店舖。 六福集團周五股價高開0.7%,至中午休市報22港元,升3.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新遊戲上線 創夢天地扭虧為盈

網游企業創夢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於新產品上線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扭虧為盈。 公司預計今年前六個月將實現淨利潤2,000萬元至5,000萬元,較2024年同期1.09億元的虧損顯著改善。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達3,000萬元至6,000萬元,上年同期則為3,400萬元。 公告明確指出:「淨利潤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集團自研產品和新產品的上線,帶來集團利潤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1%至15.1億元,淨虧損則從2023年的4.53億元同比擴大至5.29億元。 創夢天地股價周五開盤上漲9.6%至0.91港元,隨後持續上漲,早盤上漲20%。週四收盤時,該股年內已下跌6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創機器人中期收入按年大增80%

機器人企業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發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較去年同期的9,924萬元人民幣,上升70至80%。 收入大升原因是核心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於期內銷售強勁增長,上半年新簽訂單18台。另外「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在核心區域的快速覆蓋與滲透,銷售穩步增長。「R-ONE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後,需求亦漸上升。 由於收入快速增長,加上集團全方位降本增效提升經營效率,期內經調整淨虧損按年收窄40%至1.25億元人民幣。 公司周五開市升1.3%報18.6港元,年初至今股價已升8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Motion share placement

跨足機器人領域 知行科技一年三度配股

跨足機器人、飛行汽車等領域的知行科技,正在以密集的節奏集資 重點: 這是公司12個月內第三度股份配售,累計集資額約5.3億港元 今年公司積極跨足機器人領域    李世達 如果說一次配股是為了補充彈藥、推進戰略,那麼在一年內完成三次配股,或許就是另一番故事。智能汽車技術企業知行汽車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近日宣布一年內的第三度配股集資。如此密集的融資行動,透露的是公司的雄心?抑或是焦慮? 知行科技最新一輪配股於7月13日正式公告,擬配售最多15,495,000股股份,配售價為每股15.22港元,配售價較7月11日收市價16.72元折讓8.97%。集資淨額約為2.31億港元。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四大方向:高階智駕與駕艙一體解決方案研發、研發與生產設施升級、機器人業務併購與研發、以及一般營運資金等。 就在今年2月與去年12月,公司分別完成2.28億港元與7,328萬港元的配股籌資,截至今年6月底,兩次配售尚未動用的淨額分別為8,948萬港元及1,108萬港元。從節奏與規模來看,知行的資金計劃明顯已進入加速期。 跨界布局下的資本壓力 急切的資金需求,源於其快速擴張的發展策略。2025年初,知行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艾摩星機器人」,並於5月收購蘇州小工匠機器人過半股權,後者擁有逾60項知識產權,專精於一體化關節模組,應用於人形機器人與機械臂。結合大模型算法與自研模組製造,知行希望以此打開具身智能的應用新局面。 而在飛行汽車領域,早在去年4月知行已與一家中國頭部飛行汽車企業合作,提供一體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這類新業務看似與本業相隔遙遠,實則在感知、決策與控制模組上具有技術遷移的高度共通性。此外,知行科技亦於今年3月公告擬收購一間位於德國、專精高安全電子控制系統的供應商,意在補強其域控制器產品的國際化技術深度。 儘管研發與擴張投入增加,但技術成果已開始轉化為訂單。今年5月,知行科技獲得一頭部新能源車企、兩家傳統主機廠與一海外車廠的新定點,涵蓋高階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域控平台與視覺感知模組。 同時知行也在強化核心優勢,在高階自動駕駛域控與中低算力平台部署上均取得成果。其自研BEV+Transformer感知架構已部署於瑞薩V4H等中算力平台,並與地平線征程3、征程6等國產晶片合作,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2024年,公司累計交付22.7萬套智駕方案,年增75%;獲得35個新增定點,累計定點達65個,合作車企涵蓋吉利、極氪、奇瑞、東風等。 去年虧損擴大 2024年,知行科技迎來第四個虧損年度。去年公司收入12.48億元,同比僅增2.6%;毛利率卻由9.94%降至7.28%,全年淨虧損按年大增 47.8%至2.88億元。2024年研發開支為2.81億元,較2023年增加 29.56%。若不計研發支出,公司營運基本持平,顯示成本結構壓力依然沈重。 截至2024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4.56億元,去年錄得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出為1.03億元。若考慮到2025年計劃中的研發投入、跨國收購與新業務布局,現金續航力面臨挑戰。這也說明為何公司密集推動配股,以保持戰略執行所需的資金靈活度。 市場反應方面,配股消息公布後,知行科技股價兩個交易日下跌約3.2%,報16.24港元,仍較今年4月的低點高約48%。反映短期資金的壓力對股價形成牽制,但市場仍對其中長期技術落地與成長潛力具有一定信心。目前知行科技市銷率(P/S)約為2.73倍,高於德賽西威(002920.SZ)的1.96倍,但低於黑芝麻智能(2533.HK)的17.85倍,估值仍屬偏低。 知行科技正試圖以技術主導的方式擴張其在AI+汽車、機器人與飛行交通領域的生態邊界,證明自己是一家具技術實力與應用廣度的企業。但對投資者而言,在業績未實現拐點之前,仍應審慎評估其現金流穩健性與新業務轉化效率。若能在機器人與飛行汽車等高潛市場成功複製自動駕駛量產模式,則當前估值或仍具吸引力;否則,頻繁配股帶來的股東稀釋風險與盈利不確定性,將繼續主導股價的走勢。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